农村新报报道:省农业农村厅突出“六抢”力保农业生产
6月30日-7月1日,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董文忠(左二)一行赴孝感市、荆门市开展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调研指导工作。
农村新报讯(通讯员雷昌云、曹鹏)近日的梅雨,引发全省部分地区阶段性洪涝灾害,未来几天还将遭遇强降雨,农业生产面临外洪内涝的严峻形势。7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积极统筹安排,科学指导防灾减灾,落实“六抢”措施,力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通知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抢收。加强劳力组织及农机调度,及时抢收已成熟早稻、春玉米、蔬菜、瓜果等在田作物,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应收尽收,减轻灾害损失。
二是抢排。对被淹或受渍田块,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排水,减少作物受淹或渍水时间。旱地作物待积水下去后,及早疏通田间三沟,做到雨下快排、雨止沟干,降低田间湿度。
三是抢管。对未成熟作物,趁退水时机,及时洗苗扶苗,去除田间杂物和腐烂枝叶、病叶等。退水后,根据苗情,适时适量追施速效肥或叶面喷肥,促使尽快恢复正常生长。旱地作物趁天晴,及时松土,破除板结,促早发快长。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严防灾后灾。对旺长的棉花、大豆、夏玉米、晚稻苗等作物,因苗化控促壮。
7月4日,孝感市组织干群在府澴河凤凰台村险段巡堤查险,确保大堤安全。
四是抢修。抓紧修复水毁农业基础设施设备,包括检修浸泡时间较长而引起棚脚松动的钢架大棚,对水毁的果茶园梯坎加紧修复,组织各类农机服务主体和农机户及时维修、保养农机具。
五是抢调。加强灾情预估,搞好区域内外农资协调,及时与农资经营主体对接,及早联系及时调运储备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抗灾生产物资,确保数量充足,为复产奠定基础。
六是抢种。因灾绝产绝收的田块,算好茬口账、季节账、效益账,科学补种改种,弥补受灾损失。水稻可改种晚稻或“早翻秋”,适宜“早翻秋”品种有嘉育948、两优76、两优302、两优358、陆两优173等;旱地可改种生育期短的玉米、绿豆、红薯、荞麦等秋杂粮或适宜快生蔬菜品种。要及早育苗,保障设施蔬菜延秋生产顺利开展。
围绕“六抢”,各地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推动,强化信息调度,组建工作专班分区分片负责。组织专家与受灾严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对口技术帮困,将“六抢”措施落实落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