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农民日报报道:荆楚大地春耕忙 抢抓农时保丰收

2023-04-23 10:18 农民日报

湖北省318国道万亩“稻-麦”模式示范片。

辅助直行自动驾驶插秧机在稻田里进行插秧作业。

仙桃市陈场镇集中育秧大棚内,水稻秧苗生机盎然。

仙桃市诺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在使用机械抛秧,省工省时。

十堰市郧阳区“第七届乡村旅游文化节”暨“五峰乡第八届油菜花节”,游人如织。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四月的荆楚大地,生机勃发,沃野田畴,春潮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湖北作为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油生产,主要领导同志多次研究安排、作出批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粮油生产目标分解下达至各市州,层层压实责任。2月10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春季田管现场会,对全省春季田管和春耕生产进行全面部署。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主要或分管负责人密集调研指导粮油生产。4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又召开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部署和推动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

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湖北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春季田间管理,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眼下,荆楚田野里,小麦、油菜正沐浴着春光奋力生长。去年秋冬播,湖北遭受罕见秋冬连旱,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多管齐下扩大播种面积,多措并举提高播种质量,冬小麦、冬油菜面积实现“双增”,油菜超额完成扩种任务。据农情调度,在田冬小麦面积1565.1万亩,同比增加18.2万亩;冬油菜面积1898.5万亩,同比增加169.8万亩。

田间管理,“科技范”十足。车间里,一条条水稻智能育秧生产线“火力全开”。小麦、油菜病虫害防控现场会,农机技能大赛相继开展,植保无人机随时待命防治病虫害。目前,夏粮夏油总体长势较好。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一幅春耕生产壮美图景在荆楚沃野铺展开来。

仙桃市

深耕三农沃土

打造农业强市

去冬今春以来,仙桃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力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以“开局漂亮”促“全年精彩”。

聚焦“守底线”,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去年秋冬播期间,面对历史罕见旱情,仙桃市全力调水蓄水、降雨增水,采取“单一农户自主种、市场主体流转种、村级组织兜底种”新模式,将生产任务细化到村、具体到户、落实到田,实现适期适墒播种、种满种足。累计调水1.6亿立方米,集中带量采购农机服务113万亩,全市油菜播种面积86万亩,小麦播种面积41万亩,均超省下达的播种任务,秋冬播经验在全省作交流推介。

聚焦“保丰收”,加强田间管理服务。今年元旦过后,仙桃市抢前抓早部署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组织千名基层干部、百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落实全要素生产保障,提供全周期技术服务,抢时开展水利建设、春季田管、农资储备、补栏补笼、春投春放,储备种子3350吨、肥料3万吨、农药450吨,发展稻油、稻麦等周年绿色高效模式81万亩,小麦、油菜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95%,为夏粮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一季度,蔬菜播种面积21.7万亩,投放水产苗种2.5万吨,生猪存栏35.8万头,同比增长5.3%。

聚焦“土特产”,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依托农业特色资源,做好做足水美仙桃“土特产”文章,全力打响“仙桃黄鳝”“仙桃香米”两大品牌。精养“一条鱼”,高标准建设30公里黄鳝产业示范带,发布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EPI),成功申报“仙桃黄鳝”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鳝产业年综合产值超50亿元,带动链上农户户均增收6万元以上。育好“一粒米”,推广“水稻+”高效种养体系,新发展“稻鳝”“稻鳝菇”“稻虾鳝”“再生稻”等“一田多获、一水多用、一季多收”高效模式25万亩,发展水稻订单面积71.5万亩,基地农户亩均增收300元以上。搭建“仙桃香米”产业联盟,年生产香米48.9万吨,实现就地转换增值。

聚焦“乡村游”,加速三产融合发展。坚持向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大力推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了以阿尔迪有机生态园、仙桃源等为节点的环排湖旅游带,以梦里水乡、九合兰园等为节点的仙西乡村休闲旅游带,成功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4个、农旅融合示范点136个,成为市内研学拓展的首选目的地、市外休闲观光的网红打卡地。

荆门市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确保夏粮夏油增产丰收

荆门市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稳面积、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的要求,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夏粮夏油增产丰收。

聚焦重点环节,夯实丰收基础。一是全力落实目标任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粮食生产面积700.9万亩、产量57.7亿斤,油料面积256.2万亩的底线任务,12个重点农产品的年度生产目标,逐一逐级分解落实到县镇村,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二是聚力提升粮食产能。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新建成高标准农田37.55万亩。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补短板,统筹9500万元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129个,实施节水改造61万亩,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三是着力调优品质结构。落实省级特色粮油产能倍增计划,深入实施“一袋米”“一壶油”工程,京山桥米由70万亩扩种至150万亩,高油酸油菜由25万亩增加到50万亩。

坚持分类施策,促进稳产高产。一是抓好苗情转化稳基础。召开全市“两夏”作物田间管理现场推进会,开展查苗情、查长势、查灾害“三查”活动,组织追肥406万亩、化控660万亩,累计防除杂草265.8万亩、清理三沟270.5万亩,着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整体长势好于上年。二是抓好病虫防控减损失。扎实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以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114支飞防队伍开展统防统治,建立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防控示范区10个,力争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三是抓好技术服务创高产。分批培训基层农技骨干3000余人次,遴选2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产竞赛,建成油菜、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8个、26万亩。

强化服务保障,力争颗粒归仓。一是强化农机保障。开展万名机手大培训、十万农机大检修、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落实购机补贴9330万元,新建粮食烘干中心35个,推广北斗终端5910台(套),补贴各类农机具1930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4%。二是做好收购服务。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立高油酸油菜订单基地40万亩,对检测合格的高油酸油菜籽,在市场价基础上每斤加价1元进行收购。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将油料大县奖励资金的50%以上用于油菜统一供种和技术示范,对高油酸油菜种植全部实行免费供种,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新增7类28种政策性农业保险,配套15种商业保险,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黄冈市

扛牢稳产保供责任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黄冈市认真落实湖北省稳产保供《全面促进农林牧渔业稳产保供2023年行动方案》,按照“抓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决扛牢农业大市政治责任,为湖北建设先行区贡献黄冈力量。

突出结构调整,筑牢稳产保供基础。一是全力抓好粮油生产。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590万亩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和田块,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4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50亿斤以上。大力实施油菜产能提升工程和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22.8万亩,落实油茶扩种和低改任务17.2万亩。二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水稻集中育秧中心95个,粮食烘干中心98家;引进山东寿光等地先进技术模式,发展设施蔬菜面积7.6万亩,同比增加16.9%,产量14.3万吨,同比增加10%;累计开展鳗鱼工厂化养殖面积50.5万立方米。三是优化养殖产业结构。稳定生猪产能,在浠水、麻城等生猪大县率先实施生猪期货价格指数保险,全市生猪存栏351.7万头、同比增加5%,能繁母猪存栏30.5万头、同比增加3%;持续壮大牛羊、禽蛋特色产业,全市牛、羊出栏同比分别增加19%和11.9%,禽蛋产量增加14.3%。大力发展小龙虾、鳗鱼、鲈鱼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一季度水产品产量达到19.5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名特优占比超过60%。

加快转型升级,增添稳产保供动能。一是做优加工带动。聚焦粮食、油料、生猪、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发展清洗、分拣、包装、保鲜、烘干等产地初加工,引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做强精深加工,通过农业订单生产、原料直采基地等方式,倒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全市粮食订单生产面积140万亩、生猪规模养殖达68%以上,蔬菜规模种植提高3个百分点。二是依托市场联动。建成蕲春中药材、浠水(华中)蛋品交易中心等区域性交易中心,做大做强黄梅裕丰农副产品、英山农产品大市场、罗田大别山智慧物流中心等产地市场,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农产品田头市场,以农产品有效流通带动全市中药材、茶叶种植基地分别达到140万亩、50万亩,禽蛋产量增长40%。三是建强供应链驱动。加快优质品种和农机农技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完善配套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要素保障,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使用率95%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77.5%,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535万亩,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

推进融合发展,提升稳产保供质效。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出台支持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举办首届燕儿谷乡村振兴助农大直播、第二届黄冈优品直播带货大赛等活动,线上农产品带货销售额过2亿元、短视频浏览量突破3亿人次,带动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加10亿元。二是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以构建“1+N”农产品品牌体系为统领,重点培育蕲艾省级核心大品牌,集中打造英山云雾茶、麻城福白菊、大别山黑山羊、罗田板栗、红安苕等一批精品品牌,蕲艾品牌价值过百亿元,英山云雾茶、麻城福白菊等品牌价值过20亿元。三是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武穴、浠水等地大力发展“油菜花经济”,拓展油菜多功能利用,助力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超亿元。持续推进团风牛车河、黄梅绣娘田园、红安七里坪等2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打造特色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

赤壁市

抓好双季稻生产

提高粮食综合产能

赤壁市耕地面积51.9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47.6万亩。近年来,赤壁市胸怀“国之大者”,提高复种指数,提升粮食产能。2022年,水稻播种面积55.33万亩,其中双季稻播种20.98万亩,占比37.91%,水稻种植实现面积、单产、效益“三个提升”;今年通过“压、调、降、提”,计划水稻播种面积55.63万亩,其中双季稻22.06万亩,占比39.6%。

压实粮食生产责任。以党建为引领,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各方责任。坚持党政同责,制定粮食发展规划,明确双季稻播种总目标任务和各乡镇目标任务,实行市级领导包保,制定目标考核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压实乡镇(部门)责任,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村组、到农户企业、到田块,开展连片示范,建成1000亩以上示范片10个、万亩示范片1个;央企华润集团打造64平方公里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五个万亩”农业基地,其中优质稻基地1万亩。压实粮农(企业)责任,组建10个工作专班,加强督查指导服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作为粮食生产关键来抓。实施种粮刺激政策,落实双季稻轮作补贴、完全成本保险等政策,推行等外粮收购补贴,去年发放补贴资金超1亿元。鼓励粮食规模经营,组建“两山”投资公司和市、镇两级农合联,开展土地连片流转服务,累计流转26.83万亩,发展500亩以上种粮大户(企业)48家。做好粮食收购服务,支持11家粮食加工烘干企业全程托管收购,应收尽收。列支3500万元开展冬春水利补短板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旱保丰收能力,降低农业风险。

降低粮食种植成本。把降成本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发挥市供销社作用,开展农资厂家直采和送货进村到户等服务,去年共采购和送货上门农药化肥1.3万吨,减少粮农直接采购和运输成本约480万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侧深施肥,每亩减肥10公斤左右。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无人机飞防等技术,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水稻耕、种、管、收、储、销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高标准农田实现全覆盖,机械化率达78%。今年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小田变大田3万亩。

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把科技作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的重要支撑,藏粮于技。推广优良品种,重点推广“两优76”“籼早35”等双季稻品种,良种率达100%。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建成育秧工厂5个,可供2万亩农田移栽。建设赤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提供农业科技服务,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湖北畅健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合作开发稳糖富硒米,每公斤收购价达4.2元,是粮食最低收购价的1.62倍。

武汉市江夏区

以“三化”路径

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切实扛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重任,瞄准“绿色化、智慧化、产业化”发展路径,不断做大做强生猪产业,为全省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作出了应有贡献。目前,江夏区拥有3个国家级生猪龙头企业、2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均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唯一区(县),建成9个10万头以上规模生猪绿色发展项目,集约化、智能化养猪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去年生猪出栏量110万头,占武汉市一半。

坚持闭环理念,提升绿色化水平。一是制定标准抓源头。坚持“以用促治、利用优先”,按照高于省市标准的原则,明确江夏区相关标准要求,健全畜禽粪肥还田机制,实现规模畜禽养殖场“一场一策”全覆盖。二是线上线下抓过程。高标准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线上信息平台和线下设施项目,目前已投资1亿元建设完成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项目284个,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三是全程监督抓效能。定期对全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监督,对全区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情况督查检查,打好业务培训、限期整改、严格执法等“组合拳”,稳步提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坚持科技赋能,提升智慧化水平。一是筑牢数字底座。以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为契机,建设江夏数字乡村农业可视化溯源平台和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加强科技育种。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创新合作,由金龙公司牵头,联合14个大型种猪场合作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民族种猪品牌,力争打破美国生猪种业“卡脖子”问题。三是实行科学管理。支持武汉金龙、湖北金林等生猪企业,深度融合现代智能装备与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行养猪生产全环节全过程数字化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助推农业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量产质效“双增收”。

坚持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一是三产融合。按照种业研发、生猪养殖、精深加工、预制菜、电商物流“从养猪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打造全国一流的优质生猪产业链,同时谋划打造猪猪乐园文旅项目,挖掘从肉食到体验的全方位价值。二是品牌融合。依托“金龙”“金林”等生猪农业龙头企业,整合各类生猪养殖场,打造全国生猪品牌;抢抓预制菜产业风口,与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深度合作,举办首届中国(江夏)水产预制菜产业链峰会,加快打造江夏特色预制菜品牌。三是主体融合。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完善股份合作、“土地收益+打工收益+按股分红”、订单农业等利益联结机制,夯实“企业、村集体、村民”利益共同体,实现多元共赢。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