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垄上行报道:一枝独秀!湖北小龙虾加工量占全国总量近七成

2024-06-14 10:28 垄上行

6月12日,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制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下称《报告》)。数据显示,作为“小龙虾第一大省”的湖北,在多个榜单上独占鳌头。

养殖产量最多。《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2950万亩、产量316.10万吨。其中,湖北以124.27万吨的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县域产量最大。《报告》显示,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超2万吨的县(市、区)41个,超3万吨的县(市、区)23个。超3万吨的县(市、区),湖北占据10个席位,其中监利以17.24万吨的产量蝉联第一。

加工量最多,占全国总量近七成。2023年,全国小龙虾年加工量140.23万吨,同比增长15.24%。小龙虾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传统小龙虾主产省,5省小龙虾加工量占全国小龙虾加工量的95.36%。其中,湖北省一枝独秀,全省小龙虾加工企业162家、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108家,年加工量97.74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加工量的69.70%。

目前,小龙虾精深加工主要集中在湖北,以华山科技为代表,年产值超10亿元。此外,小龙虾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小龙虾调味品加工、饲料加工、捕捞网具和船只制造、加工设备制造等上下游和周边配套产业。其中,调味品饲料加工表现亮眼。湖北小龙虾烹饪调料年产值超18亿元。

流通体系持续健全。《报告》指出,小龙虾主产省以区域性小龙虾交易市场为引领、以重点县(市、区)小龙虾批发市场为节点、以乡镇集散点为基础的小龙虾产地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湖北建设小龙虾交易市场318个,其中大型市场7个,小龙虾产地集散点600多个,村镇集散点600多个。湖北潜江“虾谷360”入驻商户1000余家,小龙虾配送至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3000多家终端客户。

品牌建设“打法升级”。湖北将潜江龙虾提升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完善品牌共建共享机制,推进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监利、洪湖等地小龙虾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德炎、洪湖清水、好味源等加工品牌、久旺等餐饮品牌不断涌现。

政策扶持与科技支撑持续强化。湖北省支持小龙虾主产县市开展虾稻共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改造面积超过30万亩。出台《关于支持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打造“潜江龙虾”品牌、办好特色节会、标准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突破良种选育繁育瓶颈、创建示范基地和推广新型模式、发展精深加工、构建市场体系和打造交易中心、培育发展新业态、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对小龙虾全产业链进行全方位支持。

(湖北广电垄上频道记者 刘杰航 编辑 马静 编审 饶禹)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