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咸宁育秧新技好“麻”利

湖北日报报道:投入10元 增收百元

2025-04-22 11:34 湖北日报农村新报

4月15日,赤壁市官塘驿镇十八里畈村,2025年咸宁市“科技闹春耕”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观摩会现场,插秧机满载秧盘,均匀栽插优质再生香稻秧苗。

“每亩超过2.3万穴,每穴3到5根苗,成熟期有效穗约18万,头季最低每亩1150多斤,第二季亩产平均达到450斤,效益比一般农户高300元。”湖北晨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田雁明自信满满地预测产量。最近几年,他都在使用麻育秧膜育秧。

“关键就在这小小一块布。”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朱爱国揭示背后的奥秘:苎麻纤维强度高。将麻纤维和其他天然纤维一起做成无纺布育秧膜,裁剪好后一块块放入秧盘,上面再播种、覆盖营养基,可促进水稻盘根壮苗抗病增肥,每亩麻育秧膜的成本不到10元,却能让亩均收益增加100元。

田雁明长期的观察与朱爱国的判断十分吻合。“麻地膜育秧,7寸盘每亩插30到32盘,亩均用种5斤。盘根速度快,且均为纯白色。20天的秧苗,株高比其他同龄的高出2公分。保肥性能也好,快13天才补喷第一次叶面肥。”

在晨燊生态农业基地,因为这一技术成毯快,已助力育秧周期缩短10天,机械化插秧效率提升30%,应用推广面积达1060亩。

近年来,赤壁市以智能化育秧中心为抓手,大力推广“统一拌种+集中育秧+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推动水稻单产稳步提升,秧苗壮苗率达90%以上,水稻产量稳定在27万吨以上。

“今年,力争全市麻育秧膜技术应用面积突破3万亩。”赤壁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汪红武 黄志谋)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