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湖北日报报道:返乡创业故事汇|陈悦:玩转“白+黑”,“杜堂模式”引领田园时尚

2025-08-18 10:20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崔逾瑜、通讯员孔剑)8月16日,“工行杯”2025湖北返乡创业项目大赛总决赛在汉落幕,“武汉木兰花乡景区”项目获得乡村休闲旅游赛道冠军。

讲述返乡创业故事的“90后”陈悦,武汉木兰不夜城景区董事长。11年前,她大学毕业回到老家——武汉黄陂区杜堂村,将青春扎根沃野。

杜堂村,是武汉的北大门,三县交接的地方。2014年,全村大量人口外流、耕地抛荒、房屋闲置,村集体收入为“零”,属于典型的省级贫困重点村。

幸运的是,杜堂村被武汉市列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陈悦和团队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打造木兰花乡景区。通过利用老百姓的闲置农房以及闲置资源作价入股,让老百姓成为股东,形成村企融合、联农共富的合作社模式。运用平台思维引进社会资本盘活闲置农房,让民房变成民宿。市民投资房屋装修,享受收益的51%,49%作为运营管理费及合作社保底收入,形成产权归老百姓、使用权归市民、经营权归景区的模式。景区自创零租金的联营扣点招商方式,吸引更多人返乡创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如今,杜堂村不仅兴起了4A级景区木兰花乡,更是打造了省级旅游度假区木兰不夜城。“白+黑”的农文旅产业模式,让杜堂村成为网红村。景区年游客量210万,综合收入2.3亿,直接带动700人就业,间接带动万余人,户均收入12万,更有家门口经商年入百万者,村集体收入30万元。

“一村富,不算富;共同富,才是真的富。”姚家集街以杜堂村为中心村,组建杜堂片区联合党委,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周边几个村也都吃上了旅游饭。

从“空心村”到热门打卡地,从贫穷到共富,2024年“杜堂模式”上榜文旅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