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荆楚新农人|杨锦芬:大别山下的“玫瑰女王”
在麻城市宋埠镇彭店村,一片曾荒芜的土地如今焕发勃勃生机。50亩娇艳的玫瑰花海不仅馥郁芬芳,更成为带动乡亲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这一切,源于“玫瑰女王”杨锦芬的返乡创业传奇。
今年54岁的杨锦芬是土生土长的宋埠人。2004年,她与丈夫远赴云南打拼,在鲜花种植销售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人脉。虽身在他乡,心却始终牵挂着家乡。2011年,家乡招商座谈会的召唤和政府“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诚意打动了她。目睹家乡发展特色农业的渴望与潜力,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杨锦芬毅然放弃城市优渥生活,怀揣玫瑰致富梦,踏上返乡征程。
创业之路布满荆棘。资金短缺、土地流转难题、技术人才匮乏接踵而至。杨锦芬没有退缩:她倾尽积蓄、多方筹措,申请政府扶持;与村干部挨家挨户沟通,以诚心打动村民,成功流转近50亩土地;远赴云南引进良种、学习技术,亲力亲为带领乡亲们耕耘。2016年夏,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让初具规模的玫瑰园瞬间化为泽国,前期投入血本无归。面对毁灭性打击,杨锦芬擦干泪水,毅然变卖房产车辆,筹集资金从头再来。“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期盼,我不能辜负!”她的坚韧,为玫瑰园注入了重生的力量。
风雨过后见彩虹。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杨锦芬的玫瑰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她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鲜切花销售,积极拓展产业链:2019年起,在宋埠、红安及河南新县布局鲜花包装、零售及批发网点;2021年,打造“花田印象”玫瑰主题摄影基地。同时,她深挖农旅融合潜力,推出玫瑰主题乡村旅游——游客可徜徉花海、体验采摘、参与手工制作、品尝玫瑰美食,甚至举办浪漫草坪婚礼。玫瑰园迅速成为当地文旅新名片,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发展。
杨锦芬的玫瑰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园”。通过土地流转,村集体和农户年增收超5万元。玫瑰园提供长期固定岗位40余个、季节性用工超80人,人均月收入达3000余元,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顾家增收两不误”。她特别关注困难群体,为脱贫户和留守妇女提供免费技术培训和稳定岗位。村民汪桂花夫妇在玫瑰园从零学起,如今成为技术骨干,不仅还清债务,还盖起了新房。
玫瑰园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精心培育的营商沃土。宋埠镇践行“把老乡当老外”理念,为杨锦芬提供与招商引资项目同等的“一站式”服务和优惠政策。项目初期,镇村联合成立服务专班,高效解决注册、用地、水电、交通等难题,让她吃下“定心丸”。这种“引回-服务-发展”的闭环机制,成为吸引能人返乡、激活乡村产业的典范。
面对未来,杨锦芬目光更远:计划投资建设玫瑰加工厂,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开发玫瑰精油、纯露、花茶、糕点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跃升,进一步延伸“美丽产业链”。
从城市白领到“玫瑰女王”,从一片荒田到繁花似锦的“聚宝盆”,杨锦芬用坚韧与智慧,在家乡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朵玫瑰带动一个产业,一个能人带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实践。她的玫瑰园,不仅绽放着美丽的花朵,更散发着乡村振兴的蓬勃希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