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湖北十佳农民资助项目①丨黄利军:“零碳渔场”智养生态鱼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董猛
无人机掠过水面精准投饵、水下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自动化设备高效分拣……在武汉市蔡甸沉湖湿地畔,黄利军的“零碳渔场”以这样的方式“打开”惊喜。
“以前养鱼靠经验,如今养鱼靠数据。”黄利军是武汉市品源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用10年时间,打造了规模达10400亩的现代化智慧渔场,构建了集养殖、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十年前,黄利军返乡创业,投身养鱼。面对传统渔业产量不稳定、污染难控制的痛点,他决心以科技破局。
他联合科研院所,率先在湖北推广池塘“零排放”绿色高效圈养系统,180套“零排放”圈养系统和3000平方米的循环水恒温繁养车间实现尾水100%循环。
他成功突破本土化蟹苗培育技术,将蟹苗成活率从不足50%显著提升至80%以上,养殖成本直降30%,为水产养殖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了“武汉方案”。
他创新推出“蛭蟹共生”模式,在100亩蟹池布设3200个标准化网箱,让大闸蟹与宽体金线蛭成为“邻居”。金线蛭吸食螺类体液后,剩余的螺肉和蜕皮成为螃蟹的天然高营养饵料。该模式养出的螃蟹,肉质鲜嫩多汁。
他建设大闸蟹仓配基地,不仅保障自身4000吨大闸蟹供应,还为周边养殖户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带动饲料加工。
生态是底线,共富是目的。黄利军创新“土地流转+就业+订单+技术”四维模式,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从一片鱼塘到全产业链,这条科技兴农、生态富民之路越走越宽。展望未来,黄利军计划将“蛭蟹共生”推广至2000亩,建设水产品初加工中心,开发蟹粉、蟹黄酱、水蛭素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将更多农民嵌入现代农业产业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