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郧西

[十堰]桑蚕养殖忙 致富有“桑”机

2024-06-14 09:53 湖北日报

初夏之日,走进郧西县安家乡长岗岭村,蜿蜒曲折的道路通向桑蚕养殖房,道路两旁茂盛鲜嫩的桑树映入眼帘,成千上万只蚕宝宝正昂着头嗷嗷待哺,蚕农们手上抓着一大把嫩绿的桑叶撒在蚕身上,只见蚕宝宝们在桑叶上慢慢爬动,悠闲地啃食着鲜嫩的桑叶,沙沙作响。

“要想养好蚕宝宝,消毒要好食要饱。养蚕前消毒工作是养好蚕的关键环节。养蚕前必须对养蚕所用的蚕室、蚕具以及环境做到全面彻底消毒,使养蚕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病原量减少到不使蚕发病的程度。后期,要保证蚕宝宝的桑叶供给,保证产茧的质量。”该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介绍。

据悉,长岗岭村拥有十多年的桑蚕养殖历史,这里土壤肥沃、无霜期长,有充沛的降雨和适宜的温度,为桑树和桑蚕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地充分利用桑蚕产业“短、平、快”的优势,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获益。

桑树种植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近年来,该村探索出“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探索出了“桑—蚕—茧—菌—肥”的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的循环农业养殖模式。培养出的桑枝营养价值不断提高,培育出的菌棒质量较高,同时把种植食用菌后的废弃菌渣做生物有机肥回田,让桑枝变废为宝。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大大改善了环境污染。

目前,郧西县共有3个重点乡镇7个养蚕村,建成高标准桑园4000余亩,年产鲜茧78.4吨,总产值338余万元,带动蚕农户均增收6000多元。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郧西频道 作者 魏鹏 伍晓慧)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