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荆门]沙洋大棚养殖实现虾“鲜”四季

2025-02-18 09:19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王紫优 胡金艳

“快看,色泽鲜亮、个头壮实,今年早虾收成好。”小龙虾的产销旺季一般在夏季,可眼下,在沙洋县后港镇泽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大棚里,不时有商贩前来买虾。

2月1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合作社,一排排虾棚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显眼。温棚内,水波荡漾,养殖户黄文立熟练地划着小船,穿梭在虾塘间,只见他手腕一抬,一个个虾笼破水而出,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不断挥舞着钳子,“闹”个不停。

“这种‘大青’差不多六七钱重,每斤卖到四十元以上,价格比旺季高出好几倍。”黄文立笑得合不拢嘴。

小船刚靠岸,等候的商贩们一拥而上,称重、记数、算账,随后奔赴各地。

“这批虾苗是1月中旬投放的,个把月就能捕捞了,3月将大量上市。”黄文立说,过去他一直在外地做服装生意,2016年返乡养虾。起初,养殖模式单一,一年仅养一季小龙虾和一季南美白对虾。2023年,在水产部门指导下,他大胆尝试“四季有虾”养殖新模式,成功实现虾“鲜”四季。

如今,黄文立的养殖“版图”达138亩,其中20亩采用“四季有虾”养殖模式。“大棚是虾‘鲜’四季的秘密武器。”黄文立笑道,以前光靠露天虾塘,一亩田收益7000元,大棚养殖每亩投放60至70斤虾苗,每亩产虾超400斤,亩均纯收益过万元。发展“四季有虾”新模式后,现在一季的收益比过去全年的还高。

沙洋县水产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艳兵介绍,近年来,沙洋县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集苗种繁育、生态养殖、规模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链。2024年,沙洋县小龙虾养殖面积47.7万亩,产量达7.99万吨,稳居全国小龙虾产业十强县市。今年,沙洋小龙虾产业将进一步延链补链、精深加工,综合产值将突破65亿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