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咸宁咸安:开启“创业模式”,桃林村迎来一个个惊喜
在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的南端,桃林村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里曾是京广铁路与107国道交会处的一个普通村庄,随着梓山湖新城建设、健康职业学院落户以及多个亿元级项目落地,桃林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机遇背后也带来了挑战——土地征收后,失地农民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让村民“上楼不失业”,激活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桃林村两委带领村民开启了“创业模式”,从蔬菜基地到村办企业,从商业街到多元农业经济园,桃林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荒地变宝地:蔬菜基地的“创业”故事
春日的暖阳洒在桃林村的蔬菜基地,大棚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棚内一派勃勃生机。技术负责人王新平弯着腰,一边仔细检查西红柿的长势,一边指导身旁的村民如何精准地进行整枝操作。
“把它系起来,定植,挂高,不然它承受不住,容易倒下来。”王新平耐心地讲解。掌握了整枝技巧后,村民们开始动作麻利地剪枝、定植。
这片占地120亩的蔬菜基地,如今已成为桃林村乡村振兴的“新战场”。不过,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2021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杨开祥回到桃林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他面对的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和村民们的迷茫。彼时的桃林村,因众多项目落地,虽迎来发展机遇,却也陷入困境。村民手握拆迁补助,却因失去传统农耕工作,大多赋闲在家,无所事事,邻里间矛盾时有发生。“我回来的时候,这个地方全部是荒的。第一个是遗留的拆迁问题,第二个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经济问题。他们赚不到钱,觉得生活没有依靠了。”杨开祥说,“所以我回来后,首先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经济,想了很多心思。”
杨开祥带着村委班子开启“求学模式”:在浙江安吉,他们看到“竹林变民宿”的魔法;在湖南十八洞村,学到“资源变资产”的秘诀;连30公里外的黄荆塘村,都藏着“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的巧思。考察归来的民主生活会上,一场带着泥土味的“头脑风暴”成为桃林村“创业”的发动机。“产业发展得依靠群众,有群众支持,产业才能做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两不愁三保障’。”桃林村支部委员周俊说。
村两委多方筹集近50万元资金建设蔬菜基地,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为了确保专业性,村里邀请种植能手王新平负责基地运营。在他的规划下,大棚内种植了西红柿、圣女果、茄子、辣椒、阳光玫瑰葡萄等十几个反季节蔬果品种;露天区域则种植了大葱、大白菜、萝卜、菜苔等七八个无公害蔬菜品种。通过调节作物生长周期,基地成功让番茄等作物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先机。此外,基地还搭建了育苗棚,自行培育种苗,每年节省成本七八万元,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现在村里又规划了要在旁边那片地上种甘蔗,在这边种甜玉米、糯玉米、冬瓜、南瓜,争取每个月都有东西上市,游客来了有果蔬可采。”王新平告诉记者。蔬菜基地的成功也为桃林村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王怡贵说:“村里变化太大了,路修好了,村湾变美了,连我们老人都有事可做,真幸福啊!”
村投企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蔬菜基地的成功只是桃林村“创业模式”的第一步。为了进一步盘活村集体经济,村里成立了村投企业——湖北惠众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村支书杨开祥说:“办村投公司,就是为了带动老百姓就业,去年2024年,建基地,承包项目,一年最少发给老百姓40万元工资。我们建了一个人力资源库,村里想干活的劳动力都入了库,然后,根据比例每个月安排他们做20天工,就相当于每人每个月至少有2000块钱的收入,再加上每个月有失地保险1000多,他们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村投企业的成立,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2024年至今,村投公司通过承接村里的各项建设配套工作,实现营收20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桃林村尝试多元农业经济园模式,打造了休闲采摘经济区、垂钓经济区、温泉经济区、集装箱旅店经济区、烧烤经济区、餐饮经济区、商超经济区等,采取“共赢共管”模式,进一步带动村内征收区域的群众务工就业以及脱贫户稳定增收。
新建商业街:为村民创造更多机会
随着梓山湖新城的建设,桃林村的人流量不断增加,流动摊贩也越来越多。13组村民陈婷在健康学院门口摆摊近1年,主要经营手工水饺、特色炒饭,但是因为没有水电,做起生意来总是不太方便。“我们现在只能在周末来经营,如果有个固定的场所,我们就可以天天经营了。”为了规范管理,同时也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桃林村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条商业街,不仅解这些流动摊贩的经营问题,也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桃林村党支部书记杨开祥说:“今年,我们把建设商业街写进了村里要办的十件实事里了,这是民生问题,必须要落实。下半年,商业街建成后,我们村又会变得不一样了!”
当思路被拓宽、荒地被盘活、闲人被激活,沉睡的村庄自然焕发出新的生机。站在新起点,桃林村两委计划在现有蔬菜基地基础上,再开发160 亩土地种植红薯,并利用山林资源,建设 200 亩左右的土鸡散养基地。桃林村党支部书记杨开祥说:“只要全体村民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开启了‘创业模式’的桃林村一定能闯出了一条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记 者 | 方楚楚 通讯员 | 高雪梅 王永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