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来凤何以荣膺“世界藤茶之乡”
初尝,是清冽的苦涩;细品,喉间悄然漫开绵长的甘甜。
来凤藤茶,这抹“苦尽甘来”的滋味,像极了当地藤茶产业20余载风雨路。
从深山里不知名的野藤,到如今站上国际舞台,来凤人凭的是一股子韧劲。
2023年的首届国际藤茶大会上,来凤县赢得“中国藤茶之乡”殊荣。今年,这份荣耀升级,来凤县荣膺“世界藤茶之乡”桂冠。
藤茶的回甘,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成了来凤人日子越过越甜的见证。
新生代接棒 老手艺焕新
“藤茶生产工”入选国家新职业目录
炒锅里,叶片翻飞。首届“来凤藤茶大师”职业技能竞赛炒茶竞赛现场,来凤县百福司镇沙道湾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国安动作娴熟。
“一杯好茶,杀青时的温度和时间是关键。”向国安介绍,藤茶的加工有别于六大茶类,既要采用绿茶的杀青工艺,又需融入红茶的发酵工艺。
凭借扎实的理论和精湛的实操技艺,向国安幸运地捧回了藤茶加工制作竞赛的一等奖。这份荣誉背后,是一份茶缘的传承。
2023年首届国际藤茶大会,向国安的父亲向其周曾代表合作社参展。而今年的藤茶大会,站在展位前的,已换成了儿子向国安。“这两年父亲身体不太好,我便决定返乡,把藤茶产业继续做下去。”虽然耳濡目染多年,但向国安真正全身心投入藤茶产业,不过两年光景。
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不仅是合作社,更是对品质的追求与发展的责任。向国安对藤茶的品质有着更严苛的要求:限定每亩种植密度,一亩地不超过2000株;坚持全程生态种植,每年仅施用一次生物有机肥。
在父子俩的接力耕耘下,合作社现有藤茶种植面积1200余亩,带动周边种植大户和村民发展藤茶面积1300余亩。
“得益于藤茶大会的连年举办,藤茶名气越来越大,懂茶爱茶的人多了,大家对品质的要求更高。”向国安深有感触。这次在“来凤藤茶大师”竞赛中脱颖而出,让他更加坚定要扎根农村,做高品质的藤茶。
在来凤,向国安并非个例。与往届不同,今年藤茶大会同步举办首届“藤茶大师”职业技能竞赛,设置采茶、炒茶、直播、茶魁争霸四大项目,旨在发掘和培育一批藤茶领域的能工巧匠,为产业注入新活力。这也呼应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不久前,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目录中,新增“藤茶生产工”这一工种。
“我们计划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让来凤藤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来凤县藤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孝德信心满满。
产业拓边界 不止卖鲜叶
三产融合带来全链增值
来凤藤茶集团加工厂,房顶上一排硕大的标语赫然入目:“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
十个字,简短却有力,不仅道破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义,更是来凤藤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执念。
藤茶虽历史悠久,但作为产业规模化发展,不过20余年。早期,来凤藤茶以种植和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困境催生变革,来凤金祈藤茶生物有限公司敏锐地寻求突围。总经理王方主动牵手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科研力量,潜心攻关藤茶核心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开发精深加工系列产品。藤茶牙膏、香皂、消毒液等产品相继问世,黄酮提取率更是提升至90%。
乘势而上,2023年首届藤茶大会上,肩负整合升级使命的来凤藤茶集团揭牌成立。作为藤茶产业的国有链主企业,它锚定构建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两年过去,今年藤茶大会上,来凤藤茶集团携藤茶植物饮料、糖果压片、面膜等15款全新产品惊艳亮相,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藤茶富含的黄酮及多种氨基酸,是其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功效的‘钥匙’,这把钥匙能开启医药、食品、日化等广阔领域的大门。”来凤藤茶集团董事长汪天祥一语道破精深加工的价值所在。
深度挖掘藤茶中的“宝藏”,来凤县专门成立藤茶发展研究中心和产业研究院,聚焦核心成分二氢杨梅素进行深度研发。如今,全县已成功开发出涵盖原茶、保健品、日化品等7大系列238个产品。
一产根基稳固,二产动能澎湃,来凤藤茶的融合之路更向三产延伸。
登上革勒车镇桑树坪村海拔近千米的“小藤匠”茶山露营基地,眼前景象令人心旷神怡:霞光万道刺破苍穹,云海翻腾奔涌如潮,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将这片茶山云海奇观定格。
今年,湖北酉凤来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藤茶溯源5日游”,游客们背上茶篓,化身茶农,沉浸式体验藤茶种植、采摘、加工全过程,感受藤茶文化魅力,品尝用藤茶制作的各种美食。
从单一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茶文化、茶旅融合,来凤藤茶的产业业态越来越丰富,书写着“点藤成金”的新传奇。
医保能报销 海外抢着要
根植性主导产业富乡亲
今年1月,一则消息让来凤茶人振奋不已:《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目录(2025年)》正式将藤茶纳入医保支付体系,成为目录中159种中药饮片之一,按甲类药品管理,患者可享受全额医保报销。
“这是对藤茶药用价值的官方背书。”王方难掩激动。去年,公司着力研发的藤茶中药饮片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政策东风至,金祈集团迅速布局,年产3万公斤藤茶中药饮片的生产线火速上马。“不同于传统饮用的龙须藤茶,这款产品由藤茶的大叶制作而成,提高了藤茶的全株利用率,且黄酮含量依然在线。”
藤茶的药用价值得到认证,市场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刚调到来凤工作不久的董先生切身体会到了藤茶的好处。“往年必‘中招’的重感冒,今年虽没能幸免,但嗓子却舒服多了,藤茶功不可没。”
一句句认可,离不开政府搭台,更源于无数来凤人的倾情推介。“我6岁的儿子,现在都能有模有样地向客人介绍藤茶的功效和滋味了。”酉凤来硒公司总经理向少华笑言。这份从娃娃抓起的传承,正是来凤藤茶产业扎根乡土、代代相传的缩影。
而向少华本人更是助力来凤藤茶出海的重要一员。作为一名90后海归,向少华一毕业就回国做起了国际贸易。后因国际贸易遇冷,回到家乡来凤,与母亲杨艺琼一起发展藤茶。得益于此前的经验,如今,向少华已将来凤藤茶远销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
跨山越海,名扬万里。今年第三届来凤国际藤茶大会,不仅在来凤设立了主会场,还在迪拜、墨尔本设立了分会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来凤藤茶的魅力。聚光灯下,凭借独特的品质与功效,来凤藤茶吸引着全球客商的目光,斩获大量订单。
从深山馈赠到国际认可,从农户期盼到订单不断,来凤藤茶“苦尽甘来”,年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2万余户农户增收。
站在新的起点上,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来凤县委书记李伟成竹在胸:坚持品质引领,构建标准化体系;坚持三产融合,推动全链条发展;坚持品牌赋能,实现跨山出海。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壮大来凤藤茶这一根植性主导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