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十年跃千亿 恩施因硒而旺

发布时间:2025-10-21 09:13                   分享到:

金秋铺锦绣,十月的恩施,年度盛会如约而至。10月18日—10月22日,第十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举办,现场人流如织,来自18个省市的500多家企业齐聚一堂,带来超过5000种硒产品。

如此热闹的场景,与2014年首届硒博会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11年举办10届硒博会,恩施州的硒产业也随之结出硕果:从2014年首届硒博会时硒产业综合产值不足100亿元,到如今跃升至1017亿元,硒产业已成为全州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组数据背后,不仅是恩施州做大硒产业、强化硒科研、叫响硒品牌的实践,更是武陵山区以硒为钥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写照。

十年 硒产业多点开花

“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恩施的宝贝富硒油菜苔,脆嫩多汁还含硒。”在硒博会恩施市展区里,网络主播“酒窝书记”覃浩正面对镜头热情讲解油菜苔。屏幕上弹幕不断滚动:“富硒的油菜苔?想买。”“怎么下单?”面对网友的热切询问,覃浩笑着解释:“新鲜油菜苔还得等下个月才能大规模上市,不过咱们展柜上还有别的好东西。”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展柜上的酸菜苔、干菜苔、硒菜苔下饭菜整齐排列,由富硒油菜苔粉末制成的菜包、菜馒头、面包更是引来不少顾客下单。

这款让消费者翘首以盼的硒油菜苔,来头不小——它是全球首个硒高效菜用油菜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而成,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还具备显著的富硒功能。

为把这一科研成果转化为富民产业,2023年,恩施州硒菜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专门负责硒油菜苔的研发、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我们采用‘科政企民’模式,带动农业合作社300余家、农户3万余名,目前基地规模已达10万亩。”公司总经理王金介绍,公司还联合恩施州农科院在不同海拔地区开展试验种植:低海拔地区实现冬春供应,高山地区保障夏秋产出,如今已实现硒油菜苔全年可供。

硒油菜苔的蓬勃发展,正是恩施州硒产业“多点开花、全面结果”的缩影。十年间,恩施已发展形成“茶烟菜药果畜粮蜂”八大产业链,700万亩富硒基地如同绿色绸带,缠绕在武陵山区的群山之间。

在鹤峰县的展区,一个由巢蜜拼摆的“硒”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注意。“这个造型是蜜蜂历时180多天制作而成的,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也有蜜蜂文化科普教育价值。”湖北鹤峰源汁蜜蜂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喻明国已参加过多届硒博会,在2023年第八届硒博会上,其公司名下农场申报的含硒中蜂蜜荣获“恩施十大富硒土特产”的称号。

现场,其他的特色硒产品也备受青睐:巴东县展区的富硒柑橘果肉饱满,展位前围满了品尝的游客;来凤县展区的富硒藤茶包装精美,工作人员现场冲泡的藤茶吸引不少客商洽谈合作;利川市的中药材药食同源产品、建始县的魔芋系列产品、宣恩县的白柚精深加工产品、咸丰县的抹茶制品……琳琅满目的硒产品,展现着恩施州硒产业“县县有特色、全域共发展”的繁荣图景。

十年 硒科研领跑全国

“您看这枚富硒鸡蛋,相比于普通鸡蛋,蛋黄颜色更深。”在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技术员李锦伟拿起一盒鸡蛋,向围拢的客商展示。

让鸡蛋“变身”的关键,正是德源全资子公司湖北国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富硒饲料。“这款饲料不仅能让鸡蛋硒含量高,还能有效提升蛋鸡高产周期,增加收益,提升蛋壳强度,降低运输损失。”李锦伟说。

依托世界硒都湖北恩施的特色优势资源,国硒公司深度应用富硒种养技术,将“硒”与“X”(如其他微量营养素、生物活性成分、绿色种植技术等)结合,开发出更具附加值、营养性、食用度和保鲜度的富硒鸡蛋、富硒大米、富硒樱桃、富硒香菇等富硒农特产品,实现全国富硒及非富硒地区的功能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

更让人惊喜的是,富硒肥料还走出了国门,运用在了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榴莲种植上。“去年我们与马来西亚槟城的黑刺榴莲园合作,施用了富硒肥料的榴莲,A果率直接提升300%,而且保质期延长了2到3天,损耗少了一大半。”国硒公司总经理王成德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研发出10余种富硒肥料和饲料,发展了70余个富硒示范基地,开发出100余种富硒农特产品。

十年磨一剑,恩施早已不是靠硒资源吃老本,而是靠科技做成了全国硒产业的领头羊。如今,恩施已建成硒领域国家级科创平台6家、省级12家,先后获国际、国家硒专利316项,主导或参与验证涉硒国家、行业、省级标准11项,形成“基础研究—中试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科技的底气,更是结出合作的硕果。10月18日的开幕式上,湖北、江西、陕西三省市场监管局的代表,当场签下《富硒产业链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富硒产业质量提升和区域协同。

借助硒博会平台,杭州与恩施两地产业协作持续深化。“自去年参展以来,已与硒爸爸矿泉水、来凤藤茶、板桥党参等恩施本土企业达成合作,成功将多款恩施硒产品引入杭州市场,深受当地市民欢迎。”杭州国品生活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磊介绍。

十年 硒品牌蜕变成金

“这是用我们建始红薯做成的蜜薯干,来尝一尝。”建始展馆内,建始县好硒奇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显洲热情地推荐着自家的产品。

硒博会举办了十届,刘显洲也参加了十届,曾经年轻的小伙如今也已添了白发。“2008年,我返乡创业,那时候土豆还是卖不出好价钱的山货。”刘显洲回忆,但现在恩施的富硒土豆已成了香饽饽,不仅卖到了全国各地,还能卖出高价。销路有了保障,刘显洲的发展底气更足,如今他的自有基地+订单合作基地面积已超过5000亩,今年仅土豆就卖了480万元,蜜薯干更是每天能卖出1000多单,供不应求。

“硒博会让‘硒’从冷门词变成热卖点,帮助我们恩施的农产品脱颖而出。”刘显洲的感慨道出关键。十年间,这场盛会成了品牌放大器,让恩施农产品从无名山货变成金字招牌。在硒博会的造势下,恩施州已建起覆盖全地域的“1+8+N”品牌体系,培育出“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红”“恩施土豆”等区域公用品牌,茶叶、土豆等特色产品接连“出圈”。

利川市的展位前,茶叶的创新玩法吸引不少人驻足。一按一摇即可饮用,这款采用冷萃冻干技术的“利川红鲜泡茶”,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茶汤的本真风味,兼顾便捷性与健康属性。

“早就听说利川富硒产品品质好,这款冻干鲜泡茶打开方式新颖,泡起来特别方便,口感和现泡的一样醇厚。”来自河北邯郸的游客刘云龙品尝后立马下单。

来凤藤茶的崛起更显惊喜。这个跻身国家级品牌培育计划的“新贵”,在硒博会上摆出了原茶、即饮茶、含片、面膜等十多种产品。

从土豆到茶叶,再到各类农特产品,十年耕耘,恩施州在特色、品质、品牌上下功夫。如今,硒产品出山、名优茶出省、大宗茶出海,蔬菜进港澳、中药材进东南亚、藤茶进澳洲、矿泉水进中东,恩施硒品正以昂扬姿态走出国门、迈向全球。

“今日恩施,五洲客商云集,千款硒品列阵,已成为富硒产业发展的广阔舞台。”恩施州委书记胡超文表示,站在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新起点,恩施州奋力打造“立足恩施、辐射全国、造福世界”的硒产业高地,力争2030年全州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