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汉川:一只蟹撬动百亿产业的“鲜”活样本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通讯员 尹青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万亩蟹塘的丰收喜悦已弥漫全城。
10月25日上午,汉川第四届农民(河蟹)丰收节在天屿湖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游客齐聚于此,共赴一场舌尖与文化的盛宴。节庆现场,蒸蟹的香气与欢声笑语交织,蟹农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汉川河蟹”正以铿锵之姿,闯出一条从田间池塘到国际餐桌的“鲜”活之路。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水韵荆楚 ‘蟹’逅汉川”为主题,旨在展示宣传汉川河蟹特色产业,大力提升河蟹品牌知名度,打造一场集产业展示、文化交流、商贸合作、旅游推介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全面提升地域综合影响力。
“横”行市场:底气与生俱来
“横”,是汉川河蟹与生俱来的底气。
晨光初露,在汉川市杨林沟镇十垸村的千亩生态养殖基地,工人们撑船穿梭于水网之间,网兜一捞,一只只膘肥体壮、金爪黄毛的河蟹“簌簌”落网。
“咱这螃蟹,青壳白底金毛爪,膏满黄肥,半斤的公蟹、三两半的母蟹都是常态!”养殖户老陈嗓门洪亮,手中沉甸甸的河蟹“秀”着这片水域的丰饶。
汉川河蟹的“横”,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汉江、汉北河与全国最大的内陆封闭式湖泊汈汊湖交织成网,水质清澈、水草丰茂,为河蟹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
汉川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5年汉川河蟹养殖面积已达32.74万亩,年产量4.43万吨,全国每100只螃蟹中就有8只来自汉川。
10月25日上午,在天屿湖假日酒店后花园的沙滩上,本届丰收节最引人瞩目的环节“蟹王蟹后争霸赛”正在激烈进行。本届大赛汇聚全市20家顶尖水产主体,参赛河蟹品相优良、活力充沛,充分展现了“青壳白底金毛爪”的典型特征。
经评委对体重、外观、活力及肥满度等指标的综合严格评定,最终,“蟹王”以386克的重量荣膺桂冠;313克的“蟹后”则以匀称的体态与卓越的品质赢得高度评价。
“蟹王蟹后”的诞生,是汉川市持续推进河蟹产业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建设的成果体现。通过推广生态混养模式及深化产学研合作,有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成功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膏满黄肥、肉质鲜美”的优质河蟹。
更“横”的,是科技赋能下的品质飞跃。在汉川市湾潭乡齐心村,龙霄水产养殖行负责人胡晓龙指着塘中欢脱的豆蟹介绍:“过去种苗靠外购,如今本地育苗成本降三成,品质更稳定!”
当地天歌螃蟹养殖合作社首创的轮叶黑藻自行留种模式,不仅净化水质,更让草种远销阳澄湖;里潭乡砚海家庭农场的虾蟹鳜生态混养模式,实现“一田三收”,亩产值突破万元。
“横”还需标准护航。汉川市制定《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并与中科院、华中农大等12家科研机构合作,设立产学研基地,让每一只螃蟹从投苗到上市都经历严格管控。正如汉阳海关工作人员所言:“汉川河蟹‘鲜、优、特’的核心优势,是闯国际市场的底气!”
“红”到海外,金字招牌闪亮
“红”,是汉川河蟹品牌影响力的生动注脚。
10月17日,首批6吨鲜活汉川河蟹经汉阳海关现场验放,跨越广西凭祥友谊关,直奔越南餐桌。这是汉川乃至孝感市的首单鲜活水产品自营出口,标志着“汉川蟹”正式闯荡世界舞台。
这场“破圈”背后,是政府、海关、企业三方协同的“加速度”。湖北飞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两年前,他们不熟悉出口标准而却步,孝感市商务局与汉阳海关立即组建专班,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指导企业建立自检自控体系,开辟通关“绿色通道”,实行预约查验、优先送检,甚至“上门服务”现场签发证书。
“从池塘到国外餐桌,海关的‘鲜’字是关键!”汉阳海关黄刚感慨道。
国内市场,汉川河蟹“红”得发紫。汉川水产大市场每日车水马龙,120吨河蟹通过“海陆空”冷链网络发往全国。273家档口中,分拣、打包、充氧、加冰……工人们动作行云流水;电商直播区内,主播们热情洋溢:“死蟹包赔、空壳包赔、无黄包赔!”目前,汉川已与抖音、京东等10多家平台战略合作,线上销售如火如荼。
品牌建设更是“红”的引擎。2024年,“汉川河蟹”跻身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声誉百强榜,2025年再获“金蟹奖”等多项荣誉;汉川第四届农民(河蟹)丰收节活动现场,权威发布了《“汉川河蟹”品牌价值报告》,2024-2025年度“汉川河蟹”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65.83亿元。“汉川河蟹”以卓越的品质和品牌竞争力,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增添了里程碑式的一笔。
目前,汉川已授权10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申报农业农村部品牌精品培育工程,让“中国河蟹之乡”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火”爆出圈,撬动多元经济
“火”,是汉川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傍晚时分,“万人品蟹”趣味宴在天屿湖度假区海边市集广场热闹开启:直径2.8米的巨型蒸笼揭开瞬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威风锣鼓助阵,现场变成欢乐的海洋。游客通过猜灯谜、趣味问答、百强篮球联赛球票兑换等方式免费领取蒸蟹。
22家美食商家集结,50余种本土特色小吃与10种口味河蟹菜品供游客免费品尝。香辣蟹、醉蟹等花式蟹肴及汉川特色小吃,吸引近2万人次品尝。
据初步统计,节会当天线上线下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预计整个节庆期间消费将突破1亿元。在招商引资签约环节,共签约农业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10个,合同投资总额达32.5亿元,为河蟹产业注入新动能。
节会期间,土特产展销暨“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集结100家农产品企业、15家美食及5项非遗项目,通过“产业+文旅”体验空间、“蟹语墙”、“蟹趣无穷”文旅展等创意场景,提升互动性与品牌传播力,助力汉川名特优农产品火遍全国。
这份“火”的背后,是一条从养殖到深加工、从文化到旅游的融合之路。
2024年,汉川河蟹养殖面积达32.74万亩,年产量4.43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
产业布局上,汉川以“一只蟹”撬动“多元经济”。马口镇功能镇区通过“以节促建、以建促游、以游兴业”,将河蟹丰收节打造成文旅融合的窗口;天屿湖旅游度假区依托节庆人气,推出蟹宴民宿、湖景研学等业态;即将建设的渔文化馆、深加工基地、会展中心与美食街,更预示着河蟹产业从“卖产品”向“卖文化”“卖体验”升级。
未来,汉川的“火”还将延续。汉川市计划五年内建成全国河蟹产业标杆区,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市场拓展,推动河蟹产业不断向前迈进。
从清晨蟹塘的丰收喜悦,到夜晚品蟹宴的灯火辉煌;从本地育苗的技术突破,到跨境通关的“鲜”活速度——汉川河蟹用“横”的品质、“红”的品牌、“火”的产业,书写了一部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这场丰收节,不仅是蟹的盛宴,更是一个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