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联合聚力培育合作社好食材品牌
“寻荆楚美味,品鱼米之香。”近日,由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办公室主办,湖北省优质农产品合作社联社承办的“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品牌培育活动”在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举行,全省各地的农民合作社、农业领域专家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绘湖北优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新蓝图。
近年来,湖北省紧扣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战略目标,以政策引领、财务规范、产业升级等为支点,全方位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在活动现场,由湖北省财政厅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的《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被反复提及。
品牌培育,根在品质,魂在科技。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副研究员蔡杰、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栽培专家杨夫臣、武汉轻工大学教授汪普庆等,围绕农业科技相关政策、生态种植与品质提升、农产品产后处理与保鲜技术等好食材生产全链条进行宣讲,鼓励合作社加速技术转化与品牌升级。
“损耗降下去,品质和效益才能提上来。”专家讲课直击痛点,台下笔记声沙沙作响。合作社负责人们纷纷表示:“专家讲的技术太实用了,特别是关于精准施肥和生物防治内容,回去后就准备试用,争取明年产品品质再上一个台阶!”
烈日下,与会人员现场参观枣阳市鸣凯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万亩玉米基地,大型指针式喷灌机正在喷洒水雾。“我们采用统一种植标准、机械作业、水肥管理、绿色防控、收储加工、品牌销售的‘六统一’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合作社理事长孙延春手持对讲机,指挥着正在作业的植保无人机说。
在枣阳市汇海利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5600亩标准化果园里,桃梨压弯枝头,果香沁人心脾。“通过果实套袋、铺设反光膜等措施,我们的桃子着色均匀度达到95%以上,放入充氮包装盒延长保鲜期,产品可溯源,已联合6家合作社建立‘汉城鲜果’品牌。”合作社理事长王彩勇在果园里边走边介绍。
不仅是枣阳黄桃,潜江小龙虾、秭归脐橙、洪湖清水大闸蟹、房县黑木耳等荆楚特色农产品在品鉴交流区集中亮相,210多家合作社报名参与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培育活动。
活动同步举办了一场聚焦“品牌引领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圆桌论坛,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专家、大型商超采购负责人及优秀合作社理事长代表深入探讨湖北合作社联合聚力走好品牌化突围之路。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联合发展才是出路。”湖北省优质农产品合作社联社负责人介绍了正在构建的公共品牌平台规划,旨在整合省内优质合作社产品资源,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营销,形成合力闯市场。要让湖北农民合作社好食材成为一个有高度、有温度、有辨识度的金字招牌。
多家合作社表达了强烈的联合意愿。湖北宜城市几家特色蔬菜合作社现场达成初步协议,计划在湖北省优质农产品合作社联社指导下,统一生产技术规程,共享销售渠道,共同打造“宜城生态菜”子品牌。
此次活动是湖北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动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的关键一步。湖北省农民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民合作社是联农带农的核心主体,其产品能否实现优质优价,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成色。将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规范管理和品牌赋能“四轮驱动”,有力推动湖北从农业产量大省向农业品牌强省跨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