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江汉平原稻区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 稻-油轮作制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油菜测产会在荆州召开

2020-05-22 09:38 荆州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

为准确评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汉平原稻区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效果,推动第3方评价工作顺利完成,2020520日,课题承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联合课题参加单位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江陵县熊河镇油菜-水稻轮作制技术示范区召开了油菜现场测产会。湖北省油菜办公室主任鲁明星研究员、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副所长杨立军研究员、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大勇推广研究员、潜江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丁亨虎正高职高级农艺师、江陵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余大龙等特邀专家,植保土肥研究所施肥与农业环境研究室主任范先鹏研究员,课题团队主要成员、江陵县熊河镇农技中心、熊河镇两湖垸村、江陵县鹏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共20余人参加了测产会

现场测产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副所长杨立军研究员主持,课题负责人刘冬碧研究员现场简要介绍了课题基本情况、主要研究进展、技术集成和-油轮作制模式技术田间示范情况。示范区位于江陵县熊河镇两湖垸村,示范面积6050亩,于2019103日播种,品种为华油杂9号,播种量250/亩,其中对比田(对照)10.5亩(播种量210/亩),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内容为稻草还田、缓控释肥减量+深施、合理增密、农药减量与助剂增效、种肥同播等氮磷和农药污染减排与高产高效轻简技术。随后专家组分别随机选择了3块示范田和对照田,用“沃得”收割机进行现场一次性联合机收测产,结果表明:综合技术示范田平均收获密度28788/亩,平均亩产177.1公斤;对照田平均收获密度19266/亩,平均亩产158.5公斤,示范田比对照田增产18.6公斤,增产11.8%。专家组一致认为:示范片油菜长势和熟相好,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到位,菌核病发病较轻,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效果良好。

现场测产结束之后,课题骨干成员吴茂前助理研究员还介绍了对比示范田油菜季径流收集及采样方法,该方法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授权专利,获专家一致好评。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