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加快油菜“三新”技术推广应用
2024年,全省油菜生产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核心目标,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着力推进油菜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示范、新模式带动,全力服务保障油菜高质量生产。
一、加速新品种应用。一是推荐优质品种。2024年,我省推荐优质高产杂交品种12个,常规品种3个,抗根肿病品种3个,高油酸品种1个,并结合各品种生长特性,汇编形成推荐品种“一品一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其中华油杂62稳产丰产性好,全国应用面积较广;以华油杂50、大地199等为代表的亩产超过200公斤、含油量接近50%的高产高油优质品种,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全国率先选育的系列抗根肿病品种,解决了根肿病区域油菜种植问题;华油2133等高油酸品种,助力全省高油酸产业发展。调度数据显示,全省统一供种区域内,优质高产高油品种推广覆盖率超90%。二是展示新育品种。2024年9月以来,省油菜办广泛征集省内外38家企业的51个新品种,集中组织在襄阳市、荆州市、黄冈市等地开展品种展示,并在宜昌市、荆门市组织8个抗根肿病品种和高油酸品系对比展示。在全生育期收集各品种多地综合性状基础上,将有效充实全省新选育油菜品种观察展示范围,加快新优高产油菜品种更新周期,提升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影响力。
二、加快新技术示范。一是试点种子处理。聚焦“大面积单产提升”任务目标,2024年秋播首次将油菜种子处理纳入全省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并在全省粮油作物秋播技术培训中开展集中现场演示,着力促进油菜速发快长并有效防治苗期病虫害,力争油菜药剂拌种覆盖率稳年增加。二是应用微垄技术。针对秋播期间短时干旱影响,因地制宜推广油菜微垄直播技术,发挥微垄集墒保墒功能,增加土壤表面积25%以上,有效促进根系总量和活力,增强迟播油菜抗寒性,保障直播油菜在多种天气条件下不误播期、一播全苗。
三、加强新模式带动。一是遴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油菜科研优势,联合华中农大、中油所、长江大学等单位,制定油菜试验示范推广方案,遴选油菜生产八大关键技术,每个专家团队牵头1-2项,在全省40个油菜主产县市实施,力争筛选出突破性、引领性生产技术。二是打造示范样板。充分发挥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专家指导组作用,每个专家牵头指导1-2个单产提升整建制县,协助每地集中打造20个百亩田和5个千亩方,辐射带动5万亩以上,带动全省油菜大面积均衡增产。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探索油菜生产专题气象服务模式,联合省油菜气象服务中心、省农业气象中心在秋播关键期间发布3期油菜专题气象服务,提出近期气象特点、预测天气趋势并提出当前油菜生产建议,为各地抢墒播种、紧抓田管提供了良好服务保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