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毛华
记 者 黄旭君
通讯员 伍晓丹
今年10月15~21日是2018全国早期胃癌防治宣传周,活动主题是“防治胃癌从筛查开始”。专家指出,我国胃癌的新发病例正在逐年增加,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都要进行早期胃癌筛查。而抽血筛查简单方便,可以提高胃癌早诊率。
怕做胃镜可以先验验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我国胃癌发病例数高居恶性肿瘤发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毛华表示,不仅新发病例多,胃癌的病死率也非常高,同样紧追着排名第一的肺癌。
胃镜是筛查胃癌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人都害怕做胃镜。毛华介绍,现在只要通过抽血检验胃功能四项,就能完成胃癌初筛。当然,抽血发现异常的高危人群,还是需要借助胃镜来确诊;但如果抽血检查没有问题,就代表不用白受胃镜之苦了。
毛华介绍,胃功能四项包括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PGI/PGII)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了这四项的结果,基本可以反映出被测者的胃黏膜是否正常,胃黏膜受损程度和受损部位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以及检验出是否可能患有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抽血初筛主要适合健康人群体检,或不适合做胃镜的人群进行胃病辅助诊断,从而能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
爱吃腌制食物尤其注意
相比欧美人,中国人的胃受伤几率更高,更易被胃癌盯上。全世界有将近一半的新发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我国。不良的饮食结构、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慢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都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喜吃腌制食物、吸烟酗酒的人群更易被胃癌盯上。
毛华指出,日本人的胃癌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很低,因为他们胃癌筛查的普及率非常高。这也说明胃癌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可达90%。遗憾的是,公众对早期胃癌筛查意识薄弱。毛华说,临床上90%胃癌患者发现病况时已是进展期,错失了最佳诊治时机。
哪些高危人群需要重点筛查胃癌?一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亲属中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会更高,这部分人群体检时一定要做抽血检查,并且建议在40岁时做第一次胃镜检查。第二是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三是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的患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