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在田晚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24-09-11 16:28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省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专家组

据省气象部门测报,自今日开始,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度将降至26-33℃,有利于晚稻生长和产量形成。当前我省晚稻大部分处于拔节-孕穗期,针对当前气候条件和晚稻生长情况,为努力确保晚稻实现大面积稳产丰产,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科学田管提单产。根据田块肥水条件和植株长势情况,对目前群体偏少、长势较差的田块增施穗肥,每亩增施3-4公斤尿素和4-5公斤钾肥,促进及早抽穗和大穗形成,齐穗后亩施2-3公斤尿素做粒肥,促进籽粒灌浆。在根下施肥基础上,可同步进行“一喷多促”,混合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溶液,为增粒数、增粒重、提单产打下基础。田间保持浅水层促抽穗,部分保水能力较差的田块,及时增加灌水,满足晚稻抽穗用水需求。

二是适时防治控病虫。加强病情虫情测报,综合分析病虫发生基数、栽培条件和气候因素等,重点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等常发病虫害。适时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扩大统防统治面积。科学把握防治时期,两迁害虫注意“压前控后”,稻瘟病、稻曲病要在抽穗破口期及早防治,尽量压缩病虫害发生量和发生面积,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三是提前预防减损失。9月下旬是我省寒露风常发季节,要严防“寒露风”危害。在冷空气来临前,已经抽穗扬花的田块可晚间提前灌8-10厘米深水保温御寒;对尚未抽穗扬花的田块,增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耐寒能力,促进及早抽穗扬花,同时喷施化学增温剂,提高田间水体和植株温度,减少辐射热散失,减轻冷空气对晚稻生产造成的危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