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早稻、再生稻育秧技术指导意见

2025-03-04 10:07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省科技服务优质稻米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团队

    我省早稻、再生稻即将进入播种育秧关键时期,根据常年气象资料显示,在此期间一般晴雨冷热天气交替较为明显,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多变、骤变气候可能对育秧工作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为保证今年水稻生产开局企稳向好,打好“十四五”收官之年粮食丰收基础,现就早稻、再生稻育秧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精细谋划做好准备。立足今年双季稻生产目标任务,确保种子、秧盘、肥料、农膜、农药等育秧物资及时到位。根据天气变化,提前调度关键农机农具,做好机具调运和保养维修。提前检修改造排灌系统,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减轻后期洪涝、干旱等潜在灾害损失。

二是优选品种合理搭配。按照农业农村部《2025年全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要求,早稻进一步推广应用杂交优势突出、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优质专用的品种,生育期以105-115天为宜。再生稻一般选择产量高、米质优、再生力强、抗逆性好的品种,生育期以135天左右为宜。

三是强化育秧培育壮苗。进一步推广扩大工厂化集中育秧,或播种出苗车间+多个育秧点的“1+N”集中育秧模式,着力培育高素质秧苗。早稻、再生稻适宜播期一般为3月15-25日,要根据天气情况,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同步配套推广应用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技术。播种后及时覆膜保温。育秧工厂做好通风保温,大棚育秧如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适时揭膜通风,防止病害;如天气由持续阴雨突然转晴,提前通风炼苗,秧床应边揭膜边洒水或灌水,根据苗情及时施用多效唑控旺促壮,注意匀施苗肥,一般每亩秧田施用尿素4-5公斤、磷酸二氢钾1-2公斤。

四是根据苗情适时栽插。根据苗情、天时抢晴栽插,早稻、再生稻机插秧龄一般以25天左右为宜,手插或抛栽秧龄可以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30天。要保证栽插密度,早稻每亩栽插2万穴、再生稻每亩栽插1.6-1.8万穴,推广应用加装北斗导航的智能高速插秧机,提高栽插质量。进一步扩大机插秧侧深同步施肥、双季稻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提高机插效率和作业质量,遏制直播稻生产面积。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