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设施蔬菜夏季高温闷棚技术指导意见

2025-07-11 15:25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7-8 月是湖北省设施蔬菜换茬休棚期,正是高温闷棚最佳时期。采取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进行高温闷棚及土壤处理,能杀灭病菌、害虫及杂草种子,有效改良土壤,为下茬蔬菜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提升种植效益。各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方法。

一、高温闷棚主要杀灭对象

病菌:包括真菌(枯萎病、根腐病等病原)、细菌(青枯病、溃疡病等病原)、卵菌(根肿病、腐霉根腐病、疫霉根腐病等病原)。

害虫:根结线虫(10-20cm土层内的幼虫和卵)、地下害虫(蝼蛄、蛴螬等)、杂草上的害虫(叶螨、蓟马、蛞蝓等)。

杂草种子:高温、缺氧环境可杀死部分杂草种子,减少杂草滋生。

二、高温闷棚常用方法

方法一:化学处理法(石灰氮/威百亩/棉隆处理)

(一)石灰氮处理

1.清棚检修。清除棚内上茬作物残体、杂草、地膜、滴灌带等,旋耕机打平垄面。收拢并扎紧二膜,检查棚膜破损,粘补漏洞,防止漏气,提高闷棚效果。

2.撒施旋耕。每667m²撒施有机肥2-4吨、硼肥2kg、石灰氮50-80kg,均匀撒施后立即旋耕,旋耕深度大于25cm,确保药剂和耕层土壤混合均匀。

3.铺滴灌带及地膜。铺滴灌带,检查漏水情况,确保出水顺畅均匀。铺设4.2m8.2m宽、2丝及以上白色地膜,四周用土全部压实,立柱下接口用夹子夹紧,使整个地面全部密封。

4.滴水闷棚。滴水确保地面全部湿透,灌水结束后关闭各通风口闷棚20-25天(大棚四周贴警示标志)。

5.充分通风。闷棚结束后,将大棚风口完全敞开,通风换气1天后,撤掉闷棚地膜,继续放气1-2天。

6.发芽试验。按照5点取样法,在田间选择5个点,每个点30cm²均匀撒播30粒易萌发的白菜种子,以相同结构未施药土壤为对照,当白菜种子发芽率达到75%以上,且出土的白菜苗无烧根和干边现象,即表明安全性测试通过。

7. 补充有益菌。充分通风后土壤旋耕,旋耕前均匀撒施40-60kg/667m2微生物菌剂,旋耕深度为20-25cm,避免旋耕过深翻起未消毒土壤。

注意事项:

1.石灰氮具有遇水分解放热,释放单氰胺、双氰胺等有毒气体的特性,人体出汗后与之接触也会发生分解反应,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防护口罩及橡胶手套,选择阴天或早晚撒施,严禁饮酒(乙醇会加速石灰氮对人体的有害作用)。

2.石灰氮主要成分是氰氨化钙和氧化钙(CaCN2CaO),含钙量在38%以上,既是闷棚药剂又是碱性肥料。闷棚时要求滴水均匀足量,遇水分解后可中和土壤酸性,补充钙肥和氮肥。其中氮后期以铵态氮形式存在于土壤中,不易流失,肥效期长。

3.石灰氮消毒法灭杀性强,菌、虫、草、卵兼杀,结束后应做发芽试验并及时往土壤中补充有益菌(如各类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EM菌、淡紫拟青霉等)。

(二)威百亩处理

1.清棚检修。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1步。

2.撒肥旋耕。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2步,但需将石灰氮换为生石灰75 kg/667m2

3.铺滴灌带及地膜。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3步。

4.造墒滴药闷棚。用药前先连续滴2-3天的清水进行造墒,确保地面全部湿透且无积水,若土壤含水量过低,不利于药剂的分解传导和均匀分布。造墒后隔一天按1:1稀释威百亩(50 kg/667m²后随水滴入。用药结束后关闭各通风口,闷棚 15-25 天(大棚四周贴警示标志)。

5.充分通风。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5

6.发芽试验。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6步。

7.补充有益菌。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7步。

注意事项:

1.威百亩低浓度易挥发,建议滴入时按1:1配比,即50 kg药兑50 kg/667m2(每kg药兑水不可超过30 kg,即667m²兑水量不可超过1.5吨)。兑水过多药剂分解挥发快,影响药效且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滴药时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

2.用药量、膜的密闭性、闷棚时间及温度决定了闷棚效果,外膜破损的应补尽补,棚内地膜全部覆盖,尽量减少接口,接口处须夹紧密封 。

3.威百亩灭杀性强,菌、虫、草、卵兼杀,结束后应做发芽试验并及时补充有益菌(如各类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EM菌,淡紫拟青霉等)。

(三)棉隆处理

1.清棚检修。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1

2.撒肥旋耕。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2步,但需将石灰氮换为棉隆20-30kg/667m2

3.铺滴灌带及覆盖地膜。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3

4.滴大水闷棚。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4步。

5.充分通风。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5

6.发芽试验。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6步。

7.补充有益菌。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7步。

注意事项:

1.棉隆具有遇水分解,释放异硫氰酸甲酯、甲醛、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特性,人体出汗后与之接触也会发生分解反应,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防护口罩及橡胶手套,选择阴天或早晚撒施,严禁饮酒(乙醇会加速棉隆对人体的有害作用)。

2.棉隆消毒法灭杀性强,菌、虫、草、卵兼杀,结束后应做发芽试验并及时往土壤中补充有益菌(如各类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EM菌,淡紫拟青霉等)。

3.长期单一使用可能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建议与其他消毒方式交替使用。

    方法二:物理处理法(水淹处理

1.清棚检修。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1步。

2.起垄灌水。667m²均匀撒施有机肥4吨、生石灰75kg,旋耕平整土地。分区域做田埂,田埂高度需15cm以上,往平整好的地块里灌水,水面高出土面10-15cm

3.闷棚。关闭大棚各通风口,晴好天气闷棚25-30(大棚四周贴警示标识)

4.撒肥旋耕。打开各风口通风散气,每667m²撒施三元复合肥50kg、硼肥2kg,旋耕起垄,等待定植。

注意事项:

1.本方案用水量大,且对土壤保水性有一定要求,适宜建棚前为水稻土的大棚,沙性土壤不建议使用。

2.闷棚期间要关注棚内水分蒸发速度,如7天内已不见明水,需及时补水,大棚四周贴警示标识。

3.此方法成本相对较低,但周期较长,请酌情使用。时间充裕的也可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种一茬水稻代替水淹进行土壤处理。

方法三:生物处理法(生物菌处理)

1.清棚检修。方法同“石灰氮处理”第1

2.撒肥旋耕。667m²施用有机肥4-6吨、硼肥2kg、生石灰75kg,均匀撒施在棚内;旋耕。

3.铺滴灌带及地膜。铺滴灌带,检查漏水情况,确保出水顺畅均匀,铺设地膜。

4.造墒施菌。滴水造墒,确保地面全部湿透,可见明水。再根据耐高温生物菌剂说明用量的2-4倍用量,兑水稀释,随水滴入。之后再滴水15-30 分钟,让滴灌带内残留菌液一并滴入土壤。关闭各通风口,进行闷棚25-30天,闷棚期间至定植前期保持土壤湿润,大棚四周贴警示标识。

注意事项:

闷棚生物菌多为耐高温微生物,需土壤保持湿润,利于其存活繁殖。覆膜可起保水防草的效果。

三、特别提醒

1.高温闷棚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各有利弊,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基地病害、土质、成本、操作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若棚室土壤中线虫为害不严重,病害发生轻,可以选择生物处理法闷棚;前茬病害多,死棵严重的,建议选择石灰氮闷棚;前茬根结线虫比较严重时,建议用棉隆、威百亩闷棚。

2.目前市场上的闷棚产品很多,每年都有农户因使用劣质土壤消毒产品而致闷棚效果差,一定要选择优质正规产品,并按照商品说明书使用。

3.高温闷棚时间尽量在一个月左右,以便药剂发挥更好的效果。

4.操作时,务必做好安全防护;闷棚期间,大棚四周务必张贴警示标识,以免人、畜误入,造成伤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