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土肥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做好土肥水工作,发挥好耕肥系统的职能作用,确保农业稳产丰收,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省耕肥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工作部署,围绕粮油和农业绿色生产、耕地保护等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切实抓好全省2022年土肥水重点业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切实抓好耕地质量保护建设
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力解决耕地“要害”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一是坚持抓好耕地质量监测。完成2021年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数据整理、分析,编制年度监测报告。结合国土“三调”成果,进一步完善2022年全省1281个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网点建设,搞好监测设施维护,及时编制发布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二是持续组织开展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全面完成2020年度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接续开展2021年度耕地评价的图件资料收集整理、数据审核等初评工作,启动开展2022年度耕地评价的野外调查、取土化验等前期工作。及时更新完善耕地质量数据库。三是继续开展补充耕地和退化耕地治理项目专项评价。组织补充耕地质量评定试点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进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完成试点县补充耕地专项评价。组织5个退化耕地治理试点县,加强项目实施效果监测,完成项目区耕地质量专项评价。四是探索建立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根据国家和省粮食安全考核的有关要求,指导统筹利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秸秆还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农机深松整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耕地质量建设相关专项,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集成技术推广示范区。同时,继续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在5个试点县(市、区)每县建立核心示范区2万亩以上。
聚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坚决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深入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一是进一步深化测土配方施肥。结合第三次土壤普查,切实增加取土密度,做好测试分析、田间试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不断优化施肥配方及施肥方案,在春耕、秋冬种等关键农时制定发布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开展农企合作,切实提高配方肥到田率。2022年,全省开展田间试验750个以上、施肥情况调查1.5万户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进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二是进一步强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加大力度示范推广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高效科学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试行主要作物氮肥定额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每个县至少建设一个千亩示范区、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百亩示范片。全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推广面积力争突破120万亩、油菜绿肥翻压还田面积达15万亩以上。三是进一步做好宣传培训与指导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肥料经销商、村组农户等培训力度,建立专家包片指导服务机制,切实加强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四是认真落实跟踪调查评价与考核工作。对农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科学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情况。将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乡村振兴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考核、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行动提升行动考核等,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
三、切实抓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继续在18个县(市、区)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进畜禽粪肥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一是优化示范区域布局。坚持“重点区域、重点作物”的原则,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区域实施,优先安排蔬菜和粮油生产,兼顾果茶等经济作物,示范引领,整体推进。二是完善运行机制。探索形成切实有效的粪肥还田利用服务模式和补贴方式,建立责任明确、主体积极、多方参与、监管有效的工作机制,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经验。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因地因作物总结技术模式,细化实化技术指标,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大力开展粪污处理、还田、检测、试验等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粪肥安全还田利用。四是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工作进展调度和资金使用监管,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升实施质效。组织开展评估检查和效果监测评价,对实施情况较差的试点县适时通报。
四、切实抓好肥料登记管理和市场信息监测
进一步优化肥料登记行政许可审批,加强登记肥料监督管理,开展肥料信息监测。一是规范肥料登记备案。按“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优化肥料登记备案程序,提高行政审批质量。严格有机肥料等产品生产条件及原材料考核,把住市场准入关口。二是加强登记肥料监督管理。按“双随机一公开”原则,组织开展登记肥料产品监督抽查,重点对复合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掺混肥料、床土调酸剂等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公告抽查结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督促生产企业提高肥料质量,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农民用上放心肥。三是加强肥料信息调度。做好肥料门市信息定点采集,组织阶段性肥料供应及价格信息调度,协调沟通肥料生产供应有关事宜,及时掌握肥料到位情况,科学分析研判春耕、秋播等关键农时肥料供需形势,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五、切实抓好农业节水工作
集成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一是开展农业节水试验。选择适宜区域继续开展水肥一体化与水溶肥料、旱作保墒与长效肥料、节水农业与生物肥料、锌肥应用等试验,夯实基础数据,集成创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结合各区域水资源和气候条件,进一步探索技术参数,优化设施设备配置和灌溉水肥制度。二是开展农业节水技术示范。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墒灌溉等高效节水技术,高效利用降水资源,大幅度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三是持续抓好墒情监测。以10个国家级土壤墒情监测县市为重点开展墒情监测测报,及时收集墒情监测点数据,科学分析运用,定期发布墒情信息,指导农民因墒因苗科学灌溉、节水灌溉。
六、切实抓好耕肥体系建设
树立风清气正、干事创业、高效务实的耕肥形象,打造一支“一懂两爱三过硬”的新时代耕肥队伍。一是强化耕肥工作的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党建为统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工作作风建设,追求工作高质量。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举办相关技术专题培训班,提升体系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工作本领。对标对表上级主管部门的重点任务,聚焦主责主业,明确目标定位,做强优势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切实增强服务“三农”的素质能力。三是强化检测能力建设。开展检测知识更新培训,通过技术练兵、能力验证,严格化验室检测能力质量控制,提升检测专业技术水平。四是强化数字土肥水建设。继续做好省级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升级改造,继续优化模块结构和功能布局,加强数据专题分析和实际应用开发,探索推进土肥水大数据建设。组织各地填报相关基础数据资料,筹建本级数据库,为土肥水技术推广和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