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厅计划财务处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计财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需要我们上下一心,精诚团结,鼓足干劲,迎难而行。根据中央、省委和厅党组决策部署,结合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按照“过紧日子”和“保重点、保运转、强监管”的基本思路,制定本年度工作要点。
1.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农业稳产保供。一是配合财政部门指导、督促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和农业保险经办机构落实疫情防控、稳产保供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帮助受灾农户和经营主体尽快恢复生产。二是指导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加紧与财政部门衔接,争取尽快拨付已下达的中央、省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加快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保障粮棉油、肉禽蛋等民生农产品供给。三是持续收集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工复产的贷款需求信息,并主动对接省内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为农业经营主体纾困解难。
2.推动统筹整合资金,支持产业扶贫攻坚。加大对贫困地区项目倾斜支持,强化产业扶贫项目支持和指导,帮助贫困地区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落实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资金,培育壮大贫困县市特色产业,支持做好扶贫重点产业品牌推介,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升级。
3.着力加强金融支农,增添发展新动能。一是积极配合省财政部门,进一步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带动、商业保险等协同落地,同时简化工作流程,提高理赔效率,扩大保险范围,增强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二是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方式,进一步加大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杠杆功能,借助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这一省级政策性农业担保平台,整合银行等涉农金融资源,积极开展“政银担”等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配套财政贷款贴息政策,努力缓解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建立完善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一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工程项目,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绿色发展工程项目,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等产业工程项目。二是结合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围绕加快补上 “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着眼“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建立农业投资项目库为抓手,储备实施一批投资额大、带动性强、影响面广的重大工程项目。三是运用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加强项目调度和督导,适时组织开展项目检查、验收,按要求做好2021年度农业建设项目动态监控工作。
5.积极争取财政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管理。稳步推进农业投资管理简政放权,完善“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项目管理,修订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推动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实施办法、农业保险协办业务管理办法;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开展农业项目延伸绩效管理工作。
6.加强形势研判,及时研究提出重大农业投资政策建议。以农业投资形势分析为切入点,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以及农业投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应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宣传成功典型做法,推动研究创新政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