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10-19 00:00 湖北农业厅





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根据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意见》(鄂发[2009]27号)、《湖北省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全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33家,比“十五”末期的179家和22家分别增加142.5%和50.0%;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7534个,是“十五”末期10784个的2.6倍;辐射带动农户645万户次,比“十五”末期增加56.9%;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户均收入达到2200元,比“十五”末期增加1.5倍。
——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增强。全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600多家,是“十五”末期的2.4倍。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551家,是“十五”末期的2.7倍;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十五”期间没有一家,2010年达到26家,其中过3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实现历史性的大突破。2010年,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1125.3亿元,是2005年的3.1倍(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销售收入4514.9亿元,是2005年680亿元的6.6倍;利润总额346.0亿元,是2005年的7.1倍;出口创汇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4倍;上缴税金177.1亿元,是2005年的6.6倍。
——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专业合作社达到12601个,相当于2005年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数量的3.8倍;入社农户15万户,注册资金156.7亿元,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示范园区建设开局良好。为推进企业集群化发展,2009年省委省政府确立了20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03.8平方公里;进入园区的企业达到730个,从业人员19.33万人,新建项目4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6个;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48.3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额达到5.6亿美元。20个园区中,黄陂、老河口、夷陵、钟祥、沙洋、安陆、鄂州、仙桃、洪湖和监利等1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占地面积58.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82家,农产品加工值2010年达到627.7亿元。
——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成效明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茶叶等种植业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牲畜规模饲养量达到2430万头;水产集中健康养殖水面达到500万亩,种植业基地面积、牲畜规模饲养量和水产集中连片养殖面积分别比2005年增长110%、94%和100%。各类生产基地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优质产品比重显著增加。
——品牌建设取得新成绩。全省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到3997个、是“十五”末1369个的2.9倍,总产量676.4万吨,总产值372.4亿元。稻花香、国宝桥米、萧氏茶叶等21个品牌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福娃、采花、土老憨等24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德炎淡水小龙虾、秭归脐橙等6个品牌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省级名牌(包括著名商标)近600个。
——利益联结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出现了租赁、托管、二次返利和生产要素入股等更加紧密的利益连结方式,目前,购销合同方式约占70%,合作方式占8%,股份合作方式占8%,其他方式占14%。订单总额超过400亿元,合同履约率达87%,比“十五”末高出11个百分点。
(二)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组织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等优势,通过村企对接、村企互动等不同方式支持农业生产,带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全省有500多家龙头企业参与村企对接,对接行政村5000多个。近几年,我省龙头企业每年引导200亿元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每年直接对基础设施、基地建设等投入近30亿元。
——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稳步推进,有效带动了土地、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汇聚集中,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投入使用,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步提升,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在企业施行,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39:1,比“十五”末提高56个百分点。
——有效保障农产品数量质量双安全。统计表明,我省的粮、棉、油、肉、蛋、奶、菜、果、特产品等行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的产能和市场份额都已经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这些企业的生产、加工和市场变化情况成为政府宏观调控主要农产品供求的重要依据。2009年,主要农产品供给紧张,价格大幅波动,龙头企业全年收购原料货值同比增长28.94%,保持了市场物价的平稳。全省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过1000家,通过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的数量占全省总数的87%,成为保障我省农产品安全供给的重要因素。
——带动农户持续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的日趋紧密,通过订单农业、“二次结算”、“粮棉油银行”和合作经营、投资入股等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预计今年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增收可达105亿元,其中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产品金额约40亿元,向农户返还利润约10亿元,采取租赁经营支付农户租金约10亿元,吸收农民务工工资发放45亿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先进省市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龙头企业规模总体较小。全国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已有20多家,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500 亿元,而我省最大的龙头企业才70 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还不到30家。
——加工转化能力弱。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39:1,全国平均水平是1.7:1,发达地区超过2:1,发达国家为3:1。我省的双低油菜、水产品、水生蔬菜、优质稻、畜禽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但除了稻米加工外,还没有一家在全国有影响的加工企业。
——产品品牌不响。近年来省内虽然出现了一些优质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制品,但还没有享誉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2009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全国有40 个食品品牌入选,邻省的河南、安徽都有多个食品品牌入选,我省只有稻花香一家。
——产业外向度不高。我省区位优势明显,但优势农产品走出省外的很少,加工制品占领外省市场的份额更小,农产品出口值刚过10亿美元,只有山东省的近十分之一。武汉市场上肉食加工产品、快餐休闲食品、速冻食品市场的80%左右、大米和食用油脂市场的70%左右都是外省产品。
——农企利益联结不紧。全省订单农业还有近40%的农户没有覆盖到,与龙头企业建立比较紧密利益联结关系的农户只有20%左右,订单合同额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3.5%,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农户很少,难以分享到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收益。一些地方、部分行业和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还停留在简单地买卖关系上。不少订单合同,内容过于简单,权责利不够明确,合同履约率仍不够高。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要任务,以完善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为基础,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坚持科技先导,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速度。
——重点突出原则。发展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产业;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加工园区和加工大县,壮大带动力强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区域。
——科技创新原则。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农民培训,提高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科技素质,用先进实用技术和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和终端产品档次。
——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和开发农业资源,努力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力求“吃干榨尽”,注重生态保护,防止环境污染,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效益、后劲相统一,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宏观指导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合理布局,注重规模适度,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铺摊子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新上项目要做到高起点、高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优质稻、双低油菜、茶叶、水生蔬菜、水禽、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加工水平进入全国前三名。具体目标如下:
——龙头企业实力有大提升。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以上,过30亿元的10家以上,过100亿元的4家以上。
——农产品加工水平有大提高。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5:1;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加工园区16个以上,过100亿元的县市达到10个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
——农业品牌建设有大突破。经认证的农业“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4500个,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超过60%,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农业类全国知名品牌达到30个以上。
——农业板块建设有大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业板块基地,其中种植业板块6000万亩,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000个,水产板块基地600万亩。
——带动农户能力大增强。进一步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万家,订单农业覆盖率力争达到全省农户总数的80%以上,农民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增加50%。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重点
(一)粮食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和优势
——发展现状。湖北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约6000万亩,总产量450亿斤左右。“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040家,其中省级以上粮食加工重点龙头企业84家,年加工量约950万吨。粮食企业加工设备不断更新,产品科技含量、工艺水平和设备档次不断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得到提升,米饼、果葡萄糖、大米蛋白、米酒、米糠油以及稻壳与秸秆发电等得到开发,粮食转化增值率和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主要问题。一是基地标准化程度不高,中高档优质稻品种不够多,规模不够大,专用粮品质还不能满足加工业的要求。二是粮食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加工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普遍不强,产品比较单一,品牌不够响,科技含量不高,资源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效率较低,附加值不大。三是粮食初加工能力过剩。不少地方一哄而起,盲目上马粮食加工项目,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相当严重,目前,全省粮食加工能力约2750万吨,但实际加工量只有产能的70%,大多数企业开工不足,效益不高。四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原粮供应与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跨国公司的逐步进入,已经并将进一步对我省的粮食加工业及其产业化形成日益明显的冲击。
——优势条件。一是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600毫米之间。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土地肥沃。省内湖泊众多,江河纵横,水利条件好。二是科技实力雄厚。湖北特别是武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富。三是加工基础较好。湖北粮食加工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2009年,全省大米加工量居全国第2位,面粉加工量居全国第6位,粮食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经营规模居全国前列。此外,还培育了一大批规模大、基础好、加工实力强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形成了以米面食品、酿酒、饲料为支柱的粮食加工产业体系。
——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营养型、健康型、多元化、方便化粮食加工制品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不仅城市市场广阔,而且农村市场更具潜力;同时,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粮食短缺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将更加突出,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品粮外销和出口,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水稻进一步发展优质和专用品种,小麦发展中筋和弱筋专用品种。稻米加工重点发展优质米、米制食品(米饼、米果、营养粥、膨化食品等)、营养强化米,加快发展大米蛋白、果葡萄糖、米汁、米糠油和白碳黑等;小麦重点发展专用面粉、优质挂面和面包糕点,适当开发冷链面食和麦芽胚、维E等;玉米重点开发休闲食品、饮料、饲料和酿酒,加快开发玉米淀粉糖、变性淀粉和蛋白、玉米黄素等;马铃薯等薯类着力开发淀粉和休闲食品,大豆开发生产蛋白、豆瓣酱和豆干、豆皮、豆棒等,小杂粮向精细、混配、不包装方向发展。同时,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转化增值率和综合利用率,利用玉米和稻谷、小麦、酒类加工副产品,加快发展饲料生产;利用稻壳和秸秆等,开展生物质发电。
——发展目标。粮食年精深加工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加工产值达到1400亿元以上;建设优质水稻原料基地2500万亩,优质小麦原料基地1200万亩,优质玉米原料基地600万亩,优质马铃薯原料基地250万亩;培植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3-4家、过30亿元的企业6家左右、过10亿元的企业12家左右;培植7个左右全国知名品牌。
3、发展重点
——重点基地
水稻。建设优质水稻板块基地2500万亩。其中,以监利、洪湖、公安、当阳、枝江等县市为重点,建设江汉平原优质籼稻基地950万亩;以团风、浠水、武穴、蕲春、黄梅等县市为重点,建设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和粳稻基地600万亩;以京山、沙洋、钟祥、安陆、应城等县市为重点,建设鄂中丘陵单季优质籼稻原料基地500万亩;以襄州、枣阳、宜城、南漳、随县、曾都、广水等县市为重点,建设鄂北优质中稻基地400万亩;此外,在孝南、应城、云梦建设优质糯稻原料基地50万亩。
小麦。建立中筋、弱筋专用小麦板块基地1200万亩。其中,以襄州、枣阳、宜城、老河口、曾都、随县、广水、安陆、丹江口、钟祥、大悟等北纬31°以北县(市、区)为重点,建设鄂北岗地和鄂中丘陵中筋专用小麦基地800万亩;以天门、潜江、汉川、洪湖、仙桃、公安、麻城、罗田等县(市、区)为重点,建设江汉平原和鄂东弱筋小麦原料基地400万亩。
玉米。力争基地面积突破600万亩。其中,在恩施、宜昌、十堰和神农架林区,建设鄂西山地玉米原料基地400万亩;在襄州、枣阳、南漳、随县等县市,建设鄂北岗地饲料玉米原料基地200万亩。
马铃薯。建设板块基地250万亩。其中,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等山区,建设鄂西马铃薯粮、加、饲产业加工基地150万亩;在鄂东南及江汉平原地区,建设马铃薯菜用、加工薯原料生产基础100万亩。
——重点企业。重点支持福娃集团、国宝桥米、洪湖浪米业、中储粮梅园、湖北粮油集团、禾丰米业、中禾粮油、洪森实业、绿秀粮油、银露食品、金禾粮油、宏发米业、华苑米业和武汉佳宝糖业等稻米加工企业;面粉加工重点支持金华麦面、三杰麦面、达利食品、广源食品、仙桃瑞麦、贤德面粉、金银丰食品和武汉统一企业、益康面粉、鑫白玉食品等龙头企业;酒类加工重点支持稻花香集团、劲牌酒业、白云边酒业、枝江酒业等加工企业;马铃薯加工重点支持五东薯业、当阳龙之泉、湖北上好佳等企业。
——重点品牌。福娃、稻花香、国宝桥米、梅园、劲牌、洪湖浪、洪森、广源、孝感麻糖米酒和艾比利、上好佳薯片等。
——重点项目
支持年产1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加大对现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生产线的产能扩容和改造,提升加工品质和效益。同时,在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地区建设水稻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绿色食品稻米种植基地。
支持粮食精深加工项目。重点发展精制米加工和转化技术,提高优质米比重和深加工比重。改进加工工艺,加强专用米研制,开发有机米、营养米、留胚米和发芽糙米等。加强米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发展大米(碎米)深加工,开发大米淀粉(淀粉糖)、大米粉丝、大米蛋白、膨化食品等。
支持稻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快稻谷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深度利用米糠和稻壳资源,利用米糠开发多糖、膳食纤维、米糠蛋白等食品,利用稻壳发电和生产环保纸杯、包装材料、脱色剂、硅胶、耐火材料等。
扶持年产优质面粉5万吨以上规模的小麦加工项目,扶持优质挂面和面包糕点等面食深加工以及速冻食品生产线项目。
扶持玉米汁、玉米淀粉糖、变性淀粉和蛋白、玉米黄素等深加工项目。
扶持马铃薯等薯类淀粉、休闲食品加工项目。
(二)油料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和优势
——发展现状。湖北是“全国油菜第一大省”,全省油菜种植面积、总产量、优质率等多项指标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常年种植面积约1800万亩,总产量约220万吨,占全国油菜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强。湖北现有省级以上重点油脂加工龙头企业35家,2009年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油料加工产值超过200亿元。培育出了“奥星”、“三月花”、“荆楚花”等一批湖北优质菜籽油,油菜产业逐步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效益型迈进。
——主要问题。一是油菜籽原料质量不高。虽然全省双低油菜推广面积达95%以上,但真正符合标准的双低油菜面积只有500多万亩,不到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是菜籽油品质不高。由于生物学混杂和收获贮运等环节的机械混杂严重,加工生产的真正符合国家标准的双低菜籽油很少,双低油菜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初加工能力严重过剩。目前全省油料加工能力约750万吨,但实际加工量只有180多万吨,相当于加工产能的四分之一。四是副产品开发利用缺乏。五是食用油品牌不响。目前除“奥星”等品牌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外,在全国叫得响的油脂品牌基本没有。
——优势和潜力。一是具有资源优势;二是具有一定的加工产业基础和有奥星粮油等一批快速成长的油脂加工龙头企业;三是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省内有以傅廷栋院士为首的一批油菜科学家,有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油菜育种、产品精深加工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较多的科研成果,为我省双低油菜和油脂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市场前景。2009年,国内油脂消费总量在2400万吨左右,人均17公斤,和10年前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但我国的油脂对外依存度仍然很高,每年进口的大豆、油菜籽和花生的总量约4000万吨,占国内油脂消费的66%,降低油脂原料生产成本,提升油脂品质,替代一半的国外进口,大有潜力。同时,优质油脂要求饱和脂肪酸要低、油酸含量要高;而双低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平均只有7%,在植物油中最少,而油酸含量平均达62%,接近于橄榄油;亚麻酸含量高达11%,能转化成人人需要DHA的(俗称脑黄金);此外,菜籽油的VE含量是橄榄油的3倍,植物甾醇非常丰富,并且具有不聚脂性。因此,随着人民生活进入小康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食用油特别是优质菜籽油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瞄准国家一级“双低”菜籽油标准,严格“双低”油菜籽原料标准化生产、规范化贮运,大幅提高菜籽油品质,打造全国“双低”菜籽油第一品牌;进一步开发花生、芝麻、茶籽等食用油系列产品;开发植物油酸、硬酯酸和酯肪酸等产品,利用饼粕提取饲用和食用蛋白,从油脚中开发磷脂等精细化工产品;加大生物能源的开发力度,形成集榨油、精炼、饼粕、生物能源等于一体的油脂产业化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900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12%,其中达到双低标准的油菜面积95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油菜籽总产量达到266万吨,增长12.5%,其中符合双低标准的油菜籽133万吨。总产值500亿元,增长2倍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过30亿元的企业3 家,过10亿元的企业4家;培育出5个左右国内知名品牌。
3、发展重点
——双低油菜标准化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包括江汉平原700万亩双低油菜,鄂东南500万亩双低油菜,鄂中北300万亩双低油菜,建立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0个县市,采取统一供应双低优良品种,大力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实行连片种植,整区、整县推进,确保示范区生产出的双低油菜符合标准要求。同时,建设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花生、芝麻原料基地100万亩。
——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体系建设。支持湖北奥星、湖北洪森天利等一批油菜加工龙头企业开展双低油菜加工示范,支持开展双低油菜饼粕精深加工、开发高端产品,支持相关企业在加工空白区的鄂东南建立加工厂,带动鄂东南双低油菜加快发展,支持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企业配置检测仪器。2015年,生产低芥酸菜籽油50万吨。
——双低油菜品牌与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企业的双低菜籽油进入超市销售,培植低芥酸菜籽油品牌,积极参加食品博览会,提高湖北低芥酸菜籽油和奥星、万宝、接福、三月花、荆楚花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体系建设。支持科研院校所开展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双低、高抗、高产的油菜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重点支持湖北省优质油菜良种繁育中心、湖北省种子集团总公司等单位开展双低油菜种子标准化生产。2015年前,建立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繁殖区10万亩,年产符合标准的双低油菜种子500万公斤,为双低油菜生产提供合格的种子。
(三)棉麻丝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与优势
——产业现状
棉花。湖北作为全国六大产棉省区之一。2009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690万亩,占全国棉花总面积的9.3%;总产48.05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的8%。湖北不仅是棉花生产大省,也是用棉大省,棉加工、纺织、服装等综合生产能力长期居全国第三位,是湖北省工业经济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撑。现有规模以上棉纺、印染、服装等企业1424家,2009年纱产量149.36万吨,布产量38.62亿米,印染布1.7亿米,服装4亿件,纤维板产量17.6万立方米,棉籽油产量1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以上,实现出口120亿元。
麻类。麻类纤维性能良好,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出口优势产业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发展空间很大。湖北作为全国第四大苎麻生产和纺织加工省份,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加工原麻能力约80至100万担。2010年预计麻类总产5万吨以上,主要集中在咸宁、黄石、黄冈等地。现有规模以上苎麻加工龙头企业24家,年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苎麻长、短纺锭生产能力占全国总量的45%,其中长纺锭10万枚,短纺锭80万枚。
桑蚕。蚕桑产业作为湖北的特色农产品,桑蚕种植加工规模不断扩大。现有桑园36万亩,蚕茧产量1.7万吨,蚕茧产值4亿余元。规模以上蚕丝加工龙头企业8家,生丝产量555吨,绢纺丝产量420吨以上。
——主要问题
棉花。一是棉花初加工产能过剩。据统计,经过资格认定的各类棉花收购、加工单位(不分所有制)已接近700家,棉花加工能力达4000万担,是历史上棉花最高产量的3倍。二是下游产业规模不大。我省服装业虽然在全国服装产业排名前十,但仅仅刚过260亿元,与温州、杭州、深圳等地差距较大,且缺乏带动作用强的大龙头。我省大量服装企业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最大的销售收入也不到30亿元。三是棉花生产不稳。
麻类。一是环境影响较大,加工脱胶环节易造成环境污染;二是深加工较弱,现有苎麻加工企业大多为初加工企业,而加工成高档布料、面料和服装等终端产品的企业不多,苎麻产业仍处于低附加值、低效益的发展阶段。
桑蚕。一是现有蚕茧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现有桑蚕加工企业不到10家;二是加工量较小,年加工能力3500吨,不到全省蚕茧总量的三分之一。
——发展优势
资源优势。我省地理位置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适宜种植棉麻桑面积大。其次,棉麻不仅品种较齐全、产量大,而且价格相对低廉。棉花、苎麻等主要纺织原料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近些年来,纺织原料国内价格已与国际价格接轨,促进了纺织原料生产和流通的发展,为增强我省纺织品服装竞争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工优势。一是产业链条比较完整,纺织、印染及服装加工、油脂加工及精细化工、纤维板生产、棉壳及短绒利用等企业众多。二是产业集中。我省纺织、服装企业众多,且相对集中。纺织企业主要集中在棉花主产区,服装企业主要集中在以武汉为中心半径100公里的区域内。三是劳动力成本低。我省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发展纺织服装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
——市场分析
世界对各种纤维的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世界市场对纤维的需求将增长,经预测,棉麻等纤维的消费量在2015年将达到5395万吨,比2008年的产量4351万吨增长24%。同时,纺织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性能特种纤维、超高强、耐高温、耐磨的纤维已成为军工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特种功能性纤维成为纺织品服装高附加值的基础,绿色环保纤维成为新世纪的发展方向等。同时,新型纺纱、织造、染整和服装设备快速发展,替代原有的设备,大大提高了纺织生产力和纺织产品的水平。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进一步抓好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和更新改造步伐,重点生产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适当开发高支纱、高弹纱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充分利用棉杆麻杆生产纤维板,开展棉壳及短绒利用和棉籽油精加工;麻类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麻纱、麻织物等产品;蚕丝加工向水洗、丝织品等发展。
——发展目标。到2015年,棉、麻、丝加工产值超过10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5-7家,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新培育3-5个国内知名纺织品牌。
4、建设重点
——重点原料基地
棉花。一是在天门、潜江、仙桃、公安、监利、枝江、汉川、钟祥等县市建立优质棉原料基地250万亩;二是在枣阳、襄州、宜城、曾都、随县等县市建立优质棉基地50万亩。
麻。在咸安、赤壁、嘉鱼、阳新等县(市、区)建立苎麻基地30万亩。
桑蚕。在大别山蚕区的英山、罗田和麻城等县市建立桑蚕基地20万亩,在鄂西北蚕区的郧县、郧西等县市建立桑蚕基地10万亩,在鄂西蚕区的远安、夷陵等县市建立桑蚕基地10万亩。
——重点企业。重点支持湖北裕波纺织集团、湖北昌丰棉麻、湖北银丰股份、荆门众和纺织、湖北孝棉集团、际华三五四二、际华三五零九、湖北精华纺织、湖北金安纺织、湖北银海棉业和湖北怡莲阳光、湖北梦丝家、湖北金罗丝绸、远安德中茧丝、随州钰马纺织等龙头企业。
——重点品牌。裕波、众和、天化、白练、天仙、怡莲、梦丝家、金富春等。
——重点项目
支持年产5万吨以上规模精制棉加工项目;
支持年产10万锭以上规模精梳棉纺项目;
支持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30支纱以下中短纤维棉纺技术改造项目;
支持苎麻深加工项目;
支持100万条以上规模蚕丝被、20万件以上真丝服饰加工项目;
支持棉麻秸秆等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
(四)蔬菜产业化
1、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发展现状。湖北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和产量“十一五”期间一直位居全国第四位,其中,水生蔬菜、高山蔬菜和魔芋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食用菌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全省常年蔬菜商品量3300万吨左右,年调出量800万吨左右。2009年,蔬菜产值582亿元、加工值近70亿元;食用菌产量72万吨、产值32亿元,创汇总额2.1亿美元,出口创汇2009年位居全国第一,是我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9.03%。
——主要问题。主要是产业化程度低,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品牌不响,全省涉及蔬菜加工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23家,销售收入最多的也只有1亿元。特别是水生蔬菜,基本上处于剥壳去皮等小作坊手工生产阶段,规模化初加工不多,深加工极少。同时,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问题,影响着蔬菜加工品的质量和安全。
——市场分析。2010年,中央、省两个一号文件同时强调加大力度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以蔬菜为主的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化、基地标准化、产业现代化发展,为蔬菜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消费结构也开始出现深刻变化,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安全型、营养性、健康性转变,净菜上市率不断提高,速冻蔬菜和蔬菜饮品等加工产品发展较快,蔬菜加工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食用菌和魔芋的保健功能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精深加工的市场潜力将相当广阔。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推行净菜上市,大力发展采后清洗、分级、预冷、保鲜、杀菌和包装等初加工产品,着力开发脱水菜、酱腌菜和蔬菜汁等精深加工和出口外销产品,适度开发蔬菜罐头、速冻保鲜菜。食用菌由以初加工产品出口为主,向深精加工产品方向转变,力争在利用食用菌提取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等营养成份方面有所突破。加快发展魔芋、山野菜等特色加工产品,提高魔芋精深加工水平,开发魔芋胶、仿生食品等终端产品,扩大海外市场。
——发展目标。加工产值达到200亿元,其中食用菌50亿元、魔芋30亿元,销售额过10亿元的企业5-6家。
3、发展重点
——原料基地。蔬菜。一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建设200万亩高标准城郊蔬菜基地,二是在嘉鱼、云梦等武汉城市圈及大中城市周边县市区建设露地越冬蔬菜基地240万亩;三是在鄂西山区建设160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四是在长江、汉江沿线及江汉平原低洼湖区发展水生菜基地150万亩;五是在恩施、建始、长阳、竹溪等县市稳定发展魔芋原料基地50万亩。食用菌。一是在鄂西北山区、大洪山周围丘陵岗地发展香菇、木耳为重点的木腐菌;二是在武汉周边及江汉平原等地区重点发展以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蘑菇、白灵菇、巴西菇等草腐菌。
——重点企业。重点培植湖北三友(随州)、湖北神农生态、襄阳大山、宜昌森源、武汉如意、武汉长华、嘉鱼山绿、武汉世林福幸、湖北富迪、十堰渝川、利川凯瑞、五峰新桥和湖北妞妞食品、宜昌一致魔芋、湖北长友、湖北新美香食品、十堰渝川等企业。
——重点品牌。“大山鼎”高山蔬菜、“火烧坪”高山菜、“嘉鱼”蔬菜、“武当红”系列加工菜、“旺莲”水生蔬菜、“孔明”大头菜和“大洪山”食用菌等。
——重点项目
支持年产5万吨以上规模净菜加工项目
支持5000吨以上规模水生蔬菜、山野菜和魔芋加工项目
支持1万吨以上蔬菜罐头、速冻保鲜菜、脱水菜、酱腌菜和蔬菜汁等精深加工项目
支持1万吨以上规模食用菌加工和5000吨以上规模食用菌深加工转化项目
(五)水果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与优势
——发展现状。2009年底,全省水果种植面积达到551.4万亩,产量402.3万吨,产值达到56.6亿元,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13位和第11位。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汉水砂梨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主要问题。一是龙头企业发展不够,产业化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企业数量有限,水果加工专用优质品种不多,加工率低,即使柑桔也不到10%;缺少经营型龙头企业,绝大部分水果都是产地坐等销售。二是水果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宜昌蜜桔”、“秭归脐橙”及“汉水砂梨”等品牌市场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优势和潜力。湖北是全国重要的水果产区,尤其是柑橘、桃和梨,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优质水果板块基地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的加大,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省水果面积将达到580万亩、产量500万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后国内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水果加工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水果产业化前景广阔。
——市场分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水果市场消费每年将以5%左右的速度增加;同时,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橙类的进口关税由40%降低到12%-18%,我省宽皮柑橘、优质梨等水果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分级、包装、保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果汁饮料市场不断扩大,精深加工将成为水果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柑桔“早”、“晚”熟两个品种和优质汉江砂梨,提高水果优质率;加快发展鲜果分级、保鲜、包装、储存和运输,提高果汁饮料及水果罐头等精深加工能力和质量,改进包装,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目标。全省果园总面积稳定在580万亩,产量500万吨,水果产后处理生产线达到600条,年处理能力达到300万吨,加工产值20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家,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3、发展重点
——重点基地。水果继续建设以柑桔为主的长江水果带和丹江库区水果带,以优质梨为主的汉江水果带,以早熟桃、枣、猕猴桃为主的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沿线水果带。继续抓好宜都、秭归、丹江口等地的国家级果树良种繁育基地,努力实现本省优良果苗的有效供给。
——重点企业。重点培植土老憨生态农业、仙仙果品、屈菇食品、湖北丰岛食品、湖北新世纪食品、宜昌荣盛食品等龙头企业和宜昌市晓曦红等柑桔专业合作社。
——重点品牌。重点打造“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汉水砂梨”等品牌。
——重点项目
水果高效标准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按照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的要求,加大标准果园建设力度,加强园、林、路、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三峡库区脐橙产区、南津关以东长江中游宽皮柑桔产区、丹江库区柑橘产区、汉水砂梨产区、107及316国道沿线桃产区建设标准果园100万亩,亩产值4000元以上,建设现代水果标准示范园50个。
柑橘现代化产后处理项目。在三峡库区脐橙产区、在长江中游宽皮柑桔产区和丹江库区柑桔产区建设25万吨柑桔光电分级配套设备5条,年处理柑桔15万吨以上。
罐头食品加工改造提升项目。在汉水砂梨产区、107及316国道沿线桃产区建设梨、桃罐头食品加工厂二个。在宜昌柑桔产区,改造提升桔瓣罐头加工厂二个,提升柑桔精深加工能力。
果树繁育体系及技术推广体系配套建设工程。重点三峡库区、长江中游柑桔产区、丹江库区扶持5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场,生产优质果苗1000万株;集成水果高品质栽培技术,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县乡级农技人员1万人。
知名水果品牌开发项目。重点是三大名果“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汉水砂梨”的宣传及市场培育,在这些优势水果区域,围绕提高果品质量,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格,加强对外宣传,真正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
(六)茶叶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与优势
——发展现状。2009年全省茶园面积309.6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223.64万亩,茶叶总产量14.42万吨,农业产值41.64亿元,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五和第三位。茶叶出口创汇1185万美元;经过整合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萧氏茗茶、英山云雾、邓村绿茶等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主要问题。一是良种率低,目前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只71万亩,仅占全省的22.9%,低于全国41.3%的平均水平;二是品牌多而杂,目前全省茶叶注册商标多达300多个,但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很少;三是加工企业多而不够强,全省有大小茶叶企业约5000家,但真正上规模的企业不到200家,特别是缺乏大龙头;四是茶产业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不够,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绿茶品种。
——优势和潜力。我省是全国绿茶生产大省,基地规模大,自然品质好,特别是近年来,绿茶加工技术显著提高,品牌打造初显成效,采花毛尖、萧氏茗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等在省内外市场具有较好知名度。同时,近年来开发的高档次乌龙功夫茶平均售价是绿茶、花茶的2倍以上,市场广阔;传统的外销出口产品宜红茶,在国内外市场看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保健功能的开发和茶文化的宣传,今后国内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茶叶通过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效益将数倍增加,茶叶产业化前景广阔。
——市场分析。茶叶是世界性饮料,饮茶人数超过30亿人,世界人均年消费茶叶超过0.5公斤。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茶叶将是21世纪全球第一大饮料,而且世界茶叶市场消费每年将以3-5%的速度增加,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每年消费量更以5%的速度递增,名优绿茶、乌龙茶、白茶、高档红茶等将继续保持旺盛需求,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在进一步做强绿茶的同时,大力开发乌龙茶,振兴宜红茶,提高茶食品、茶饮品、袋泡茶等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大力整合茶叶龙头企业,精心打造知名茶叶品牌,提高茶叶附加值。
——发展目标。全省茶园总面积稳定在350万亩,茶叶年产量达到20万吨,茶叶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其中精深系列加工和二、三产业产值21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左右,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
3、发展重点
——茶树良繁和标准茶园建设工程。加大地方品种筛选,新品种引进和母本园、苗圃的配套建设力度,除抓好恩施、五峰、竹山、英山等国家投资建设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外,同时选择具有良种繁育基础的省农科院果茶所和优势茶区重点县市,择优新建或扩建茶树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完善全省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努力实现本省无性系良种苗木的有效供给。按照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的要求,加大标准茶园建设力度,加强园、林、路、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五峰、恩施、夷陵、英山、竹溪等15个县市为重点,高标准建设高效茶园100万亩以上,建设现代茶叶标准示范园60个。大力推广茶园“四机”(机修、机采、机耕、机喷机防)省力化高效培管技术。
——现代茶业加工厂优化提升工程。按照现代化、标准化、无害化的要求,加强厂房科学设计、抓好机械选型配套,大力引进现代化、清洁化、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和加工设备,分期分批优化改造提升茶叶加工厂,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加工,提高加工科技水平。重点建设5个现代茶叶加工园区和50个名优茶加工示范中心(厂),引进200条以上的清洁化、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和配套的机械设备。
——知名茶叶品牌开发工程。大力培植和完善武汉和产地茶叶专业市场,加大品牌宣传打造力度,以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萧氏茗茶、英山云雾、悟道茶等品牌为重点,在四大优势茶区,每个大区域培育形成1-2个优势知名品牌,扩大生产规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格,加强对外宣传,真正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积极支持各地举办茶文化节和品茶旅游节等茶事活动,宣传茶品牌,完善茶市场,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消费。
——茶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研发。重点围绕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调整产品结构,积极研发乌龙茶、高档红茶和袋泡茶等新产品,配套引进开发适合我省乌龙茶、红茶和袋泡茶清洁化加工设备1000台套以上,年加工能力2万吨左右。重点研发精深加工终端产品10个以上,实现从传统饮用向茶食品、茶饮料、茶日用化工、茶医药保健等领域扩展,进一步延长茶产业链,做好“喝茶,吃茶,用茶”这篇大文章。
(七)中药材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与优势
——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中药材产业发展较快,2009年全省中药材留存面积395万亩,其中播种面积129万亩,产值21.3亿元。2009年,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6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销售收入超过10亿和5亿元的企业各有1 家。
——主要问题。一是市场开拓不够,缺少知名品牌,大部分产品无注册商标,难以参与国内外大市场竞争,有些产品甚至出现积压。二是产品深加工不够。绝大多数的药材是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直销外地,产品包装粗糙简陋,缺乏精细加工品。三是缺乏医药产业园区等有效载体,企业聚集度不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发展优势。湖北是“药圣”李时珍的故乡,中药材种类居全国第五位,中药材产量居全国第六位,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和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产业链条长,市场空间广阔,是我省农业强省不可或缺的特色优势产业,省内有健民、香连药业、马应龙、李时珍医药集团和宏源药业等国内一批知名企业,加工基础和技术力量较强,产业优势明显。
——市场分析。中药材市场需求巨大,在世界“绿色药品”和国际“中草药热”持续升温的新形势下,国内外对传统中药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生物制品逐年攀升。美、欧对草药的立法和审批为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带来无限商机,据调查,世界天然药物年贸易额达150亿美元,年递增10%。每年药用植物及其制品、保健品、天然化妆品和天然香料等成交额可达500亿美元以上。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为中草药走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我省中药材产业规模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推进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建立骨干地道药材原料生产基地,提高骨干地道药材的规模和加工转化率;以出口为导向,建设地道药材出口基地;建设医药产业园,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提高历史名牌产品的产能,加大中药材原植物、原料、成品、半制品等系列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种和已通过国家GAP认证的品种,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对具有注册商标的知名“鄂产”道地药材品牌,加强宣传、整合与保护,不断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空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中药材总面积达到565万亩,其中播种面积达到125万亩,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240万亩。创建中药材原料基地、药业工业、市场网络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形成中药材生产、科研、加工、营销一条龙的产业链,系列产值突破160亿元,其中年加工量5000吨以上、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中成药加工企业达到10家,年加工量3000吨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中药饮片企业达到15家,创建5个以上在国内有影响的中药材名优品牌,建设30个中药材专业乡镇。
3、发展重点
——重点基地。中药材基地,一是百万亩骨干地道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在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蕲春、英山、罗田、麻城、通城、通山、五峰、长阳、夷陵、神农架等县市区建设24个骨干地道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培植10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大县,打造100万亩优质骨干地道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二是百万亩中药材出口基地。在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郧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蕲春、英山、罗田、麻城、通城、通山、长阳、夷陵等地建设100万亩中药材出口示范基地。三是在鄂东培育茯苓优良菌种100万袋,种植基地400亩。
——重点品牌。利川鸡爪黄连、九资河茯苓、紫油厚朴、麻城菊花、咸丰鸡腿白术、巴东玄参、襄麦冬等。
——重点项目。重点建设好中药材五大加工片区,包括以健民、中联、马应龙等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的武汉中药材加工片区;以李时珍医药集团、宏源药业、惠涛药业等企业为龙头的黄冈中药材加工片区;以八峰药化、香连药业、圣峰药业等企业为主体的恩施中药材加工片区,建年产8000吨黄连、厚朴、白术等中药饮片加工厂;以午时药业、华龙生物等企业为主体的孝感中药材加工片区;以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公司为代表的十堰中药材加工片区茯苓及金银花加工项目。
(八)饲料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和优势
——发展现状。全省现有饲料加工企业近400家,饲料业(包含饲料、饲料添加剂)总产量496万吨,产值153亿元。饲料加工业逐步壮大。全省规模以上饲料加工企业(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企业)252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2009年总产量473万吨,实现产值140亿元,及有56家企业通过了ISO、HACCP管理认证。饲料原料工业稳步发展。湖北是全国油菜第一大省和全国商品棉主产区,油菜籽、棉籽加工企业多,饲料蛋白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70家单一饲料原料生产企业、5家动物源性饲料企业,总产量148万吨,其中年产棉籽粕30万吨、菜籽粕106万吨。饲料添加剂工业欣欣向荣。饲料添加剂工业是湖北的优势产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全省有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57家,总产量13万吨,产值19亿元。产值过亿元企业6家,拥有上市公司3家(广济药业、安琪酵母、湖北兴发,均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上市后备企业2家(华中药业、武汉新华扬)。华中药业、广济药业分别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B1、B2生产商。武汉新华扬、安琪酵母分别是我国知名的酶制剂、饲用微生物生产企业,其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饲料机械工业开始起步。我省大型成套饲料机组生产企业,现有5家机械设备企业以配套或中小设备生产为主。武汉科谷公司在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全国领先,与国内最大的饲料机械企业江苏牧羊集团深入合作。
——主要问题。一是生产总量不多。2009年全国饲料总产量为1.4亿吨,湖北饲料产量(473万吨)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只相当于饲料大省广东、山东的1/4强,位列全国第十,落后于中南六省中的河南、湖南省。二是企业规模不大。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且两极分化。规模最大企业(宜城襄大20万吨)与规模较小企业产量相差400倍,18家年产5万吨以上的企业产量占总量32%,万吨级以下企业产量占总量17%。63%的企业产量不足1万吨。三是本土企业不强。全省5万吨以上企业中,本土企业只占6家,外来企业占12家,主要是正大、希望、通威、温氏、双胞胎等集团公司的在鄂企业,其产量占全省饲料总产量20.3%。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饲料品牌。
——优势和潜力。我省畜牧养殖业在全国名列前茅,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养殖业发展后劲足,饲料需求量优势明显;我省饲料科研实力雄厚,有华中农业大学等7个部、省级院校和科研单位,每年培养大批专业人才,饲料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拥有6家国家、省级饲料检测机构,饲料质量监测水平高。我省区位优势明显,处于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位置,水陆空交通便利,既是饲料消费地,也是中转集散地,是全国饲料市场兵家必争之地。
——市场前景。根据我省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肉类总产量将达540万吨,禽蛋200万吨,水产品420万吨,以此预测配合饲料市场的需求量为2553万吨,约为目前生产量500万吨的5倍。由此可见,我省饲料的市场需求与饲料产量的缺口十分巨大,预示着饲料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从目前情况看,饲料工业的发展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横向联合之路,大型企业兼并小企业成为趋势;二是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纵向联合之路,饲料产业链不断延伸。
——发展目标。“十二五”末期,饲料年双班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吨以上,饲料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540万吨,浓缩饲料9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添加剂5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其中:配合饲料产值160亿元,浓缩饲料产值40亿元,预混合饲料产值15亿元,饲料添加剂产值25亿元。饲料转化率(料/肉或料/蛋)有一定提高。
3、发展重点
——市场布局。一是建设武汉饲料中心;二是建设江汉平原水产养殖饲料中心;三是建设鄂东精品水产养殖饲料中心;四是建设汉江流域和鄂北生猪养殖饲料中心。
——重点企业。武汉新华扬、康地华美、湖北海大、安琪酵母、广济药业、武汉天龙、武汉高龙、随州同星、宜城襄大、湖北农腾等龙头企业。
——重点品牌。新华扬、安琪、广济、襄大、同星、华美等。
——重点项目
20万吨饲料产销能力建设项目
全省十大饲料品牌建设项目
饲料企业产业链延伸建设项目
饲料企业重组兼并扩大产能建设项目
(九)畜禽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及优势
——发展现状。2009年全省生猪出栏3735万头,牛出栏119万头,羊出栏551万只,家禽出笼43551万只,肉类总产量368万吨,禽蛋产量144万吨,奶和蜂蜜产量分别为15.5万吨、9233吨;省级万头标准化规模猪场427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猪、禽、奶牛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65%、70%、80%。全省畜牧龙头企业237家,其中省级以上生猪养殖与屠宰龙头企业38家、禽类加工龙头企业18家、蛋品加工龙头企业9家、乳品加工龙头企业7家、蜂产品加工企业2家,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29个,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6家。蛋品和蜂产品出口居全国领先地位,蛋品2008年出口列全国第一,蜂产品出口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
——主要问题。一是畜禽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全省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过5亿元的仅7家。二是深度系列开发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表现为大量活畜活禽直接外销,与畜产品相关的上游、下游产业之间联系松散。三是畜产品知名品牌不多。除“神丹”、“汉口精武”等少数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大多数品牌不响,市场占有率不高。四是水禽规模化养殖发展不快,企业加工原料大多从山东等地购进,影响了鸭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五是规模畜产品质量安全不太稳定。部分畜禽龙头产业没有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有的甚至还在使用违禁药物。
——发展优势。我省的生猪、家禽和禽蛋产量近些年一直位居全国的前十位,种猪生产更是名列前茅,湖北天种已成为全国种猪生产的一面旗帜。生猪加工方面,双汇、中粮、雨润、正大等全国知名企业先后在我省设企办厂,凭借其强大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带动我省生猪加工业发展;同时,省内思乐集团等龙头企业也发展很快,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肉禽和蛋品加工方面,湖北神丹、汉口精武、同星农业、襄大农牧、湖北神地、周黑鸭等本土企业异军突起,无论是加工能力、加工技术还是市场品牌,在全国已占有一席之地。奶业和蜂业有九洲乳业和小蜜蜂等知名企业。加上科研力量雄厚,新技术新产品等成果不断,发展畜禽产业化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市场分析。目前,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已开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此举必将淘汰那些加工规模小、猪肉品质差的屠宰加工企业,为集团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生猪龙头企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禽肉营养丰富,几乎包括了人们身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份,预计未来五年,世界禽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量的比例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国际消费需求十分强劲;目前,我国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但全球进口鸡肉的国家有200多个。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类食品消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饮食结构中肉蛋奶的消费比重逐年上升, 2009年我国单是鸡肉消费量就达到了1258万吨,预计2015年将达到1551万吨,市场空间巨大。从省内来看,我省居民人均动物性蛋白摄入量低于全国水平,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占总人口60%的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居民的新一轮消费升级,对优质、安全、方便的畜禽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立足规模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发展冷链物流。生猪加工在大力发展精细化、小包装猪肉和冷鲜肉的同时,着力开发火腿、香肠、熏(腊)肉和猪肉罐头等,提高猪副产品的利用率;肉禽除稳定发展分割加工外,大力发展卤、烤、酱腌禽肉制品和休闲食品,发展羽绒产品,开展禽副产品综合利用;禽蛋在发展保洁蛋的同时,适度发展皮盐蛋,努力开发溶菌酶及蛋清蛋黄粉等深加工产品;牛肉发展干、卤制品;牛奶着眼省内市场,蜂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发展优质安全产品。
——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超1000个,出栏生猪4500万头,出笼家禽6亿只以上,禽蛋产量200万吨,出栏肉牛150万头,奶牛存栏10万头。规模以上畜禽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1家、过30亿元的2家、过10亿元的5家;新培育3-5个国内知名畜禽加工制品品牌。
3、发展重点
——重点基地
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大力开展“抓千场、促增收”活动,继续发展长江流域生猪、江汉平原家禽、汉江流域肉牛、清江流域肉羊、宜黄高速公路沿线奶牛等五大产业带,培育壮大优质畜禽产业基地,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生猪: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生猪产业板块基地。包括襄州、松滋、钟祥、随县、曾都、仙桃、潜江、当阳、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枣阳、鄂州、天门、黄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监利、老河口等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汉川、安陆、大冶、阳新、巴东、利川等县市。
肉鸡: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肉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以随州、襄阳、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基地;二是以温氏湖北公司为龙头,建设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以谷城县为主,建设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全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蛋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建设京山、应城、云梦、安陆、钟祥、沙洋、仙桃、公安、荆州区、石首、新州、浠水、团风等蛋品大县市为重点,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板块。
肉鸭:以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1+8”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以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奶牛:以武汉开隆、湖北劲牛牧业为龙头,在武汉城市圈、荆门、襄阳、随州建设10万头优质高端原料奶生产基地,年产鲜奶30万吨。
肉牛:以省粮油湖北良友金牛、潜江海天牧业为龙头,以汉江流域、大别山肉牛产业带为主,实现出栏肉牛100万头。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清江流域、汉江流域和大别山区域,年出栏肉羊600万只。
鹅:生产基地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中产业区和鄂南产业区。
蜂:在鄂州、麻城、黄梅、崇阳、曾都、随县、安陆、沙洋、房县和神农架等植物花卉较多的县市建立蜜蜂放养基地。
——重点品牌。神丹、汉口精武、家佳康、周黑鸭、小胡鸭、尝香思和小蜜蜂、集蜂堂等。
——重点项目
畜禽养殖小区及标准化示范场建设。主要在全省各生猪、奶牛和家禽生产县(市、区),进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改扩建。
生猪加工。重点扶持培育1-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猪生产龙头企业,1-2个全国一流的生猪精深加工企业集团,扶持湖北思乐等本土知名品牌,加大对引进品牌服务力度,继续支持中粮实施生猪产业工程,实现年屠宰加工1000万头,强力推进安陆畜牧业产业园的建设。
肉鸡生产加工。积极实施同星的“亿只鸡”工程,支持同星公司创新养殖经营方式和肉鸡精深加工,打造知名品牌,为企业上市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动襄大、福润等肉鸡生产加工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增强带动能力,提高加工水平和品牌创建、市场开拓能力,尽快形成1亿只鸡的生产能力;继续支持温氏集团走市场带动型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其走向“市场带动+加工驱动”的综合发展之路,支持其在全省的肉鸡布点覆盖。
蛋品加工。以洁蛋加工、鸭蛋再制蛋加工为主体,同时开展蛋品深加工。实施湖北神丹、武汉灵星“双十亿枚蛋”工程;继续推动湖北双港、荆州宇祥等出口型加工企业发展,巩固和加强我省蛋品出口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支持出口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做大做响品牌;进一步打造仙桃九珠等皮盐蛋加工品牌。
肉鸭加工。继续推进汉口精武“亿只鸭”工程,推动和扶持周黑鸭、飘飘鸭业及小胡鸭的发展,形成年深加工20万吨肉鸭制品的能力,成为中国最大的鸭类深加工基地。
奶制品加工。以武汉开隆和湖北劲牛为龙头,实施10万头优质高端奶生产加工工程;以伊利、蒙牛、光明、武汉惠尔康、扬子江乳业为龙头,实施10万头奶牛生产加工工程。
牛羊食品加工。以省粮油湖北良友金牛、潜江海天牧业等企业为龙头,实施20万头优质肉牛加工工程。
蜂产品加工。着力建设无污染的优质蜂蜜基地,支持蜂业加工,继续保持我省蜂产品出口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十)水产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与优势
——发展现状。多年来,湖北渔业始终保持着全国淡水渔业第一大省的地位,养殖规模和水产品总量等多项主要综合性指标均居全国第一。2009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975万亩,水产品总量333万吨,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118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年加工量52万吨,加工值 98亿元,出口创汇2.1亿美元,约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1/3,预计2010年我省水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0亿元,形成了速冻鱼、腌制干鱼和鱼糜等初级产品,以及鱼蛋白、甲壳素、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美容保健食品等深加工产品。
——主要问题。一是龙头企业不大,加工转化率不高。全省水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水产品加工转化率很低,只有16%,且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产品单一,综合利用率不高,与浙江、江苏、山东等水产品加工强省有很大差距。二是原料基地与龙头企业不相匹配。有加工龙头企业但缺少原料供应、以及有大型水产品养殖基地但缺少龙头企业的双重问题并存。三是产品品牌不响。我省还没有一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已有的品牌只局限于省里,而且市场占有率不高。四是科技支撑不强。我省水产品加工业基础研究薄弱,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产品趋同明显;加工技术和装备落后,生产效率低,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程度低,产业化配套技术不完善;质量保证、标准体系与风险评估技术亟待完善。
——发展优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可养水面1100万亩,居全国第一,养殖品种多样,养殖水平较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迈进,食品消费结构加速调整和升级,人们膳食结构中动物蛋白份额不断增加,水产品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蛋白,成为城市居民的优先选择,并且对水产加工制成品出现了巨大需求,水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已经形成。我国加入WTO,有利于水产品加工业利用国外资源,扩大出口。
——市场分析。水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对人体有害的胆固醇含量低,另外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十二五”期间,水产品作为绿色健康的低脂肪高蛋白食品,将更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消费者不仅需要大量初级形态的水产品,更渴望水产类的精加工产品和食品,比如速冻水产品、酱腌水产品和休闲食品。因此,水产品加工时代已经来临。据有关资料,未来几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增速将达7.6%,超过人均占有量增速近5.4个百分点。据此测算,我国水产加工业将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并将呈现低值水产品综合开发利用速度加快、优质水产品深加工品位提高、合成水产食品异军突起、保健美容水产食品备受青睐的发展态势。
2、发展方向与目标
——发展方向。以出口为导向,推进“四大家鱼”等大宗水产品加工分割,大力发展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冷调理制品、模拟食品和保健制品等,开发淡水鱼加工副产品;小龙虾以发展速冻整虾和冻虾仁产品为重点,利用虾壳等废弃物生产甲壳素;利用鱼鳞、虾壳生产胶原蛋白等深加工产品,创新水产加工食品包装,开发其他种类水产加工品。形成从养殖、初加工、精深加工、生物制品及其终端产品、物流等全产业链经营。
——发展目标。到2015年,水产品产量450万吨,水产品年加工转化量突破135万吨,水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年产值250亿元,加工品年出口10万吨,出口创汇3.5亿美元,整合打造“一虾一鱼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梁子大闸蟹),做大武昌鱼、清江鱼品牌,力争1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30亿元,4—5家企业过10亿元。
3、发展重点
——重点基地。一是高标准池塘精养区:包括仙桃、潜江、监利、天门、钟祥、枝江、荆州区、沙市区、浠水、蕲春、云梦、黄陂、蔡甸、汉南等县市区,以精养鱼池发展名特优水产品为主。二是平原湖区养殖区:包括洪湖、公安、石首、汉川、鄂州、嘉鱼、大冶、江夏、新洲、黄梅、孝南、阳新等县市区,逐步退出大湖人工养殖,恢复湖泊生态功能,重点发展小龙虾、鳜鱼、鮰鱼等特种养殖。三是丘岗特色渔业养殖区:包括应城、孝昌、京山、枣阳、襄州、老河口、宜城、丹江口等地,重点发展小龙虾、罗非鱼、鲌鱼、银鱼等特色渔业。
——出口加工原料基地建设。结合水产板块基地项目,建立水产品加工出口配套优质原料示范基地260万亩,其中,建设四大家鱼、武昌鱼、鲟鱼等优质原料基地200万亩,小龙虾优质原料基地50万亩,鮰鱼、罗非鱼等出口产品原料养殖基地10万亩。
——小龙虾废弃物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在潜江、荆州、武汉、黄冈等重点地市实施小龙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支持其开展小龙虾废弃物综合利用,实行技术改造,开发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聚糖、壳寡糖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形成年综合加工利用10万吨小龙虾废弃物的产能,做强做大小龙虾产业。
——水产品精深加工开发。精深开发“四大家鱼”、斑点叉尾鮰、鲟鱼、武昌鱼等水产品,支持潜江、荆州、武汉、宜昌、仙桃、鄂州等地发展壮大水产加工企业,开发“四大家鱼”鱼糜制品、鱼胶原蛋白、氨基酸、休闲鱼制品等深加工产品,形成年加工10万吨的淡水鱼、10万吨武昌鱼、5万吨鮰鱼、1万吨鲟鱼及鲟鱼籽酱的加工能力。
——水产品牌开发。打造“一鱼一虾一蟹”水产品牌,以“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洪湖渔家”生态鱼三个品牌为核心,整合水产品牌,支持省小龙虾产业协会、省河蟹产业协会和省渔业产销协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品牌的广告宣传、产品推介等,唱响“楚江红”、“梁子”、“洪湖渔家”等品牌,成为享誉全国水产精品名牌。
——水产加工研发中心。围绕全省水产品加工重点,建设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及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形成研发合力,重点解决小龙虾、淡水鱼加工深加工开发难题,提高全省水产品加工开发的实力。
(十一)林特产业化
1、发展现状、问题与优势
——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全省基本形成了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林特资源为依托,以林特加工为支撑,以龙头加基地带农户连市场为机制,森工制造、林药林化、森林食品等产业呈现了全面提速、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目前,全省已建成东宝森工科技产业园、咸安森工科技产业园、孝南纸品工业园、蕲春现代林业低碳经济产业园等林业产业重点园区,培育规模以上林业企业208家,石首吉象、蕲春燕加隆、咸宁巨宁、荆门宝源、荆州森鑫、五峰山山等6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中密度纤维板企业行列,预计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产值达到150亿元。森林食品加工开始起步,规模以上企业板栗、核桃和竹笋等加工企业达到20家,罗田绿润公司2009年的销售收入已达到1.1亿元。
——主要问题。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制约,林特资源特别是森工制造业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资源培育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森林食品即使初加工的比重也还相当低;林特产业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
——优势及市场分析。全省林业用地1.2亿亩,占省域国土面积的46%,可供药用、保健、食用开发的林业物种资源丰富。目前,沿海家具企业陆续向中西转移,坚持传统仿古工艺和国际先进流行生产工艺相结合,发展沙发、板式、实木、酒店家具和儿童家具等家具系列产品,大力开发培育名优产品和拳头产品,积极拓展家具出口市场,努力扩大家具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
2、发展方向和目标
——发展方向。森工产业重点发展高密度纤维板,开发定向刨花板、阻燃刨花板、结构板等人造板新品种,推进板材加工企业与家具企业的重组整合和战略合作,建设一批集板材、家具于一体的大型森工集团。林纸产业严格控制草浆规模,突出发展木浆、竹浆和高档纸、纸板。森林食品坚持储藏保鲜和加工并举,大众绿色食品和精深加工制品并举,开发板栗罐头、鲜板栗仁等速冻、速食制品和板栗羹、板栗粉等深加工产品,以及竹笋、核桃等品质优、有特色的保健食品和方便食品。
——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林特加工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其中森工产业产值200亿元、林药产业产值160亿元、林纸产业产值100亿元,培植5个左右全国知名品牌。
3、发展重点
——重点基地。
森工基地。一是鄂东及鄂东南地区,包括黄冈、鄂州、黄石和咸宁,重点发展国外松、杨树和竹类;二是鄂中及鄂北地区,包括襄阳、随州、孝感和荆门,重点发展国外松和薏杨;三是江汉平原及沿江滨湖地区,包括荆州、潜江、天门、仙桃、武汉和宜昌的部分县市,利用沿江滩头、田间林网、道路林网,重点发展杨树、枫杨;四是鄂西南地区,包括恩施和宜昌的部分县市,重点发展日本落叶松。
林纸基地。通过改造人工林,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地、滩涂和农民“四旁”等,新建造纸林基地450万亩,其中林纸企业自营基地300万亩,基本实现造纸工业用材依靠造纸林基地供应。
森林食品基地。重点建设黄冈、荆门、随州、孝感、宜昌等板栗基地,十堰、恩施等核桃基地,安陆、曾都银杏基地,孝感、襄阳、十堰和宜昌大枣、花椒基地。到2015年,全省高效经济林基地面积达2229万亩,其中新增板栗、核桃430万亩。
——重点品牌。重点打造巨宁、吉象、福汉、李时珍、宏源等品牌。
——重点项目。重点扶持一批人造板企业,支持人造板企业整合重组家具企业或产品向家具领域延伸。扶持发展一批家具企业,加快家具产业集中发展和家居工业园建设,促进家具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扶持环保型造纸企业的发展,支持林纸工业园建设。支持森林食品龙头企业做大。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障措施
(一)实施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突出发展精深加工,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打造龙头企业“联合舰队”。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快龙头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积极谋划一批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大项目,努力争取国家的支持和国际金融组织、财团资金,推进大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健全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增强龙头企业社会责任,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二)加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
现代市场竞争,往往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条、企业集群的竞争。要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实施机遇,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主导、财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快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承载力和吸引力。要突出产业特色,因地制宜,促进同类产业的集聚和整合,实现产业和区域的规模效应。要大力引导,使招商引资项目,企业新建或重建项目,尽可能尽快向园区集中,实行集群发展。
(三)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龙头企业要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掌握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注重引进或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要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联合攻关,大力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企业。要重视企业人才培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培养企业的中层经营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执行力。要高度重视企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把技术工人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工人的实际操作水平。
(四)建设标准化板块基地
充分发挥我省的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淡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进一步扩大板块规模,提升坂块水平,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农产品板块基地。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创新农业经营模式,鼓励土地有序流转,引导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推进“村企对接”,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和专业大县。
(五)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严格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储运全程质量控制,健全各级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建立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和追溯体系,夯实农业品牌的发展基础。推行农业“三品一标”和ISO9000、HACCP、GAP等质量安全认证,提升农业品牌内质。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引导种类相同、品质相近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使用统一品牌,尽快做大做强品牌。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销会、订货会,支持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组织开展名牌农产品认定工作,建立农产品品牌奖励机制,对获得全国知名品牌称号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并在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倾斜。
(六)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湖北省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落实支持政策,重点抓好规范运作、示范引导、培养人才、农超对接和品牌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兴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参股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人才、资金、技术、市场资源优势,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跨区域联合与合作,增强服务功能,拓展发展空间。
(七)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结
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农企双方权利责任,逐步实行合同可追溯管理,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要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模式,引导农民以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形成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八)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
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商贸企业集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工商登记手续,鼓励通过并购、重组、吸收社会资本等形式,建立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农产品流通大公司、大集团,使之成为我省农产品贸易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减少贸易成本。大力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各类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超市。
(九)加大财政扶持
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省财政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提高现有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省里对领军型龙头企业、省级工园区、加工大县,给予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县域发展资金、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粮油项目贴息、扶贫专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等中央和省直有关部门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项目资金,要围绕省政府确定的重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配套投放,形成聚集效应。省级项目资金直接下达到项目实施单位。
(十)扩大金融支持
各级金融机构要将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列为优先支持对象,增加授信总量,给予优惠利率,开发中长期贷款新品种,完善“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用随贷、用完即还”的灵活贷款方式,切实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提供高质量的配套金融服务。扩大省级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平台资本金,指导市、县加快建立专业性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体系。支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小额信贷,在明确责任、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可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贷承还。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建设,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优先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将具备上市条件的龙头企业纳入重点培育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优先安排发行公司债。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品种,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集中承保和理赔工作,重点支持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批龙头企业、一个示范基地、一个配套政策”的办法,建立健全组织实施体系。要落实目标责任制,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要制定和完善县域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主导产业和产品的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布局和市场建设等方面制订具体的规划,确保产业化经营规范有序的发展。省里建立省领导挂点、省直部门对口联系扶持的机制,跟踪服务成长性好的重点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优秀龙头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要加强舆论宣传,宣传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企业、先进个人、发展模式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新成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