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点军区2024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的报告
一年来,在省农机化处和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化科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们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视为重中之重,积极部署、扎实推进。全年紧紧围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核心目标,我们严格遵循既定的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每一个操作环节都严谨规范,从补贴申请的受理、审核,到补贴资金的核算、发放,都有严格的流程把控和标准要求,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政策规定。现将我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度上级下达点军区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为1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万元、省级资金25万元。加上上一年度结转资金25.579万元,2024年度点军区可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为150.579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省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系统统计显示,点军区共录入的补贴资金63.463万元。全年共录入补贴机1004份,受益农户946户,补贴机具1008台(套),共补贴资金63.463万元,已结算资金63.385万元(未结算资金为0.078万元,系一个农户购买的违规产品的微耕机,目前处于封闭状态,无法走流程)。
二、主要做法
在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程中,我区多管齐下、全面发力,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保障补贴政策精准落地、高效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区农业农村部门携手财政部门,积极构建起以政府领导为核心的联合实施与监管长效机制。一方面,双方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联合办公等形式,强化组织协调,在政策执行、资金调配等关键环节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工作无缝对接;另一方面,依据工作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工作制度以及内部控制规程,对各自在补贴工作中的职责予以明确细化,涵盖补贴申请受理、审核、资金发放等各个环节,责任到人,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从组织层面为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 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政策知晓度:以省、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神为指引,组织辖区内5个乡镇(街办)的相关负责人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并借助各类技术培训平台,全方位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QQ工作群、三峡点军网等发布补贴政策解读;同时,通过印发《点军农技》、《给全区农民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二是开展集中培训。今年在土城乡茅家店村召集五个乡镇的农办主任及众多农户,举办大型集中培训活动,现场解答政策疑问、讲解农机安全操作要点,吸引了100多人到场参与咨询;三是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农户家中核查补贴信息,实地确认享受补贴的农户身份、机具名牌等关键信息以及补贴资金到账情况,确保补贴政策家喻户晓。
(三) 严格流程把控,加强监督指导: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我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对标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工作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里制定的农机购置补贴办理流程与操作规范。从区级主管部门到基层执行人员,将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的责任细化分解,层层压实,构建起严密的责任管理体系,确保补贴工作有序推进。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我们还高度重视补贴机具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起多维度的监督体系,在常规电话抽查的基础上,联合市农机安全监理所组成专项检查小组,开展不定期实地检查。今年以来,已累计入户检查8次,深入合作社、经销商处,围绕补贴机具的购置真实性、补贴资金的流向等关键环节,进行地毯式排查,对任何可能存在的套取、骗取补贴资金行为保持 “零容忍” 态度,确保每一笔补贴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切实发挥政策的惠民实效。
(四)规范信息管理,及时结算资金:安排专人负责购置补贴信息管理工作,严格规范补贴手续的受理流程,对购机信息进行细致审核。一旦发现购机信息存在疑问,及时与经销商取得联系,进行核对确认,力求录入信息准确无误。在审核补贴资金结算表时,将每个购机者的补贴资料与系统信息逐一比对,确保姓名、地址、机具名称、分档名称、各级补贴金额等关键信息准确无误后,通过市市民“一卡通”资金发放平台进行数据核验。核验成功后,及时对接财务部门执行发放工作,确保补贴资金及时拨付兑现。同时,在省农机补贴信息公开网和点军区政府官网同步公示,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
三、存在的问题
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推进及农机化发展进程中,点军区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补贴政策效益的充分发挥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一是 农业机械需求与购买力受限:点军区作为宜昌市辖区城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与农业生产条件,使得农业机械的需求结构和购买力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农户对农机的投入意愿有限;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束缚,尚未充分意识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优势,进一步抑制了农机市场需求的释放。二是 专业人才匮乏制约工作开展:在农机工作推进过程中,专业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成为突出问题。目前,点军区没有专门的农机机构,在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生产监管等方面严重缺乏专业人才。农机技术推广需要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户正确操作和维护农机具,但由于人手不足,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全面覆盖,导致一些先进的农机技术和设备无法有效普及。在安全生产方面,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巡检、隐患排查以及事故处理,使得农机安全生产存在较大隐患。同时,专业人才的缺失也限制了工作思路的创新,在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探索补贴政策创新模式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新时代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
四、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多元宣传,提升政策普及度。多渠道政策宣传,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地契机,全面开启多维度宣传模式。以针对性的培训为载体,组织开展涵盖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政策解读员进行深入剖析讲解。同时,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发放宣传册,在线上,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电子邮件等途径广泛推送;在线下,深入农村集市、田间地头、农业合作社等地,将宣传册精准递送到农户手中,切实让国家政策深入每一位农民心中,实现家喻户晓的宣传目标。
(二)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执行效能。 强化人员培训管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最新解读、APP系统的操作技巧,还包括服务意识与沟通能力的提升。通过不定期考核、服务评价等机制,激励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真正践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以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三)加强协同合作,落实主体责任。联合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和各乡镇(街道)农业部门,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开展农机新技术指导、新机具推广和农业机械安全操作示范等系列活动。深入农村一线,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服务,及时解决农民在农机购置、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助力全区农机化水平稳步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