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种业管理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突破种业“卡脖子”技术,立足打赢种业“翻身仗”,加快推进湖北现代种业发展,为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芯片”。
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确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开展种质资源登记。在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基础上,深入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按部里统一安排,开展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积极争取支持,推进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改扩建,争取建设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
二、推进种业创新
坚持创新引领,强化扶持政策支撑,不断优化资金投入方式和支持环节,引导和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种子创新能力。以品种创新为核心,聚焦优质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甘薯)和特色蔬菜等重点领域,开展良种培育联合攻关,加快选育一批适应生产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积极争取中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投入。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全面深化品种管理改革,完善品种审定标准,积极推进品种登记和引种备案,加强品种权保护,优化种业发展环境。优化品种展示示范,推进“看禾选种”。
三、加强监管服务
加强种子质量监管服务,按照“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原则,全面加强全省农作物种子监管,做好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种子质量周报、种子生产监控,切实保障全省用种安全。开展杂交水稻种子南鉴和水稻、油菜、玉米种子正季鉴定工作。加强种子转基因监管。打击品种侵权行为。及时办理种子纠纷线索问题,对工作调研、日常检查发现,媒体曝光和上级转交的重大线索,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时交属地办理,省级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应急保供
推动种子储备提能增效,统筹发挥国家和省两级储备的作用,构建完善“省储与国储相衔接、互补充”的运作机制,完善储备种子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储备种子情况检查,督促企业把好储备种子入库关、数量关、质量关、出库关,做好痕迹管理,确保“资金有账、出入库有档、调运有照”。 实施种情调度双季行动,强化种子信息分析研判与预警预测,及时发布供求信息,调度种源。
五、加强基地建设
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国家级区域良繁基地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扶持政策,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优势制种基地。稳步推进我省南繁基地建设,做好南繁单位登记管理,建立省内南繁单位工作档案,力争“一单位一档案”。支持种业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油菜、玉米等北繁基地建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