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湖北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2016-2020年)

2017-11-09 10:10 厅计财处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足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开发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强有力手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求创新扶贫方式,以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为基础,挖掘产业潜力和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加快扶贫开发步伐。《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提出了以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为扶贫对象,以产业扶贫、整村推进等专项扶贫形式和特色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行业扶贫为主体的重点扶贫内容,进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远景目标。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认真落实《农业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的通知》(农计发﹝2016﹞59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鄂发〔2015〕19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1.1  扶贫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湖北山区37个贫困县现有常用耕地面积1548.2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0%,人均耕地面积0.84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山区主要种植作物以水稻、玉米、油菜、小麦为主,辅以蔬菜、林果、茶叶、中药材、烟草等经济作物。“十二五”以来,贫困山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农产品转化率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

1.1.1  产业体系及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四个片区37个贫困县坚持绿色、特色和比较优势,力求科学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牢固树立了“市场决定取舍”的理念,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建设,基本形成了区域产业体系及其支柱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按照以后工业现代化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方式开发农业的理念,坚持一村一品、多乡一业、一县几个骨干品种的支柱产业梯级结构。2015年,37个贫困县马铃薯面积占全省马铃薯总面积的74.07%,烟叶面积占全省烟叶总面积的99.01%,中药材面积占全省中药材总面积的95.87%,茶叶面积占全省茶叶总面积的81.19%,牛羊出栏量占全省牛羊出栏量的81.28%。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片区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省级财政安排四大片区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97.24亿元,拨付片区中小实体经济发展资金20.57亿元,支持片区各县发展与本地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助推片区产业转型升级,将优势资源变成资本。三是提升旅游产业带动力。湖北省以“五级联创”(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星级农家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主要载体,整合各部门资金4.9亿余元,打造了20个湖北旅游强县、24个旅游名镇、97个旅游名村、11条旅游名街、346个高星级农家乐和120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立农家乐创业扶持资金3.2亿元,对各地农家乐经营户给予创业扶持,直接带动就业38余万人,农民人均年增收达1800元以上。“十二五”以来,湖北省乡村旅游已带动42万人脱贫致富,占全省脱贫人口的18.6%。

1.1.2  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37个贫困县坚持县域经济发展方略,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特色产业,种养殖业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全省贫困山区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种植品种不断增加,呈现出茶叶、蔬菜、食用菌、花生、烟叶等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特色畜牧品种结构呈现出“猪、牛、羊”等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水产生态养殖主攻特色品种,名优产品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同时,特色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速,山区贫困县都加大了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突破性发展。以休闲观光、餐饮服务为主的特色服务产业发展快速。

2015年37个贫困县粮食总产量达到749.86万吨,比2010年增长0.51%。其中,水稻、小麦产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2.77%、4.30%,马铃薯产量比2010年增长20.2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89.86万亩,比2010年增加14.78%,其中油菜面积比2010年增加11.80%,棉花面积比2010年减少38.98%,烟叶面积比2010年减少22.16%,中药材面积比2010年增加71.46%,蔬菜及食用菌面积比2010年增加19.40%,茶叶面积比2010年增长44.70%,花卉种植面积比2010年增长382.47%。园林水果产量比2010年增长36.89%,核桃产量比2010年增长50.23%。生猪出栏量1680.96万头、牛出栏量104.36万头、羊出栏量473.27万只、家禽出笼量12942.95万只,分别比2010年增长17.69%、55.36%、49.74%、23.18%;禽蛋产量54.35万吨、生牛奶产量10.33万吨、水产品产量55.09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63.56%、214.27%、40.51%。

1.1.3  产业开发效益不断提高

针对山区农业产业开发效益普遍较低的问题,37个贫困县都加大对高质高效特色产业开发力度,着力提高特色产业开发效益,使之成为促进山区农业持续增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引擎。2015年37个贫困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510.06亿元,比2010年增加641.49亿元,年均增长11.70%,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分别为785.85亿元、55.68亿元、543.42亿元、101.5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52.04%、3.69%、35.99%、6.73%,比2010年分别增长64.40%、60.52%、87.05%、90.95%、104.45%。从具体产业来看,山区37个贫困县中药材总产值达60.63亿元,比2010年的24.75亿元增长145%,亩产值达2432元,比粮食作物中的水稻高1100元左右,比油菜高1900元以上;蔬菜总产值达223.14亿元,比2010年的122.23亿元增长82.56%,农民亩平收入3514元;食用菌总产值达44.79亿元,比2010年的17.06亿元增长162.54%。特色产业开发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绿化了荒山、改善了生态,有效保护了核心水源区的生态环境,显示出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1.1.4  产业空间分布趋于集中

近年来,湖北四大片区37个贫困县围绕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狠抓板块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茶叶、蔬菜(含魔芋)、食用菌、优质粮、中药材、花生、烟叶、林果、畜牧、水产等十大特色主导产业格局。武陵山区和秦巴山区150万亩茶叶板块,不仅在规模和品质上有所突破,而且在加工和流通方面更加繁荣,满足了市场供应,促进了农民增收。秦巴山片区已建成药用植物基地近130万亩,茶叶、柑桔、烟叶、魔芋、生态养殖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达558万亩,“一村一品”专业村246个,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产销基地。武陵山片区通过合理安排特色农业发展布局,基本形成了以茶叶、蔬菜、水果、魔芋、马铃薯、中药材、油茶与生漆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发展布局。全省四大片区板块基地的发展壮大,推进了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的集中,带动了一批大县、大乡和大基地的形成,优化了特色产业的空间布局。如崇阳县发展雷竹5万亩,成为华中雷竹第一大县;“通城两头乌猪”获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城县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通城油茶面积超过25万亩,已成为全国油茶基地建设重点示范县。

1.1.5  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近年来,37个贫困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目标,采取积极措施,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积极进展。37个贫困县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超常规、突破性、跨越式发展。2015年,37个贫困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94.47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11.30%,比2010年增长210%,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快涌现。规模以上农业企业1009个,龙头企业976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6家,比2010年增长49%。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8个,占全省示范园区总数的21.62%。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增长,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都比2010年增长2-3倍。

1.1.6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针对山区农业品牌不响的问题,山区37个贫困县突出优势和特色,扎实抓好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创建工作,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品牌及商标。阳新“富川山茶油”被认定为中国有机产品,获中国绿色食品最高奖“畅销产品奖”等荣誉。秭归脐橙先后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2011消费者最喜欢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2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多项荣誉称号。“武当道茶”在2014年央视2频道首次以国家名义举办的“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以40.65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全国农产品类第三名。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百强农产品品牌活动中,房县黑木耳和武当道茶分别获评全国100个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全省37个贫困县在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时,突出有机农业特色,着力打造以绿色、有机食品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截止2015年,37个山区贫困县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57个,基地面积4.86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386个;通过无公害认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157个,基地面积272.93万亩。

1.2  实施产业扶贫的有利条件

1.2.1  宏观政策支持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将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着手,谋划了一整套制度保障,尤其强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抓扶贫。除地方政府外,规划还拟对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做出明确要求,今后行业部门扶贫工作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顺手之举”,而是有一系列制度体系予以监督保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节点,以此倒推工期,我国只剩下4年多的时间来解决当前的贫困问题。“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政策“组合拳”,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更多利好。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例,从2011年的27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67.45亿元,年均增幅达14.5%。此外,交通、水利、国土、农业等行业部门也在贫困地区安排了大量项目。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投入到贫困地区的财政资金必将“只增不减”,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国家积极探索以金融资本撬动扶贫开发。如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北京签署《政策性金融扶贫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易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旅游扶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展开合作。

湖北省政府与国务院扶贫办签订《关于支持湖北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合作备忘录》,极大推动了湖北片区扶贫攻坚工作。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建立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为产业扶贫资源整合提供政策依据。还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湖北省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五个一工程”,开展“一县一品、一行一品”县域融资模式创新。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开展产业扶贫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1.2.2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湖北省贫困山区横跨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以及大别山,地域辽阔,气候条件独特。武陵山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量相对较少,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秦巴山区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受地形起伏多变影响,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典型的立体气候为境内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条件,非常适宜于茶叶、中药材、烟叶、蔬菜、核桃等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幕阜山区年平均气温16.7℃,光照充沛、四季分明,降水量丰富,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土壤深厚肥沃,十分适宜种植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大别山区属于长江流域,过境水资源较为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对花生、红苕、山药、甜柿、蚕桑、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作物生长非常有利。湖北不同山区独特的气候特征,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湖北省贫困山区集中分布于鄂东北、鄂东南和鄂西地区,面积约12.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7.9%,区内地形地貌特征明显。位于鄂西南的武陵山区,地貌以中山为主,占当地面积超过70%,山高谷深,坡度陡峭是该区域地表形态的主要特征,适合茶叶、烟叶、高山蔬菜、林果、药材等特色农业发展。鄂西北的秦巴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区内地形起伏多变,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特殊的地质构造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区内木耳、香菇、茶叶、龙须草、魔芋、黄姜等土特产驰名中外。鄂东的大别山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而形成低山丘陵的地形,其地貌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海拔高低差1719米,整个地貌峰峦起伏,沟壑纵横,这种特征的地势为红苕、中药材、茶叶、桑树等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鄂南的幕阜山区是以山地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阶梯式缓降,地形较为复杂,具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的有利条件。

境内大别山区处于鄂豫皖赣结合部,东接安徽,北靠河南,南与江西九江和本省黄石、鄂州一江之隔,西与武汉和随州相邻,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幕阜山区是湖北的“南大门”和鄂湘赣三省五县市的物资集散中心。湖北秦巴山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与陕西省、重庆市、河南省接壤,武陵山区地处鄂、湘、渝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县域内公路四通八达,已形成县乡(镇)之间、乡(镇)村之间、村组之间多层交通网络。优势的区位,发达的交通,将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1.2.3  农业产业基础较好

湖北省贫困山区特色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茶叶是贫困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茶叶种植记录,恩施、宜昌、咸宁、孝感、十堰等山区素有种植茶叶传统,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湖北贫困山区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建始县、竹溪县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魔芋板块基地建设县”、“全国魔芋种植基地重点县”、“全国魔芋原料加工基地重点县”。地处幕阜山区的咸宁素有“楠竹之乡”的美誉,自宋代起就开始栽培竹子,全省80%以上的楠竹资源集中在咸宁,其中以通山和崇阳居多。湖北武陵山区、神农架、武当山地区以及大别山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蕲春著名药圣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神架素有天然中药材“百草园”之称,恩施自治州有“华中药库”的美誉,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地之一,湖北贫困山区的道地药材载誉九州,恩施紫油厚朴、利川鸡爪黄连、恩施板党、咸丰鸡腿白术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九资河茯苓”、古老背“金头蜈蚣”、“资丘独活”、宣恩皱皮木瓜、湖北麦冬、荆半夏、五峰辛夷、“英山桔梗”、蕲春四宝、建始贝母、巴东玄参、恩施窑归等已形成独特品牌。

1.3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3.1  产业发展的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

湖北山区37个贫困县虽然已初步形成主导产业雏形,但基地布局仍零星分散,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区域发展、规模发展,产业集中度不高。对扶贫开发、农民增收贡献率低。由于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程度不高,新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应用不够,生产成本逐年攀升,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较低,导致扶贫产业收入在农民全部收入比重占比较低。目前,贫困山区不少特色产品加工业都存在着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效益不高等问题,高附加值产品不多,竞争力不强,不少产品仍停留在“谷变为米,麦变为粉,猪变为肉”的原料粗加工状态。贫困山区茶叶加工仍以原料的初级加工为主,茶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处于起步阶段,严重滞后于浙江、湖南等省份,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且雷同,精深加工产品少,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化工等产品开发还未破题。特色畜产品加工层次低,深加工产品少。食用菌产业化水平低。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处于初级加工水平,干制产品和简单加工品以原材料形式出售,衍生品太少,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极大的浪费了市场潜力和价值回报。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不明显。

1.3.2  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

贫困山区特色农产品虽然品质好,但缺乏深加工增值、缺少品牌效应带动,同时宣传、营销等手段跟不上,销售仍以初产品为主,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低、价格低,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品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尽管贫困山区在特色产业的品牌建设方面下了许多功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丰富的资源优势相比,品牌培育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仍然制约着山区产业发展,影响了产业扶贫的效果。如湖北贫困山区茶叶品牌有300多个,只有采花毛尖、萧氏茗茶、邓村绿茶、英山云雾、恩施玉露、竹溪龙王垭茶、竹山圣水茶、武当道茶等品牌有些影响,但在全国叫得响、覆盖面大的名茶品牌还没有。在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中,只有武当道茶进入了前20名,品牌价值为15.45亿元,其余品牌虽然在湖北省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市场占有率不高,在全国的影响力不大,与茶叶生产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1.3.3  产业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面小

贫困村特色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弱、乡村旅游及生态等资源利用程度低、从业人员少。特色产业发展都是高投入高产出,一般亩投入都在四五千元,投入较大,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见收需要时间较长、市场风险相对较大,只有持之以恒努力、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但在产业扶贫中政府与农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非常有限,加之一般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特色产业,正因如此,部分干部群众对产业扶贫持谨慎、观望态度,产业扶贫依赖政府扶持、政策支持、项目拉动的情况十分突出。加之农业产业项目扶持的大多是具有一定规模化发展的对象,贫困户无能力做到,扶持到户的机率较小。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只有在普惠项目中受益,如农资综合补贴、粮种补贴等政策性普惠项目中受益一丁点。

1.3.4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产业市场风险较大

发展产业与种植粮油作物不同,种植粮油作物在山区目前不存在市场风险,但发展产业产品必须进入市场,以合理的价格销售,才能获取效益并维持“再生产”,因而还面临市场风险。耕地差异大、分布散,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小,生产规模有限,这是贫困山区的实情。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遥远的“大市场”对接,使贫困山区发展产业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近年来虽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培植种植大户、发展合作经营、壮大农业企业,使农民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合作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目前在山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很多合作社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一些农业企业与农民联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农民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农民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受市场影响起伏波动较大,这在市场价格变化快的中药材产业上表现最为突出,近年来山区茶叶产业面临的“市场危机”也日渐凸显。

1.3.5  农民科技素质与产业发展有差距

农民是发展产业的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水平与效益。但目前的情况是,贫困群体中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而且越是贫困群体,这种情况越发突出。不少山区留守农民仅满足于在家领孩子、种粮保自足,收入主要依靠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劳力,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1.3.6  金融服务存在短板,产业扶贫资金不足

贫困山区的金融服务仍是一块“短板”,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依然突出。贫困山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流动性约束突出。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原料收购的季节性很强,收购量集中,并且对农民只能采用现金即时结算,不能搞赊账,因而企业感到资金周转压力很大。一些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为突出。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实力弱,再加上不少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组织松散,因此很难招得金融机构的青睐。在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政策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有获得扶贫贴息贷款的资格和权利,仍需要在政策上加以明确。

  

第二章  总体思路

  

2.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湖北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力推进。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三维”纲要为基本遵循,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坚持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资源开发与绿色发展统筹兼顾、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

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安排,按照省委、省政府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要求,把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首要任务,科学制定精准扶持到户到人措施,进一步增强产业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通过发展以特色农林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的产业扶贫,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找准优势主导产业,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在培育自主创业思维、增强自我积累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基础,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2.2  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突出扶贫效应,瞄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施策,制定差别化扶贫政策,集中各类资金和资源向扶贫对象倾斜,向贫困人口产业发展集中,努力解决好制约贫困人口致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引导作用,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拓宽扶贫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自主选择发展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当地条件、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效益好、见效快、覆盖面广能带动贫困农户致富的优势产业,科学客观分析产业现状,找准发展重点和突破口,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已有的主导产业,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构建产业发展体系。正在培育的产业,注重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

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的原则。发展扶贫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扶持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科学客观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和市场发展空间,合理确定产业发展规模。立足市场需求,突出扶贫效益和经济效益。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的原则。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素对接、创业扶贫、教学培训、科普惠农等行动,形成贫困山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动员号召全省农业科技工作者,调动全省科技资源投身服务于脱贫攻坚战,以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2.3  主要目标

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设集信息采集、数据监测、分析、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湖北省“三农”大数据平台。

产业化扶贫。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重点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走出一条依靠农业产业脱贫的新路子。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兴办农业龙头企业,盘大现有企业,增强加工转化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壮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大力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建立与农户结合机制,拓宽产业化扶贫领域,开辟贫困群众增收门路,使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智力扶贫。把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工作重点,从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入手,提高贫困户子女就业、创业的能力。结合产业化扶贫,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结合雨露计划,加强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对贫困村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一户一技”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长短产业,推广应用新技能,力争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项致富产业、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有1人稳定就业。确保到2019年全省590万贫困人口中需要通过产业、就业、生态补偿脱贫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力争到2019年,基本实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项目。全省贫困人口都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中来。通过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的规划措施,贫困家庭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形成一批农业产业发展和龙头企业。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前实现湖北省扶贫攻坚目标。

到2019年,特色优势产业在符合产业脱贫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建成适合贫困地区发展实际的产业体系,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帮助有培训意愿的贫困户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收入水平超过同期国家扶贫标准,并力争达到所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

  

第三章  产业扶贫重点任务

  

湖北居全国高贫困发生率省份第一方阵,扶贫开发任务之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为5.7%,湖北为6.59%。湖北贫困户及贫困人口总量居全国第7位,与中部六省相比,居第3位,仅次于河南省和湖南省。湖北贫困人口分布随着地理位置走高而增加,贫困发生率山区相对要高,平原地区相对较低,东西部相对要高,中部相对较低,地理特征比较明显。山区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占比高。截至2015年末,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涉及90个县市区,其中,四大片区范围的贫困县市区为37个,占全省总数的41.11%,但其贫困人口占全省总数的69.9%。37个片区县贫困发生率为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11个百分点。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土地条件、交通运输等因素影响,山区是湖北贫困人口的集聚区,也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是湖北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与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大型机械耕作的平原地区相比,山区在发展大宗粮油作物上明显处于劣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在粮油供给充足、市场流通便捷情况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农业发展领先地区,只要是山区都纷纷压缩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大宗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茶叶、蔬菜、花卉、果树、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产业。

3.1  片区精准扶贫的产业选择

湖北省扶贫产业众多,以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为主。从湖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面广,而且贫困人口分布不集中。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边远、深山地区,交通极为不便。本规划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力求产业的安排能够覆盖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从近年来湖北省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来看,特色种养殖业对扶贫的贡献较为明显,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仍然是产业扶贫的首选。

坚持区域扶贫与产业精准扶贫“两轮驱动”,切实在产业精准扶贫上下功夫、谋思路、添措施。结合湖北省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大别山片区、幕阜山片区农牧业发展的自然经济条件,围绕市场需求,依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推进地域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力求在产业扶贫中将片区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相结合,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扶贫对象自身特点相结合,走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精准产业扶贫新路子。

3.1.1  大别山片区

在大别山片区,积极推进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着重促进山区茶叶、油茶、中药材、板栗等特色林产品规模化发展,培育市场品牌;鼓励平原区扩大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种植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重点支持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积极促进大别山黑山羊等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产业化发展。发展生态水产养殖,支持小龙虾和鳜鱼为主的大别山特色品种养殖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推动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及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认证。发展一批具有湖北大别山片区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的大别山农产品品牌。

以旅游和农林产业为主导产业。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构建红色革命游、自然生态休闲游、森林旅游、名人故里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组团,将湖北大别山片区打造成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区;结合目标市场的消费模式,开发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红色文化等主题项目,考虑发展分时度假、探亲访友、商务公务活动、会议旅游、文化交流等高端旅游产品。

3.1.2  武陵山片区

以特色农林优势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围绕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在具备生产条件的森林、高山草场等地区适当发展特色种养业。重点发展马铃薯、茶叶、高山蔬菜、魔芋、柑橘、肉类、核桃、油茶、烟叶、中药材和富硒产业等具有较大贫困人口覆盖面和增收效应明显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着力整合片区内品牌资源,创建武陵山精品品牌,打响清江牌、富硒牌、有机牌,打造一批全国和全省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立足区域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山水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突出三峡风光、地质奇观、乡村风貌、民族风情特色,依托清江山水画廊、长江三峡风光、土苗民族风情,形成“一中心、一轴两翼”的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依托旅游龙头企业开发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引导景区农户开发以生态农业观光、农耕文化体验、养生健身、休闲度假、特色农产品及民族手工艺品销售、“农家乐”餐饮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使其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扶贫主导产业,努力建成武陵山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3.1.3  秦巴山片区

在秦巴山片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生态特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扩大经济作物和林果种植面积,积极开展人工种草建设,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等特色畜牧水产业,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大做优油茶、板栗、核桃、茶叶、魔芋、杜仲、天麻、蔬菜、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开发富硒农产品。推动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及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的申请和认证。培育特色山珍、道地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扩大规模、创建市场品牌。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健康水产养殖业,重点发展地方优良品种和特种养殖业,逐步形成规模,培育高端市场。

以旅游和特色农林产业为主导产业。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加大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支持和鼓励片区各县市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名镇名村;积极开展景区创A、饭店创星、行业创优活动,大力发展农家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3.1.4  幕阜山片区

在幕阜山片区,重点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油茶、中药材、茶叶、竹子、肉鸭等特色产业,建设以油茶、中药材、茶叶、楠竹、雷竹、肉鸭等为主导的一批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加快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全力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引导贫困农户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微型旅游项目,逐步实现绿色与富民共赢。

以特色农林产业和旅游为主导产业。围绕片区资源优势,建设以茶叶、油茶、楠竹、中药材、蔬菜、生猪、肉鸭、通山乌骨羊、斑点叉尾鮰等为主导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优质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

大力开发幕阜山区“湖光山色”资源,突出“春看竹海、夏游九宫、秋赏金桂、冬浴温泉、四季游仙岛湖”旅游主题,抓好重点景区项目库建设。大力实施古镇、古街、古村、名人故居、名胜古迹保护和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体育健身旅游、科普旅游、红色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园和生态农业及节会展览等旅游项目建设,建设全国一流的新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3.2  乡村(森林)旅游

3.2.1  建设任务

因地制宜,努力推动旅游扶贫区域内乡村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等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全省24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致富工作,深入开展“五级联创”,实施农家乐精准扶贫创业项目,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农家乐、农庄、民宿创业、兴办“森林人家”等给予支持,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和引导贫困区域内的县、镇、村参与“湖北旅游强县、湖北旅游名镇、湖北旅游名村、湖北旅游名街、休闲农业示范点、高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的创建工作,大力扶持国家、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创建,积极发展森林、湿地旅游观光和休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作用。结合城乡一体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制定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大力扶持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发展一批带动脱贫的旅游产品。

加大旅游通道建设力度。凡纳入全省旅游规划建设的景区、景点、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都要按照二级以上公路等级修建旅游公路,并实现与重点景区的互联互通。在旅游公路上建设统一的旅游标识系统并纳入全省公路规划和设计建设,将各类景区、景点、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示范休闲农庄等纳入统一的旅游套餐,统一开展对外营销,从而解决旅游资源碎片化和旅游项目零散化的问题。在旅游强县、旅游名镇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旅游休闲绿道、风景道或生态旅游公路、生态停车场。

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加大景区建设力度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休闲农庄、家庭旅馆、旅游商店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对当地贫困家庭自主创业参与旅游业建设发展的,政府要从税费减免、资金帮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要加强统一管理、规范经营,提高配套服务质量。在功能区划方面,配套设施与景区分开建设,相对分离。一方面,避免游客在景区吃喝娱乐可能会破坏景区环境;另一方面,景区周边贫困地区没有旅游资源,但可以为景区提供配套服务,从而有利于带动周边贫困人口致富,实现均衡扶贫。

实施百村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计划。组织具有一定资质的旅游规划单位对全省重点旅游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村,免费提供旅游规划编制、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商品研发、旅游服务提升和旅游营销推广等,为有条件发展旅游的贫困村规划主导产业。并鼓励各市州对湖北省纳入全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243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规划工作。

开展百企“城乡牵手”公益扶贫行动计划。组织全省百家重点旅游企业,在全省24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选取帮扶对象,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一是“景区一拖二”,全省重点景区,每个景区对口帮扶2个以上村,带动景区周边三分之一有条件的村发展乡村旅游。二是“农庄一联五”,全省5星级农家乐和重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帮扶周边5户贫困户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带动乡村旅游重点村周边三分之一的贫困户脱贫。三是“民宿酒店一招十”,全省重点乡村民宿酒店每家直接招收附近1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帮助乡村旅游重点村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脱贫。

加大旅游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对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重点贫困户、重点村村干部、乡镇干部开展旅游创业就业和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完成1000人培训任务。

确定并建立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县市采取设立基金等方式,支持建设相应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3年内引导和支持5万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同时,开展一批旅游扶贫试点并逐步推广。建设旅游扶贫试验示范区,研究细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等政策,贫困县设立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基金,支持贫困户优先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创业就业。通过创客行动,力争平均每年吸纳1万名贫困人口直接就业,每年吸纳1000名大学生、艺术界人士、返乡村民等在乡村创业,间接带动10万人的旅游就业。

3.2.2  市场营销环节

以乡村旅游电商联盟的成员单位为销售主体,实施“乡村旅游+互联网+精准扶贫”营销模式。通过举办乡村旅游富民讲堂等活动,让旅游扶贫搭上互联网发展的顺风车,帮助旅游业主通过网络平台售卖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由“线下”向“线上”同时营销,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实现精准扶贫任务。

加强宣传推广,制订市场宣传推广方案,培育四季乡村旅游品牌,即“春天乡村赏花游、夏天乡村避暑游、秋天乡村采摘游、冬天美食购物游”。制作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示范户的标识标牌和宣传折页,通过微信、微博 、微电影、节庆和媒体专栏专题、户外广告牌等多种方式,提升旅游扶贫重点村乡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树立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品牌形象。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积极发展智慧乡村游,纳入乡村旅游扶贫信息综合平台,提高乡村旅游在线营销能力。

3.2.3  利益联结机制

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的旅游扶贫模式。明确干部包保责任和市场主体联保责任,鼓励企业主动担责,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当地村民参与企业建设开发,带动周边农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通过旅游资源入股、投工投劳等运作模式带动创收扶贫。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带农户(贫困户),能人吸纳或租赁贫困户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料、资源合作参股,共同建设等形式。由政府规划,企业或能人牵头,市场化运作。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能人进行开发建设,根据需要吸纳或租赁贫困户的部分果园、鱼塘、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源作价参股,经营业主返聘贫困户家中劳动力在经济实体中从事管理和生产,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渠道。鼓励和引导贫困户积极尝试“托管”、“托养”和“集中订购、分散养殖模式,形成利益链接机制,让贫困户成为龙头企业的主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3  马铃薯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亩纯收益和收益率分别为503元和66.5%,远高于稻谷、小麦、玉米、油菜、大豆等作物,比效益较好的稻谷高310元和27.3%。马铃薯加工可增值4倍到60倍。湖北省贫困山区发展马铃薯产业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产业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

3.3.1  建设任务

鄂西秦巴山区与鄂南幕埠山区种薯优势生产区:这一区域包括恩施、宜昌、十堰和咸宁市的部分区县。在该区域建立马铃薯优质种薯生产体系和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发展优质种薯生产。

鄂西粮、加、饲产业区:这一区域主要包括兴山、宣恩、咸丰、长阳、秭归、建始、恩施、巴东、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海拔1000米以上的马铃薯产区。该区域马铃薯生长季节长、产量高、品质好。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发展精淀粉、全粉和薯片薯条加工,使湖北省成为全国马铃薯加工中心之一。

鄂东南丘陵产业区:该区域主要包括崇阳、通山、通城、阳新等县和黄冈市的部分县(市),水稻后茬冬闲田多,有利于马铃薯产业的冬季农业开发,是湖北省冬作马铃薯开发具有潜力的新区。要扩大面积,应用早热型品种,主要开发菜用型马铃薯。

3.3.2  生产环节

一是推广良种选育与脱毒种薯繁殖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开展适于市场需求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试管薯生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选育早熟出口型商品薯品种,高淀粉、低还原糖加工品种和中晚熟高产主食品种。重点解决品种抗病性、熟期和提高品质。建立健康种薯繁育体系,重点支持微型薯、原种薯繁殖基地建设。

二是加强马铃薯生产基地体系建设。重点支持马铃薯原料生产基地、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在稳定发展山区马铃薯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鄂东南丘陵冬闲田资源,大力发展冬作马铃薯生产。加快新品种推广,适应马铃薯主食加工要求,选育推广优质专用品种。集成配套技术,重点推广高垄覆膜、晚疫病综合防控、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建立可靠的原料基地。

三是马铃薯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建立马铃薯产业发展技术推广体系和信息平台,重点支持省地县农技推广中心组建联式技术推广和农民马铃薯技术培训体系。马铃薯主产区的县市建立马铃薯高产示范区。示范和推广高产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模式与技术。

3.3.3  农产品加工环节

引导主食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原料加工基地对接。加强马铃薯生产加工体系建设,扶持马铃薯生产、加工和产品营销龙头企业,重点支持“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和完善面向市场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马铃薯产业。

3.3.4  市场营销环节

加强马铃薯产业市场体系建设,建设马铃薯种薯市场和马铃薯商品薯市场。强化储运体系基础能力,加快马铃薯产地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物流体系。在马铃薯主要产区,采取直采、直供、直销,扩大农企、农批、农超对接等产销衔接方式;有条件的地区运用现代先进技术装备手段,建设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马铃薯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生产基地、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金融机构、仓储库房、公路运力等各方面,整合资源,互联互通,实现区域产销对接、跨国产销对接,推动智慧型马铃薯产业发展。

3.3.5  利益联结机制

积极推动马铃薯加工企业(大户)扶贫。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生产者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马铃薯生产者分享加工销售收益。联合农业、扶贫等部门积极为企农搭建合作平台,引导马铃薯加工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综合服务社等组织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大对贫困村土地流转引导支持力度,搞好流转土地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和规模效益。对参与马铃薯产业扶贫的企业(大户),重点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

3.4  茶叶

3.4.1  建设任务

重点建设鄂西武陵山富硒绿茶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及宜红茶区、鄂东大别山优质绿茶区、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及边销茶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区等“四大优势茶区”。推动全省茶叶生产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茶叶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在大别山片区,重点加快建设以英山、大悟、孝昌、红安、麻城为重点的鄂东大别山优质绿茶产业带,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茶园建设和老茶园改造,打造大别山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产区。建成鄂东大别山名优绿茶基地60万亩,改造中低产茶园20万亩。重点支持英山县建成无公害、有机茶茶叶基地26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42500亩,改造连片低产茶园18000亩;大悟县建设高校标准茶园6万亩,改造中低产茶园10万亩;孝昌县建设名优绿茶和生态有机茶基地15万亩;麻城市在麻北发展优质绿茶5万亩;红安新建高山有机茶3万亩,改造2万亩。

在秦巴山片区,茶叶发展总体布局在丹江口市、竹山县、竹溪县、茅箭区、保康县、南漳县、神农架林区等县市区。重点建设100万亩茶叶基地。重点发展高香绿茶、武当道茶及深加工茶产业。其中,丹江口市主要分布在以汉十公路为主轴,以牛河、土关垭、浪河三个乡镇办(区)为生态(有机)茶产业的重点建设核心区,辐射周边白杨坪林区、盐池河镇、官山镇、大沟林区等乡镇。竹山县主要分布在“两山一岗”(大观山、九华山、九里岗)覆盖上庸、深河、官渡、宝丰、麻家渡、擂古、溢水、得胜、秦古、竹坪、大庙等13个乡镇的三大茶区。竹溪县分布在三大茶叶产业带区,以龙王垭为龙头的中西部二高山、高山名优茶产业带,以前进茶厂为龙头的东部低山优质早春绿茶区,以梅子垭为龙头的南部二高山名优茶和有机乌龙茶产业带,覆盖城关、中锋、蒋家堰、龙坝、水坪、县河、新洲、兵营、汇湾、鄂坪、泉溪、天宝等12个乡镇。茅箭区分布在大坪河流域、茅塔河流域、马家河流域生态茶园产业带,以覆盖茅塔乡、赛管局等2个乡镇。保康县主要分布在沮河流域产业带、南河流域产业带、清溪河流域产业带、聚龙山产业带,建设店垭茶叶观光园和城郊观光休闲农业园。建成高山生态(有机)茶基地45万亩,培植壮大加工企业5家,建成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种苗供应、科技支撑、能力提升、产销服务、龙头带动等保障体系。产业分工体系更趋完善,引导茶叶机械、茶文化、茶休闲、茶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拓展茶叶产业链,构建湖北最具成长性的“中国绿谷”特色优势茶叶产业带。

在武陵山片区,以五峰、恩施、鹤峰、咸丰、宣恩、利川、长阳等为重点,建设230万亩茶叶基地。重点发展宜红茶、乌龙茶、青砖茶、绿茶和深加工茶产业。茶叶产业主要分布于恩施市(所辖的芭蕉、盛家坝、白果、龙凤、屯堡、白杨坪、太阳、沐抚等10个乡镇)、鹤峰县(铁炉、走马、五里、燕子、下坪、邬阳、中营、容美、太平等9个乡镇)、利川市(毛坝、忠路、沙溪等6个乡镇)、宣恩县(晓关、椒园、万寨、长潭河、珠山等5个乡镇)、咸丰县(小村、清坪、黄金洞、尖山、活龙坪、高乐山)、巴东、建始、来凤三县(溪丘湾、沿渡河、金果坪、三里、高坪、官店、大河、旧司)、五峰县(采花、五峰镇、长乐坪、渔洋关)、长阳县(贺家坪、都镇湾、大堰乡、鸭子口、资丘、磨市、渔峡口、榔坪等8个乡镇)、秭归县12个乡镇、神农架林区。建成高标准茶园面积150万亩。覆盖了片区12个县、市、区所辖的近60多个乡镇,覆盖农户20万户54万人,带动贫困户11.62万户32.32万人。

在幕阜山片区,以崇阳、通城、阳新等为重点,建设50万亩茶叶基地,重点发展青砖茶产业。重点支持崇阳县(白霓、青山、沙坪、肖岭、石城等乡镇)发展10万亩茶叶基地,建设茶产品商贸中心,建设以青山、铜钟为核心的高效特色茶区、以金塘、港口、高枧为中心的高山云雾茶区、以力沃公司为中心的茶叶加工园区,完善茶叶加工利用、科研推广、市场营销和政策支持体系。通城(隽水、四庄、沙堆、关刀、马港、大坪等乡镇)发展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和鄂南早春名优茶生产基地8万亩。

3.4.2  生产环节

在品种选择环节,加快茶树品种改良步伐。在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和五峰、英山、恩施、宣恩、鹤峰、大悟、竹山、咸宁等地建立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为全省提供“福鼎大白茶”、“鄂茶1号”、“鄂茶10号”等原种接穗和种苗。省农业厅重点抓好苗圃、母本园和示范园配套建设,实行定点定种繁育,选育和引进一批名优特新品种,加强种苗质量管理,依法加强植物检疫。建设无性系良种苗圃,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加快低产低效老茶园改种换植步伐。

在种植环节,严格按照农业部标准茶园创建和省规划要求,通过新建和低产改造的方式,建成一批安全优质高效的茶叶种植标准园区、出口茶叶安全示范基地和生态旅游观光茶园区。重点开展茶园“采剪养”,建立病虫草害测报与防控、茶园土壤信息系统建设等综合集成技术与示范点。实施规范化种植,兴建高标准规范化茶叶种植基地,推广以沼渣、沼液和农家肥为主的施肥浇灌的有机种植基地建设。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适应山区茶叶生产机械化、规范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要求。加大茶区农药和肥料销售的监管力度,把好源头关,有效降低农药残留量,杜绝重金属含量超标,提高种植科技水平。

提高科技创新和质量安全水平。抓好茶叶安全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生产机械化、名优茶和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和推广。努力推动茶叶生产机械化,重点发展中耕、施肥、植保、修剪及节水灌溉等茶园管理机械和茶叶采摘机械。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及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步伐,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完善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新格局。

3.4.3  农产品加工环节

提高现代茶业加工水平。在宜昌、恩施、咸宁、武汉、孝感、黄冈、十堰、襄阳、随州等地分期分批建设茶产业精深加工、名优绿茶、红茶、青砖茶、乌龙茶、出口茶等十大加工园区。大力发展现代茶业加工业,在茶叶集中优势产区新建一批高标准加工厂,改造提升一批初精制加工茶厂,坚决取缔一批加工条件差、管理粗放、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小厂。全省建立100个茶叶加工示范厂。在四大优势产区和武汉城市圈建设100个名优茶加工示范中心(厂)。鄂西南武陵山及宜昌三峡产区30个、鄂东大别山产区20个、鄂西北秦巴山产区15个、鄂南幕阜山产区15个、武汉城市圈10个、随州大洪山产区10个。加大现代化、清洁化、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的引进和创新力度,促进全省茶叶加工升级换代。大力开发茶食品、茶饮料、茶用品、茶机械、茶包装等,抓好茶多酚、速溶茶等精深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夏秋茶的综合利用率,加粗延长茶叶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集群。

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一批有规模、有潜力、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类社会资金投入茶产业。加快推进行业整合,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集中,增强产业联动效应。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支持企业采用租赁、兼并、参股、联合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重组,改变我省茶叶企业小、散、弱的局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3.4.4  市场营销环节

打造知名茶叶品牌。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动作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硒茶、武当道茶、萧氏茗茶、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知名品牌,改变湖北茶叶品牌多、乱、杂的现状。提倡一个大区域形成一个优势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格、统一对外宣传,形成规模优势,扩大品牌效应。加强品牌茶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行为。通过主流媒体加强对湖北茶叶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打造“湖北绿茶”整体形象。定期组织湖北绿茶品牌龙头企业到北京、上海等茶叶主销区举办大型推介活动,引导、扶持企业运用商标战略,培植在全国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国驰名商标。大力支持举办茶叶节、博览会等活动,努力提高湖北茶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全省建立10个茶叶交易市场。武汉4个、宜昌2个、黄冈1个、十堰1个、恩施1个、咸宁1个。在武汉市建设1个全省最高规格的茶叶安全检测中心。积极探索现代营销方式,在省内外市场形成品牌专卖店、超市专柜、连锁营销和现代茶馆茶楼等形式多样、相互补充、遍及城乡的销售网络。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广、带动力强的茶叶专业市场,重点支持汉口茶市、陆羽茶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茶城、恩施茶城和鄂东大别山茶叶广场等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冷链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提档升级,使其成为提高湖北绿茶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的集散地和对外宣传销售的平台。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省企业自营出口创汇能力。

积极打造茶业电商运营平台,布局互联网+茶业扶贫。依托“互联网+”平台,倡导“消费扶贫”理念,通过消费购买贫困地区茶叶,带给贫困农民一份有尊严的收入。消费者以亲民价,购得生态好茶;贫困茶农不再担忧销路、品牌、压价等问题,可以放下包袱专心种植生产,从而脱贫致富。这种双赢的模式既降低了茶叶销售的成本,又帮助了贫困茶农增收,还能够使社会人人都能参与扶贫事业。

3.4.5  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重点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加工、销售等服务,带动贫困户新建茶叶基地,进行低产茶园改造。二是推进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按照茶园面积合理布局,引导按照能人牵头、贫困农户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建设茶厂。三是优先安排贫困户短期免费培训,并在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及厂区建设等方面优先安排就业,茶叶企业在当地工价基础上,按上浮10%的工资付给劳动报酬,同时按市场价上浮5%的价格进行贫困农户的茶叶收购。

3.5 中药材

3.5.1  建设任务

重点打造武陵山优质地道药材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县(市);巩固发展大别山药材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扶持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郧西、郧阳区、房县、竹山、竹溪等县(市)。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黄连、茯苓、板党、玄参、白术等品种,中药材留存面积发展到500万亩,年度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另外,在五峰、长阳和竹山等地建立五倍子原料基地15万亩,开发五倍子生物医药制品、功能保健品及美容化妆品。

在武陵山片区,药材产业主要以草本药材和木本药材为主,主要分布于恩施市(板桥、新塘、红土、盛家坝、白果、屯堡、太阳河7个乡镇)、利川市(汪营、建南、团堡、元堡、沙溪、凉雾、忠路、谋道、福宝山药材场9个乡镇)、建始县(茅田、龙坪、花坪、官店、业州5个乡镇)、巴东县(绿葱坡、茶店子、水布垭、沿渡河4个乡镇)、宣恩县(沙道沟、长潭河、椿木营、晓关、高罗5个乡镇)、咸丰县(小村、活龙坪、高乐山、尖山、甲马池5个乡镇)、来凤县(革勒车、大河、百福司、旧司4个乡镇)、鹤峰县(中营、太平、五里、燕子、容美5个乡镇)、长阳县(都镇湾、资丘、渔峡口、火烧坪、榔坪和贺家坪以及3个国有林场)、五峰县(牛庄乡和湾潭镇)、秭归县(全县12个乡镇)。覆盖农户45万户120万人,带动贫困户39.2万户108.99万人。

在大别山片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中药材产业发展,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重点抓好蕲春、罗田、麻城、英山、孝昌五个县市20多个乡镇的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形成北部山区种木本和中部丘陵平原地区种草本的药材产业带。建成50.3万亩药材生产基地,其中,以蕲春蕲艾、夏枯草、栀子、银杏、金银花为主要品种的生产基地15万亩,以英山苍术、桔梗、柴胡为主导品种的生产基地3万亩,以罗田茯苓、金银花、天麻、百合等主导品种的生产基地20万亩,以麻城伏白菊为主导品种的生产基地6万亩,以孝昌菊花、杜仲为主导品种的生产基地4万亩,以大悟县金银花为主导品种的生产基地2.3万亩。

在秦巴山片区,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55万亩,建设生态观光示范中药园5000亩,良种繁育基地7.5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17.5万亩,培植壮大加工企业5家。培育发展5-8个药材生产基地乡和100-150个药材生产专业村。建成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种苗供应、科技支撑、能力提升、产销服务、龙头带动等保障体系。秦巴山片区中药材发展总体布局在丹江口市、郧阳区、房县、竹山县、竹溪县、张湾区、茅箭区等7个县市区,丹江口市主要分布在江南关山镇、盐池河镇、白杨坪林区、浪河镇、丁家营镇、土关垭镇、江北石鼓镇、蒿坪镇、大沟林区、习家店镇等10个乡镇。郧阳区主要分布在鲍峡、胡家营、刘洞、白桑关、南化塘五峰等乡镇。房县主要分布在3大产业带,即在高山地区发展以川乌、党参、贡术、柴胡、黄芩、冬花、黄连等为主的产业带,在二高山地区发展以丹参、留兰香、白芷、黄芩、金银花、绞股蓝、柴胡、桔梗、木瓜、辛夷、杜仲为主的产业带,在中部平坝地区发展以板蓝根、草决明、柴胡、野菊花、连翘、杜仲、黄柏、木瓜、二花、桔根、白芷、丹参等品种为主的产业带,项目覆盖235个村、农户7.8万户,带动贫困户3.8万户、贫困人口13.5万人。竹山县以南部高山区为重点,高海拔地区以党参、冬花、当归、川乌、牛膝、黄连、天麻为主,中低海拔地区以金银花、板蓝根、白芷、白芍、丹参、留兰香为主,同时注重发展木本药材杜仲、厚朴、黄柏、银杏、木瓜、枣皮等品种。竹溪县主要分布在3大产业带,即南部高山药材产业带,以种植适宜高海拔生长的黄连、川乌、天麻等为主;中部二高山药材产业带,以种植木瓜、二花、肚倍、杜仲为主;低山河谷药材产业带,以种植速生药材金银花、绞股蓝、玄参为主。张湾区主要分布在西沟乡、方滩乡、黄龙镇、柏林镇、花果街道等5个乡镇街办。茅箭区主要分布在茅塔乡台子村、大沟村、东沟村、岩屋村、坪子村;大川镇的浪溪村、卡子村、唐家村;赛管局的锅厂村、小川村、营子村、阳坡村。

3.5.2  生产环节

建立中药材生产发展专项基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支持中药材标准化基地、新发展的连片示范基地、中药材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中药材产业的组织启动、项目研究、招商引资、技术培训、中药材种苗基地、重点项目争取和产业发展奖励。在项目申报上,要求向中药材产业倾斜,加快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和中药材“一村一品”专业村,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药材种植大户的发展。创新涉农资金管理体制,将各项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突出重点,打捆使用,形成涉农资金合力。扶贫部门在企业贴息和小额贴息贷款上重点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和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药大户;国土部门在土地整理项目中,按照科学规划、连片开发的原则,重点支持草木本药材基地建设。

选育优良品种,研发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继承创新传统中药材生产技术,发展中药材精准作业、生态种植养殖、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加工等技术,建立和完善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规范。推动开展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创新中药材规模化栽培模式,采用木本药材套作套种套养方式,多年生、当年生等长中短期结合,有效提高中药材产量质量、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提升中药材现代化生产水平。

加固对贫困农户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支撑。成立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聘请专家组建中药材种植发展专家组,实行一对一帮扶结对子,加强对全省贫困农户中药材种植方面的技术指导。拓宽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辅导基地农户,聘请社会技术力量到合作社和基地兼职等渠道,强化、搞活、提高中药材生产技术推广能力。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中药材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完善农村集体服务功能,鼓励发展村级中药材种植综合服务中心,增强集体组织对贫困农户技术指导、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

3.5.3  农产品加工环节

湖北省中药材种植规模和初加工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数量扩张、出售原料的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产品研发滞后,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精深加工比例小,品牌意识和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造成质优、价低、效益差的状况。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就地对中药材进行精深加工,积极开展中药饮片和医药中间体提取,狠抓中药材加工,促进药化工业发展,更好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提升产品价值和产业加工能力。加强中药材加工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和初加工的标准化、精深加工与新产品产业化发展。支持中药材产地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和加工能力。

加快中药材产业链的完善升级。在大别山片区,围绕打造“华中药谷”的定位,以深度开发和挖掘李时珍人文资源和品牌价值为突破口,实施千亿医药养生产业规划。加强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建设,推进中药材流通体系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初步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养殖到中药材初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重点支持蕲春中药材市场建设集初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国家级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

3.5.4  市场营销环节

大力培育现代中药材生产企业。引导、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利用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与中药材产区自然禀赋、劳动力等优势有机结合,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发展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推动现代中药材生产企业逐步成为市场供应主体,推动中药材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加快发展,实现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中药材产业化水平。培育3-5家年销售收入5亿元的中型现代中药材生产企业。

加强营销体系建设。一是支持加工贮藏点建设。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和贮藏交易点,配套建设仓储室、供销电子显示屏、装卸平台等,建设地点主要分布在产业发展相对集中的城镇。二是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加强各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建设,改善乡镇农贸集贸市场条件,完善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功能。新建改建的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主要建设在县城及周边,改扩建乡镇集贸市场主要选择贫困程度相对集中,且乡镇原有农贸集贸市场条件差的乡镇。三是加强物流产业建设。积极引进发展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依托现有条件和资源,向武汉乃至周边省市扩散,缩短运输环节,节约物流成本。

3.5.5  利益联结机制

突出模式创新,探索中药材扶贫产业的发展途径。让贫困群众受益是中药材产业扶贫发展的最终目的。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基地+农户”、“大户+基地+农户”等药材基地发展模式,不断提高药材种植规模效益。为了破解“土地难流转、规模难做大、产业难集中”的难题,探索药材基地“老板+农户+村集体”发展模式,采用老板投资建设药材基地,农户提供土地,村集体免费提供种苗,老板、农户、村集体各占70%、25%、5%的股份,实现三方互利共赢,利益机制分配合理,促进了药材基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同时,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外联市场、内接农户的优势,将千家万户分散种植有机的统一起来,对农户统一品种、统一培训、统一销售。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企业订单模式。企业订单模式就是由企业与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农民提供土地、劳动力,产品由企业全部收购。这既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使农民收益有稳定的保障,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原材料收购成本,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

3.6  特色蔬菜

3.6.1  建设任务

加强特色蔬菜规模基地建设,实现特色蔬菜种植品种多元化;加大特色蔬菜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19年,全省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4200万吨,年产值1300亿元以上,蔬菜出口创汇超过12亿美元,蔬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达到1200元,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98%以上。全力实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5515工程”,即到2019年全省建设500万个设施蔬菜大棚,基地面积达到240万亩,设施蔬菜产值达500亿元,产量超1000万吨,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500元。以长阳、五峰、秭归、兴山、利川、巴东、恩施、咸丰、来凤、鹤峰、宣恩、建始、保康、南漳、房县、竹溪、神农架林区17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区)为重点,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在恩施、建始、咸丰、巴东、利川、鹤峰、五峰、长阳、秭归、竹山、竹溪、保康等12个魔芋主产县(市),建立60万亩高标准魔芋生产基地。

在大别山片区重点支持麻城、团风、红安、蕲春、孝昌等县市发展蔬菜产业,致力于建设武汉城市圈“菜篮子”。发展蔬菜基地100万亩,提升蔬菜深加工能力,组建大自然蔬菜深加工集群,壮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235个贫困村28500户贫困户。

在秦巴山片区重点支持郧阳区、张湾区蔬菜基地建设,覆盖28个乡镇的180多个村7万多农户,带动5万多贫困户增收脱贫。

在武陵山区重点支持魔芋产业发展。以40个乡镇为重点,整体布局为东部、西北部、西南部三大基地板块。覆盖农户35万户97.3万人,带动贫困户28万户77.9万人。东部板块主要分布于建始县(官店、景阳、花坪、红岩、高坪、茅田、龙坪等乡镇)、巴东县(金果坪、清太坪、水步垭、野三关、绿葱坡、大支坪等乡镇)、鹤峰县(邬阳、下坪、燕子、走马、太平等乡镇)、恩施市(红土、沙地、新塘、崔坝、三岔等乡镇)宣恩县(长潭河镇)、长阳县(贺家坪镇、榔坪镇、资丘镇、都镇湾镇、渔峡口镇、鸭子口乡、大堰乡、高家堰镇、磨市镇、火烧坪乡)等33个乡镇为重点。西北部板块主要分布于恩施市(太阳河、屯堡、白果等乡镇)、利川市(团堡、柏杨、凉雾、汪营、忠路、文斗、沙溪等乡镇)、咸丰县(活龙坪乡)等11个乡镇。西南部板块主要分布于宣恩县(沙道沟、晓关等乡镇)、来凤县(革勒乡)、咸丰县(中堡、甲马池、清坪、黄金洞)等7个乡镇为重点。

3.6.2  生产环节

科学规划与建设全省生态型高山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蔬菜基地水、电、路、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通过项目扶持,力争在“十三五”规划内打造一批观光农业园和蔬菜标准园。帮助贫困农户新建设施大棚,支持龙头企业、新型主体建设育苗中心、育苗基地,对新基地种菜给予一定生产补助,帮助贫困农户规避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

建成一批蔬菜标准化生产园区,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按我省出台的蔬菜标准园区创建规范,建设100个蔬菜、西甜瓜、魔芋标准化生产园区。 重点实施“6个3工程”,即:30万亩设施蔬菜、30万亩露地蔬菜、30万亩高山蔬菜、30万亩水生蔬菜、30万亩西甜瓜、30万亩魔芋。基地主体具备农资存放、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产品检测、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功能区,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基地内水、电、路设施配套,确保涝能排、旱能灌。

建设一批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提升种苗优质化率。集约化育苗是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载体,育苗是设施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推行集约化育苗势在必行。全省将围绕蔬菜种苗统育统供水平提升,发挥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带动能力,按照就近育苗、就近供苗的原则,在设施蔬菜主产区建设10个年育苗能力在1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场,依托生产企业、合作社推进基地集中育苗,集中育苗株数达到覆盖需育苗蔬菜的30%的种植面积。

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蔬菜家庭农场、蔬菜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贫困农户能力建设,利用创业培训、雨露计划培训等方式,强化扶贫对象能力建设,培训蔬菜种植技术10万人次,培训示范带头人1万人次。寻求技术合作与支撑单位,聘请专家顾问给予指导,选送相关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短期培训,培养一批有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和种菜能手。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广应用蔬菜种植良种良法、测图配方施肥、蔬菜病虫害防治、以沼渣、沼液和农家肥为主的有机种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进村入户有效途径,建设区域试验示范基地,着力构建县、乡、村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实施“两减”工程,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3.6.3  农产品加工环节

针对高山蔬菜品种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应合理布局高山蔬菜生产,发展以蔬菜汁、蔬菜饮料和脱水蔬菜加工为重点的高山蔬菜精深加工。重点抓好魔芋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技术的推广及以膳食纤维保健品、饮料、仿生食品、环保型涂料等加工开发为重点的魔芋精深加工,提高魔芋产业的整体效益。

3.6.4  市场营销环节

整合鄂西高山蔬菜品牌,大力发展产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全程质量检验、检测、监管、安全追溯体系,健全农资与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扶持各县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构建覆盖我省蔬菜主产区的营销网络,实现农超对接。

强化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引导农村经纪人、物流公司、营销大户、经济能人等中介组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形成联合经营体系,并把产、加、销各个环节、行业组织连接起来,发挥各地高山蔬菜协会的行业组织引导作用,联合起来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深购远销。加大产地批发市场和全国各大中型农产品专业市场营销网点等市场体系建设,强化营销机制创新,充分运用连锁超市经营、配送销售、网上交易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手段,促进特色蔬菜产销直挂。“十三五””期间,加大我省高山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力度,加大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集高山蔬菜冷藏处理、物流交易为一体的物流交易中心。

3.6.5  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在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有效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同时,对重点龙头加工企业,还要探讨“公司+基地+农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以适应蔬菜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同时,大力倡导成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农业合作社、农户融为一体的蔬菜产业化实体组织。本着“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它们做好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生产规模。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力发展订单、合同农业,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地方特色品牌为主,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优势,促进规模化经营。采取“园区+”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参股经营,建蔬菜产业园区,吸收贫困户入股。

3.7  食用菌

食用菌是湖北省特色农业产业,生产规模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出口创汇位居全国首位,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将食用菌列为全省九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近年来,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四大跨越,即栽培方式实现了由天然段木栽培向代料栽培的生态跨越,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分散粗放型向工厂集约化的技术跨越,经营方式实现了由转口贸易向自营出口的市场跨越,发展方式实现了由农户自主生产向产业化经营的产业跨越。湖北已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大省、出口大省、科教大省,食用菌产业成为主产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3.7.1  建设任务

充分考虑各地气候条件、培养料资源、劳动力资源、产品终端市场距离等要素,对食用菌栽培种类、栽培方式和保鲜加工路径等进行科学规划,精细布局,引导各主产区依据自身综合优势,形成具有独特竞争力的食用菌产业集群。

到2019年,全省食用菌生产规模10亿袋,鲜菇产量200万吨,产值300亿元,食用菌产业为主产县市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解决200万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食用菌出口创汇15亿美元以上,加快出口产品更新换代,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和出口。

在房县、枣阳、保康、南漳、谷城、远安、兴山、长阳、当阳、恩施等县市区,重点发展香菇春季代料栽培、木耳春季代料栽培等。在阳新等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发展杏孢菇、金针菇、海鲜菇、灰树花、绣球菌等工厂化周年栽培。

3.7.2  生产环节

开展食用菌优良新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和引进示范推广,扩大优良新品种的覆盖率,提高食用菌单产和品质,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推广优质高产栽培、珍稀食用菌栽培、病虫害防控技术、轻简化安全生产等成熟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食用菌栽培和生产管理。重点推广花菇代料栽培、香菇夏季代料栽培、木耳秋季代料栽培、巴西菇高效栽培技术、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以及羊肚菌、桑黄、灰树花等珍稀食用菌栽培和共生食用菌保护地培育等高效新技术。

强化食用菌生产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选择建设适宜的棚室设施,帮助贫困农户发展低成本的简易的菇房设施。完善生产基地水利灌溉、质量安全控制、采后处理、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围绕原辅材料、生产环境、栽培管理、加工销售、存储物流等,全过程全方位健全完善食用菌标准体系,指导贫困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

强化贫困户技能培训,依托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等,开展食用菌全产业链式培训,帮助贫困农户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和互联网营销等新型经营方式。

严格按照《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加强对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的管理,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淘汰不合格企业;严格按照出口基地建设的要求,集中连片建设一批食用菌出口基地县市区,严格执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规程,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加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培育、保护、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菇耳林培育力度,充分利用栎树再生能力强、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利用荒山和疏林地大力发展菇耳林。合理砍伐林木资源,在木腐菌生产上大力推广代料栽培技术,保障食用菌产业后续资源可持续利用。

3.7.3  农产品加工环节

支持企业创建原料加工基地、栽培示范基地、保鲜加工基地和产品物流中心,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延长产业链条。支持企业开展精深加工,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研发不同口味、不同类型的产品,逐步向即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药品、生物制品方向发展,提高加工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努力培育一批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

3.7.4  市场营销环节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扩大我省食用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建设3-5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牌,使品牌产品能行销全国,畅销全球。

加强鄂西南、鄂西北食用菌批发市场建设,加快传统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在稳定日本、香港和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开拓欧美、南美、非洲等出口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鼓励食用菌加工企业参加各类产品推介会、交易会、展销会,引导民众增加消费,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避免食用菌国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影响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创新电子商务、现货交易等营销模式,探索建立面向全球的食用菌及其加工产品网络采购平台等,及时发布国内外最新市场信息。

3.7.5  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捆绑、责任共担”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扶贫资金支持,建立扶贫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种植食用菌。可采用集中种植模式,组织贫困户集中培训技术和参加生产管理。同时,采用分散种植模式,引导有闯劲、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自主种植管理和销售,合作社负责技术培训,并与这些贫困户签订最低保护价合同。市场价低、销售不畅时,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收购食用菌放进冷库贮藏,确保分散农户食用菌及时卖出。

3.8  烟叶

3.8.1  建设任务

积极落实“双控”措施,推动烟叶生产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2019年,全省山区烟叶种植规模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实现烟叶收购值20亿元以上。稳定发展以房县、竹山,五峰、兴山、长阳、秭归,保康等县为主体的烤烟种植区,重点发展以恩施、利川、建始、巴东、鹤峰、宣恩、咸丰等7个县市为核心的优质烟区。

重点在武陵山片区规划建设特色烟叶基地单元,主要为烤烟基地和白肋烟基地。烤烟基地主要分布于宣恩县、咸丰县、利川市、鹤峰县、恩施市、巴东县;白肋烟基地主要分布于建始县、恩施市。同时,建设“清江源”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单元。该产业项目主要分布于片区11个县市的10多个乡镇,覆盖农户5万户17.5万人,带动贫困户4万户12万人。

通过集约化经营和集成配套推广烟叶生产新技术,努力提高烟叶质量和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烟叶的种植效益和种植效率;引导烟叶种植逐步向适宜种植的优势县市集中,不断优化烟叶生产布局。

3.8.2  生产环节

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发展烟叶产业,切实解决好烟叶、烟区、烟农问题。在扶贫贴息贷款和农业开发资金的投放、农田基本水利设施的建设、乡村公路网络的建设等方面向烟叶产区倾斜。整体推进烟叶产区的土地整理、烟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烟叶烤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解决烟区用水难、行路难、防灾难等问题,改善烟区的生活条件。烟区县市区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根据“一村一品”计划,重点打造1-2个烟叶种植专业乡镇,若干个烟叶种植专业村。适当提高烟叶种植集中度,重点培养、扶持15亩以上的烟叶种植大户、100亩以上的烟叶种植家庭农场和200亩以上的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和烟叶调制实用的烟草机械,实现减工降本增效。通过引进先进烟区的先进机械,或直接用于烟叶生产,或通过改装转化为简单使用的生产工具;通过与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环节进行科技攻关,研发更多的适合烟叶生产的减工机械。

提高贫困农户种植烟草的能力,把提高烟农技能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抓紧抓好,使烟农不仅会种植烟叶,还懂得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提高烟农素质进一步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优化整合和组织培训,使优化后的大部分烟农向职业化的方向转变,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横向管理的难度,又能够为烟农提供更多针对性的资金和技术服务。

解决贫困农户种烟投入难的问题,让烟农种烟无负担。一是对烟农用于烟叶生产的烟用物资,由烟草公司进行统一采购,以优惠的价格发放到农民手中,在烟农交售烟叶时再扣回,从而解决了农民种烟时资金困难问题。二是及时跟踪市场变化,当蔬菜和烟用物资价格上涨过快,造成种烟比较效益下降时,要加大对烟叶生产的扶持力度,提高烟叶扶持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烟农的产前投入补贴,保护好烟农的种烟积极性,以确保烟叶种植规模的稳定。三是对烟农种烟必需的晾房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对新建晾房进行大力扶持,确保烟农种出好烟能晾出好烟叶。

3.8.3  农产品加工环节

组织生产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加强采收、烘烤、分级培训,指导烟农成熟采收、科学烘烤、正确分级,提高烟叶品质。

3.8.4  市场营销环节

一要稳定等级标准。坚持国标走下线,做到烟叶应收尽收。二要提高收购效率。按照“约时定点、轮流交售、合同收购”的要求,组织烟农按序售烟,加快收购进度。三要优化收购秩序。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及时解决收购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好收购秩序。四要搞好优质服务。加强收购政策宣传,帮助解决好库容不足、水毁道路修复等问题,为烟农售烟创造便利条件。

3.8.5  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风险救助机制,积极开展烟草农业保险,探索合理的保险形式,完善烟叶生产风险转移分摊机制,保护烟农利益。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烟叶生产风险基金制度,积极引入烟叶商业保险,推动地方政府、烟草部门和烟农共同投保制度,不断扩大烟叶保险种类和保险范围,对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烟农给予适当救助,增强烟农信心和稳定烟农队伍。

3.9  特色林果

3.9.1  建设任务

将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工业原料林、苏生丰产林、生物能源林等人工商品林培育,加大以楠竹为主的笋、竹两用竹和雷竹为主的笋用竹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类用竹,优先发展油茶、核桃、板栗等木本粮油,积极发展花卉苗木、干鲜果类特色经济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森林人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业。通过动员倡导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流转土地,集中规模栽,建设标准化林果基地,鼓励和引导千家万户庄前屋后栽植,发展庭院林果等方式,形成了“龙头企业型、合作组织型、政府扶助型、家庭林场型和庭院林果型”五种发展模式,在林果业建设上找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契合点,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1、人工商品林

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生物能源林。积极开展中长周期大径材基地建设。到2019年,在37个贫困山区县建成人工商品林基地1200万亩。进一步放活人工商品林特别是工业原料林的采伐管理,探索农民自用材采伐改革;进一步精简征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申报资料,修改林木采伐技术规程,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方便企业和群众。深化木材运输检查改革,探索建立以固定检查为主,流动检查为辅,布局趋于合理,网络更加严密的木材运输检查体系。

2、竹产业

以幕阜山区通城、崇阳、通山等县为核心示范区,加大以楠竹为主的笋竹两用竹和以雷竹为主的笋用竹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竹产品加工业。到2019年,37个贫困山区县市建成商品竹基地1950万亩。

3、花卉苗木

以大别山片区孝昌、大悟、麻城、蕲春、英山等县市发展苗木花卉产业,重点发展珍贵盆景、高档盆花、鲜切花、高标准绿化苗木和园林绿化施工,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打造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苗木花卉产业品牌。到2019年,全省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150万亩。同时,保护野生苗木花卉资源,开发保护麻城杜鹃、大悟和孝昌兰花、红安樱花等野生资源。

4、木本粮油

核桃:以秦巴山区为重点,在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房县、保康县、神农架林区等6个县市区重点发展核桃产业,规划建设核桃产业基地70万亩,新建2个核桃加工龙头企业。丹江口市分布在习家店、蒿坪、石鼓、凉水河、丹赵路、官山、盐池河、白杨坪、土台、大沟等10个乡、镇(办、林区)。郧阳区分布在滔河流域、汉江河谷、堵河(将军河)流域中高山低丘岗地。郧西县分布在三个区,东部片区主要包括城关、土门、河夹、安家、三官等5个乡镇(区),西部片区主要包括香口、上津、槐树、店子、关防、湖北口、马安、六郎等8个乡镇(场),江汉片区主要包括观音、涧池、羊尾、夹河、景阳等5个乡镇。房县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和9个国有农林水场。保康县分布在四个核桃产业带,沮河流域产业带、南河流域产业带、清溪河流域产业带、聚龙山产业带。神农架分布在松柏镇、宋洛乡、阳日镇、红坪镇、新华镇、大九湖镇、木鱼镇、下谷乡等9个乡镇。

油茶:以大别山区、武陵山区和幕阜山区为重点,规划到2019年新造油茶林总面积350万亩。重点在麻城、红安、团风、英山、大悟、阳新、通城、通山、恩施、巴东、来凤等县市为核心示范区建设优质油茶基地。

柑橘:以武陵山区为重点,规划到2019年柑橘面积达到 400万亩。重点发展甜橙、宽皮柑桔、白柚等。其中:甜橙主要分布于巴东县茶店子、信陵镇等6个乡镇,秭归县的茅坪镇、屈原镇、归州镇等12个乡镇;宽皮柑桔主要布局于巴东县、建始县、恩施市、宣恩县、长阳、五峰等所辖的26个乡镇;白柚主要布局于宣恩县、来凤县、酋水流域所辖的9个乡镇。以丹江口库区沿岸1公里的区域为重点,建设我国北缘地带最大宽皮柑橘生产基地。

板栗:以大别山区为重点,规划到2019年新造板栗林总面积70万亩。重点支持罗田、麻城、蕲春、大悟等县市发展板栗产业,发展板栗基地总面积225万亩,提高罗田板栗加工集群等,壮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7590个贫困村20280户贫困户。利用创业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形式强化扶贫对象能力建设,培训板栗种植技术9万人次,培训示范带头人7000人次。

5、林下经济

以罗田、英山、保康等示范基地为核心,加大“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林下土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林粮、林茶、林果、林菌、林药、林油、林禽、林畜等林下经济。

3.9.2  生产环节

加大种苗供应,积极开展良种苗木繁育工程,以现有国家投资的良种苗木场为中心,完善市、县两级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完善我省林果良种繁育体系。实施密植郁闭果园改造提升工程和标准化园区建设工程,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加大林果品种更新改造力度,加快良种引进与繁育。大力示范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加强物联网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实用新技术的入户率、到园率和到位率。

制定《湖北省林果产业精准扶贫科技培训实施方案》,加大良种壮苗、科学种植、抚育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护林防火为主要内容的科技理论培训,提高各级林业部门技术人员、林果种植乡(镇)林业主管领导和贫困果农的生产管理技能;组织专家编印《湖北省核桃、油茶、柑桔、板栗等优质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要点》宣传册,完善细化地区特色林果生产管理技术措施,科学指导果农开展林果标准化生产管理,促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精准扶贫。

成立核桃、油茶、柑桔、板栗等专家组,为产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并以林果科技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开展核桃、油茶、柑桔、板栗等管理现场培训与生产指导服务,推广适度合理修剪、测土配方施肥等标准化管理技术措施,示范带动果农加大投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果树生产能力。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防治减灾体系、检疫御灾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联防联治机制和林果业灾害防控应急机制、强化防控能力建设;强化农田防护林建设与管护,提高防护效果,增强产业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地区特色林果业持续稳产丰产。

3.9.3  农产品加工环节

主动承接临近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改造和提升贫困地区传统加工工艺,加强特色林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推广产后贮藏、保鲜等初加工技术与装备,实施林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支持贫困地区林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特色、区域性的加工园区。推动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品牌响的特色林果产品加工集群,转化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原料生产优势,实现林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优质化、高效化。全面推进副产物综合利用,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研发推广一批综合利用和环保节能技术,对各种加工副产品和林果废弃物“吃干榨尽”,实现资源利用高质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和产品消费绿色化。

规范发展生态板及木制家具、木地板、木浆纸制造业,到2019年,力争培育一至两家年产值过百亿元和一批年产值过十亿元的木材加工企业。

大力扶持晓曦红专业合作社、土老憨等柑桔专业合作社、柑桔深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打造柑桔产业价值链。在南漳、宜都等优质柑桔生产基地,支持建设一批柑桔贮藏保鲜库,发展精深加工项目,进行桔汁饮料、果酒、果醋等产品的生产;桔皮、桔渣等副产品提炼香精等美容保健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其它功能性产品的开发。

结合全省油茶基地建设和资源供应能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扶持几家规模油茶精深加工企业,避免无序发展,重复建设。同时对现有的龙头企业要加大培植力度,从政策、资金、技术、林地流转等方面扶持现有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使之不断发展壮大,发挥其拉动油茶产业发展的示范作用。为有能力的企业建设油茶基地、油茶产业园创造条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建原料林,带动产业的发展。加快开发油茶系列产品,综合利用油茶加工剩余物质,不断延伸油茶产业链条,提高油茶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用高新科技推动板栗发展,重点打造罗田板栗加工集群。鼓励、引进企业进行板栗深加工延长它的产业链,开发生产板栗酒、板栗酱、板栗巧克力、板栗饼干等,利用板栗花提炼香水,利用板栗树叶开发精油。

3.9.4  市场营销环节

林果+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柑桔、板栗等种植农户或合作社发展柑桔、板栗采摘园,使柑桔、板栗种植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带动农户从事乡村旅游行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大特色林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先解决仓储、保鲜库、运输等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推进现有市场升级改造,提升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冷链贮运、连锁经营、产销对接、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和新型营销方式,构建辐射国内外市场的特色林果产品营销网络。

鼓励企业争创精品名牌,着力打造油茶知名品牌、核心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探索农产品营销新模式,依托互联网采取“线上”与“线下”、“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形式,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实现网络互通,抱团营销,打造地方公共品牌。

发展壮大农村新型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在组织农产品销售、传递市场信息、引导生产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运销渠道。

建立健全林果信息服务网络,采取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电子商务等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和传媒手段,结合互联网+生态农业新趋势,实现由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的转变,在林果销售环节采用农业众筹模式,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贫困地区落地开花。

3.9.5  利益联结机制

贫困地区发展木本油料、林果业、林下经济等产业,要采取将林业补助资金、林地作为贫困户股份的办法,投向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贫困户通过参加劳动,按股分红、按劳取酬,获得长期稳定收益。林业部门会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了还款期、宽限期长,利率低,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优惠金融产品,支持贫困地区木本油料发展。

按照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保障收益权的要求,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森林资产评估、流转、融资平台,健全林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探索林权有偿转让方式,促进林果规模化种植。探索建立风险基金和林果产业保险机制,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贫困农户”、“公司+基地+贫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基地+贫困农户”等经营模式,采取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3.10  特色养殖业

3.10.1  建设任务

依托山区独特的地方品种资源优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家禽和畜牧产业,不断增强禽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化程度。重点加强郧巴黄牛、恩施黄牛、宜昌白山羊、马头山羊、麻城黑山羊以及恩施麻鸭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肉牛、肉羊和肉鸭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大鲵的科学养殖水平。

生猪:以大别山、武陵山片区生猪产业带为主,重点发展麻城、红安、孝昌、英山、团风、大悟等6县市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318国道沿线和209国道沿线两条瘦肉型猪养殖带,主要分布于:巴东县、建始县、恩施市、利川市、宣恩县、来凤县、长阳县、秭归县等县市。

肉牛:以大别山、武陵山肉牛产业带为主,重点发展郧巴黄牛、恩施黄牛等肉牛产业。在武陵山片区高山、二高山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半舍饲半放牧的肉牛养殖基地。主要分布于:恩施市、建始县、巴东县、利川市、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五峰县等片区区域的38个乡镇。在大别山片区英山县、大悟县、孝昌县建设以“165”养殖模式为主体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在秦巴山区,重点支持竹山发展以郧巴黄牛为主的地方特色品种养殖。

肉羊:在武陵山片区重点建设“两江”肉羊养殖基地:一是建设清江流域肉羊养殖基地。包括建始县、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鹤峰县、来凤县、宣恩县、咸丰县、长阳县等的44个乡镇。二是建设长江三峡库区肉羊养殖基地。包括巴东县沿长江两岸的4个乡镇;秭归县的乡镇,作为三峡库区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推广示范区,实行茶园养羊、林草畜结合。在大别山片区重点打造以大悟、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为骨干的大别山区黑山羊养殖基地。在秦巴山片区重点在郧西县发展“郧西马头山羊”品种养殖,将山羊产业作为郧西县店子、六郎、土门、香口、湖北口、夹河、安家等乡镇产业扶贫的重点方向,覆盖20个村、2400户,带动贫困户2000户。

禽类:在武陵山片区重点建设以城镇为轴心土鸡养殖基地和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阳鸡养殖基地、麻鸭养殖基地。土鸡养殖基地主要分布于:恩施市、建始县、巴东县、利川市、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景阳鸡养殖基地主要分布于建始县。恩施麻鸭养殖基地主要分布于来凤县、利川市。在大别山片区以蛋鸡、肉鸭养殖为主,重点发展孝昌、英山、大悟等县家禽养殖业。

养蜂:在神农架林区,以红坪、宋洛、松柏等乡镇和国有林场为重点,建设5万群中蜂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特有经济林等蜜粉源植物;建设中蜂体验基地、中蜂文化博物馆、中蜂科普教育基地等,带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

水产:在大别山片区重点支持麻城团风、红安、大悟、孝昌等县市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稻田综合种养,支持小龙虾和鳜鱼为主的大别山特色养殖基地的产业发展。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渔业产品附加值,辐射带动370个贫困村6595户贫困户。在秦巴山区支持丹江口、茅箭区、房县、竹溪等县市发展大鲵等地理标志产品。在幕阜山区连片特困地区,重点支持通山、通城等县市发展“虾稻共作”综合种养产业。支持武陵山贫困地区的建始、利川等县市发展虹鳟等冷水鱼养殖,支持来凤、宣恩、咸丰等县市发展大鲵养殖。

3.10.2  生产环节

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供给侧改革,动员贫困户发展家庭农场,加强科学指导,帮助农场主做好全面规划,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优势,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采取大户带小户,动员养殖行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到养殖业精准扶贫中来,鼓励养殖企业给贫困户送资金、送种苗、送技术、送信息、送培训等。通过开展“手拉手”、“一对一”结对帮扶,探索建立“公司+基地+贫困农户”的服务经营模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引导龙头企业进入农户家庭无法承担的关键环节和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带领贫困农户参与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通过选派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实地指导农户发展养殖业。利用扶贫资金、贷款贴息等支持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建设养殖设施。

各县(市区)畜牧水产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对本地有养殖意愿、有养殖条件、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经县扶贫办审核认定的)进行调查摸底,逐户登记汇总,对申请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的贫困户进行逐户核查、建档。重点抓好农业投入品检查、养殖场污染检查和农产品农残检测工作,确保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抓紧抓实养殖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的沼气工程同步建设。

3.10.3  农产品加工环节

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在畜禽产品加工方面,重点发展肉类、蛋类及奶产品加工,用现代标准化生产工艺发展传统风味制品,全面提高湖北产品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湖北神丹、武汉中粮、汉口精武等企业和品牌。水产品加工业要依托优势水产品基地,扩大加工能力,大力发展小龙虾产品、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冻制品、甲壳素及其衍生生物制品、保健方便制品等,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潜江华山集团、湖北莱克集团、武汉梁子湖集团等企业,壮大“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洪湖渔家”生态鱼等品牌。

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形成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扶持以扶贫开发产业对接为主的加工企业到特色养殖业聚集的乡镇建立农产品加工厂,促进乡镇及周边农特产品的深加工,带动了扶贫产业的发展。

3.10.4  市场营销环节

协调农超对接,延长产业链条。产业扶贫增收的关键是解决销售问题,将产品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出去。牵头企业与武商量贩、中百仓储等大型超市对接,将产品作为各地大型超市的直供农产品,并由帮扶企业设立特产专柜,为贫困农户的特色农产品解决销路,进入超市联锁,实现帮扶项目的持续增收。

3.10.5  利益联结机制

以“公司+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从事特色生态养殖。由龙头企业发放种苗给贫困户,并签订代养合同。企业再以保底价向贫困户回购;同时,在养殖的过程中,根据贫困户的需要,企业可为贫困户先行垫付基础设施建设、种苗、饲料等养殖所需部分或全部资金,贫困户只需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和劳力,真正从源头做到精准扶贫。

鼓励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和销售流通组织,加强引导和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动员养殖大户进行扶贫帮扶,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采取“扶贫龙头企业+第一书记+合作社+大学生村官或村干部扶贫带头人+贫困户”的“五位一体”组织架构,真正做到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

  

第四章  资金测算与筹措方案

  

4.1  资金需求测算

4.1.1估算依据

以项目行业技术标准和典型设计为依据。核定种植业项目单位面积所需的种苗数量、物资投入量及整地、栽植、管护等工序用工量,测算出单位面积投资定额。对养殖业项目,核定单位数量种苗、饲料、圈舍等物资投入量及人工费用,测算出单位数量的投资定额。对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所需物资、劳力及设施机械进行估算,形成项目投资概算。

4.1.2投资估算及构成

《湖北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共规划乡村旅游、茶叶、中药材、特色蔬菜、食用菌、烟叶、特色林果、特色养殖(畜牧、渔业)等产业扶贫专项,概算总投资126.20亿元,其中:乡村旅游产业估算投资33.06亿元,茶叶产业估算投资26.75亿元,特色渔业产业估算投资15.18亿元,特色畜牧产业估算投资14.76亿元,中药材产业估算投资11.88亿元,特色蔬菜(含食用菌)产业估算投资11.84亿元,马铃薯产业估算投资4.61亿元,烟叶产业估算投资4.54亿元,特色林果产业估算投资3.58亿元。具体投资估算及构成见下表。


湖北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项目及投资概算

产业类型

工程项目

建设内容

带动贫困户数

计划总投资

(万元)

预期效益(万元)

总投资

新增产值

新增纯收入

新增人均纯收入

旅游景区建设

建设景区基础设施

33460

128800

879480

136668

1812

旅游名镇名村建设

申报旅游名镇名村建设项目;建设旅游扶贫示范乡镇、示范村

536722

39352

101920

19880

420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

建设游客集散站和游客集散点;设立旅行社综合服务区域,建设周边各类住宿设施

  

26880

  

  

  

营销网络建设

设立信息展示区域及营销场馆;创新营销形式

20160

1151

4480

1680

  

旅游商品开发

建设旅游纪念品加工厂、手工作坊;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项目

27440

7299

11200

2240

6000

旅游区农民能力培训

岗前技能培训;农村旅游行业人才引进;农民旅游营销能力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专业培训

44822

19047

7427

2147

846

旅游服务配套建设

建设农家旅馆、农家山庄、农家乐、停车场;对农房进行改造;配置旅游休闲设备;整治农村环境

30536

60072

22704

6490

639

旅游开发研究中心建设

  

  

990

  

  

  

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组建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

23000

1267

22400

8900

961

旅游交通建设

乡村旅游公路改造升级

29150

45720

18501

8736

1372

合计

  

745290

330578

1068112

186741

12050

茶叶基地建设

新建有机茶叶基地;改造茶叶基地;新建标准无性良种基地;培育茶叶种植基地;配套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344400

217930

160050

47190

924

茶叶初、精加工体系(龙头企业)建设

  

83160

7132

118800

29700

730

茶叶产地批发市场建设

  

73000

320

22000

22000

683

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组建专业合作社

247500

4379

13200

3300

1100

茶叶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45900

3960

2484

993

786

茶叶基地农田保护建设

  

  

2376

  

  

  

扶贫对象能力建设

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173460

18372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化示范基地排灌水沟;作业道路

80586

831

  

  

  

茶叶营销网络建设

建设完善营销网络

84420

8597

13200

3300

890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生产技术研发(课题研发);茶叶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

77420

3568

16576

1581

1450

合计

  

1209846

267465

346310

108064

6563

池塘标准化改造

对老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

  

40892

91043

5200

  

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60152

181048

2400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20783

41772

2200

  

特色水产苗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特色水产苗种繁育示范基地

  

24961

48969

1900

  

水生动物疫病防治与质量检测

开展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2547

  

  

  

扶贫对象技能培训

开展水产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推广和新型职业渔民培训

351000

2481

  

  

  

合计

  

351000

151816

362832

11700

  

畜禽养殖基地建设

建设生猪、肉羊、肉牛、家禽养殖基地

  

97284

157248

5400

  

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2640

52000

1800

  

畜牧产品屠宰体系

  

  

2640

36400

1250

  

草地治理保护

  

  

7920

  

  

  

畜禽加工体系建设

  

  

  

57554

3320

  

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组建专业合作社

  

5419

36400

600

120

营销网络建设

  

  

  

  

  

  

龙头企业培育

  

  

2640

  

  

  

动物疫病预防防控中心建设

  

  

3960

  

  

  

畜牧产品及兽药饲料检测、检疫

  

  

2640

12480

480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畜禽研究

  

6600

  

  

  

扶贫对象技能培训

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专业培训

348000

15840

  

  

  

合计

  

348000

147583

352082

12850

120

药材基地建设

建设产业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

450000

40803

160380

83358

2675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作业道路、排灌渠、育苗大棚

  

4400

  

  

  

龙头企业培育

建立中药材加工厂

  

15125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药材技术研发;药材技术服务、推广应用

500

2640

  

  

  

贫困农户种植

  

  

25787

54450

36960

375

中药材专业合作

  

45468

4686

81642

52998

2100

扶贫对象能力建设

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5000

13497

2600

1820

375

营销体系建设

建设完善营销体系

1000

11838

2080

1040

225

合计

  

501968

118776

301152

176176

5750

特色

蔬菜

产业

(含

食用

菌)

产业基地建设

建设高山蔬菜基地;地方特种菜基地;山野菜

10000

21648

8320

6240

5000

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组建生产合作社

45468

4686

69272

83512

2100

龙头企业培育

建设生产线

34800

15125

62400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蔬菜技术研发;蔬菜技术服务、推广应用

34800

2970

  

  

  

扶贫对象技能培训

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专业培训

  

10560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蔬菜种苗园区;土壤治理与保护

  

62766

7800

6240

7500

营销网络建设

建设集散市场;建立批发市场

20010

660

  

  

  

合计

  

145078

118415

147792

95992

14600

产业基地建设

优质马铃薯原种基地50万亩

  

2000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马铃薯标准化种薯繁殖基地,土壤治理与保护

  

34000

  

  

  

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组建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

  

2000

  

  

  

扶贫对象能力建设

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

40000

4000

  

  

  

茶叶营销网络建设

建设完善营销网络

  

3000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优质马铃薯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推广应用

  

1100

  

  

  

合计

  

40000

46100

  

  

  

产业基地建设

建设烤烟基地;白肋烟基地

  

8910

  

  

  

初加工配套设施建设

基地标准晾晒房、烤房;基地农田保护

  

7920

  

  

  

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组建专业合作社;培育种植大户

  

1763

  

  

  

龙头企业培育

加工经营

  

443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生产技术研发;烟叶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

  

5280

  

  

  

扶贫对象技能培训

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专业培训

174000

21120

  

  

  

合计

  

174000

45436

  

  

  

产业基地建设

鲜果基地;干果产业

  

17655

  

  

  

果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建立完整的物流链

  

1056

  

  

  

果菜加工配送中心建设

  

  

264

  

  

  

专业合作社建设

组建专业合作社

  

264

  

  

  

龙头企业培育

  

  

196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林果技术研发;林果技术服务、推广应用

  

562

  

  

  

扶贫对象技能培训

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专业培训

391500

15840

  

  

  

合计

  

391500

35837

  

  

  

合计

  

  

3866682

1262006

2578280

591523

39083

  


本规划投资分四年完成,分年度投资需求计划如下:2016年投资12.62亿元,2017年投资50.48亿元,2018年投资37.86亿元,2019年投资25.24亿元。

4.2  资金筹措方案

规划所列项目建设总投资126.20亿元。统筹整合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创新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投入保障机制,县级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各级财政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支持县级深化完善规划引导统筹、重点项目主导统筹、奖补资金引领统筹方式,采取“大类间统筹、大类内打通”办法,实行“部门出料、县级炒菜”。以财政资金统筹为主体,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等各种资金参与。建立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基金、“双创”基金等。大力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县市统筹资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有发展意愿、有资金需求的贫困户实现“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基准利率的信用贷款全覆盖。探索采取政府配股、农户自愿入股为主的筹资方式,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再以小额信贷方式向贫困农户发放。

  

第五章  政策保障

  

5.1  土地支持政策

一是在摸清底数基础上,编制土地扶贫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有机衔接。协调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合理安排小城镇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加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倾斜力度,重点支持促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等重大项目用地需要,保障其合理用地。加快土地整治进程,按照相关政策,加快立项、加快施工、加快验收、加快利用。加大村庄拆建力度,推动人口向县城、小城镇和有产业的中心村集中。坚持统筹推进,把土地整治、村庄拆建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协调推进。要确保土地扶贫工作规范有序推进,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政策培训,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管好用好资金,把土地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土地政策,科学合理用好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设施农用地支持等政策。实施增减挂钩,既可为搬迁农民安置提供用地保障,又能为搬迁农民建新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要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专项安排贫困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新增用地指标所得收益主要用于补助扶贫搬迁、整村推进、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指导贫困县结合贫困村实际,合理设置增减挂钩项目。开展增减挂钩的贫困地区,可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充分显化土地级差收益,加大对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的支持力度。产生的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的,实行项目区分别管理。产生节余指标的县(市)可将拆旧复垦地块和本县域内的建新安置地块组成项目区,编制项目区实施方案;使用节余指标建新的县(市)可单独编制建新实施方案,说明节余指标来源。

三是研究制定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监管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政策措施,完善土地价格形成和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平台,统一交易平台,统一土地交易价格、资源配置、监督管理,实现国有与集体建设用地“同价、同权”的目标。确保土地收益主要用于脱贫攻坚。通过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风险防范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是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方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通过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形成水土保持、土地治理、产业开发、生态建设和城镇化建设 “五位一体”的扶贫开发和企业转型发展新格局。开展以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其他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土地整治项目向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倾斜力度。

5.2  金融支持政策

大力发展金融扶贫工程,充分运用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开展扶贫招商引资。对新办产业化扶贫企业在正常收益前不收任何费用,并通过贷款贴息帮助企业解决土地、人力、财力等困难,以优惠的政策吸引省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吸引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引导实力较强、前景较好的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促进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针对贫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产业、龙头企业的不同要求,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延伸服务网络,增加贫困地区有特色、有潜力的扶贫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政府要加大企业与金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适度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的主渠道作用,适当简化贷款程序,降低放贷担保、抵押条件,延长贷款期限,提高信用贷款额度。尝试以林权抵押、基地抵押等新型信贷抵押模式。为龙头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中介服务,保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需求。金融机构要下沉服务重心,充分利用农村基层组织、驻村扶贫工作队、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站等资源,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贫困人口金融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建立贫困农户个人信用档案,提高贫困户申贷获得率。通过有效拓展贫困地区抵押物担保范围,解决贫困地区贷款贵、贷款难等问题。创新金融帮扶方式,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再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方式,加强对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的信贷支持。

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支持地方与有关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积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民间借贷规范发展,大力扶持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多渠道拓宽产业发展融资平台。对规模小、经营困难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盘活闲置资产。

大力发展果园、林权抵押、仓单、保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重点加大对管理规范、操作合规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贫困村扶贫互助社和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支持力度。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

5.3  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产业扶贫要把扶贫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扶贫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用足用好用活省市支持涉及有关产业振兴和调整的政策,制定出台支持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重点在产业准入、土地供应、资金供给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制定实施各类产业错位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格局;制定鼓励企业投资优势产业、节能环保项目的政策措施。

制定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差别化产业扶持政策,优先考虑并重点支持生态环保型产业、旅游业、特色农业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搬迁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加大农业产业化建设力度,积极发展特色种养农业,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机制,使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增收。对贫困户开展乡村旅游给予资金、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上的支持,鼓励旅游资源、扶贫资金入股参与旅游开发。加大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高效环保、综合设施配套的农业循环产业链。鼓励和支持建档立卡搬迁户通过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民俗工艺、乡村旅游等因地制宜开展创业。

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安排产业项目,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支持贫困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产业化扶贫的特色产业体系,推进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化扶贫事业,尽量避免同质竞争,防止产业趋同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推进农业产业扶贫过程中,各级政府要认真做好扶贫产业优势、产品需求弹性调查研究工作,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扶贫开发中,结合各地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员素质等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特色布局,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开发与扶贫规划,要根据各地不同的产业条件、贫困程度与致贫原因,明确产业化扶贫工作的重点、策略和措施,把产业化扶贫的规划目标转化为精准细致的扶贫分类指导方法,鼓励各地选择市场前景好、比较效益高,能够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项目,推进贫困地区走出符合各地实际的产业扶贫路子,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把产业扶贫政策的含金量有效释放出来。为了充分整合各类扶贫资源,产业化扶贫既要以特定贫困区域为目标,又要鼓励贫困区域产业跨区域合作; 既要倚重特定主业,又要尽力拓展扶贫产业的经营范围与关联幅度。

构建面向市场的、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扶贫运作体系。政府要在区域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做好各个产业化项目的最佳规模效益评估、主辅业综合开发成本效益评估,保障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总体规模适度、产品质量标准较高、主辅业综合开发的良性扶贫产业发展机制。因此,政府既要采取兼并、重组、租赁、股份合作、私营独资等多种形式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扶贫经济实体的规模效益,积极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展开以产权为纽带的更为紧密的股份化合作,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依法有偿向龙头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连片租赁、承包集体土地,最大限度地提升扶贫项目的规模效益;又要积极引导产业化扶贫经济组织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生产标准发展生态农业,注重食品安全检查与管理,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业产品,打造绿色名优品牌产品,同时以一业为主进行多业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完善扶贫产业农产品市场的多样化、系统化、国际化营销体系,最大限度地增进其市场竞争力。

5.4  农业保险政策

重视扶贫产业经营风险,通过完善流通体系、建立风险共担经营机制,加大政府引导和财政补贴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等,健全贫困地区保险服务网络,多渠道分散扶贫产业风险。

一是扩大保险扶贫的覆盖面,围绕各地产业扶贫的方向和特点,将保险服务输送到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力发展农村财产、人身、医疗等保险业务,在防止因灾、因病致贫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抓短板,关注和抓住社会的痛点和盲区。例如在服务开发与资源投入上向社会贫困和基层人群倾斜,针对失独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群专门推出新的保险服务,现在有专门为农民工和农村居民、城镇低收入群体推出的小额人身保险。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鼓励贫困农户参保,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农险服务。

二是要提升保险扶贫的层次,将保险服务延伸至全产业链。在为贫困农户生产风险、生活风险提供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扶贫产业的市场风险保障层面。积极推进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和推广工作,为贫困农户脱贫提供更完整、更完善的保障机制。

三是针对特色农业的特点,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农业保险产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在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保成本、保产量的基础上,鼓励保险机构针对贫困地区开发保价格、保收入的农产品价格保险和特色农险产品,切实提高对贫困地区生产力的保护。鼓励发展小额贷款的保证保险,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提供资金支持。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加农业信贷等信贷扶贫模式,把保险和信贷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带动保险公司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推动贫困人口走上致富之路。

5.5  帮扶政策

根据帮扶内容,改进帮扶方式,在传统的“给钱给物”打卡到户的基础上,鼓励扶贫经济组织(包括扶贫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克服扶贫对象产业发展的短板效应,引导扶贫对象走向市场,切实提高扶贫对象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程度,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动员更多社会力量进入扶贫领域,包括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工商企业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工作的良好格局。开展省内协作扶贫,组织“全省经济强县帮弱县、经济强乡帮弱乡”活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在贫困山区的实施力度,通过森林生态补偿,林业生态护林点政策、退耕还林补助,营造林投资补助等林业补贴方式,促进生态友好型林业特色发展。

对家庭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村生活困难户,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根据有关政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低收入户,要明确具体的到户帮扶措施和年度目标,采取各种扶贫开发方式和方法,扎实开展针对性的帮扶。

5.6  扶贫对象能力建设政策

将产业扶贫与扶智有机结合起来,加大项目区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市场经营风险意识等综合素质培训,为提高产业化精准扶贫效用奠定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

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教育部门要在加快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千方百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经常性教育培训制度,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紧密结合市场的多样化岗位需求,充分利用各类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把农业产业化扶贫有关的农民产业素质、产业技能和法律诚信意识等事项的培训全面系统地纳入政府扶持范围,使大多数贫困农户及其未升学的子女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提高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就业创业的能力。

充分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产品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扶持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将科技进步贯穿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始终,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产业升级,不断开发新产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培育一批科技型扶贫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名牌产品;建立健全技术服务推广与培训体系,采取科技专家下乡、科普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户,着力培养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科技种植养殖能手,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良种良法,为扶贫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建立分级技术培训制度。根据产业化扶贫的需求,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扶贫对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管理、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农业产业化扶贫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管理技能和诚信意识,彻底消除其小农意识,提高贫困地区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与脱贫致富能力。

  

第六章  组织实施

  

6.1  落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

进一步完善“省负总责、市州主导、县抓落实”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省委、省政府向中央立下军令状,省与市州、市州与县市、县市与乡镇均签订精准脱贫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省级主要承担政策制定、宏观调研、工作计划、目标制定、重大项目调研等重大责任;市党委政府承担主导责任;县委县政府承担资金筹措和项目落实责任。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部门协调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教育、卫生以及文化广播等部门的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实施水、电、路、宽带、环境改善等工程,推进农村地区的物流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各部门各司其职,将扶贫任务纳入到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要坚持抓好扶贫开发重大问题的研究、难点问题的协调,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大成效。

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原则,依照各地实际,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原则上每月或者每季度召开一次,主要听取扶贫工作情况汇报,梳理扶贫工作存在的不足,部署下阶段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作,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6.2  健全精准产业扶贫工作机制

在实践中完善和落实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整合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多管齐下,统筹协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调动各方积极性,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不断促进扶贫开发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落地到户,不断形成特色产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在规范全省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基础上,由各级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特定标准或细则,将各地产业扶贫开发和当地扶贫工作政策目标与主攻方向结合起来,将产业扶贫措施与特定贫困致贫原因结合起来,集中力量予以针对性产业化扶持; 针对农村产业扶贫的特殊情况,健全产业扶贫工作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落实产业扶贫保障措施,建立相应的产业扶贫激励机制,有效激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切实有效地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支持县级政府统筹使用相关资金,支持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工作,将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衔接起来,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土地托管、订单帮扶等多种形式,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人口分享产业发展收益。鼓励贫困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产业发展项目,鼓励贫困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产业发展项目。

金融机构要结合当地产业基础及未来经济发展导向,重点加大对当地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供专业、系统和全面的金融服务。把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抓手,推动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增量扩面,着力提升扶贫小额信贷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调动多方资本与银行信贷资金协同扶贫。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是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创新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在信用增进、风险分散、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健全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扶贫开发专项基金,基金来源可以参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计提办法,按照当年实际土地出让收益的一定比例计提。

6.3  开展规划监测评估

各地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科学规划。要始终坚持精确瞄准、精准扶贫原则,通过规划引领,把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可能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发展要素集聚起来,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进行产业布局。

围绕产业精准扶贫,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体系,各县(市、区)编制好实施方案,搞好各级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在建设任务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相互衔接。

建立规划监测信息系统,开展规划年度监测。监测结果用作规划中期调整和终期评估、绩效考核的依据。加强扶贫信息系统建设,跟踪规划落实、项目建设和项目成效情况,全面监测区域发展、精准扶贫和减贫效果;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应用,为科学决策、工作监管和精准考核提供基础性数据,为精准扶贫管理提供依据。在规划实施期满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终期评估工作,确保规划落地,把规划作为资金整合后对贫困县产业扶贫工作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6.4  改进产业扶贫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绩效考评机制,落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制等具体措施,来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产业化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和干部扶贫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加大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核的针对性、科学性,逐步由主要考核产业扶贫有关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产业扶贫开发综合成效转变,注重把产业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考核产业化扶贫成效的主要指标,引导干部把产业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扶贫开发战略重点和地区性主攻方向上来,不断增强其政策、措施的现实针对性和吻合度。

做好产业扶贫数据信息调度,制定监督考核办法,加强对各地产业扶贫推进情况的督促检查,特别是对于农业部定点扶贫县,要进一步细化支持方案,确保定点扶贫任务全面完成。坚持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形成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定期考核机制。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合法权益。

省级采取因素法、目标任务法、绩效考核法等方式分配,切块下达资金,对项目资金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管指导不管具体实施,实行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县”,支持县级集中资金用于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创新资金使用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向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产业开发和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向产业发展,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资金的重要依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9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