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荆州松滋佘生均——用法律智慧破解村组难题

2025-08-13 17:10 松滋市农业农村局

荆州松滋佘生均——用法律智慧破解村组难题

佘生均,1974年出生,家住南海镇麻城垱村16组,是一名四口之家的户主,同时担任该组组长。他家中种植90亩农田,还承包了10亩鱼塘,在忙于农业生产的同时,更以扎实的学法用法实践,成为村组里公认的“法律明白人”。

麻城垱村16组是移民村组,基础条件较差,农业生产面临诸多困难,邻里间因生产生活引发的矛盾也较为突出。自“学法用法示范户”推行以来,佘生均主动通过各类渠道学习法律知识,养成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的习惯,并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成功调处了多起村组纠纷。

一、勤学深思,充实化解矛盾的“工具箱”

面对村组矛盾多、治理难度大的情况,佘生均深知“不懂法难办事”,于是主动通过村委会组织的普法讲座、线上法律课程、涉农法律手册等渠道,系统学习土地管理、民法典、电力管理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他坚持边学边记,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请教,逐渐从“法律门外汉”变成了大家信赖的“法律通”,并养成了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活学活用,巧解村组治理“老大难”

1. 破解电费收缴难题,推动用电模式升级

2023年以前,16组使用专用电,电费需由组长挨家挨户收取,时常出现部分村民拖延或拒缴的情况,不仅影响供电稳定,还引发邻里不满。佘生均逐户上门,结合《电力法》中关于用电人按时缴纳电费的义务等规定,耐心讲解“拖欠电费的法律后果”,让村民明白缴费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最终成功收齐电费。同时,他意识到专电管理的局限性,积极向上级反映,推动村组接入公电,2023年成功实现公电覆盖,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村组多年的难题。

2. 调解建房纠纷,兼顾规划与邻里和谐

村民丁某某与王某某因建房产生纠纷:按村里规划,丁某明新建房屋需向王某轩家适当移动,以拓宽机耕道,方便全组农业生产,但两家均担心自身利益受损,互不相让。佘生均查阅《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农村宅基地规划、集体土地使用的相关条款,向双方说明“村组规划的合法性”“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原则”,最终劝说两家达成共识,既保障了机耕道拓宽,又维护了邻里关系。

3. 化解抗旱用水矛盾,保障农田灌溉

今年旱情期间,16组及周边村组用水紧张,农户间因取水顺序、用水量产生纠纷,甚至与其他组发生用水冲突。佘生均依据《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用水排水的规定,提出“由高到低、由近到远”的科学用水方案,向村民解释“合理分配水资源是相邻各方的法定义务”,成功调解了组内及与外组的用水矛盾,确保每户农田都及时用上水,帮助全组平稳度过旱情。

三、示范带动,形成学法用法好风尚

作为组长和学法用法示范户,佘生均的实践让村民们看到了法律的力量。在他的影响下,16组村民逐渐从“遇事吵架”转变为“遇事找法”,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氛围日益浓厚。邻里矛盾数量明显减少,村组治理更加有序,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法用法不仅能化解矛盾,更能为生产生活保驾护航”,成为移民村组中“学法用法、共建和谐”的生动典范。



稿件提供:松滋市农业农村局张凯、李双龙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