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湖北省农业科技抗灾救灾技术指南——水产养殖

2024-02-23 10:18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一、冰雪天气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一)影响养殖鱼类存活

缺氧、氨氮危害、低温冻伤致死。

(二)严重损坏养殖设施

养殖大棚坍塌、水管冻裂、电力线路障碍、增氧机等机械故障。

(三)容易形成安全风险

意外摔伤、意外溺水、短路漏电。

(四)影响水产物资流通

苗种运输、商品鱼出售、饲料渔药运输。

二、做好预防管理

(一)密切关注天气预警预报

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预警预报,及时掌握降温、降雪的强度及可能影响的范围和持续时间等,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检查投饵机、养殖水管等设施设备,通过加装保暖设施等措施防止水管冻裂。加固池塘、工厂化、筏式等养殖设施,采取稳固措施防止重压引起设施垮塌。修缮水、电等基础设施设备,检修发电机、增氧机、保温加热等设备装置,做好应对断电、断氧和极端低温等应对准备。添置防寒保暖设施设备,采取塑料薄膜覆盖等措施增强保暖能力。建立养殖场值班制度,坚持早晚巡查养殖设施,发现灾情及时上报。

做好大棚等设施的养护和加固。对苗种繁育场、设施养殖场等养殖设施设备的养护,及时清除棚顶积雪,防止保温大棚因积雪过多坍塌。

(三)储备适量应急物资

提前备足饲料、增氧剂、燃料、发电机、消毒剂、消毒设备、抢险工具等应急物资。

三、水产养殖应对冰雪天气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一)池塘养殖应对冰雪天气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1.破冰增氧。凿穿冰层形成若干通气孔,搅动(利用增氧机)防止再次结冰,有条件的可进行冰下增氧;及时扫除冰面积雪,保证光线透入水中,保障水体中的光合作用。

2.提高水位。加注新水,将水位提高30-50cm,保持最大水深,减缓水温下降速度,以利于鱼类越冬;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冰水分离现象,并及时补充养殖用水。

3.及时增氧。控制养殖密度,有条件的可适时捕捞,降低养殖密度和水体负荷;没有结冰的池塘,根据存塘量,开启增氧机,在下半夜开启增氧机至天亮;可能结冰的池塘,白天应间断性开启增氧机,每次开机1-2小时,确保鱼类不缺氧。

4.防风保温。加设温棚,将养殖池塘用塑料布封闭起来(确保不缺氧),提高养殖水体的温度;加设防风障碍物,可在池塘北边采取打桩或者堆放稻草杆等形式形成人工屏障抵挡北风,避免池塘温度大幅下降;投放水草(人工鱼巢),往鱼塘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草,让鱼在草丛中取暖驱寒。

5.加强饲喂管理。低温鱼体代谢低,冰雪天气下无需投喂饲料;雨雪天气过后,温度逐渐上升,先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延缓投喂,再逐步增加饵料投喂的量和次数,直至恢复正常。

6.日常维护。检修线路,加固棚架、增氧机、投饵机等;清扫通路和投饵机等机械上的冰雪;坚持早晚巡塘,检查池塘、塘埂是否漏水,及时处理。

(二)设施渔业应对冰雪的防范救灾技术

1.加固顶棚,及时清理积雪。大棚(以及未拆除的夏季遮阳网)除雪,加固支架,防止坍塌产生次生灾害;清雪时注意人身安全,可用粗绳鞭打拉扯、内部顶托、无人机清雪等方法除雪。

2.检修线路,确保设备运转。确保线路和设备运转正常,保证24小时增氧,或根据养殖密度适时增氧,防止缺氧;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发电机、液氧罐、备用增氧机等;检查进排水是否正常,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检查水产智慧管理系统的报警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停电缺氧时可及时报警)。

3.检查水管,防止水管冻裂。暂时停用水管,应排干管内积水,防止管道冻胀破裂;正在运行的水管,暴露在室外的部分应做好保温处理,防止水管结冰。

4.保温防冻,适时进行加温。室外养殖设施(如:陆基圆桶):微流水防止水面结冰;室内养殖设施:如有必要,可架设暖风机、炭火(注意安全);如果水温低于5℃,不宜再投喂饲料。

5.跟踪市场,及时出鱼获利。关注鱼价变动,在合理价位上出售商品鱼,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冰雪过后的水产复产建议

(一)做好苗种调剂

组织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做好水产苗种的调剂、调运工作,为灾区恢复生产提供优质水产种苗。

(二)科学投喂

水温回升期不可急于投喂饲料,避免鱼虾群因上浮摄食导致冻伤患病;水温低时,水产养殖动物免疫相对低下,需要加强营养,投喂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合法的饲料添加剂,如维C、免疫多糖等,以增强养殖鱼虾体质,提高其防病抗病力;恢复投喂时,应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科学管控投喂量,低温时养殖动物消化能力降低,应把握适时适量原则,以免造成浪费及影响水体水质,投喂量和次数应根据当地水温、天气和吃食情况而定。

(三)水质管理

1.定期监测水质、浮游生物量,保障溶氧;对于透明度过高,浮游植物缺乏的,可补充藻种并增加水体营养;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体的高溶氧、低氨氮和亚硝氮状态,维持温度、pH和盐度等水质指标稳定,尽可能降低患病鱼虾的死亡率。

2.应定期改善池塘底部环境,降解池塘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适当开启增氧机,增加上下水层的交换,及时排出有毒有害物质,以免水体恶化导致病害的爆发。

(四)做好病害防控工作

1.塘内发生病害造成养殖品种死亡时应及时清理、消毒和掩埋,可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对池塘塘基和水体进行局部或全面消毒,发现病害暴发等情况,及时报告。

2.发生病害时,根据《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对症用药,药量要精准。冬季雨雪低温冰冻天气容易造成温度骤降,导致鱼体冻伤,容易暴发水霉病、小瓜虫病、赤皮病等,寒潮过后,选择晴暖天气适量使用二氧化氯、碘制剂等消毒,防止发生暴发性疾病。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