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锦绣村:凝聚大共识 书写新风尚

2025-01-23 16:49 乡村宣教

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锦绣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以村为,以民为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开创“三风行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倡导推广“一约四会”模式,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基本情况

“锦绣山”为当地山名,该村环抱此山,锦绣村便“锦绣山”山名命名。1958年4月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罗马亚外宾视察锦绣村农业生产并到锦绣水库和百里长渠建设现场参观,高度赞扬当地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农业取得的成就,并亲笔题词“祝你们成功”。

全村版图总面积10490.51亩,总人口2263人,中共党员53人,2010年开始村湾改造,现有大章湾、大洪湾、周邓王湾共3个农村自然湾和1个还建小区。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大力推进民主议事、移风易俗、志愿活动、家风家训等培育文明新风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有效地推动城郊复合型村庄服务为民体系建设,乡村治理格局有效提升,锦绣村变得更美、更富、乡风更好了村民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崇尚文明健康新生活,成为了有可观收入、高尚品德、文化素质、文明素养的“四有”新型村民,美丽、和谐、友善、节约的新风图景正在锦绣村里徐徐展开。

二、具体做法

搭建平台汇智,”出锦绣新天地。

一是议出村民诉求“真落实”。一方面发挥党员群众中心、小区物业活动、村湾党员中心户长阵地作用,认真落实“村民议事日”,制作党员联户墙、民情认领单,推进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等形式,将便民惠民服务事项全部公开,真正把权力放到老百姓眼皮下运行;另一方面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开展遍访行动、利用节假日、夜间农闲时间,将协商会开在湾前院子里,听民声、集民意,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党员案头的“头版头条”。通过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450份,统计梳理出4大类15个问题。锦绣村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经村“两委”研究、党员群众圆桌会议讨论、村民代表大会表决进行逐一分步推进解决。汇民意办实事聚民心,村民家门口美丽的“春申大公园”、锦绣新村还建小区、村湾绿净美的生活环境就是村民诉求“真落实”的最好注解,舒适的软硬件环境让群众对幸福生活越发充满信心,干劲十足。


二是激活村规民约“新动能”。锦绣村紧跟新时代,深入贯彻文明建设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结合村发展实际,将“移风易俗”“关爱弱势群体”“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等重要事项纳入村规民约,经村民会议民主商议制定具体实施内容,在传统村民公约基础上,针对锦绣村管理的春申大公园,共同商讨制定了首份“公园美丽公约”。让“村规民约”这种乡土社会契约共识成为了锦绣村乡村治理的一剂良方,护航乡村治理,滋润文明新风。

三是奏响乡村文明“好声音”。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栏,打造“会说话”的文明墙,实行村干部引领,“党员+社工+志愿者”多方力量,网格群、业主群、入户宣传多方渠道发放《致村民一封信》等宣传材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传统美德,彰显红色心发挥红色效应,新思想、好作风的风气在锦绣村渲染、传开。


(二)推进移风易俗,“理”出文明好乡风。

随着生活的慢慢富裕,人情上的思想束缚,红白喜事的支出日渐增加,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2012年锦绣村率先在当地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成员由有威望的退休村干部、老党员组成,在村湾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提倡勤俭节约办、依章依规办、文明简单办。

一是以家宴服务中心“建”出新成效。村集体投入50.8万元建设了约300平方米的家宴服务中心,主要用于办理红白喜事。家宴服务中心内贴有22块红事新风和勤俭办事标语,门口贴有村规民约,引导和监督新办喜事107场,简办丧事50多场,人均礼钱不超过200元,主家自己挑选食材、聘请厨师制作,与酒店酒席相比,一场酒席可节省一半以上费用,大大降低了主家酒席成本,“家门口”的“酒店”降低了酒席成本,收获了绵绵情谊,使得邻里间人情味更浓、关系更和睦,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得到进一步弘扬。

二是以文化进村湾出新特色。从多姿多彩、喜庆热闹的百姓舞台到修身养性的书画培训、健康养生课堂,以及因地制宜结合传统节假日举行的各类活动,让村湾呈现出蓬勃气象和创造活力。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永远跟党走,奉献展担当暨2021年锦绣村首届线上农民家庭春晚节目线下展演活动、唱响红歌跟党走,花样折纸,折出精彩人生活动,以及中国风~穿越古今,簪就三千繁华梦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热情参与的活动,展现了新时代锦绣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弘扬榜样力量,“评”出锦绣好村民

一是选树身边先进好榜样。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户”“身边好人”“树廉洁家风,创幸福家庭活动等评选活动,以身边的先进榜样引领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做好家风建设的发动机。近年来,共评选了文明家庭12户、文明户36户,身边好人60人,锦绣村借此大力开展身边好人讲堂,让身边榜样讲身边故事,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大力营造民风淳、家风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动员村民投身志愿服务。在村党支部的带动号召下,通过专业社工组织指导,锦绣村组建村级志愿队伍,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主动登记自身特长,有的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有的会量血压、有的会自制爱心食物。广大村民充分发挥个人特长,踊跃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共建美好生活。

三是积分制激发文明新气象。创建文明新风尚,激励村民互帮互助积分兑换特色活动,对应的兑换礼品则是大家日常所需的大米、食用油、洗洁精等,村民们对此举措高度认同,既激起了村民们想要学习更多实用知识的初心,又将他们所学实践于锦绣村这个互帮互助的大家庭之中,为构建文明乡风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和促进作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