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2023-11-14 09:55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索引号 011043305/2023-31286 发文日期 2023-11-14
发布机构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文号
农业、畜牧业、渔业 效力状态 有效

前言

2021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也是《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23153号)要求以及湖北省发改委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安排,围绕《规划》主要指标完成、重点任务进展、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形成了《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评估目的:对《规划》明确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实施情况开展全面评估,总结成绩、查找短板、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为全面推进湖北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指导借鉴。

评估对象:《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评估内容:《规划》共941节。《报告》第一章对《规划》的“六区”建设情况、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第二章围绕《规划》的七大重点任务,从进展概况、

实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开展全面评估;第三章围绕《规划》制定的5大行动,从进展概况、落实情况、未完成原因等方面进行评估;第四章对《规划》实施保障情况进行了评估,主要包括工作机制建立、责任体系构建、要素保障推进、鼓励基层探索、监测评估实施等方面;第五章提出了《规划》下一步推进建议。

评估期限:2021年至20236月。由于部分统计数据的缺失,年度数据截止时点为20221231日,月度数据截止时点为2023630日。

第一章 总体实施情况

第一节 “六区”建设情况

一、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区

不断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湖北省建设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区成效显著。一是突破性发展鳜鱼、乌鳢、黄颡鱼、鳝鳅、河蟹等名特品种,2022年,淡水养殖面积790万亩,淡水水产品产量500.4万吨,全省淡水渔业产值1584.3亿元,居全国第一;淡水产品总量已连续27年全国第一,大宗淡水鱼与小龙虾、黄鳝、黄颡鱼等特色品种产量多年居全国首位;潜江龙虾纳入农业农村部首批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评估价值达到350.8亿元,连续4年居全国小龙虾品牌价值榜首,比排名全国第二高出34%。二是着力提升湖北“绿红黑白高香茶”内在品质,实施鄂茶效能倍增计划,全省15个县(市、区)入选“2022年中国茶业百强县域”,居全国第一;2022年,湖北省茶叶种植面积564万亩,产量42万吨,茶叶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801亿元,茶园总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居中部六省第一位。三是积极布局“三江三库”,打造以蜜桔、脐橙为主的知名“橘谷”,全省柑橘种植面积稳定在356万亩,柑橘产业链综合产值超300亿元,“宜昌蜜桔”品牌价值列入全国第二批100个中欧互认产品,“土老憨”“屈姑”“晓曦红”“秭归脐橙”4个企业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四是积极传承药圣之乡、神农故里等历史文化,挖掘蕲艾、茯苓等中药材发展潜力,形成了大别山、武陵山、幕埠山、江汉平原、秦巴山五大中药材优势产区的产业布局,全省中药材总面积稳定在505万亩左右,2022年中药材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386亿元,“中国华中药库”建设有力推进。

二、中部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

城乡融合发展切实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湖北省中部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稳步向前。一是持续巩固拓展“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成果,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集聚发展、提升发展”,“十四五”期间,湖北省新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15.4万人,带动就近就地就业46.3万人,认定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县10个、示范园区39个、示范项目180个。二是建立优质稻、茶叶、小龙虾、生猪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实现由单一的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向科研、生产、加工、贸易、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拓展,截至2022年底,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8027亿元,同比增长9.9%;上市企业达到12家;有效期内“两品一标”1品牌超3000个,品牌数量再创新高,总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省级龙头企业123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82家,均创历史记录;以农旅结合为特点的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2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到357.9亿元。三是推进加工企业向武汉都市圈(布局11个农业产业集群)、襄阳都市圈(布局6个农业产业集群)、宜昌都市圈(布局10个农业产业集群)三大都市圈优势产区聚集,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122家,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33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0:1

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积极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农业生态系统保护,湖北省稳步推进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是全面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实施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县49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21个,2550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通过农业和生态部门联合验收,全省畜禽粪污源资化利用率超过77%,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9.8%2022年,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0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高标准形成了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循环农业样板。二是在鄂东北大别山区开展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在鄂西北大巴山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在鄂西南武陵山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在鄂东南幕阜山区开展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修复布局不断优化,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样板逐渐形成。三是着力推动城市近郊综合整治,城市周边城郊菜等优势基地顺利推进,新洲区紫薇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成功申报为全国12家之一,初步打造形成了绿色“菜篮子”和都市绿色田园综合体样板。四是探索推动企业微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全面推动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打造等工作,截至目前,已有咸宁市、夷陵区、大冶市、郧阳区、安陆市、恩施州共6个市县区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四、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

以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洪山实验室等为骨干,聚合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力量,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攻关,农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湖北省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成势见效。一是在水稻和油菜育种、生猪品种改良、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等方面,形成了育成优质稻新品种“鄂中6号”、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生猪品种“硒都黑猪”、湖北省首个高花青素鲜食甜玉米品种“嘿甜88”、抗根肿病高山萝卜新品种“楚玉2号”、熟卤专用型辣椒新品种“鄂干椒101”以及低镉吸附水稻新品系等一批原创性成果。二是在粮油、果蔬等优质绿色高效种植和加工、淡水养殖尾水治理、农机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农业等领域,组织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75个,面向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开展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开发,继续推动北斗在农业领域规模应用,创新启动北斗在农业领域集成应用,初步建成了北斗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据初步测算,湖北省已实现北斗农机数字经济50多亿元,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三是全面落实湖北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十条”,深入实施院士专家科技服务“515”行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五、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先导区

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湖北省建设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先导区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全省确权登记数据库和信息应用平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土地流转服务和仲裁平台基本建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沙洋县、公安县、丹江口市等地获得全国通报表扬,涌现出按户连片耕种的“沙洋模式”、经营权流转的“华丰模式”、经营权托管的“双丰收模式”、经营权拍卖的“湖山模式”、经营权“流转+服务”的监利“毕利霞模式”以及经营权抵押的“武汉经验”等“三权分置”实践典型模式。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不断涌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形成了“公安三社”模式、鄂州“莲花模式”等一批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武穴市、宜城市改革试点典型经验被农业农村部推介全国,秭归县改革试点典型经验受到农业农村部好评。三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完善,逐步开展湖北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2023年孝感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交易成功,形成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先行先试”的样本。

六、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试验区

大力开展产业促共富、建设促共富、帮扶促共富、改革促共富活动,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是深入实施乡村产业升级建设行动,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品牌培育提升工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程、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等6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1236家省级龙头企业通过二次分红、加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民增收,带动43.89万人实现稳定就业,带动329万户农户发展订单生产;24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193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160万户农户抱团发展,农户生产总成本降低10%以上。二是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建设工程等5大工程加快推进,逐步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2022年,全省共有50个乡镇、500个行政村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单;持续保持全省行政村100%通客车,综合考核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三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成果迈上新台阶,37个脱贫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799家、家庭农场5805家,带动脱贫人口225.94万人。

第二节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总体情况

《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共分为3大类型,包括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共计17项指标(详见表1)。根据对2021-2023年上半年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及预计情况来看,17项指标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其中5项指标提前完成,11项指标按时序推进,1项指标无法评估。具体情况如下:

1 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划》目标

实际情况

2020

2021

2022

20236

完成情况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斤

>500

545

552.9

548.2

-

提前完成

2

油菜籽产量

万吨

>250

241

251.78

274.19

286.09

提前完成

3

肉类产量

万吨

450

307

425.51

440.59

249.88

按时序推进

4

水产品产量

万吨

504

468

483.21

500.42

-

按时序推进

5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3

62.7

64.7

65

-

提前完成

6

高标准农田规模

万亩

4500

3570

3980

4412

4598

按时序推进

7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75

71.3

72.9

73.5

-

按时序推进

8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80

75

76

77

-

按时序推进

9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

高于国家规定合格率

99.4

97.5

98.8

99.2

按时序推进

10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

2.8

1.5(规上)

2.56

2.63

2.65

按时序推进

11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亿元

5188

4359

4923.06

5321.87

1878.58

提前完成

1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95

94

94.7

95.3

95.3

提前完成

13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95

90

90.15

91.05

93

按时序推进

14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40

29.9

-

-

34.65

按时序推进

1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000

16306

18259

19709

9105

按时序推进

16

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180

144

-

160.2

172.1

按时序推进

17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

12.5

11.5

-

-

-

无法评估


(一)提前完成(5项)

——预期性指标4项。分别是油菜籽产量、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约束性指标1项。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按时序推进(11项)

——预期性指标9项。分别是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约束性指标2项。分别是高标准农田规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三)无法评估(1项)

——预期性指标1项。为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二、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规划目标。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00亿斤。

2)完成情况。2021-2022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别为552.9亿斤、548.2亿斤,较2025年规划目标值分别超过了52.9亿斤、48.2亿斤,提前完成《规划》设定目标。湖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70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截至目前,已划定401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固提升。根据目前提前完成情况与采取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00亿斤的《规划》目标。

(二)高标准农田规模

1)规划目标。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规模超过4500万亩。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湖北省高标准农田规模分别达到3980万亩、4412万亩、4598万亩,年均增长率达到11.17%。湖北省出台《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北省绿色农田建设示范指导意见》,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逐步加大省级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新建项目省级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的300/亩提高到600/亩,改造提升项目省级财政补助390/亩,高标准农田规模逐年扩大。根据年平均增长情况与采取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高标准农田规模超过4500万亩的《规划》目标。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国家规定合格率。

2)完成情况。农业农村部规定,到2025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2021-2023年上半年,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5%98.8%99.2%,均高于国家规定合格率。湖北省围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等重点产业推进标准化生产,探索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合格证+追溯”管理模式,推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电子合格证开具工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稳定提高。根据目前完成情况与采取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规划》设定的高于国家规定合格率目标

三、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

(一)油菜籽产量

1)规划目标。到2025年,油菜籽产量超过250万吨。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湖北夏收油菜籽种植面积分别为1630万亩、1728.65万亩、1833.45万亩,油菜籽产量分别达到了251.78万吨、274.19万吨、286.09万吨,提前完成《规划》设定目标。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油菜生产,将油菜生产任务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将油菜任务逐级分解到县到市、到镇到村、到田到户,同时通过统筹油菜综合扶持政策,落实各项支持资金用于油菜生产工作,特别是省财政新增7500万元支持油菜扩种50万亩,发布印发油菜轮作技术指导意见和田管技术指导意见指导秋播生产,深入实施科技服务油菜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行动。根据提前完成情况与采取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油菜籽产量超过250万吨的《规划》目标。

(二)肉类产量

1)规划目标。到2025年,肉类产量达到450万吨。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肉类产量分别为425.51万吨、440.5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9.80%。湖北省连续三年争取省政府出台“猪八条”“猪九条”“猪十条”等政策措施,开展生猪养殖扩能增量综合奖补;开展种猪场和规模猪场贷款贴息;推进肉牛肉羊增量提质,支持45个县实施中央牛羊增量提质项目,每县安排中央资金不超过1000万元;将生猪等养殖业发展重点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合理预留项目空间。根据年平均增长情况与采取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肉类产量达到450万吨的《规划》目标。

(三)水产品产量

1)规划目标。到2025年,水产品产量达到504万吨。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水产品产量分别为483.21万吨、500.4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41%。湖北省加快督导推进鄂城区、枝江市、潜江市等已获批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整县推进试点,继续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落实国家和省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专项建设规划,全面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强县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创建,支持科研院所和养殖主体开展模式创新和试验示范。根据年平均增长情况与采取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水产品产量达到504万吨的《规划》目标。

(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超过了64.7%65%,提前完成《规划》设定的目标。湖北省加快建设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洪山实验室、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神农)设施等重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人才、产业、资金聚集。组建特色稻、稻田油菜、蔬菜、马铃薯、道地药材、茶叶、非洲猪瘟、黄鳝、食用菌等9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农业核心算法、南方籼稻、耕地肥力恢复等9个优势领域和水生蔬菜等11个湖北特色领域建立项目储备库。根据目前提前完成情况与采取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的《规划》目标。

(五)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较2020年增长3.7个百分点。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72.9%73.5%,较2020年分别增长了1.6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湖北省制定《进一步做好机械化播种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明确深入开展机播质量情况大调研、大摸底,机械化播种技术大培训、大宣传,机播质量大指导、大比武,省农业农村厅将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支持力度。根据年增长情况和工作措施来看,预计截至2023年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到2025年可完成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的《规划》目标。

(六)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1)规划目标。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较2020年增长5个百分点。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超过76%77%,较2020年分别增长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湖北省“无废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将大力推广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畜禽标准化养殖等高效生态模式,加快农业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增点扩面,开展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完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等工作。根据年增长情况和采取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规划》目标。

(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8,较2020年增加1.3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分别达到2.562.632.65,截至目前较2020年增加1.15。湖北省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围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继续推动每个农业大县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支持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贴息贷款项目,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供应链。根据年增长情况和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8的《规划》目标。

(八)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18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5%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为4923.06亿元、5321.87亿元,其中2022年较2025年规划目标值增加了133.8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51%,提前完成《规划》设定的5188亿元目标。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面促进农林牧渔业稳产保供2023年行动方案》,全面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根据目前提前完成情况、年增长情况和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188亿元的《规划》目标。

(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为94.7%95.3%95.3%,提前完成《规划》设定的目标。2022年与2023年上半年,湖北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同时,湖北省将全速推进农村安全饮水提标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全力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根据目前提前完成情况、年增长情况和采取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的《规划》目标。

(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

2)完成情况。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为90.15%91.05%93%。印发《湖北省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由一个省直相关单位牵头,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一个专班推进的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对口督导机制,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卫健委、省乡村振兴局组成3个工作专班,分片对17个市(州)开展专项督导,持续开展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统筹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根据年增长情况和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的《规划》目标。

(十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较2020年增加10.1个百分点。

2)完成情况。2023年上半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4.65%,较2020年增加了4.75个百分点。湖北省印发《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5年)》,把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根据年增长情况和工作措施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的《规划》目标。

(十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5%左右。

2)完成情况。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9元,同比增长12.0%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09元,同比增长7.9%;年均增长率达到9.94%。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向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合理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显著增多,湖北省各地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将乡村产业振兴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中之重,这将增强吸纳更多本地农民工的能力,进而给农民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根据综合情况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的《规划》目标。

(十三)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达到180元。

2)完成情况。2022年、2023年上半年,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分别为160.2元、172.1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48%。湖北省全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要求。根据综合情况来看,预计到2025年可完成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达到180元的《规划》目标。

(十四)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1)规划目标。到2025年,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达到11.5%

2)完成情况。根据《2021年湖北省统计年鉴》公布的农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总支出为28788.96元,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032.29元,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仅为7%2022年,相关部门暂未统计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数据。2021年相比较2020年而言,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下降,主要是受大环境影响,各类学校延迟开学或提前放假,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萎缩,电影院、景区、KTV等文化娱乐场所暂停营业,外出旅游需求急剧下降,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急速下降。2022年年底政策调整,2023年经济运行环境逐步常态化回归,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迎来高速复苏期,文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有迅速上涨之势。综合以上情况来看,暂无法评估该项指标。

第二章 重点任务进展情况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以防止规模性返贫为重点,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重点工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落实情况

(一)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2要求,全面梳理政策措施,分类有序推动现行帮扶政策的延续、优化、调整。一是全力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健全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推动防返贫监测试点工作,监测户零资料申报、政策明白纸和‘一码通’等创新做法广泛推广,数据信息共享比对平台持续完善,识别认定时间缩短至15天。及时调整监测标准,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范围调整为7600元。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实施精准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截至20236月底,全省监测对象共8.87万户、26.43万人,经过帮扶,6.46万户、18.96万人已消除风险,占比71.74%。。二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2022年,发放中央和省级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4.5亿元,资助学生58万人;改造农村危房8612户;投入49亿元实施79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611万人供水条件得到改善。截至20236月底,农村低收入人口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2.26%。三是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基”3工程投入资金6.06亿元,累计投放贷款144.68亿元,持续支持安置区发展基本产业、解决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推动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落实《湖北省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持续发挥扶贫项目资产效益,截至20236月底,5646座光伏扶贫电站累计结算发电收入59.1亿元。五是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5721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4451个行政村,投资项目3669个、资金522.71亿元。六是大力发展就业帮扶车间开发乡村公益岗位,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加强技能培训,优化就业服务,脱贫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截至20236月底,全省外出务工脱贫人口215.5万人,达到年度目标的103.4%;公益岗位安置22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帮扶车间达到1283家,实现“两个稳中有增”。七是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机制组织省内经济强市县、省直单位定点帮扶37个脱贫县“十四五”以来,43个经济强市县落实财政援助资金12亿元;350家省直单位累计落实帮扶资金24.29亿元;积极争取中央定点单位支持,17家中央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77亿元。

(二)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扎实推进政策衔接、帮扶机制衔接、驻村帮扶工作衔接、考核机制衔接,巩固脱贫成果迈上新台阶。一是坚决落实主体责任。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有效衔接有关具体工作,协调解决矛盾和困难。40位省级领导联系3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深入一线解难题、抓督办、促落实。二是坚决落实帮扶责任。坚持选优派强,全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56万人、驻村工作队1.12万支、驻村干部3.82万人,接续奋斗在基层一线,选派总数排全国前列。三是持续加强衔接资金投入。2021-2022底,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衔接资金476.39亿元,其中省级97.66亿元继续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28个国定脱贫县整合资金282.87亿元。四是强化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涉农信贷支持,支持省级金融机构积极向总行、总公司争取对湖北的专项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县域倾斜信贷资源。五是加强工作考核。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有效衔接工作,先后出台《湖北省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湖北省驻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加快健全有效衔接政策体系。对17个市州、92个县较真碰硬组织开展省级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压紧压实市县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

(三)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不断健全

建立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截至20236月底,将178.2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对象与防返贫监测对象信息比对,将98766名符合条件的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2023年全省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年人均标准分别达到6904元、13482元,比上年提高10.2%11.7%,全省共有104.9万脱贫人口纳入低保、特困供养兜底保障范围。

(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湖北省涉农专项资金持续向脱贫地区倾斜,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超60%。以全产业链打造为抓手,紧紧围绕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全省脱贫地区“三大药谷、四座茶山、五大水果带”产业格局更加鲜明,脱贫县市37个主导产业、69个优势产业更加稳固,90%以上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参与产业发展,40%以上收入来自于特色产业,脱贫地区产业振兴迈出新的步伐。37个脱贫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799家、家庭农场5805家,带动脱贫人口225.94万人。大力推进消费帮扶,28个国定脱贫县在“832”平台销售帮扶产品25.25亿元,居全国首位。

(五)城乡融合发展切实加快

创新城乡人力要素流动机制。一是深入推进“三乡工程”。出台《关于深入实施“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鄂人社发〔202136号)等文件,从首次创业、示范奖补、创业平台、税费减免、融资贷款、项目用地和全方位创业服务等方面,为返乡创业人员量身打造政策扶持链,促进人员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十四五”期间,湖北省新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15.5万人,认定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县10个、示范园区39个、示范项目180个,奖补5140万元。二是持续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依托“院士专家服务515行动”“博士服务团”“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等人才项目,累计选派104名专业人才担任市县产业发展顾问,每年选派100名“博士服务团”为贫困山区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市民化转型,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

创新农业农村用地方式。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模式,着力支持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建设,及时保障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用地需求。强化土地要素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落实县乡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过渡期内,脱贫县每年单列安排6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通过打好“迁村腾地、土地增减挂钩”、国土综合整理、农民承包地有偿退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组合拳”,不断提升土地要素保障效率。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宜城市、大冶市、恩施市、沙洋县等4个试点县市流转宅地,做好全域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核)查等工作,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探索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

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各级财政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及相关平台建设,印发《关于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共建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乡村发展新途径,扎实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建设。建成并启用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平台(“鄂融通”),开通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融资担保、人才服务、快贷、政策贷等场景专区,入驻金融机构(含分支机构)3314家,汇集2352个金融产品,融资总金额超5764.88亿元,乡村振兴版块汇聚17个市州平台的147项产品,融资担保服务“三农”质效明显提升。

专栏2-1 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武汉“三乡工程”。武汉市大力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盘活了大量农村闲置资源,有力推动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发展,被中央农办评价为探索实施乡村振兴的“武汉样板”,并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创新榜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将其列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案例。

宜昌市长阳县“四图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模式。宜昌市长阳县探索国土整治、限期开工、依法收回、重新出让、腾笼换鸟等方式,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创新提出“制作工作底图、形成地类图斑、完善基本现状图、绘就设计蓝图”的“四图”工作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脱贫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扶贫产业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支撑,脱贫地区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了乡村产业基本全覆盖,但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对特殊扶持政策依赖性较强,扶贫产业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内生发展能力不足、产业同质化现象普遍、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固等问题。根据《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数据显示,原国定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22元,仅为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1.2%,说明脱贫地区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产业帮扶联农带农效果有待提升。

二是城乡要素流动不够顺畅。湖北省城乡人力要素流动机制不断创新,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但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城镇化的“不完全性”、土地管理制度的“不适应症”仍然存在,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城市净流入的格局尚未改变。其中,资金是乡村发展的关键要素,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第二节 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有力

一、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以建设长江中游水稻产业带、长江中下游油菜产业带等为重点,强化保供固安全,推进粮食、生猪、油菜等大宗农副产品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落实情况

(一)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粮食储备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调整优化地方粮食储备功能布局和品种结构,完成省级储备粮集中管理,推动市县储备向中心粮库集中。截至20236月底,湖北省落实地方储备粮规模260.3万吨(含玉米储备2.6万吨)、地方储备油规模5.487万吨;落实36个大中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超百万城市等成品储备粮9.724万吨,其中武汉市5.63万吨、襄阳市0.576万吨;建立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6.28万吨,中国供销小池沿江粮油储备基地可增储粮食10万吨,江陵、荆门两个沿江供销粮食储备基地储备粮食31万吨。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印发《健全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实施方案》《湖北省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实施意见》《湖北省省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管理细则(试行)》等文件。截至20236月底,安排省级财政资金3.18亿元,支持78个县市区和1个省直企业开展109个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补短板项目建设。湖北省实有各类粮食应急保障主体3411家,较2020年增加828家,增幅32%;应急供应网点2705家,已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7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

粮食安全服务保障机制更加健全。自觉将粮食工作放在先行区建设大局中来谋划推进,印发服务保障先行区建设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工作方案,制定粮食安全年度目标和任务清单,推动粮食安全纳入建设先行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认真组织完成粮安“省考”,每年按照市州自评、部门评分、汇总报批步骤,对17个市州分别形成正向、负向评价意见和考核分数,以省粮安领导小组名义印发考核结果通报,督促问题整改。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固提升。抓牢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生产,持续推进1800万亩水稻核心区、1000万亩小麦优势区建设,调整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豆类、薯类等特色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稳麦扩油原则,持续压减冬闲田扩种冬小麦,推动小麦向北纬31°以北适宜地区集中。2022年,小麦总产81.1亿斤,同比增加1.2亿斤,夏粮夏油生产成效获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双季稻面积402.34万亩,同比增加22.19万亩、增幅5.84%,面积实现2015年以来首次恢复性增长示范推广“水稻+”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0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2023年上半年,夏粮面积1951.61万亩,同比增加11.88万亩、增幅0.6%;总产97.73亿斤,同比增加1.29亿斤、增幅1.3%,连续4年实现增长,且夏粮单产增幅居十三个主产省第三位。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粮食产能保持稳定。据统计数据,2021年湖北省粮食面积7029.0万亩,总产552.9亿斤;2022年湖北省粮食面积7033.4万亩,总产548.2亿斤,均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粮食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

畜禽绿色供给效能大幅提高。制定《湖北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湖北省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实施方案》,连续三年争取省政府出台“猪八条”“猪九条”“猪十条”等政策措施。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十四五”以来先后创建18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因地制宜发展楼房养猪、高效叠层养禽等设施畜牧业,建成投产全国单体规模最大、楼房层数最高的楼房养猪项目,蛋鸡“124”养殖栋数达到3730栋。促进畜禽产能稳定发展,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能繁母猪存栏251.4万头;猪、牛、羊、禽累计出栏(笼)量分别为4286.2万头、107.6万头、631.6万头、61649.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2%2.5%8.8%0.7%。猪牛羊禽肉产量由2020年的307.1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440.6万吨,增长了43.4%;禽蛋产量2020年的193.1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208.0万吨,增长了7.7%;肉蛋总产量达到648.6万吨,同比增长4.3%,为近十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油料自给水平不断提高。争取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用于菜籽油产业链建设、“荆楚粮油”抱团进商超和粮油加工技术改造,争取中央财政补助2亿元支持建设江汉平原“双低”油菜产业集群,补贴1亿元支持武穴市建设以油菜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快提高供给保障水平。多措并举增加大豆生产,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强化农业科技攻关,充分挖掘各地大豆种植潜力。着力扩大油菜生产,加快开发利用冬闲田,提高油菜机械化水平。强化油茶扩种的用地和资金支持,推进低产低效油茶林改造。持续促进各类特色油料作物和木本油料生产,全面提高油料综合保障能力。2022年,油菜种植面积达1729万亩,油料产量374.19万吨,比上年增长5.7%沙洋县建有全国首家、全省唯一的油菜文化博物馆,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菜籽油之乡”,油菜集中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均居国内前列。

渔业提质增效全面推进。一是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发布《湖北省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专项建设规划(2021-2035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推荐模式和技术要点》,全面推行“三池两坝”、复合人工湿地等集中连片治理模式。截至20236月底,湖北省已累计改造治理池塘157.8万亩,累计投入尾水治理项目资金超13亿元,项目支持改造治理面积97.65万亩,其中,2022年安排渔业发展补助资金5.9亿元,支持打造2000亩及以上集中连片示范点19个,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面积28.17万亩。二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大力推广工程化循环水、陆基高位圆池、“零排放”圈养桶等现代养殖方式,2022年安排渔业发展补助资金5300万元,支持打造47个设施渔业示范点。湖北省已建成圈养桶1709个、陆基圆池7435个、池塘跑道2702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规模196万立方水体,设施渔业规模达462万立方米。三是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发布《湖北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关于进一步规范稻田综合种养实现稻渔双赢的指导意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水平逐步提升。2022年,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总面积达到802万亩,水产品产量102.3万吨,稻田综合种养总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一。创新发展稻鳖、稻龟、稻鳅、稻虾鳝、稻蟹、稻虾憨等新模式,建设稻渔种养专业合作社2419家、百亩以上种养大户7900个、千亩示范基地200多个、万亩示范区12个,创建国家级示范区10个。建设省级小龙虾交易市场,建立全国首家虾稻产业大数据中心,其年交易额突破80亿元。

蔬菜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统一规划引领,科学布局,突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已基本建成城市周边城郊菜、“一圈一带”设施菜、长江汉江沿线水生菜、鄂西南高山菜,大洪山和鄂西北食用菌等5大优势基地。引导蔡甸、洪湖等莲产业优势产区发展,推进宜昌、恩施武陵山区高山蔬菜基地建设,促进随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香菇)建设,加快发展大球盖菇、羊肚菌、秀珍菇等珍稀食用菌,其中高山蔬菜、水生蔬菜、出口型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全国领先。持续开展蔬菜主推技术示范及高效菜园建设,加强蔬菜产业技术调研指导。2022年,湖北省蔬菜及食用菌累计播种面积2015.5万亩,居中部第2位、全国第9位;产量4407.93万吨,居中部第2位、全国第6位。据生产调度,2023年上半年,湖北省蔬菜累计播种面积1052.01万亩,累计产量2154.31万吨。湖北省蔬菜生产供应充足,花色品种丰富,市场保供稳定,总体呈良好发展态势。

推进农业防灾减灾常态化。一是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出台《湖北省气象局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案》,强化气象灾害应急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能,进一步完善各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联络员会议制度,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业务逐渐向乡镇延伸。拓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各地利用网格化平台、村村响工程、12316益农服务平台、“邻里一家亲”微信群等渠道传播气象灾害预警和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初步实现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到人。二是统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完成《湖北动物防疫条例》修订,印发《湖北省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十条》《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方案》《湖北省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实施方案(2022—2026年)》,扎实开展春、秋动物集中免疫、动物疫病净化和西南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联防联控等,指导宜昌市建成全国首个羊布病净化示范区,为羊布病区域净化打造“示范样板”。三是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实施生猪私屠滥宰“百日整治”和“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等行动,加快构建从生产到消费终端全链条闭环信息化追溯体系,指导丹江口市开出全国省域第一张无纸化动物产品检疫B证。四是完善防疫体系建设。制定《湖北省2022-2025年官方兽医培训计划》,组织对湖北省2500名官方兽医开展在线考试工作,开展湖北省动物防疫体系统计摸底工作。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共建兽医实验室92个、动物卫生监督机构63个,乡镇兽医机构1076个,村级防疫员8061人。

(三)农业绿色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示范推广“水稻+”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2022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1.7%,化肥施用量相比“十三五”期末下降3%,利用率提高到41%左右,湖北省耕地质量等级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6022.65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55.2%,农药使用量相比“十三五”期末下降6.1%。印发并实施《湖北省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推动每个涉农县1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实施减抗行动,所有涉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实施减抗行动,抓好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工作,累计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5个。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近年来,湖北省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23.12亿元,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实施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县49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21个,培育粪污处理专业化主体67个,累计粪肥还田面积357万亩,25501个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通过农业和生态部门联合验收。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过77%,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9.8%25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实施了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累计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5个,其中2022年新增10个。不断强化技术示范引领,钟祥市畜禽粪肥还田和反应器堆肥技术分别入选全国典型模式。在宜昌市、仙桃市、潜江市、新洲区、郧阳区、监利市、枝江市、秭归县等15个市、县(区)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试点,试点县2022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75%以上。

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举办湖北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协调机制会议和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全面启动活动,以江汉平原与大洪山区、大别山区与幕阜山区、秦巴山区与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与武陵山区等四个普查片区为核心,以县为单元,以湖北省103个县市区的农田生态系统、渔业水域为重点普查范围,组织推进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针对外来入侵物种,坚持“一种一策”,实施精准防治,建成全国第一个水花生天敌叶甲越冬繁育基地,水花生生物防治技术覆盖30多个县市,防治示范与推广面积达180万亩,基本构建水花生与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系统。组织开展“生态农场”建设与认证,2022年获批22个国家级生态农场,数量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27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在全国率先将省级生态农场创建活动纳入省委、省政府批准的示范创建目录。

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出台《关于长江汉江湖北段实施禁捕的决定》,印发《关于加强市县渔政执法能力建设的意见》,长江、汉江沿线13个县(市、区)单独设立渔政执法机构,其他县(市、区)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中保持渔政执法相对独立。二是加强转产安置。加强退捕渔民就业、社保和安置情况动态监控,组织退捕渔民就业帮扶暖心行动,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信息的四送活动,实现退捕渔民“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1年,湖北省渔民转产安置工作在全国考核中位列第一。三是加强执法监管。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设立江段长983名、岸线长3455名,选聘协助巡护员1786人。投入4.07亿元,建成88个“天网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四是加强资源保护。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水生生物监测,建立监测站点91个,完成51个湖库型保护区本底调查,长江监利段“四大家鱼”卵苗发生量从最低时的不足1亿尾,提升至78.7亿尾,刀鲚、鳤鱼时隔30年重现湖北江段,濒危物种长江江豚野外种群达194头,三年增长21头。针对部分湖库型保护区种群结构失衡、生态承载超量等风险问题,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湖北省5个禁捕湖库成为全国唯一获批的增殖渔业资源利用试点。

专栏2-2 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潜江市推进虾稻共作微生物腐熟技术模式。充分利用秸秆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龙虾品质。2021年,全市秸秆理论资源量约72.5万吨,可收集秸秆资源量55.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3%

黄石市大冶市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粪肥还田利用率达90%以上,化肥施用量减少30%以上,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总体合格率常年在99%以上,入选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恩施州咸丰县探索出丘陵山区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破解了传统农业“大肥大药”问题,做足特色种植“农药减量”、果菜茶“肥料提效”、山地“土壤治理”、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文章,水稻亩增25-60公斤,玉米亩增10-75公斤,马铃薯亩增20-120公斤,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60余个,入选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宜昌市夷陵区推广“配方肥+有机肥”“施用土壤调理”“施用石灰”“喷施叶面阻控剂”等模式,设立虫情监测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土壤采样点、气象监测站等各类监测点329个,全区14035.16亩安全利用类受污染耕地得到有效治理,入选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武汉市新洲区2019年开始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有偿回收,通过高标准建设区级转运储存中心,在全区15个街镇设置48个回收网点,每年对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三年时间共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210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0%以上,处理率100%,实现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面回收、安全处置。

(四)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扎实有力

加强耕地保护与利用。严格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按照自然资源部下达湖北省耕地保护任务逐级精准确定各级耕地保护任务,湖北省划定耕地692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950万亩。持续开展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目标考核,针对耕地质量监测、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区域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实施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用地踏勘论证、健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出台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措施,成立耕地流失整改专班,大力推进耕地流失整改工作。

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出台《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北省绿色农田建设示范指导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物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生态转型。逐步加大省级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新建项目省级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的300/亩提高到600/亩;改造提升项目省级财政补助390/亩。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12万亩,绿色农田示范核心区超过20万亩,辐射带动区超过50万亩。

持续提升耕地地力。进一步优化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湖北省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达到1281个,布设密度1.8个点/10万亩。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评价覆盖湖北省耕地,全省最新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49,比上年度提升0.03个等级。扎实推进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建设,在2017年搭建省级耕地质量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每年开展数据平台提档升级和数据更新维护。因地制宜实施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完成退化耕地综合治理试点面积20.36万亩,试点区耕地土壤pH值平均值从5.28提高到5.75,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高了0.43。开展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示范推广调酸改土培肥综合治理技术面积8万亩,示范区耕地土壤板结现象减轻,酸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五)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稳定提高

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围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等重点产业,组织相关市州县、单位、企业,开展标准研制,每年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00余项,其中2021年立项119项,2022年立项132项。集成一批生态、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其中,生态茶园建设及加工提质集成技术、精品果园(柑橘)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等4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被列为湖北省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茶园绿色生态栽培集成技术等3项技术被推选为湖北省科技服务农业产业链十大引领技术。加强示范引领,兴办示范点20个,湖北省示范面积11.3万亩,超目标任务1.3万亩,超幅13%;辐射推广面积335万亩,超目标任务35万亩,超幅11.7%2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奖,1项技术获国家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示范认定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截至2022年底,“两品一标”农产品超3000个,总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超目标任务600个。

推进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制定《推进食用农产品常规药物快速检测技术方案》,推广运用胶体金技术开展快速检测达到33.8万批次,检测成果运用能力有效提升。加强市、县农产品质检中心(站)项目建设督促指导,强化检测机构能力验证,不断提升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水平。湖北省95个涉农市、县两级检测机构通过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比例达到52%2022年,在农业农村部对湖北省开展的2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总体合格率达98.8%,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出台《关于深入实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修订《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职责分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协作机制。积极探索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合格证+追溯”管理模式,推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电子合格证开具工作。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已创建成功并命名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共计2批、15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4个,正在创建的第三批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分别为11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粮食安全仍然面临多重挑战。粮食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稻谷自给有余,每年向省外销售100亿斤以上;但玉米、大豆等饲料用粮和食用油外购量较大。粮食储备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仍需持续完善,粮食储备品种和布局仍需优化,成品粮储备需要进一步充实,饲料用粮缺乏储备保障。应急主体散、小、弱,难以形成“拳头”,应急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协同运转尚有差距。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不高,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建设滞后,粮食(特别是饲料粮)流通效率低,物流成本较高。粮食产业发展质量亟待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发展不够,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企业、大品牌。

二是农业绿色发展压力仍然较大。面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水土资源越绷越紧。如水资源方面,2022年湖北省平均降水量987.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835.1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2.2%,比常年偏少15.2%,属偏枯年份;地表水资源量690.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58.0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714.2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9.4%

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膜有效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湖北省畜牧业养殖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总量在1亿吨左右,养殖畜禽污染带来的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7%)与河南省(82%)、江西省(>80%)等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推广与应用进度缓慢,难以适应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需求。农业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机制不健全,污染成本偏低,农业绿色发展压力仍然较大。

三是种植比较效益仍然偏低。2019年以来,化肥、农药等农资投入成本持续上涨,2020年、2022年,湖北省接连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历史罕见伏秋连旱等自然灾害,受成本上涨与灾害天气频发重发影响,农业生产利润空间持续大幅缩减。以中稻为例,2022年湖北省水稻亩平净利润392.6/亩,为近年最低,同比减少305.6元,减幅达42.0%

第三节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高效打造

一、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按照构建“51020”4现代产业体系部署,坚持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优势主导产业,瞄准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建立和落实“链长制”,千方百计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现代农产品加工万亿级产业,促进湖北由农业产量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转变

二、落实情况

(一)农业产业布局全面优化

种植业养殖业布局优化情况。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共划定401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023年,启动建设1个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市、8个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和80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共建立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22个、全国有机农业农产品基地7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1个、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2个。


专栏2-3 种植业养殖业布局情况

粮食作物。已形成江汉平原优质营养籼稻、鄂东糯稻、鄂中北优良食味粳稻等优质稻基地,北纬31度以北优质中筋和中强筋小麦,鄂西山区富硒马铃薯、鄂北平原丘陵优质早熟薯以及江汉平原和鄂西春玉米、鄂北夏玉米、城郊鲜食玉米等粮食种植集中片区。

油料。目前已经形成鄂中丘陵优质油菜,鄂北岗地、鄂东大别山区高油酸花生等优势产区。

蔬菜。已基本建成城市周边城郊菜、“一圈一带”设施菜、长江汉江沿线水生菜、鄂西南高山菜、大洪山和鄂西北食用菌等5大优势基地。

水果。形成了长江三峡优质柑橘带、汉江流域优质砂梨带、316107国道沿线优质甜桃带三条水果带。

茶叶。建成鄂东大别山茶区、鄂西武陵山及宜昌三峡茶区、鄂西北秦巴山茶区、鄂南幕阜山茶区和鄂中大洪山茶区五大优势茶区。

中药材。形成大别山、武陵山、幕阜山、江汉平原、秦巴山五大中药材优势产区。

生猪。形成江汉平原、鄂中生猪产业板块,鄂西北生猪产业板块,鄂东生猪产业板块,鄂西南生猪产业板块四大生猪优势产区。

家禽。形成鄂北肉鸡产业带,鄂中南肉鸡产业带,鄂中、鄂东蛋鸡养殖板块,江汉平原蛋鸭养殖板块。

水产。2022年安排渔业发展补助资金5300万元,支持打造47个设施渔业示范点。丘岗山区充分利用山泉水资源,设施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十堰市近两年已建在建拟建的设施渔业规模达120万立方米。

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优化情况。共获批创建69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潜江、夷陵、随县、蕲春、孝南、京山、武穴、襄州、沙洋等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潜江、夷陵、随县、蕲春等4个已获认定)以及三峡蜜橘、潜江小龙虾、鄂西南武陵山茶、鄂西北香菇、江汉平原“双低”油菜、禽蛋、稻米等7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进度不断加快。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产值达到1.33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

专栏2-4 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优化情况

围绕三大都市圈因地制宜优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实现产业从分散布局向集聚集群发展转变。

武汉都市圈初步形成了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黄石市(大冶、阳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鄂州市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赤壁青砖茶产业集群、潜江市特色食品产业集群等11个农业产业集群;

襄阳都市圈初步形成了襄阳市(襄州、枣阳、南漳)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十堰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十堰市竹房城镇带有机食品饮料产业集群、鄂西北香菇产业集群等6个农业产业集群;

宜昌都市圈初步形成了湖北酒业产业集群(松滋白云边、宜昌稻花香、枝江酒业)、鄂西南武陵山区(宜昌、恩施)中药材产业集群、宜昌市(长阳、五峰)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恩施州(咸丰、来凤)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等10个农业产业集群。

乡村旅游业布局优化情况。2021年以来,全省共有2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入选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宣传名录2023年征集并推介42条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涵盖17个市州、178个旅游景点。武汉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新洲区紫薇都市田园综合体获批创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宜昌市发布“陌上花开 春满宜都”体验游等112023年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成宜都国家柑橘公园。恩施市以“恩施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带整体打造”为契机,开发土家女儿会、茶马古寨等具有民族风情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情况。2022年,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8027亿元,同比增长9.9%,综合产值过500亿元的产业链达到6条,生猪、小龙虾、优质稻米产业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2023年一季度,全省新签约农业产业链项目189个,签约金额762亿元、同比增长33.6%;新开工项目151个,总投资505.9亿元、同比增长15%。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标准研制工作深入开展,2022年、2023年共立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约200项。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情况。截至2022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122家,省级龙头企业123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82家,均创历史记录。百亿元龙头企业新增3家、达到4家(稻花香600亿元、省粮油集团154亿元、银丰集团105亿元、劲牌公司104亿元),10亿元以上新增12家、达到70家。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上市企业达到12家,双港禽蛋科贸公司等13家企业成功创建全国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湖北省种子集团等12家企业入围国家种业振兴阵型企业。2023年上半年,重点调度的100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营收424.5亿元,同比增长1.86%。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申报上市“金种子”“银种子”企业,2023年上半年,全省新增上市后备企业72家,其中“金种子”8家、“银种子”64家;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21日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魔芋第一股”。

农产品品牌打造情况。持续扩大“中国荆楚味 湖北农产品”影响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荆楚粮油”荣获中国十佳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潜江龙虾、随州香菇、洪湖莲藕、恩施玉露、恩施土豆、宜昌蜜桔等9个品牌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二。随州香菇、洪湖莲藕、秭归脐橙等11个品牌入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截至2022年底,全省有效期内的二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2911个,总量居全国第三。2022-2023年度潜江小龙虾、随州香菇、蕲春蕲艾品牌评估价值分别达到350.8亿元、110.85亿元、110.05亿元。

(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情况。截至20236月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1.76万家,同比增长4.83%,农户入社率近50%。县级以上示范社11304家(其中国家示范社519家、省级示范社1201家)。因地制宜组建行业性联合社、区域性联合社,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达到691家。组织夷陵区、襄州区等三批共12个县开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第三批4个试点县进展顺利,形成“安陆市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会”“襄州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服务中心”“蕲春县运用‘互联网+’销售”等发展模式,襄州区经验做法在全国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专栏2-5 省林业局、省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情况

省林业局。林业专业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增长,总数达1.85万个。其中,建成28个国家级示范社、58个省级示范社,直接带动和影响农户121.64万户。

省供销社。依托以社有企业、农批市场、连锁超市、村级综合服务社为主体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商品经营体系,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0794家,2022年全省供销社系统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家庭农场培育情况。截至20236月底,在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录入的家庭农场达到18.04万家,同比增长4.3%。全省“六有”家庭农场总数达到26255个;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7757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50家。竹溪县群鑫生态林牧家庭农场、仙桃市心怡家庭农场两家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推介的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情况。截至20236月底,全省共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4076个,农业生产托管7964.46万亩次,服务小农户数量331.63万户。2023年上半年,分解落实中央社会化服务资金48519万元(农业农村部门33617万元、供销部门14902万元)、中央下达任务面积687万亩(农业农村部门承担任务面积476万亩、供销部门承担任务面积211万亩)。

专栏2-6 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保康县以服务主体为单位,通过户与户之间自愿结合,由510户人家组成一个“互助组”,目前已组建367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队,成立了近5000个农民“互助组”。通过集中劳力、集中时间、集中农机具,有效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入选2022-2024年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秭归县将农户自发组织的“采果队”“采茶队”“飞防队”“修剪队”等发展为独立法人组织,培育专业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力军”,已注册柑橘采果队75家、茶叶机采队3家、植保飞防组织8家。积极鼓励加工类、电商类企业成立自身随时可以调遣的“游击队”,以保证自身生产、收购、交易质量,已有七公主果园、欧珂农业、老爹果园等10多家电商成立专业收购团队。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奖补范围,对经营服务收入达到20万元的给予营业额5%的补贴。支持集体组织带头发展,2021-2022年,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完成柑橘生产管理服务面积46431亩次,服务农户7562户次。

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情况。1236家省级龙头企业通过二次分红、加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带动43.89万人实现稳定就业,带动329万户农户发展订单生产。潜江华山“返租倒包”、宜都土老憨“一股份三合作”、华贵食品“两提供、一回收、一加工、一销售”等模式带农增收效果明显。24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193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160万户农户抱团发展,农户生产总成本降低10%以上。37个脱贫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人口225.94万人。开创土地流转和农房出租得租金、就业务工得薪金、自主销售得现金、入股分红得股金、生产积极得奖金“五金”模式,2022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按交易量返还成员总额约45.53亿元,按股分红总额达22.68亿元。

专栏2-7 利益联结机制典型案例

秭归县积极探索推进“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产业化联合体2家(1家省级、1家市级),形成多方共建、利益共享的脐橙产业发展格局。2022年底,全县167个村集体经营收益总额达3976.82万元,村均达23.81万元。1556家市场主体带动23208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脐橙产业,户均家庭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从事柑橘服务、搬运、采摘劳动力的日平均工资达5001000元。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推动“农业+”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交叉重组,成功举办三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截至2022年底,累计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2个、乡村旅游重点镇7个,14个村和乡村民宿纳入全国乡村旅游观测点。以休闲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融合,2022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2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到357.9亿元。率先开展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创建工作,评选首批10个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街区,推进2021-2023年度49个“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指导英山县、郧西县、宣恩县等地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推进红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支持发展庭院经济,在11个县开展庭院经济试点,打造180个示范村、5400户示范户。

产业融合载体建设情况。扎实有效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落实产业融合项目按季调度。认定18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9个(已认定13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0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农业产业强镇69个,推介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4个、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350个。

专栏2-8 产业融合载体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截至20236月底,累计争取宜都等19个示范园纳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已完成认定13个。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亿元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3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首批1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工作已完成,并建立了动态监测制度。

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已获批创建潜江市(2017年)、夷陵区(2019年)、随县(2019年)、蕲春县(2020年)、孝南区(2021年)、京山市(2022年)、武穴市(2022年)、襄州区(2023年)、沙洋县(2023年)共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认定潜江市(第一批)、夷陵区(第四批)、随县(第四批)、蕲春县(第五批)共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京山市、武穴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期评估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考核。

(五)农业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深化

国际产能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推进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全产业链开发合作,鼓励开展橡胶、棕榈油、可可豆等产业投资,探索形成产工贸一体化合作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农业境外投资协议投资额累计5.4亿美元。湖北省联丰海外农业开发集团在莫桑比克设立湖北-加扎友谊农场,从事农业种养殖、农场投资、农产品加工、种子生产与销售。湖北企业建设的中国—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国在非洲建立的第一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水平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质量农产品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持续组织外向型农业企业参加“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部长会议、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和国际茶日·大使品茶、中非经贸博览会暨湖北-非洲农业领域经贸合作论坛、中非创新发展与合作论坛等活动。2022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234.16亿元、同比增长32.9%2023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152亿元、同比增长71.1%,在全国居第六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产业链建设相对薄弱。湖北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大龙头缺少、大品牌缺乏、产业链缺失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全国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有72家,山东有11家,湖北只有4家。在品牌建设方面,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多而不精、集中度不够,除“潜江龙虾”外,尚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领导品牌,与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农产品加工整体规模靠前,居全国第7位,但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7%,精深加工仅占农产品加工的20%左右,生猪精深加工率不足13%,鸡蛋仅有7%左右可加工成蛋液、蛋粉或其他产品。

二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尚需健全。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较为困难,据最新监测,全省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合作社还有9196家。部分合作社与社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机制,采取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方式的合作社占比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总数偏少、规模不大、服务领域拓展不够、服务带动能力不强。2021年湖北托管服务组织数量仅占全国的2.9%,且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耕种防收环节。

三是农业对外合作存在不确定性。国际环境不够好。三年疫情影响,叠加近年来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冲突,农业对外合作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部分地区与国家对本地农业和农产品采取保护政策,对农业准入领域、外来人员入境签证等方面规定十分严格,不利于境外农业企业发展。外向型企业不够强。我省从事境外农业开发和投资的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实力不够强、融资能力较弱、应对国际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对境外政策、国际贸易规则了解不够深入,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

第四节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一、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创新引领,在“藏粮于技”、畜禽良种培育、农业绿色发展、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二、落实情况

(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洪山实验室建设,持续打造华中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集聚地。2021年,支持建设2个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和1个科学观测实验站开展条件能力建设。2022年,新增4个区域技术公共研发中心53个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和3个部省共建实验室。推进在鄂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作物遗传改良和杂交水稻2个实验室成为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新获批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构建“产学研推”一体化生物育种创新平台,组织高校院所与龙头企业联合,布局建设绿色优质水稻、动物疫病防控、家畜种业、油菜、淡水渔业、生物农药等6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获批重组玉米等作物种质创新及分子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批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新建湖北省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获批中央农业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生物育种、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高效种植养殖技术、智能农机装备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动植物疫病和虫害防控等重点领域,组织6个科技重大专项和481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积极组织优势科研力量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农业领域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5项,与科技部联动实施“长江中下游坡耕地红黄壤与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油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组织遴选稻--油(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稻田轮作大球盖菇生态循环技术等27项符合绿色增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要求的农业主推技术。支持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水稻偏籼型籼粳亚种间不育系的创制与利用”列入农业农村部“火花技术”培育名单;庆发禾盛选育的杂交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HC-021C号纳入“中巴经济走廊框架”,武汉市农科院选育的“武禽10肉鸭”获得国家审定。

大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院士专家科技服务“515”行动,加快打造“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精准支持”的科技服务体系。2022年,推广主推品种104项,重大技术91项,建立协同推广示范基地172个,服务29641个新型经营主体,为产业节本增效27.98亿元。2023年上半年,示范推广品种112个,农业实用技术100项,建立示范基地242个,举办培训班166场,开展技术咨询服务2652次。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22年,推广油菜机播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等新技术33项,茶园“去夏增春”栽培模式等新模式23项,建设产业示范基地82个,培训农民1.5万人,为产业节本增效14.5亿元。2023年上半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推广新品种12个,新技术47项,新模式41项,新装备2项,新产品8项。支持省农科院开展农业科技“五五工程”,省农科院与29个市、县政府共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共集成示范326项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推广54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171项,解决制约企业发展关键性技术难题126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通过组织院士、科研人员、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等500余人“下乡驻企”,主动参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开展对接活动900余场,共有256项科技成果在鄂转化,转化金额1.03亿元。

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构建一主多元、高效协同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主推技术遴选发布制度,加快农业主推技术示范推广。2022年,省级发布27项农业主推技术,组织县市推广绿色高效实用技术1027项次,共创建农业主推技术示范样板1228个,开展示范观摩活动1207场次,培训农民11.67万人,集中示范面积497万亩,辐射带动5215万亩,实现节本和提质增效81亿元。2023年上半年,省级发布30项农业主推技术,向农业农村部推荐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湖北省9个品种和9项技术入选。围绕全省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深入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推动“515”科技服务行动与产业融合发展,指导各县市建立完善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机制。继续支持脱贫县、生猪大县全面实施特聘计划,从农业乡土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种养能手和村级防疫员中招募特聘农技员(防疫员),开展产业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服务。

(二)现代种业新高地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完成湖北省40个畜禽品种的遗传资源普查、性能测定和16个水生物代表品种的调查工作。组织开展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工作,确定57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明确保护主体,压实保护责任,强化保护措施。推进种质资源库建设,总投资达1.09亿元的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已于202211月开工建设,种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连续两年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强化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已鉴定评价种质资源2200余份,完成“十四五”时期规划任务的73.33%。海南省以江汉大学MNP技术为依托的动植物种质资源分子检测与种质健康实验室已建成投入使用。

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农业产业化十大重点产业链建设方案》《湖北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从2021年开始,省现代种业产业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从2022年开始,另外每年安排5000万元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和核心种源选育攻关。支持生物育种底盘技术研发,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挖掘的玉米KRN2基因和水稻同源基因OsKRN2,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我国农业科学领域唯一的入选成果;华中农业大学主持开发的《猪功能位点液相基因芯片研发与选种选配应用》,获得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江汉大学原创发明的MNP标记法生物DNA鉴定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鉴定效率和准确率提高到99.98%以上。加强核心种源选育,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共审定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品种315个,完成规划任务的78.75%;审定推广鄂丰丝苗、虾稻1号、华夏香丝、秧荪1号、秧荪2号等专用品种;中油所自主选育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单产突破419.95公斤,含油量达50.38%,刷新了长江流域油菜高产记录。深入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年以来培育并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品种(配套系)5个,其中省农科院成功研发“硒都黑猪”生猪新品种,实现了湖北省国审生猪品种“从01”的突破。

强化供种保障能力建设。争创国家级制繁种基地和畜禽核心育种场,“十四五”以来,新增国家级制种大县3个、区域性良繁基地12个,推进纳入国家政策支持框架的基地县达到13个,国家级种公猪站1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累计获得中央投资2.25亿元。积极推进搭建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认定打造区位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示范引领成效显著的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基地26个,在25个主产县市布局打造省级新品种展示示范点(片)38个,年集中展示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110余个,推进80余个农业主产县市因地制宜建设新品种展示点200余个,集中展示推介农作物新品种3000多个(次)。强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在湖北省构建种子信息观察点100个,常年争取落实国家和省级救备荒种子储备500多万公斤。强化质检能力建设,推进通过省级考核认证的农作物种子检验机构达到24家,新认证的江汉大学生物基因检测鉴定中心成为湖北省首家第三方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种子检测支撑体系稳步增强。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

壮大“湖北制造”农机装备产业。不断优化农机装备产业结构和布局,高标准建设农机装备产业园,已建成长投国泰农机产业园(黄陂)、东风井关农机产业园、湖北名泰农机产业园(南漳)、中国南方农机产业园(京山)和星光玉龙农机产业园(通山)等规模性产业园,初步形成区域现代农业装备产业集群。全产业、全环节梳理湖北省农机装备短板弱项,形成涵盖主要粮油作物、特色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的短板机具需求清单,制定《湖北省农业全产业链短板机具科研导向目录》。引进中车集团星光农机落户通山,江西绿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宜昌。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延伸产业链条,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2022年,全省143家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总产值约为29.3亿元,同比增长约15%;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规模以上企业42家,比2021年增加11家;外向型企业34家,出口额1.23亿元,占出口企业总产值9.17%。农机装备研发制造稳步推进,2022年,省财政安排省级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资金2000万元,重点支持基于北斗技术的多功能复合式智能精准变量施肥播种机等22个“产学研推”联合技术攻关项目;2023年,省财政继续安排2.36亿元,对省级推广农机装备实施补贴,加速农机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加快推进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补贴“杠杆”持续撬动农业机械化,2022年,全省共实施补贴资金10.31亿元,补贴农机具14.68万台,受益农户10.31万户;淘汰报废各类老旧农业机械1640台、受益农户1557户,农民享受报废补贴资金1422.5万元;在49个县市对水稻机插(播)、小麦和玉米机播等粮食生产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农机作业补贴。深入开展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创建,截至目前,39个县市和3个地级市成功创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制定农机科研导向目录,27个项目入选农业农村部农机具补短板研发项目。推动省内46家农机制造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新增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202项。大力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和联合攻关,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发布水稻、油菜、露地蔬菜(甘蓝)三种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江汉平原区、鄂北岗地、鄂东北低山丘陵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西山区、大中城市郊区根据区域地形地貌、主要产业和作物形成了适宜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

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能力。启动实施农机安全生产三年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平安农机”示范创建,累计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市1个,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33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36个。全面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提前全面完成“变拖清零”工作目标。2021-2023年期间完成专项鉴定21项,开展农机新产品试验验证83项。完成四类机具质量调查,共调查机具518台;受理投诉案件15件,结案15起;完成32家企业176个产品的证后监督检查。积极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在荆门市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改善农业机械通行和作业条件。积极发挥基层农机土专家作用,遴选8名国家级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组织对专业农机手的专题培训和各类农机大比武活动,全省已培训机手和修理工达14.3万人次;组织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土专家进村入户,帮助和指导农机手保养、检修和调试各类农机具180万台(套)以上。推进农机跨区作业,推广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农机作业服务,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连续两年推介35个湖北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

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一是“三农”数据应用在线化。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集采集、交换、共享、汇聚为一体的湖北省三农数据平台。打通湖北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北斗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湖北省农药追溯系统等信息系统数据对接渠道,以自动定期的方式开展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汇聚总量达6000多万条。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中国邮政湖北省分公司开展三农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工作,为农业普惠金融产品研发提供三农基础数据资源,支撑农业信用体系建设,解决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在线化。将农产品生产、初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进行在线监管,推动区块链、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三是农业投入品监管在线化。结合农业投入品监管,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执法”工作,完善农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体系。四是畜禽防疫与检疫监管在线化。开发湖北智慧兽医系统,包括动物检疫、运输监管等6个核心子系统,实现动物防疫与检疫闭环、动物检疫申报与检疫出证闭环、调出地与目的地反馈信息监管闭环,基本实现全链条全程闭环监管。

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一是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开展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2021年推荐老河口市成功申报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生猪)建设项目,争取中央投资145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对生猪疫病疫情的精准诊断、预警和防控,构建动态数据库,实现生猪养殖各环节互联互通。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和企业成功申报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等16家单位为省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湖北省大田种植、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信息化水平分别达到36%23%42%23%。二是积极推进农机智能化应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北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全省20个基于北斗的智慧农场和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基地加速建设,6302个合作社累计安装北斗终端超4.52万台套,装机量领跑全国。2021年,首次大面积推动插秧机和粮食烘干机装备北斗终端,累计发放深松、油菜轮作、机插秧、粮食烘干、植保飞防、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等各类政策项目补贴8亿多元。截至目前,全省在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机械化六个环节,累计作业面积达到1.18亿亩次。在黄陂港湾永旺、罗田新隆、监利兴华等一批有条件的合作社开展农机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合作社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和综合农事服务水平,助力智慧农场试点建设。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一是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荐枝江市、南漳县、咸丰县和鹤峰县等四个县(市)入选全国首批“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同时遴选秭归等8个省级试点县,制定出台《湖北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农产品电商创新发展。潜江小龙虾、秭归脐橙、随州香菇、洪湖莲藕、恩施硒茶、蕲春蕲艾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卖向全国和全世界。其中,仅秭归脐橙网络年销售额就突破10亿元。二是推广“政府+邮乐购站点+益农信息社”运营模式。持续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建设和应用服务工作,印发《湖北农邮共建共用益农信息社实施方案》,全面推广“政府+邮乐购站点+益农信息社”运营模式,整合农业农村部门及邮政企业服务“三农”资源,探索一站多用、共建共用模式,全省益农信息社行政村覆盖率超过80%。三是将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训重点课程。将手机技能应用培训与湖北省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相结合,纳入培训公共知识课程,并将《农民手机应用指南》作为培训教材免费发放。从“查询信息、获取服务、网络营销、生产应用、便捷生活”五个方面,教会学员使用手机移动端电子商务,掌握运用手机端查阅有关信息和便民服务内容。北斗导航赋能农机精准作业,促进京山优质稻产业迈向高标准智能化等4个案例入选全国智慧农业优秀案例。

专栏2-9农业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武汉市投入近2000万元,开发了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做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

秭归县水田坝乡未来农场脐橙生产基地首期500亩基地已实现24小时视频监控,消费者购买的每一盒未来农场生产的脐橙都附有区块链信息,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到产品上市时间、品种、种植责任人、品质检测、基地全景、品质监控等详情。

宜昌市开发“农资管家”手机App,包含农业投入品监管、进销存管理、农业执法智能处理等功能,实现了手机App现场查询检查、网上办案互动、农资监管和数据分析、中心后台执法指挥等功能。

枝江市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发展电商企业超1200多家,电商网店超9100家,从业人员超3.2万人,是全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十佳县域、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省唯一的淘宝村百强县;高标准建成4个淘宝镇、22个淘宝村,总数位列全省各县(市)第一;枝江市电商产业园等3个园区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

潜江市组织种植、畜禽、水产、农机等行业技术专家29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通过村镇益农信息社服务网点开展专题讲座、新技术培训。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0000多份,参加活动的人员达5000多人次,现场技术咨询1000多人次。

利川市打造集生产、展示、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利川智能蔬菜园,园区运用5G网络及物联网技术,集气象环境监测管理、病虫害监测预警、土壤墒情监测、水肥一体化管理、大棚自动控制管理5大系统,通过监控网络全覆盖实现单体薄膜温室自动智能灌溉施肥,玻璃温室、连栋薄膜温室全智能管理,农产品溯源赋码及行情分析,自动诱虫、杀虫、收集、分装、排水系统作业,远程问诊,手机APP远程一键操作等功能。

利川智能蔬菜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创新成果多,但转化利用不足。湖北省农业科研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发明专利、标准、品种等数量逐年递增,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6所高校的“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省农科院农业科技资源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农科院前列。然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质量应用于实际生产不足等问题突出,全省每年产出千余项涉农科技成果,一些成果在发过论文、评完职称后束之高阁。由于部分农业科技成果熟化度不够、需求与供给不能有效对接、企业成果承接能力弱、成果转化效益低等多方面原因,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真正投入农业生产推广应用的不足50%

二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明显。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支撑力度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农机作业要求。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实施范围尚未全面铺开,部分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于50%。农机流通和维修服务网点、区域性农机抗灾救灾、应急救援中心、农机场库棚、农产品烘干仓储设施等方面建设滞后,农机“下田难”“维修难”和“停放难”等问题依然制约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基层农机管理、技术、经营和实用人才缺乏,农机人才队伍难以满足行业发展要求。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动能亟待提升。农机装备产业弱小,据统计,全国农机生产企业上万家,湖北省仅有100多家,农机产值不到全国的1/100。农机企业分布散、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所生产的农机装备产品无法满足湖北省“七山一水两分田”复杂地形地貌的需要,产品研发设计与农业农民生产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异,农机产品特色化和差异化体现不充分,导致“平原地区农机应用率较高,丘陵地区应用率低;种植业机械化程度高,畜牧水产等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难以支撑“十大千(百)亿产业链”发展。

三是农业信息化水平亟需提升。农业数据整合共享不足。各级各部门基本建立了相关应用平台和数据系统,但互联互通程度不高,农业数据资源共享难度大、利用率低。数字技术应用动力不足。农业行业整体存在生产周期长、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慢、比较效益偏低等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普遍较弱,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动力不足,农业信息化建设意愿不强。农业信息化投入不够。各类农业项目面向数字农业领域的投入偏少,难以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数字农业专业人才缺乏。数字农业领域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非常短缺,制约了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第五节 乡村建设行动稳步推进

一、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以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为紧要,坚持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而建,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荆楚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和幸福乐园

二、落实情况

(一)乡村规划建设科学推进

乡村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各县市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布局,7832个村庄编制形成村庄规划基本成果。编制发布“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56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9.87%

村庄建设科学规范。持续跟踪了解村庄撤并合村并居工作情况,合理确定行政村规模。开展农房质量安全品质提升试点示范,2023年上半年,全省70.1%的新建农房有设计方案或采用标准图集。积极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全省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数达到270个。

(二)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引导群众全程参与户厕建改,做到农户确认同意后才能施工,确认满意才能验收合格。2021-2023年上半年,全省共计建改户厕47万余户。开展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统筹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190个,按农业农村部农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农村卫生厕所计算口径统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松滋市“三链三化”入选全国6个农村厕所革命典型案例。

专栏2-10 松滋市农村厕所革命典型经验做法

松滋市通过“三链三化”模式,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现了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市的改厕目标。

统筹“责任链”、保障“高效化”。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协同、各乡镇村落积极实施的工作格局。

治用“循环链”、效能“生态化”。将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绿色产业培育结合,在农户集聚区优先建设集中处理工程,依托产业基地续建水肥一体化利用工程,用于农作物喷滴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完善“服务链”、管护“精细化”。将全市17个乡镇(街道)分区划块,明确各区块的服务主体,推行“点长”负责制,签订服务合同。引入市场机制,推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培育7个农村公共治污设施经营服务组织、培训农民网络技术服务人员70多名。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编制《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依据“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争取中央预算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4.8亿元,在秭归县、天门市等24个县(市、区)建设一批农村有机生活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截至20236月底,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4.65%,较2020年提升了13.85个百分点。印发《湖北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截至20236月底,新增完成纳入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218条。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编印《湖北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开展生活垃圾示范社区、示范村创建活动。截至20236月底,全省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231个、示范村1025个,带动全省7991个行政村、4.38万个自然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占比达26.3%。印发《脱贫县偏远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试点工作》,在全省13个脱贫县的16个乡镇,推进偏远地区小型化、分布式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广罗田、黄梅、随县等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做法,统筹规划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和干湿分类投放、收集、清运中转、终端处置业务。截至目前,全省再生资源经营网点6788个,回收农村生活垃圾39.81万吨,实现再生资源回收购金额223.44亿元。

专栏2-11 随县农村垃圾“两网融合”典型经验做法

随县供销社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营模式,主动“联姻”江苏阳光朗洁集团和湖北省再生资源集团,注册成立随县供销朗洁公司,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运行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网络体系,大幅度提升了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水平。

村容村貌全面提升。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十百千万”乡村建设示范创建,研究制定乡村建设示范创建指南,示范引领全省乡村建设。全省 2.2 万多个行政村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庄清洁行动季节战役持续发力。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制定出台《湖北省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评价指标》和《湖北省乡村绿化美化导则(试行)》,统筹中央造林补助资金支持乡村绿化美化。截至20236月底,全省已建成省级森林城镇77个、森林乡村446个。

专栏2-1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

襄阳市精心解剖山区、平原、丘陵三类村庄,测算全市补齐14项短板弱项需要160亿元,村平500多万元。为破解资金难题,指导督导各地采取“八个一部分”办法筹资:整合上级财政项目资金解决一部分;本级财政配套奖补一部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一部分;从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中返还一部分;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部分;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改革措施释放一部分;村组、农户、乡贤、能人自筹捐助一部分;不足部分从政策性银行融资。紧抓农发行支持“三农”发展机遇,全市争取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3个、70.02亿元,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夷陵区有序推进“四小四美”建设,大力开展村庄节点建设和微整治、微治理,积极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开展美丽村湾、美丽庭院、美丽茶园、美丽桔园建设,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全域组织以“清垃圾、清沟渠、清农业生产废弃物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为主题的村庄清洁行动,以“扫干净、收通豁、码整齐”为主题的庭院改造行动。截至目前,“美丽庭院”遍及全区各村,累计创建“美丽庭院”3900余户。

(以“小庭院”扮美“大乡村”)

潜江市竹根滩镇群联村对全村进行整体规划,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全村旱厕并纳入污水管网处理,安装路灯300盏,修建景观隔离带2500米,为村民修建文体广场两个,美化绿化农户前庭屋院。先后荣获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等称号。

(潜江市竹根滩镇群联村村景)

(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

实施农村道路通畅工程。截至2022年底,累计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3个、国家级示范县16个、省级示范县47个、省级示范乡镇188个;创建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个,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6.7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43.54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比例达到98.8%。积极开展管理养护试点工作,省本级以及潜江、丹江口、钟祥、宜都、红安、南漳等6个县市被交通运输部列入改革试点单位,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高位推进公路桥梁三年消危和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让老百姓走上“放心路、放心桥”。

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共有9个国家级示范水厂、50个省级示范水厂,仙桃、武穴、广水、东宝等30多个县(市、区)已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形成规模集中为主、小型分散补充的农村供水格局。2022年,共投入49亿元实施79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611万人供水条件得到改善。截至2022年底,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人口占比分别达到95.3%(超额完成)和79.5%,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23个百分点,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专栏2-13 农村供水保障典型案例

郧阳区组建茂源农村供水服务公司,统一管理农村供水工程,实现管理专业化、经营企业化、供水商品化、服务社会化、效益公益化,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工程良性运转。计划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农村供水水质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当地县城供水水质水平。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升级。全省行政村通光率100%4G网络覆盖率100%2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光率99%以上、4G网络覆盖率99%以上;农村平均宽带速率达100M,与城市宽带速率相当。组织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申报工作,择优推荐老河口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等7家主体申报2023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在黄陂港湾永旺、罗田新隆、监利兴华等一批有条件的合作社开展农机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智慧农场建设试点。实施湖北省老河口市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生猪),打造湖北省首个标准化生猪数字化养殖基地。加快乡村治理服务数字化进程,利用数字平台开展党务、村务应用的行政村数量超5万个,全省全民健康信息专网基本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

专栏2-14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典型案例

利川市石板岭蔬菜专业合作社利用大棚物联网基础设施采集农作物种植生产各维度数据,园区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农场农作物生长环境情况、预警信息等,并对气候进行预测,提前预防恶劣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保障农作物高品质高产量输出,提高农场整体生产效率。

秭归县积极推进秭归脐橙数字生产,全县累计建设数字化脐橙田间轨道运输系统900多套18万米、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1万多亩,小型气象站25个。着力建设“三峡柑橘产业大脑”,发布秭归脐橙系列价格指数,创新“柑桔种植一张图、包装加工一条线、全球销售一张网”产供销全链数字模式。

乡村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沼气工程在农业废弃物消纳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的突出作用,因地制宜新建一批中小型沼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率有效提高。2023年,全省新建沼气工程82处,新增发酵池容积11750立方米。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协调解决部分地方光伏备案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清洁电能就地消纳。截至20236月底,19个列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县(市、区)年内新增备案容量26.5万千瓦、新增并网容量12万千瓦,累计备案容量125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25万千瓦。加强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加快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2023年,在农村地区安装太阳能路灯12090盏、太阳能热水器500台、生物质节能炉2825台。实施“气化乡镇”工程,组织完成宜城、黄梅两个生物天然气项目验收。

(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独立设置幼儿园9597所,在园幼儿173.1万人,教职工22.4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45%,形成了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办园格局。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持续对中小学校布局均进行优化整合,基本实现乡村初中学校向乡镇集中,乡村小学“1+N”1所乡镇中心小学加2-3所村小或教学点)结构布局,2022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4%。大力推动教联体建设,两批次共确定189个省级教联体试点,全省纳入教联体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3276所,占比为45%。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先后实施三期中职学校重点建设规划,支持每个县(市)集中力量办好1所中职学校,教育部门管理的中职学校总数从2013年的308所调整到2022年底的255所,校均在校生数由1333人上升到1718人。

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投资7亿元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2691个,利用抗疫特别国债20余亿元为全省1438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发热诊室1396个,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累计投入超17亿元为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数字化诊疗设备、配备949台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为全省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添置2万余套智能健康服务包,基层医疗卫生装备水平极大提升。全省乡镇卫生院已基本实现DR、数字化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血常规分析仪等主要检验设备全覆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医保经办服务网络,全省2.8万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达到99.99%,农村低收入人口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2.26%。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统筹发展,修订完善出台《湖北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办法》,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力度。截至20236月底,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28.3万人。推进养老服务提质扩容,按照一县一特困供养机构(社会福利院)、一乡镇一所农村福利院,构建县、乡两级特困集中供养网络,56个县市已实现失能特困县级集中照护,全省县级集中照护失能特困人员11837人。积极推行急难发生地临时救助,探索开展“一次审批、分次救助”。2022年,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19.5万人次,平均救助水平达到2095/人次。创新社会救助服务方式,省级确定8个市县示范发展服务类救助,“物质+服务”救助方式逐步形成,全省有91个县(市、区)共支出1.4亿为17.2万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类救助。

(五)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全省建成可持续运营村级服务网点2071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9.88%。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创建49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0个省级电商示范县,累计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44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44个、乡镇电商服务站468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8540个,行政村电商快递服务覆盖率达到75%。冷链物流设施加快建设,2020-2022年共争取中央建设资金7亿元,对县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采取先建后补的形式给予补贴,建成保鲜设施5713个,新增保鲜能力80万吨。推动部省签署共同支持国家级潜江小龙虾交易市场建设合作备忘录,指导荆州、潜江建设“通达全国、世界知名”的国家级淡水产品、小龙虾产地市场,强化国家级农产品流通节点功能。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采取整市推进工作方式,加快推动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工作。2022年,支持各地改造提升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5个、乡镇商贸中心36个。开展省级示范试点。在湖北省纳入乡村振兴考核的83个县(市、区)范围内,遴选20个县(市、区)开展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试点,为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典型经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村庄规划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一方面,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推动力度不足,村庄规划编制发布率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片面追求应编尽编,导致出现批量编制情况,编制成果缺乏统筹谋划,脱离发展实际,难以有效指导村庄建设。

二是人居环境提升水平有待提升。湖北省多数县(市、区)财政投入有限,涉农资金整合难度较大,社会资金撬动不足,多渠道投入机制还不健全。常态化管理不到位,注重节日战、突击战,存在“运动式”整治现象。内生动力不足,有的地方宣传发动不到位,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把日常保洁等同于人居环境提升。

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县域公共服务供给不能完全适应乡村居住分散的特点,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农村教育、医保、社保标准虽逐年提高,但城乡保障水平差仍然存在差距。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福利性养老机构保障面过窄,养老服务工作还停留在较低水平。

第六节 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一、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二、落实情况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实施“红色头雁”工程。落实“联县驻村”工作机制,2022年全省共选派1.77万名驻村第一书记、1.2万支工作队接续开展驻村帮扶,选派总数全国第二。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头雁”示范培训项目,遴选出133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开展培训,培养了一批站位高、能力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组织驻村第一书记、百姓宣讲员、致富带头人等,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各项助农惠农政策以及新时代十年湖北农业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导农村群众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严格遵守“两委”换届规定,印发《关于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回头看”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全面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回头看”工作,常态化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县级联审,净化、优化村(社区)干部队伍。

(二)基层治理水平逐渐提升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各地普遍建立“时间存折”“文明积分”“爱心超市”等激励机制,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缔造和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搭建“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为重点的“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入驻村庄616个,服务村民14万人。

专栏2-15 基层治理典型案例

利川市探索推进“平安建设+小院说事”治理模式,引导群众通过“小院说事”平台主动说事、集体议事、相互评事、协调理事,真正让群众发挥在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畅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202212月,利川市“小院说事”模式成功入选2022年度湖北省城乡社区治理十佳创新案例。

(利川市建南镇中驰村开展“小院说事”)

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以“共建美丽庭院、共享品质生活”为主题,积极推行党建带妇建、妇联带执委、执委带巾帼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带家庭的“四带”工作模式,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打造“红管家、微治理”品牌效应,共同对社区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包括治安消防等共抓共管。

(大同湖:庭院建设,妇女唱主角)

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推广“崇阳模式”,将“一村(社区)一律师”确定为法律援助联络员,“三农”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比例达到100%。印发《湖北省“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指导标准》,进一步完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配套制度,推动各地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载体,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遴选和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全省25920个村(社区)共培育“法律明白人”95326人,每个村(社区)至少培育了3名“法律明白人”。

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充分发挥英雄人物、道德模范、荆楚楷模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综合运用宣讲报告、事迹报道、公益广告,以及农村地区文化墙、村史馆、宣传展板等,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农民群众见贤思齐。“十四五”以来,农村干部群众中,16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39人(组)获评“湖北好人”,4人被表彰为“湖北省道德模范”,40余人获评“荆楚楷模”。武汉黄陂木兰乡、襄阳保康尧治河村等5个全国文明村镇在2022年中央文明办“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巡礼”中宣传展示,宜昌官庄村、荆州卸甲坪土家族乡等6个文明村镇在中国文明网“美翻了我的村”第四季专题中宣传展示。

专栏2-16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举办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推动各地从解决农村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和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出发,培育了“美丽乡村 墙绘赋能”“乡村伴读·悦读枝江”“村花有爱 互助关怀”“‘播种绿色梦想’茶叶技术推广”等服务农业农村的项目。2021年、2022年合计投入155万元,培育孵化120个重点项目,14个集体、项目和个人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三)乡村优秀文化繁荣发展

大力培育新时代农村新风尚。常态化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各地通过发倡议书、上门宣讲、红白理事会加强管理引导等方式,倡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宣传推介2022年、2023年征集评选出的60个全省农村“一约四会”典型案例,来凤县组织创演的《移风易俗谱新篇》入选全国“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并进京参加展演。印发《湖北省2023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方案》,指导各地以“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为主题开展文明新风宣传系列活动。围绕以家风促民风,面向全省广大家庭组织开展“晒出您的全家福,分享家风家训”线上活动,吸引320万人次参与。2021年、2022年连续组织开展“家书传家风”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征集宣传活动,征集作品1170件,入选宣传140件,广泛弘扬良好家风。

专栏2-17 推进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十堰市大力实施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因村而异制定《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将群众言行由口碑评议转化为指标评价,让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杏花村设立“行为银行”,将文明实践积分管理纳入乡村振兴大局,从讲究卫生、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等10个方面进行积分,激励群众主动参与移风易俗。郧阳区在全区300多个行政村建立“兑换超市”,表现换积分、积分换商品。

枝江市全面推行“农户积分制银行”,把农户庭院建设、垃圾分类、文明乡风纳入奖惩范围,群众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积分不达标时,则用村里大广播通报并参加3天义务劳动,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激励群众从“袖手看”到“争着干”,形成“共商、共建、共管、共享”良好格局。

(枝江市百里洲镇杨家河村农户积分制银行评比结果新鲜出炉)

保护传承优秀荆楚文化。加强荆楚农耕文化发掘和保护,精心组织开展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湖北秭归柑橘栽培系统”“湖北京山稻作文化系统”“湖北咸宁古桂花树群”3个项目成功入选,实现了我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持和发展工作的重大突破。发布《荆楚农耕文化展示馆建设指南》(DB42/T 2018-2023),填补了该领域的标准空白。深入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组织开展“共建书屋、共享书香”乡村阅读创新示范项目,在孝感市孝昌县举办示范活动。推进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举办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和健康跑活动。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全省118家图书馆、125家文化馆开设分馆向乡村延伸,全省共设立文化分馆1309个、图书分馆1410个、特色城镇文化空间150个,1301个基层综合文化站设施不断健全。积极支持乡村文化广场建设,以省级补助281个带动全省农村文化广场提档升级。依托全省各级文化(群艺)馆、公共图书馆和基层综合文化站,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加快化解村级债务。率先在全国启动整省化解村级债务,扎实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110个县(市、区)、24051个(基层按会计核算单位填报)村清理核实债务总额219.5亿元。剥离经营性债务后,锁定全省化解村级债务目标任务数202.3亿元,锁定负债村21489个。截至20236月底,全省已化解非经营性债务197.3亿元,化解率达97.53%

积极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发展形式。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出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租赁型、股份合作型、能人创业型等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截至2022年底,全省集体资产总额达到2472.1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716.2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66.8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69.47亿元),村平29.89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67%

专栏2-18 推动仙桃、天门、潜江三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深化改革,规范组织运行。指导三市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规范集体经济组织挂牌,完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开展集体资产权属归位、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账务分设、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有偿退出、继承试点。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财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的职能作用。

二是加强监管,防止资产流失。指导三市开展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确保政府拨款、财政补助、扶贫项目投入等形成的集体资产确权入账、规范运行。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规范村级财务、合同和项目招投标管理,确保资产增值、农民受益。加快村级债务处置化解,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严控新增债务。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发挥市场在盘活资源要素、规范产权交易、促进增值溢价等方面的作用,推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激活要素,创新发展路径。在坚守农村集体所有制底线前提下,指导三市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土地、湖泊等自然资源,结合三市产业基础和历史人文等资源,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创文旅、农耕体验、康养基地等新产业新业态。创新经营方式,支持三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等经济实体,积极探索资源经济、物业经济、服务经济、产业经济、股份经济等发展模式。

(五)农民增收致富水平明显提高

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积极推进“三乡工程”,将乡村振兴人才项目纳入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十四五”以来,实施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头雁”等农村人才项目,分层分类培训“头雁”领军人才1100名以上、农业经理人2000名以上、高素质农民11万名以上。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录农民大学生6000名以上。

加大农民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坚持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发布制度,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提供指导和支持。举办三届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大赛,遴选出140个优秀农业项目,评选出30位湖北省十佳农民。“十四五”以来,认定返乡创业示范县10个、示范园区39个、示范项目180个。全省新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15.5万人、带动就近就地就业46.9万人。组织66.29万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参加就业创业培训,为60.73万人落实培训补贴。

专栏2-19 支持就地就近就业典型做法

一是持续开展春风行动。连续19年集中组织开展“春风行动”,通过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调查、发布就业供求信息、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组织就业创业培训等措施,最大限度促进人岗匹配。

二是深化劳务协作。深化省内区域劳务协作,重点推进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区域劳务协作,促进农村劳动力省内就业,保障省内企业用工需求。武汉都市圈共同成立劳务协作联盟,实现岗位信息同发,促进企业用工互补。

三是实施劳务品牌战略。印发《关于加强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劳务品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将劳务品牌打造为“促进就业、返乡创业、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城乡发展”的名片,助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截至目前,全省打造区域性劳务品牌184个,带动400多万人就业。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首届全国劳务品牌大会对湖北劳务品牌给予了表扬推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村治理统筹协调难。农村基层治理涉及众多部门,承担业务工作的部门和安排项目资金的部门分头管理的现象普遍,导致乡村治理没有形成合力,工作难以协调,县级部门力不从心。部分乡镇、村干部整体能力素质还有待提升,少数村干部年龄偏大,缺乏经营管理能力,难以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

二是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尚需丰富。全省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不多,资源分散,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自资源发包、物业租赁等,收入来源单一。政策扶持不够,对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扶持、项目建设、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税收减免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输血”渠道不畅。人才支撑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项目策划、资产经营、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是村级债务化解难度仍然存在。部分村级工程项目并未纳入村级预算,村级工程款项拖欠现象存在,精准核实难。村级偿债能力弱,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虽有经营性收入但普遍不高,剔除保运转、保民生等刚性支出后,可用于偿债的资金非常有限。此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水改厕等工程项目逐年增多,新增债务需求仍然较大。

第七节 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一、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以妥善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障碍,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二、落实情况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已建成确权登记数据库和信息应用平台,有序衔接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截至目前,全省确权登记家庭承包耕地面积6193.01万亩,确权家庭承包农户901.96万户,确认集体经济组织非承包耕地883.77万亩。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批复襄阳市襄州区、沙洋县、随县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武汉市新洲区、枝江市、武穴市同步开展省级试点。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各地不断创新“三权分置”实践,涌现出按户连片耕种的“沙洋模式”、经营权流转的“华丰模式”、经营权托管的“双丰收模式”、经营权拍卖的“湖山模式”、经营权“流转+服务”的监利“毕利霞模式”以及经营权抵押的“武汉经验”等。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2914.65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7.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流转面积2159.86万亩,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达到79.23%;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701.4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2.4%。

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947个行政村、61.96万宗的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入库,大冶市、宜城市和沙洋县调查成果已通过省级第三方机构验收。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其中4个试点县(市)已编制发布“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56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9.87%。加快权证颁发,认定和登记资格权人户数57.24万户,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39.1万宗、占比68.3%。切实化解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已摸排历史遗留问题5.48万宗,已化解问题3.6万宗,占比65.69%。推进宅基地有偿使用,截至20235月底,4县(市)宅基地有偿使用达到1.69万宗、面积2259.15亩,收取有偿使用费763.24万元。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2022年,982个乡镇开展宅基地审批工作,审批3.1万宗,居全国前列。其中,试行宅基地自愿退出,宜城市、大冶市、恩施市、沙洋县等4个试点县市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3835宗,农民获得补偿资金1.7亿元。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4个试点县市共流转宅基6291宗,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14821宗,农民收入增加1.27亿元,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207万元。

探索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湖北省颁布“土地29条”,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十四五”以来共立项160个项目、立项面积8.22万亩,验收543个项目、验收面积42.53万亩。开展省内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共交易2.44万亩,交易金额达73.21亿元。支持9个深度贫困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调剂,共分配19300亩跨省域调剂指标,获得调剂资金57.9亿。探索湖北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2023年孝感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交易成功,形成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先行先试”的样本。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更加健全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省各地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期完成阶段性任务,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总量持续增加。2021年,建立集体经济组织24025个,确认集体成员4100余万人,核实集体资产1868.5亿元,村集体股金分红累计达到11.4亿元;60个市、县建成实体交易服务机构,累计完成交易2.8万宗,成交金额达到310亿元。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集体资产总额达到2472.1亿元,同比增长15.7%,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000余万人,成立集体经济组织23333个。

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湖北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各级市场运行规范,交易规模稳步增长,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农村资源要素潜能持续激活。围绕“以县镇交易市场为基础,湖北省统一联网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目标要求,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构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机构,制定政策规范、完善交易规则、健全风险防控制度,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建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55个,其中市级9个,直管市3个,县级43个,乡镇交易服务站800余个。

专栏2-20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

公安县“三社”模式。全县推进“三个合作社”新模式,通过成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和资本合作社,把千万个小农户聚拢来,全面激活农业生产三大要素,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武穴市“三个三”模式。强化“三个力量”抓落实,实行市镇村三级书记亲自抓。严把“三个关口”定权益,即严把清产核资关、确保集体急产家底清;把好人员分类关,确保集体成员身份清;把好配股赋权关,确保权力以为关系清。树立“三类样板”做示范,对涉及改革的全市11个镇处的326个村(社区)认真剖析,遴选出“农业村”“城郊村”“城中村”三类有代表性的村(社区)作为全市试点单位,实行一村一策、一村一法、分类指导。

宜城市“两清一定”模式。把好清人分类关,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原则,确定“五取得、五保留、五丧失”的资格认定指导意见。把好清产核资关,按照“收、审、分、看、判”五字工作法对所有“三资”(资产、资源、资金)合同进行清理。把好确权配股关,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设置了农龄股、贡献股、基本股,创造性推出“12345”系数配股法。

秭归县“41”+N模式。即“1名县级领导挂帅、1名乡镇主职领办、1家重点企业带动、1家金融机构助力、N家县直单位帮扶”。在试点村率先实施村民自治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三分离”改革,实行“村社”事务分离、资产分管、账务分设,形成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社”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三)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加快创新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支持省级金融机构积极向总行、总公司争取对湖北的专项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县域倾斜信贷资源。截至20236月底,湖北省本外币贷款余额79434.70亿元,同比增长11. 16%,其中涉农贷款20955.53亿元,同比增长17.35 %;县域贷款18419.51亿元,同比增长18.66 %; 金融精准帮扶贷款2606.28亿元,同比增长19.97%。各地因地制宜开发特色金融支农产品,涌现出退税账户托管质押贷、香菇贷、存货抵押贷、地标优品贷、农谷贷、苗木快贷、农机贷、柑橘贷、茶叶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全省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2018年至2022年,1985万户次农户投保了农业保险,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有效增强。全省设立特色奖补险种3个(小龙虾、茶叶和香菇),省级特色奖补险种55个,特色保险不断创新。

推动涉农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入实施资本市场建设“楚天行动”,引导支持优质涉农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充分发挥沪深北交易所服务湖北基地功能,组织举办企业上市、路演投融资对接等活动。鼓励优质农业企业利用新三板挂牌和境外上市途径扩大融资渠道。“十四五”以来,湖北省新增汇绿生态、一致魔芋、神山兴农3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累计共有农业类上市公司13家;在审农业类企业4家,在辅导企业3家,省级“金种子”“银种子”农业类企业30余家。支持武汉股交中心争取改革创新试点,推出全国首个资本市场扶贫专板“黄冈大别山扶贫板块”,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全国首创“县域板块”即“通山板块”,培育形成“崇阳县域成长板块”“大别山红安红色板块”“英山云雾茶业板块”“张湾高端装备制造板块”“湖北蕲春大健康产业板块”等78个县域特色产业板块。县域托管和挂牌企业数、县域特色产业板块、普惠金融等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三农”作用。指导支持省再担保集团、省农信担、省中小担、武汉融担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加大对“三农”经营主体融资增信力度。省再担保集团围绕农业产业链培育,开发了“再担园区贷”“再担农贸贷”“再担板栗贷”等多个专项产品;省农信担针对夏粮收购业务,推出“楚农贷”“新农快贷”“特色产业贷·江陵粮食担”,开辟优先担保绿色通道;省中小担聚焦省十大农业产业链,开发“楚虾贷”“楚橘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武汉融担聚焦重点领域,推出“商票担”“惠农E贷担”等7个专项产品。截至20236月底,融资担保行业支持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战略新兴产业在保余额1633.7亿元,占湖北省在保余额的比重达64.5%,同比增加131. 6亿元,增幅8.8%

专栏2-21金融支农服务创新模式

武汉市“农股贷”模式。武汉将“农股贷”纳入武汉市“惠农贷”所规定的抵(质)押方式之一,实现“农民变股民,股权变现金”。武汉农商行以星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股份作为抵(质)押物,以农村集体股份收益或集体资产经营带来的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发放首笔“农股贷”200万元。

恩施州“整村授信”试点。恩施银保监分局引导辖内银行机构探索建立“以村为单位,以户为主体”的信用评级档案,采取“整村建档、逐户评级、统一授信”的方式,为有需求的农户、产业大户或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全州开展“整村授信”的行政村覆盖面超81%

十堰市郧阳区扶贫小额信贷模式。郧阳区探索“产业+金融”扶贫模式,率先在全省出台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实施方案,率先在全省成立覆盖全区的村级金融扶贫工作站,率先在全省注入风险补偿金,率先在全省推行“政银保”模式,率先在全国推出一张2亿元的扶贫小额信贷综合性大保单。


(四)农业综合改革统筹推进

提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级农业执法机构已完成执法类公务员改革,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73个单独设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县(市、区)已全部印发“三定”方案。深入实施执法能力提升行动,编印《湖北省农业行政处罚文书制作范例》等制度规范10余项。全面开展种业、畜牧、渔政、农安等执法培训,开展执法骨干人才轮训、一对一“拜师学艺”、文书制作等12项专题培训,覆盖执法人员5000人次以上。扎实开展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2021年,3个案卷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优秀案卷,8个市县区获评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和示范单位。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省级投入4000万建设指挥中心,88个县市投资近3亿元搭建信息平台,构建起“线上巡查+线下检查+专项突查”的禁渔监管执法“天网”工程。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投入700万专项资金用于执法装备配备建设。与湖南、江西等八省市签订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省际协作协议,构建信息共享、检测协作、线索通报、案件协查、联合办案等机制。“宜荆荆恩”城市群签订执法合作框架协议,“武汉1+8城市圈”签订执法区域合作协议,区域间紧密协作配合,凝聚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合力。

深化农垦改革编制《湖北省农垦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子规划,指导推动农垦改革。率先在全国17个非集团化垦区组建省级农垦集团,并整合省长投、省交投、省文旅投、省宏泰集团等省属国企优质涉农资源资产近200亿元。组建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支持湖北农发集团牵头发起成立湖北农垦农场联盟,以湖北农垦集团为运营平台,推动省内国有农场优质资源整合。截至目前,湖北农垦集团已与车河、清河、万福店、三湖、六合垸、草埠湖等11家农场签订联盟合作协议,与其中5家农场签订股权投资协议,已划拨入股农场土地面积共26万亩,资产市场价值过百亿元,完成组建农垦农场联盟第一年度的目标任务。

统筹推进涉农各项改革。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印发《关于推进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试点指导意见》《湖北省超标粮食收购处置办法》《关于加强粮食购销领域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粮食购销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意见》等文件,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建立超标粮食收购处置长效机制,做好粮食收购许可改备案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省备案粮食收购企业1764家,全省48个县市建立完善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地方政府累计出资2.2亿元,省财政累计奖补0.6亿元。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落实“社资(企)分开”,组建湖北供销集团。建设湖北城乡供应链一体化网络服务平台,疏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减少中间商环节。“天网”,“832”平台累计销售82.51亿元,居全国第一;“地网”,全省系统6万多个终端、2500个仓库、200多个农批市场等资源整合成“一张网”。重点打造“四个产业链”,其中农资链采取“集采+地头直送+地头回收”模式,农民节约化肥成本近400/吨,完成化肥供应152万吨;粮油链采取“三方持股(供销社+村集体+农户)+10服务”模式,为农户降本增收280/亩;日用消费品链采取“互联网+集采集配”模式,11个试点县集采集配销售额过50亿元;棉产业链采取“一网(长江棉花网)+五服务”模式,棉花销售量增长53%。设立湖北供销乡村振兴公益基金,省本级筹措资金3亿元,用于社有企业承担公益性服务项目补贴、产业扶持和村级共同缔造以奖代补项目支出等。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本建立落实改革区域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实行政府定价的农业水价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节水成效逐步显现。

专栏2-22农业农村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武汉市“武汉农交所”“武汉农股贷”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农村各类产权明晰和交易市场的建立完善,逐步形成“确权­-交易-鉴证-抵押-融资”的“武汉模式”,成功探索将“农股贷”纳入武汉市“惠农贷”所规定的抵(质)押方式之一,实现“农民变股民,股权变现金”,获得中央高度肯定。

恩施州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工作。20213月,17个试点村按照“5+X”试点内容(必须完成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规范审批、规范管理5项试点内容,另从抵押、退出、有偿使用、收益分配4项中选取1-4项内容完成)先行先试。202212月,先行试点村顺利完成试点任务,在保障资格权、审批监管及有偿使用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试点经验,其中《强化“四个突破” 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入选全国宅基地改革与管理优秀典型案例。

宜昌市秭归县“三清三改三提”产改经验。秭归县创新精细实施清产核资、清人分类和清理合同“三清”,创新开展股份合作制度改革、村级财务监管模式改革和公益设施建管机制改革“三改”,统筹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提速,带动农民群众收入提高,实现农村发展活力提升“三提”,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并获全国推广。

麻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麻城市因村施策,制定股权配置方案,总结归纳出“三次群众会、五个阶段、十三个步骤、六十四个环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程序,入选全国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典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工商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查和风险防范制度还不健全,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审批属于法定行政许可事项,但湖北省尚未出台行政许可实施细则。土地流转合同签订存在不规范,乡镇经营权流转台账不健全,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推动规模经营服务意识不强,资格审查、项目审核机制没有真正建立等问题。

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问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虽已核实集体资产家底,明确产权归属,赋予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较完整的财产权利,但在农村集体产权有偿退出、继承、抵押、担保等完善权能方面缺乏政策规范,各地改革创新不足。管理队伍持续弱化,缺乏项目策划、资产经营、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且尚未建立农村产权配套的价值评估制度、标准、机构和队伍,难以准确把握交易品种的市场基础价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方面,现有市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和管理由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林业)、国资、财政等多个部门负责,管理体制不顺畅。四是各地交易市场依托金融部门探索了农村产权融资模式,但配套改革不完善,抵押物处置难,政策性担保体系不健全,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衔接不够。

三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问题。部分基础工作进展迟滞。村庄规划受国土“三调”结果公布时间和“三区三线”划定等因素影响,编制发布率不高。部分地方因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率较低。自愿有偿退出难。进城落户农民退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意愿不强,且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高、积累不多,仅靠村级自身财力难以对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让渡房屋财产权给予补偿。

第三章 重大工程项目推进情况

《规划》部署了5大行动,围绕重大工程计划行动的推进情况,旨在有效评估其对规划目标任务完成和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第一节 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建设行动

一、规划内容

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规划》提出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建设行动,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优质粮食工程、动植物保护建设工程等9大工程,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二、落实情况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36月底,湖北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598万亩。出台《湖北省绿色农田建设示范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物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绿色农田建设成效显著。湖北省已建成绿色农田示范核心区超过20万亩,辐射带动区超过50万亩。

(二)优质粮食工程情况

积极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指导意见》,省粮食局、省财政厅印发《湖北省创建“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总体方案和3个子方案及三年实施行动。2022年,落实优质粮食工程省级政策资金3.4亿元,实施优质稻米、菜籽油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首次争取省财政统筹0.3亿元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用于菜籽油产业链建设;争取0.2亿元资金支持“荆楚粮油”抱团进商超;新增0.2亿元(共0.5亿元)用于粮油加工技术改造;强化项目绩效管理,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对湖北省参与第一轮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的97个市县、1600多家粮油企业(单位)开展全面绩效评价。全面完成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750个,新增烘干设备2414套,烘干能力10.4万吨/天;新增清理、输送、除尘设备3946套,处理能力3.7万吨/小时;仓房一般维修改造67.2万平方米,大修改造41.3万平方米,建设简易罩棚70.3万平方米,铺设地坪道路117万平方米。

(三)动植物保护建设情况

加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争取国家动植物保护工程项目资金800万,省级配套200万,升级改造荆门、鄂州、十堰、孝感市级实验室,推动地方建设区域性兽医实验室。加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截至目前,已创建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5家,省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3家,储备8家。持续推进布病净化工作,宜昌市率先在全国二类地区创建羊布病净化示范区,并验收创建9个省级布病净化区;加强净化场创建,截至目前,已创建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1家,省级净化场18家,拟申报11家接受国家验收评估。着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大力实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省级分中心田间监测点项目、迁飞性害虫雷达监测站项目、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生防天敌扩繁基地建设项目。截至2022年底,已建成省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在公安、云梦等14个项目县建成田间监测点70个。完成2023年项目设计和申报工作,计划争取中央投资2320万元,拟在浠水、安陆等10个县建设田间监测点50个。

(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

出台《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洪湖、石首、秭归等10个地域特征明显的县市,总结长江经济带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实施经验,探索和推广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发布《关于印发湖北省2021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选定郧阳区、房县、洪湖市、夷陵区、枣阳市等15个县(市、区)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给予每个县600万元、合计9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安排资金3738万元在38个县(市、区),兼顾扶贫与产业发展,整体推进全省秸秆综合利用。在畜禽养殖密集区域,大力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规模化养殖场沼气能源工程、粪污无害化高效堆肥工程、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全省44个畜牧大县均已完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印制。不断减少化肥投放量,化肥使用量(折纯量)由2016年的327.95万吨减少到2022年的257.98万吨。

(五)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情况

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9.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8%。强化技术示范引领,“十四五”以来新创建18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促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和耕地质量提升,在18个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完成粪肥还田试点面积300万亩以上。恢复发展绿肥种植,2022年,依托部级化肥减量增效专项,20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每县示范推广油菜绿肥1万亩以上,辐射带动湖北省绿肥种植面积突破220万亩。

(六)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综合示范情况

出台《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培育湖北再生资源集团、格林美和回收哥等大型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印发《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关于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蔬菜产区、粮食主产区、畜禽养殖大县,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综合示范区、农业废弃物区域综合处理中心。坚持秸秆“五化利用”新思路,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截至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9%,全省建成国家级补偿制度创新县1个、产业模式样板县3个、综合利用重点县42

(七)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情况

积极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推进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为主攻方向,以模式探索、机制创新、技术集成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集聚要素增动力,区域联动聚合力,探索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整体解决方案,示范带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截至目前,已有咸宁市、夷陵区、大冶市、郧阳区、安陆市、恩施州共6个市县区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八)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情况

全面启动湖北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水生生物监测工作,组织7家科研教学单位,在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江干流、部分重要湖库及51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的91个监测站位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连续13年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开展中华鲟保护合作协议,成立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推进荆州中华鲟永久性保护基地建设。深入实施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开展“全民爱豚月”活动,长江江豚保护项目“数字江豚”在武汉上线,长江江豚在武汉、宜昌、鄂州种群数量扩增明显。开展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救治救护工作,严厉打击水生野生动物违法交易行为。调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品种结构,增殖放流品种从以经济鱼类为主逐步向提高珍贵濒危物种比重转变。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累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00多场次,放流各类水产苗种超80亿尾;开展增殖放流经济鱼类苗种供应单位资格审查,第一批共有48家经济鱼类苗种供应单位通过审查。

(九)退化及污染耕地建设情况

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最新评价结果显示,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4.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逐年稳步提升趋势。提升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集成水平,完善地块风险分级。组织对73个行业以外的典型行业用地及周边耕地、农业设施用地、高背景值区域、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及受典型污染源影响的农用地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实施退化耕地治理修复,在长阳等5个县(市、区)连续开展耕地酸化治理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土壤酸化综合治理工程,核心示范区面积30.44万亩,辐射带动应用面积500多万亩,经过示范区酸化耕地治理核心区域土壤pH值可达5.89,作物平均增产5.04%以上。

三、完成评价

十四五”以来,湖北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优质粮食工程、动植物保护建设工程等9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粮食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高质量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农业安全生产全面保障。

第二节 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行动

一、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行动,包括优质稻米产业链、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等十大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创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

二、落实情况

(一)优质稻米产业链

基地建设。形成江汉平原优质营养籼稻、鄂东糯稻、鄂中北优良食味粳稻等优质稻基地。依托部级双季稻轮作项目,2022年全省双季稻面积402.34万亩,湖北作为早稻生产成绩突出的5个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被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产业链建设。加快稻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立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总产值达200亿元、生产基地超200万亩。截至2022年底,省级以上稻米加工类龙头企业达到153家、比2020年增加57家;9家企业跻身全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举办优质稻米品牌推介会和“荆楚粮油中国行”等系列活动,“荆楚粮油”荣获中国十佳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京山桥米”“潜江虾稻”“孝感香稻”“随州香稻”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分别达到86亿元、63亿元、56亿元、20亿元。2022年,全省优质稻米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比2020年增长17.4%

专栏3-1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优质稻米产业链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围绕实施“一袋米”工程,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六双”(双基地、双龙头、双园区、双品牌、双融合、双机制)行动,着力建设荆楚粮油营销、大米加工、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板块”。大力发展绿色稻米全产业链,与上市公司良品铺子签约,成立湖北国宝良品食品有限公司,种植降糖水稻,研发新产品试验初具成效。目前,公司基地带动农户10.8万户,通过技术服务指导带动农户就业300余人,每年农民从桥米产业化中获利2.32亿元,户平增收2150元。

(二)生猪产业链

基地建设。已形成武汉、荆州、黄冈种猪产业带和鄂西、鄂东和江汉平原三大商品猪产业区,产业区产能占全省比重超过70%2022年,全省能繁母猪存栏251.4万头,生猪出栏量4286.2万头,生猪产能调控工作获农业农村部年度考核优秀。2023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2528.8万头,居全国第五位。产业链建设。“调猪”向“调肉”转变格局加快形成,2022年净调出活猪201.1万头,同比下降26.4%;净调出猪肉9.0万吨,同比增长1.72倍。开展全省生猪产业链“三个基地”6建设活动,武汉市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襄阳正大农牧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畜牧企业被授予“三个基地”建设项目牌匾。不断强化科技服务,通过“515”行动面向全省推广生猪规模养殖批次化生产技术,累计推广生猪125.88万头、种猪精液57.5万份。举办全国种猪大赛暨第22届中国武汉种猪拍卖会。截至2022年底,全省生猪产业链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9家,生猪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745亿元。

(三)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链

基地建设。示范推广“七钱虾”“无沟化稻田虾稻轮作”“稻虾憨”等技术模式,“稻--憨(沙塘)”模式技术规程通过省地方标准项目立项评审。2022年,淡水养殖面积790万亩,淡水水产品产量500.4万吨,淡水渔业产值1584.3亿元,居全国第一。其中,小龙虾113.8万吨,产量占全国39.4%产业链建设。组建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着力推进小龙虾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精细化、市场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部省签署共同支持国家级潜江小龙虾交易市场建设合作备忘录,支持潜江建成小龙虾产地市场。潜江龙虾被纳入农业农村部首批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3年度“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350.8亿元,连续5年位居行业榜首。2022年,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450亿元。预计2023年上半年,小龙虾全产业链产值达995.9亿元、同比增长12.68%

专栏3-2 潜江小龙虾产业链典型经验做法

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虾稻共作”面积85万亩;培育引进小龙虾精深加工企业37家,小龙虾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构建覆盖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的冷链物流网,年销售小龙虾可突破30万吨,销售额可达150亿元;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

全力加强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全国82个地区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近40个县市、100多家市场主体开展品牌运营合作;先后开展潜江龙虾走进深圳、宁波、陕西、香港等活动,在全国开设潜江龙虾餐饮名店3000余家;连续举办13届龙虾节、6届虾-稻产业博览会。

全力深化创新驱动。加强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科技攻关;制定覆盖虾-稻全产业链技术标准23项,其中国家团体标准1项,省级地方标准10项;推进与全国300多个小龙虾大市场联动,建成小龙虾物流大数据系统,编制发布小龙虾价格指数,成为市场风向标。

(小龙虾精深加工与物流配送)

(四)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

基地建设。基本建成城市周边城郊菜、“一圈一带”设施菜、长江汉江沿线水生菜、鄂西南高山菜,大洪山和鄂西北食用菌等5大优势基地。2022年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407.93万吨,居中部第二位、全国第六位。随州市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数量居全国首位。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产品分拣、分级、简易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初加工,产地冷链配套建设稳步发展,积极开发脱水蔬菜、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多功能食品等精深加工。截至目前,省级龙头企业达14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蔬菜类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9家,蔬菜精深加工企业1500多家。以莲产业为主题的农旅融合产业产值达60亿元。“随州香菇”“洪湖莲藕”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2022-2023年度随州香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10.85亿元,位居全国食用菌产业价值第一位。2022年,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905亿元。

(五)家禽及蛋制品产业链

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以京山为中心的“荆荆宜”禽蛋产业集群、以咸安-通山温氏集团为中心的肉鸡养殖产业带,以随州湖北正大为中心的肉鸡产业集群、以浠水华中蛋品交易大市场为中心的蛋鸡产业集群。2022年,全省家禽存栏4.3亿只,同比增长3.12%;出栏6.35亿只,同比增长3.76%。禽肉产量83万吨,同比增长1.73%;禽蛋产量199万吨,同比增长1.16%。禽蛋出口5万多吨,创汇近9000万美元,居全国第一。产业链建设。成功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荆州区获批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022年,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总计56家,同比增幅为21.74%;家禽和蛋制品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615亿元。梳理出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湖北晨科、鑫盛农牧、楚大鸭业、湖北民大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家禽养殖、禽蛋加工、禽肉屠宰加工重点企业75家,禽蛋禽肉产品加工重点拟建在建项目45个。由湖北神地、湖北民大等5家行业代表性企业整合成立的荆州市七尚食品有限公司是湖北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中第一个核心企业上市联合体,涵盖种鸡繁育、饲料加工、小鸡育雏、蛋鸡饲养、蛋品加工、家禽屠宰、冷链物流、有机肥生产等,一期项目湖北七尚食品科技园已于2022年底投产。

(六)茶叶产业链

基地建设。2022年,全省茶园总面积564.1万亩,茶叶总产量42万吨,分别较2020年增加4.9%16.3%,居全国第4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宣恩县伍家台茶叶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产业链建设。获批建设鄂西南武陵山茶产业集群。全省茶叶加工企业5000家以上(其中,茶叶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省级龙头企业149家),16家企业入选“2022年中国茶业百强企业”。全省15个县(市、区)入选“2022年中国茶业百强县域”,居全国第一。举办首届“楚茶论坛”,组织开展“湖北名优茶·健康边疆行”“湖北名优茶·健康沿海行”等系列活动。2022年重点区域公用品牌赤壁青砖茶、武当山茶、恩施玉露、英山云雾品牌价值分别达到38.16亿元、33.59亿元、27.07亿元和27.07亿元,同比增长13.4%4.9%7.4%9.9%。“恩施玉露”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2022年,茶叶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801亿元。

专栏3-3 茶叶产业链典型案例

赤壁市投资8000万元打造羊楼洞生态产业园黄金发酵仓库,升级全市砖茶标准加工车间、标准存储厂房、茶叶冷库的建设;投资2700万元建成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投资8600余万元建成了湖北省黑茶检验检测中心;改造和新建茶旅景点10个、茶旅线路4条。截至目前,赤壁市茶产业链产值已完成一百亿目标,初步建成了以线上线下结合,直销与零售互补的营销网络。2022年,赤壁市荣获2022年度“三茶统筹”先行县域、全国百强县荣誉,赤壁青砖茶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为43.64亿元,位居湖北省第一位,全国前列。

(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

五峰县采花茶业与渔洋关镇三房坪村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组建成立采花茶业专业合作社,并依托村委会、合作社组建茶园机械化深耕、施肥、修剪、采摘等作业管理专业服务队,探索完善以“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新模式,广泛开展茶园管理社会化服务,让合作社茶农可得到“茶园流转收入+鲜叶交售收入+茶园服务队劳务收入+合作社年终分红”等四块收入,探索茶企与茶农利益联结新模式的构建。

(七)现代种业产业链

基地建设。以公安杂交水稻、襄州小麦、谷城油菜制种为核心的国家级制(繁)种基地建设加速推进,52家南繁基地和28家北繁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加大长江野生鱼繁育驯化力度,建成繁育驯化基地8个。产业链建设。组织编制水稻、旱粮作物、玉米、油菜、生猪、地方特色水果、特色牛羊、特色家禽等良种联合攻关方案,完成全省40个畜禽品种的遗传资源普查、性能测定和16个水生物代表品种的调查工作。截至目前,现有省级发证企业48家,年种子经营额突破25亿元,同比增长25%。湖北康农玉米种子销售连续4年稳居西南第一,销售收入接近2亿元,同比增长37.5%;湖北荃银杂交中稻种子销售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51.8%;扶轮农业种子经营量突破1300万公斤,同比增长40%2022年,现代种业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278亿元。

专栏3-4 2023年湖北种业创新进展

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推用有机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快速成长,在今年审定的148个品种中,有92个由企业育成,占比达62.16%。湖北洪山实验室发布的中油杂41、中油杂65、全谷黑米、水稻E两优603、硒都黑猪、鄂通两头乌猪等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得到广泛关注。在江陵成功举办全国油菜高密高产高油技术模式暨“中油杂501”现场观摩会,该品种被农业农村部领导誉为重大的、革命性的、突破性的品种,要求相关方面持续发力,共同将这一品种抓好、推好。

(八)菜籽油产业链

基地建设。2023年,湖北油菜夏收面积和总产分别达到1833.45万亩、286.09万吨,创历史新高。依托冬种油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片项目,组织64个县市区打造“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建立22个标杆农场,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面积195.35万亩。产业链建设。获批建设江汉平原“双低”油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武穴、沙洋先后获批创建以油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全省已培植壮大省级以上菜籽油加工龙头企业27家。13个菜籽油产品荣获“荆楚好粮油”称号,其中6个菜籽油产品荣获“中国好粮油”称号,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湖北菜籽油”获评中国十佳粮油区域领导品牌特别奖。持续举办形式丰富、主题鲜明的油菜花节活动,沙洋连续承办三届湖北省油菜花节,蔡甸连续举办十届消泗油菜花节活动。2022年,菜籽油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276亿元。

(九)柑橘产业链

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长江、清江、丹江口库区“两带一区”柑橘种植基地,三峡蜜橘夷陵区小溪塔柑橘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晚熟柑橘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获2022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产业链建设。三峡蜜橘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集群内共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认定中国驰名商标7个,鲜果年储藏能力达30万吨以上,产后处理率超80%宜昌国家现代柑橘产业园建设持续推进,年交易柑橘果品100万吨、加工柑橘50万吨,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2.5亿元,带动创业就业岗位近万个。引进京喜拼拼鄂西总部、上海紫江水果深加工等企业入驻供销·惠农产业园,每年处理销售优质精品柑橘15万吨,销售收入10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推出柑橘精油、柑橘发酵系列调味品、NFC柑橘汁、脐橙粽、橘醋饮料等近百种精深加工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幅提升。“宜昌蜜桔”列入全国第二批100个中欧互认产品,2021年品牌价值达160亿元;“土老憨”“屈姑”“晓曦红”“秭归脐橙”等企业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22年,柑橘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71亿元。

专栏3-5 培大做强柑橘产业链典型经验做法

秭归县先后引育伦晚、红肉、宗橙等特色新品种30多个,储备柑橘品种资源126个,重点发展早熟、晚熟脐橙品种,在海拔350米以下发展晚熟品种,在海拔350-500米之间发展中熟品种,在海拔500米以上发展早熟品种,形成“春季伦晚、夏季夏橙、秋季九月红、冬季纽荷尔”一年四季有鲜橙产业格局,呈现出“花果同树、父子同床、三青三黄”独特奇观,成为国内唯一实现“四季产鲜橙”地区,不仅弥补了脐橙市场春淡空档,更实现了错峰上市、错位竞争,秭归伦晚市场均价达10/公斤,精品果在大型商超卖到15/个。

丹江口市通过建立产业链长制、联席会议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三个机制”,实施良种苗木繁育工程、新品种引进工程、柑橘基地改造升级工程、智慧桔园建设工程、品牌擦亮工程、深加工企业引进工程、橘旅融合发展工程、柑橘营销工程等“八大工程”,落实编制柑橘产业发展规划、实行推进情况“月调度”、强化实效考核、抓好技术支撑驱动力等“四项措施”,抓好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目前柑橘已成为丹江口市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发展优势的农业产业。

(十)中药材产业链

基地建设。已形成大别山、武陵山、幕阜山、江汉平原、秦巴山五大中药材优势产区的产业布局。2022年,全省中药材面积505万亩、产量71.7万吨,居全国第6位。产业链建设。截至目前,全省中药材经营主体超过5000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600多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76家,较2020年增加25家。全省共建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45家,年交易量16.3万吨,交易额约51亿元。其中,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有14家。蕲春蕲艾2022-2023年度品牌评估价值达到110.05亿元,位居2023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第30位;麻城福白菊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成为农业农村部全国首批登记保护的2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品牌价值达12.1亿元。2022年,中药材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386亿元。

三、完成评价

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实现由单一的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向科研、生产、加工、贸易、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拓展,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科技支撑作用逐步强化。但仍存在企业不够“龙”、品牌不够“响”、加工不够“精”等问题,需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第三节 乡村产业升级建设行动

一、规划内容

《规划》提出乡村产业升级建设行动,包括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品牌培育提升工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程等6大工程。

二、落实情况

(一)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情况

出台《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和《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构建了“1+1+10”的政策体系,配套出台《关于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和《湖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实施办法》,落实龙头企业财政、资金整合、税收、金融、上市、用地用电等支持政策。截至2022年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3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2家。龙头企业营收4304亿元,其中百亿元以上龙头企业4家、10亿元以上70家、亿元以上687家。湖北小龙虾产业集团、赤壁青砖茶集团、宜昌茶叶集团、湖北七尚等纷纷联合重组并融合发展,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上市企业达到12家。

(二)品牌培育提升情况

围绕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聚焦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十四五”以来,全省共安排财政资金3.7亿元,支持全省33个市县开展省级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重点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和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投入2.6亿元,在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黄金时段宣传潜江龙虾、赤壁青砖茶、京山桥米等18个农产品品牌。争取央视4亿元“品牌强国工程”广告资源,将25个品牌纳入央视援鄂抗疫公益行动。潜江龙虾2022-2023年度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350.8亿元,连续5年位居行业榜首。蕲艾位居中国品牌价值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第30位,品牌价值高达105.08亿元,居全国中药材地标品牌价值第一位。“赤壁青砖茶”“赤壁米砖茶”公共品牌价值分别达到30.29亿元和13.7亿元。

(三)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情况

紧密对接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管理的政策要求,2021年创建成功东西湖区、潜江市、监利市三个,2022年创建成功云梦县、襄州区、麻城市、天门市四个,2023年创建成功仙桃市、钟祥市、鄂州市鄂城区三个,累计创建10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四)农产品加工业提升情况

在“一村一品”村镇、农业产业强镇,持续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截至目前,全省认定18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69个。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加工企业聚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33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0:1

(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打造情况

截至目前,已创建4个国家级休闲农业重点县、10个“中国美丽田园”和6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了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全省茶叶采摘观光体验乡村旅游点达160多个,各类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单位175个。成功举办三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湖北省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和旅游名街”纳入全国创建示范名录,14个村和乡村民宿纳入全国乡村旅游观测点。开展红安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以红色旅游助力全省45个革命老区县高质量发展。

(六)农业对外开放合作情况

充分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在促进农业经贸合作中的作用,用好中非博览会等合作平台,加强湖北与非洲、俄罗斯、东南亚等重点国家农业发展规划的对接,2022年成功举办“湖北茶走进俄罗斯专列首发仪式”。组织展团赴港参加2023香港美食博览,利用香港平台拓展海外市场,积极争取澳新团、德法团、阿土团等团组落实落地。立足鄂西北香菇、畜禽、鄂西南武陵山茶(魔芋)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支持一致魔芋、鑫农茶业、宇祥畜禽等13个龙头企业申报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截至目前,已成功获批安琪酵母、随州品源等23个国家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三、完成评价

十四五”以来,湖北着力在构建政策体系、培育壮大主体、打造平台载体、强化服务支撑上下功夫,发展路径更加明晰,重大工程项目大多按时序或者超前推进,为产业转型升级、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由于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尚未出台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的指导性政策文件,50家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任务难以落地。

第四节 农业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一、规划内容

围绕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规划》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包括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湖北洪山实验室建设工程等6大工程。

二、落实情况

(一)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22年,武汉科创中心管理办公室正式挂牌运行,4个区域技术公共研发中心落户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争取农业农村部中央农业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项目资金8600万元。2023年,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获农业农村部批准重组玉米等作物种质创新及分子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科前生物、省种子集团、新华扬、富邦科技、湖北神丹、国药动保、中国种子集团等7家企业获批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组织华中分子育种、微生物农药两个区域公共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项目验收。

(二)湖北洪山实验室建设情况

支持洪山实验室建设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申报农业农村部农业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项目,2021年向农业农村部争取3个项目获得4158万资金支持;2022年,争取农业农村部支持陈焕春院士主持的华中动物生物制品区域共性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项目,获得2500万资金支持。支持洪山实验室建设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申报“十四五”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2022年,华中农大新增3家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7。支持洪山实验室开展生物育种研究,在水稻、玉米、油菜、柑橘、生猪、淡水鱼等动植物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傅廷栋院士团队研发的抗根肿病油菜、板蓝根型油菜,为攻克十字花科“根癌”和实现药食同源,提供了新方案;中油所培育的高产、高油、优质、耐密“中油杂501”,在2022年刷新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单产纪录,2023年再次创全国盐碱地油菜高产新记录;“中油杂65”含油量高达54.66%,创油菜新品种含油量新记录;“硒都黑猪”新品种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实现了湖北省生猪国审品种“从01”的突破;武汉大学朱仁山教授研发的低镉吸附水稻新品系,为受污染耕地利用探索了新路径;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发现的关键基因,可将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分别提高10%8%左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为农业领域唯一入选成果。

(三)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情况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区、保种场和种质圃建设,开展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工作,确定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场20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30家,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库7家,其中12家被确定为国家级保护单位。总投资达1.09亿元的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开工建设,水生蔬菜、猕猴桃、砂梨、柑桔等4个种质资源圃保种条件得到改善。新建或改扩建通城猪、阳新猪、监利猪、硒都黑猪、双莲鸡、荆门黑羽绿壳蛋鸡、郧阳大鸡、欣华鸡、夷陵牛、大别山黄牛、枣北黄牛、勋巴黄牛、马头山羊、麻城黑山羊、利川马等15个畜禽种质资源保种场,保种条件明显改善。投资2500余万元新建种公猪站1个,新增国家级种公猪站1个。

(四)种业创新能力提升情况

深入推进种业科研攻关,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开展小龙虾遗传分子标记筛选,提纯复壮小龙虾亲本,着力破解小龙虾品种退化、“头大尾小”的产业发展瓶颈。在潜江市挂牌成立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小龙虾全产业链的应用性研究机构。洪湖市积极与中科院水生所、华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建设本地小龙虾苗种繁育示范基地2个。支持仙桃、公安、赤壁等地开展黄鳝苗种仿生态繁育、全人工规模化繁育技术攻关,黄鳝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年产黄鳝苗种6000多万尾。大力开展水产新品种培育,先后培育出异育银鲫“中科5号”、黄颡鱼“黄优1号”、团头鲂“华海1号”、杂交鲌“先锋1号”、鳙“中科佳鳙1号”、翘嘴鳜“武农1号”等17个水产新品种。

(五)农业机械化提升情况

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十四五”以来,中央共安排湖北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4.39亿元,已实施18.82亿元,其中补贴农机具29.79万台,受益农户22.27万户。利用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选择49个县市对水稻机插(播)、小麦和玉米机播等粮食生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农机作业补贴。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39个县市和3个地级市成功创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2022年,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7.5%72%,均位居全国前列。丘陵山区县(市、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8.8%,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达到50%

(六)数字农业创新情况

出台《关于印发大力推进北斗农业领域应用若干措施的通知》,全面推动北斗技术在智能农机、智慧农场等领域的规模化集成应用,丰富北斗农业应用场景,提升农机智能化、农业数字化水平。成功申报部国家卫星导航应用军民融合工程—基于北斗的精准农业应用项目,实现农机远程智能管理和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率先创新开发湖北数字春耕作业动态图,服务全省生产调度。数字化平台继续迭代升级,初步建成北斗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持续推广农业遥感应用,建立全省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农业遥感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持续开展小麦、油菜、水稻等大田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和综合估产研究,为全省农业统计、监测预警、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数字乡村时空大数据一张图”“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与养殖业保险联动信息技术模式”等7个案例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

三、完成评价

十四五”以来,湖北省锚定建设农业强省对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的要求,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湖北洪山实验室建设工程等6大工程项目按时序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攻关,种业振兴行动不断深入实施,农机装备短板加快补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五节 乡村建设行动

一、规划内容

围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规划》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建设工程等5大工程。

二、落实情况

(一)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制定《湖北省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印发《湖北省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湖北省县级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实施细则(试行)》,统筹推进乡村建设“3374”行动8,开展“十百千万”乡村建设示范创建,研究制定乡村建设示范创建指南,建立县级乡村建设项目库,推动省、市、县三级实行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管理。2021年,在全省确定前期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的19个县市开展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统筹资金约28亿元,带动社会资本约48亿元,共覆盖131个行政村。2022年全省共有50个乡镇、500个行政村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单。

(二)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十四五”以来,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4.44万公里,占“十四五”规划目标5.5万公里的80.7%。学习借鉴浙江“一种三清”美丽公路建设经验,创新“农村公路+”“路衍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建成美丽农村路近4万公里。积极开展乡镇汽车客运站、农村候车亭达标行动,新改建标准乡镇汽车客运站(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20个。持续保持全省行政村100%通客车,综合考核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改造危桥6110座,农村公路桥梁安全隐患得到有效遏制。

(三)农村供水保障建设情况

持续推进79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计划投资100亿元,改善供水受益人口1000万人。截至2023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改善供水受益人口775万人。编制《全省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印发2023年水质提升任务清单,健全完善水质检测监测体系。预计到2023年底,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配套率将达到75%以上。

(四)数字乡村建设情况

全省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3个、文明实践所1376个、文明实践站2657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农业设施智能控制上应用,全省大田种植、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信息化水平分别达到36%23%42%23%。高标准开展2022年国家数字农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湖北省钟祥市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成功入选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20236月,中央网信办反馈了武汉市江夏区、襄阳市宜城市、宜昌市秭归县、鄂州市华容区等4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终期评估情况,指出湖北省4个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总体上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五)乡村能源建设情况

在蔬菜、茶叶、果树、药材等种植基地因地制宜新建一批中小型沼气工程,提高“三沼”综合利用率,推动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发展。2023年,新建“三沼”综合利用设施51处,连接农业种植30648亩。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争取2023年度省级项目资金8250万元。组织完成宜城、黄梅两个生物天然气项目验收。

三、完成评价

全省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和乡村文化建设等工作,系统开展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荆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面貌基本呈现,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第四章 规划实施保障情况

第一节 工作机制建立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湖北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建立形成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省市县均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市、县、乡党委和政府定期研究“三农”工作,部署推动规划全面落实。

第二节 责任体系构建情况

聚焦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种业、渔业现代化、畜牧业和兽医事业、种植业、数字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个方面,出台系列配套文件,为各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和强化举措。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等任务,将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指标计划体系,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合理确定年度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要求,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发挥以市带县作用,市(州)级党委和政府负责本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工作,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县(市、区)级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对规划实施效果负责。

第三节 要素保障推进情况

坚持全链条发力、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资金保障。2021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十大重点产业链,统筹5亿元对新型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开展政策性金融服务试点,“十四五”期间,12家金融机构明确将累计投放不低于2万亿元涉农贷款。截至20236月底,湖北省涉农贷款余额2.09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二是用地保障。将农产品加工用地优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出台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省级安排10%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乡村产业用地需求。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合作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三是人才保障。实施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头雁”等农村人才项目,分层分类培训“头雁”领军人才1100名以上、农业经理人2000名以上、高素质农民11万名以上。依托“耕耘者”振兴计划等渠道,培训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1万人次。积极推进“三乡工程”,举办农村创新创业大赛,一大批“新农人”成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第四节 鼓励基层探索情况

推动农村改革试验区集成创新,洪湖市、宜都市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孝感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交易成功,沙洋县、宜城市、大冶市、恩施市4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各项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启动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区建设,红安县、麻城市、大悟县、公安县、嘉鱼县、十堰市郧阳区、恩施市、来凤县等8个示范区成为湖北省首批“试验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参与、坚持农民主体、支持农民创新,从解决基层干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十四五”以来,形成了综合类、产业振兴类、人才振兴类、文化振兴类、生态振兴类、组织振兴类6大类、合计32个湖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涌现了大冶市、咸丰县、宜昌市夷陵区3个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恩施州、仙桃市等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第五节 监测评估实施情况

建立规划实施监测机制,推进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全过程管理。建立跟踪考核机制,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乡村建设行动、农村基层治理、繁荣乡村优秀文化、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方面的工作,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压实规划实施责任,把考核结果与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奖励评优、政策先行先试等挂钩,作为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下一步推进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的新的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建设农业强省是落实农业强国建设部署的必然要求。《规划》实施以来,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能级和水平明显提升,为我省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规划》后半程,湖北农业农村发展全面进入战略机遇叠加期、发展布局优化期、积蓄能量迸发期、综合优势彰显期、省域治理提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必须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依托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主动作为、积极进取、攻坚克难,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作为全力推动农业强省建设,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第一节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一)推进耕地保护建设全面加强

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坚持数量质量并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国家下达的考核指标。优化耕地保护机制,落实耕地保护“全链条”监管,从源头、机制、监管等环节,压实地方耕地保护属地责任。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完善土地流转事前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查制度,加强土地流转事中事后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立以产能为依据的补充耕地核算机制,严格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保质足额完成补充耕地。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全省农田划分为江汉平原、鄂北岗地、鄂东丘陵、鄂西山地4个类型,分区确定建设内容和建设重点,在项目规划布局上体现“五个优先”,在项目实施模式上体现“三个结合”,统筹抓好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力提升。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千亩方、万亩方”耕地集中连片工程。坚持“建设质量”和“管护机制”并重,探索建立“田长制”“园长制”等,确保建一亩、管一亩、成一亩,力争到2035年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油及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建立健全耕地用途管控法律、政策、技术体系,构建耕地种植用途管制“一张图”。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耕地地力培肥,突出有机肥资源化利用,推广绿肥种植、商品有机肥、畜禽粪肥还田、节水节肥节药、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持续完善部、省、市、县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和“数字耕地”大数据平台,做好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工作。规范耕地质量建设、评价、保护和监督管理。

(二)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

加强粮食产能提升功能区划。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优化调整、科学谋划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划定粮食主产区和其他粮食产区,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已划定的粮食主产区,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为前提,严格落实粮食增产分配任务。其他粮食产区重点深度挖掘粮食扩面增产潜力,在稳定现有粮食产量基础上,适度扩大粮食种植规模,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粮食综合产能。

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区域布局。加快发展鄂东丘陵岗地双季稻区、江汉平原双季稻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单双季稻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单双季稻区、鄂中北丘陵岗地单季稻区、鄂西北山地单季稻区、鄂西南山地单季稻区。重点发展鄂中北丘陵、岗地中筋小麦产区、江汉平原弱筋小麦产区。加快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重点在北纬31度以北稳步扩大中强筋专用小麦生产,在北纬31度以南地区稳定中弱筋专用小麦生产。在汉十高速公路沿线,建设一批优质小麦精深加工原料供应基地。开展“吨粮田”创建,挖掘再生稻、双季稻等扩面增量潜力。

二、保障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

(一)提升畜禽绿色供给效能

推进规模化智能化养殖。坚持生产标准化、饲养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创建一批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防疫规范的标准化示范场。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养殖,着力构建以畜牧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为主力、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新型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稳步推进智能化养殖建设,推动养殖各环节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打造一批“智能监测、精准饲喂、物联管理”的现代化智慧化养殖场。

强化完善畜禽产品质量监管。推进“互联网+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并完善以畜禽养殖、防疫、检疫监督、畜禽运输检查、生猪屠宰与无害化处理为主的动物质量安全监管风险评估大数据系统,形成动物和动物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的完整信息链条,提高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监督管控能力和水平。

(二)不断提高油料自给水平

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落实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江汉平原、鄂东南、鄂中北等县市重点推广“稻-油”种植模式,在鄂西北、鄂东南等山区丘陵县市冲岗田和岗地重点推广“玉米(大豆)-油菜”等种植模式,在长江、汉江流域等县市因地制宜利用滩涂地扩种油菜。坚持“优选品种、联合机播、调控抗逆、分段机收”,集成优良品种、缓(控)释肥、绿色防控、机播机收等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油稻双丰等轻简高效新模式,促进油菜大面积平衡增产。

全面提高油料自给率。推动油菜多功能利用,加快油菜全生育期利用、全价值链发掘、全产业链开发,打造长江流域、汉江流域“双低”油菜核心区和以荆门为核心的高油酸油菜产业示范基地。提升鄂北岗地、鄂东大别山区高油酸花生生产能力。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推进多油并举,提高油料自给率。

(三)全面推进渔业提质增效

积极拓展养殖发展空间。在稳定提高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等常规品种产量的基础上,加大名优品种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小龙虾、黄鳝、黄颡鱼、河蟹、鳜鱼、甲鱼、鲈鱼、翘嘴鲌等特色品种,建设一批特色县、特色乡、特色村。探索利用全省108万亩莲藕田,推广藕虾共生、藕鱼共生等新模式,进一步开辟养殖新空间。围绕渔业生态化,有序发展大水面增殖渔业,推进大水面高质量绿色发展。

不断提高养殖业质效。围绕渔业绿色化,强化养殖尾水治理,集中连片改造标准化养殖池塘,新建或改扩建一批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推广循环水工厂化、陆基工程化、池塘设施化等现代设施渔业生产方式,推广在线监测、精准饲喂、智能增氧、自动净化等装备设备,不断提升渔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支持各地开展“稻虾憨”“七钱虾”“稻虾鳝”等模式试点示范,因地制宜推广“小龙虾繁养分离”“稻鳖”“稻鳅”“稻田无沟化养殖小龙虾”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

(四)满足蔬菜多样化需求

按照多样化、市场化、安全化需求,持续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以设施蔬菜、露地冬春蔬菜、高山蔬菜、水生蔬菜和食用菌五大优势特色蔬菜为主,依托种植业产业振兴示范引领区建设,打造一批设施蔬菜示范县、露地冬春蔬菜示范县,做精做优高山蔬菜、水生蔬菜、食用菌产业振兴特色优势区,积极发展品种多样、品质良好和区域适宜的产品,逐步形成品种丰富、上市供应均衡、区域特色鲜明的生产布局。

三、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完善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体系。对标“最严谨的标准”,借鉴山东从土壤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体系以及省内潜江龙虾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经验,围绕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品种选育、农药化肥施用、技术革新、产品加工、包装、品牌打造、销售等全流程制定完善省级标准,指导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推动从标准化基地(养殖园区)延伸到产品加工、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全产业链标准化。

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围绕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组织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基地。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发挥平台优势,依托现代农业标准化服务推广应用平台等标准化创新基地、平台项目,组织编制标准模式图、明白纸和风险防控手册,让生产经营者识标、懂标、用标。组织开展全产业链标准实施宣贯和跟踪评价,不断优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实施水平。深入开展生产操作规程“进企入户”行动,督促获证企业严格按标准生产,建设一批标准化、优质化、专用化原料基地。

稳步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支持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良好农业规范农产品的原料和生产基地,优化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落实动态管理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示范认定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

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根据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以及重点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合理优化调整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布局,推进新建与整合,构建完善以部省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市县农检中心、公检中心为骨干,第三方检测机构为补充的检测队伍体系。支持检测机构配备检测需要的关键性仪器设备,采取全覆盖培训、结对帮扶、技术指导、骨干培养等措施,加强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市-县检测机构帮扶,逐步提高市县检测机构“双认证”比例。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将规模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追溯平台,全面规范并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制度,促进抽检程序规范化、跟进查处及时化,建立不合格样品定期公布机制。推动日常抽检和突击抽检相结合,飞行检查和暗查暗访相结合,监督抽查与综合执法高效联动。在全省范围推广“检打联动”“三安联动”“四查一检”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

实施全链条监管。加强投入品监管,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和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集成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对产地环境的污染。严把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审批关,推进种子、农药、兽药的包装、标签二维码标识和电子追溯制度。对标“最严格的监管”,实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快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开证主体信用记录,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推动形成生产者自觉开具、市场主动查验、社会共同监督的新格局。

第二节 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

一、扎实推进现代种业振兴

(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持续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加快推进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和畜禽遗传资源库建设,切实提升湖北省种质资源保护能力,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分类分级保护名录,对符合条件的种质资源场(区、圃)和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实施认证挂牌管理。

强化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依托省级种质资源库(圃、场、区),搭建以品质、抗病、抗逆、适机等重要性状鉴定为主的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尽快鉴定挖掘一批具有重大利用价值的优质资源。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科研团队为支撑,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主攻方向,实行科企融合、链链合作,努力在具有本省特色优势的高档优质稻、虾稻、再生稻、香粳糯稻新品种选育上保持引领,在中稻品种选育上逐步实现并跑赶超,在小麦品种选育上逐步实现本省替代。

提升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建立高效的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机制,推动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和保护单位的库藏资源相互流动、高效利用。统筹使用好种业产业链、种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强化政策引导扶持,支持洪山实验室等重大育种创新平台整合科企资源,集合全省科研精锐,挖掘标记动植物优良基因,开发创制核心育种素材和关键技术,抓好基础性和原始性创新。

(二)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争创国家级良繁基地。积极对接国家制种基地建设规划和政策,争取湖北省水稻、小麦优势产区更多地纳入国家建设框架,推进国家级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打造一批标志性核心基地。开展“五化”良繁基地认定授牌,加强技术指导服务,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一批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良繁基地。

加大省级良繁基地建设力度。立足鄂西恩施、鄂北襄阳、鄂东黄冈等区域性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薯等粮食作物产业发展需要,综合运用信贷、奖补、保险等扶持政策,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省级良种繁育基地,补齐区域性、特色种子生产短板。

加快构建高效品种试验鉴定体系。加大公益性品种试验鉴定网络建设和试验投入,支持改(扩)建一批省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和抗性鉴定(点),提升试验鉴定评价数字化、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

加快构建覆盖粮食主产县市的品种评价示范体系。支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围绕农业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建设一批区位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技术支撑力量雄厚的省级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加大新优良种引进、评价和示范推广力度,让“看禾选种、看禾推种”走向田间地头。

健全种子供需监测预警和储备制度。完善种子市场观测点建设,加强种子供需信息的定点监测、定期采集、应急监测与信息发布,确保农作物种子供给安全。落实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政策,加大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实施力度。强化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健全储备管理制度,调整优化储备农作物品种结构与数量,稳步扩大种子储备规模。鼓励市县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市县种子储备。支持重点企业建立设施完善的种子储备库。

(三)有序推进育种产业化

打造现代种业产业集群。支持大型种业企业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打造行业旗舰。支持中型企业优化资源整合,开展兼并重组,壮大企业实力,建成行业骨干。支持油菜、蔬菜、果茶、中药材、鹌鹑等特色种业企业做专做精。依托优势种业及企业集群,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打造种业创新、产业聚集高地。高质量推进武汉“中国•种都”建设。

培育优势种业品牌。引导、支持种业企业提升良种生产加工水平和质量,认定一批核心技术过硬、创新能力突出、管理理念先进、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加强宣传推介和形象塑造,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优势种业企业和“鄂种”品牌。

二、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一)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建强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湖北洪山实验室、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神农)设施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培育农业微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园艺作物种质与品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料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油菜产业、淡水渔业、生物农药、家畜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建优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建设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综合实验平台、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科技中心(武汉)。支持培育果树种质创新、现代食品制造与生物转化等省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建成油菜、渔业、柑橘、莲藕、生物农药、生物酶制剂、富有机硒集成等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建实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牵头,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蕲艾、薯芋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专业型研究所、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

建精特色创新基地。加强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打造一批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新建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园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星创天地。

(二)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紧盯农业科技前沿,着力在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智慧农业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奋力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在优质绿色高效粮食作物栽培、油菜和茶叶全程机械化、淡水养殖尾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加强技术模式的应用研究和中试熟化。在生物育种、动物疫苗、饲料添加剂、环境微生物、果菜茶全程机械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与贮运、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机和高端准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

(三)提升农业科技体系整体服务效能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科技、产业部门协调联动,完善农业科技项目发展机制和成果递交机制,打通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实现从科研论证到成果应用全过程与市场充分结合。开展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改革,探索实行农业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机制,对已进入科技成果库的项目尽快组织价值评估,形成公开的数据库和公允的价值坐标。打造农业科技从“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示范”的成果转化全流程服务链。推进创新联盟实体化运营,采用“企业出题、专家答题、即创即推”模式,开展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协同创新与集成创新。

构建多元互补、高效协同农技推广体系。深化院士专家科技服务农业产业“515”行动。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发展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丰富“田间讲堂”“网上农校”、远程诊断、口袋农技书等服务形式。

三、推动先进农机创制应用

(一)推动“湖北制造”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式发展。推动特色农机产品和零部件协同发展,加快在武汉、宜昌、襄阳、荆州、荆门、咸宁等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各具特色的农机产业区。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立足服务丘陵山区和湖北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瞄准小型小众特色机械,支持重点企业向战略性智能成套装备发展,鼓励中小型农机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大对特色农机企业的支持力度。全面摸底全省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且在经济类作物机械、养殖与设施农业机械以及丘陵山区机械等细分领域中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农机企业,在农业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加快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高“湖北制造”对湖北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撑水平。

(二)提升农业全面全程机械化应用水平

优化省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灵活调整,持续将茶叶、水果、畜牧、水产、油茶等湖北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关键环节农机具纳入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渐进式提高补贴额度。积极争取将湖北省纳入“推动一大一小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以机宜地试点工作、智慧农场(牧场、渔场)成套设施装备试点范围”。加大对湖北省自主研发的先进适用农机具购机补贴力度。

全面补齐农业机械化应用短板。以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为指引,聚焦粮油作物、畜禽水产、特色经济作物领域,通过“引进改造使用+自主研发生产”,补齐全产业机械化应用不全面短板。在设施农业方面,加快推广土地耕整、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机械,以及连栋温室、水稻育秧中心等设施装备,在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后脱出、清洗、分级、切片、烘干、储藏、包装、屠宰、分割、冷藏保鲜等初加工领域机械化短板。紧贴实际需求,在稳定并提高平原地区农机应用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丘陵山区适宜农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创新研制一批适应性强、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的小型轻简农机装备,持续补齐地域间农业机械化应用短板。

提升农机装备整体质量。以“生产急需、发展急需”的特色农机装备需求为引领,紧盯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以及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急需的缺门断档农机产品,抓紧调整农业机械鉴定大纲,加快产业急需和补短板新型农机产品专项鉴定,争取尽快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范围。

持续充实农机作业人才队伍。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将农机驾驶操作融入农业院校的高技能人才教学培养体系,将农机人才培养纳入定向公益性人才培养计划并予以扶持,系统培养农机操作专业型人才。依托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组织专业农机作业培训、开办农机技能大赛等,对农机使用者开展农机使用常识、常用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农机安全操作培训,推动农机使用一线技能人才能力提升,打造技术精、服务能力强的农村农机实用人才队伍。继续组织举办湖北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注重理论培训与技能实操提升相结合,通过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持续提升农机操作人员综合能力。

(三)完善湖北农业机械服务体系

提升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效率。依托各类农机产销企业、合作社,鼓励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加快推动中心建设从试点快速走向全省全面推广。通过集聚农业生产资料、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要素,推广“一站式”“菜单式”服务、“共享农机”等多种服务模式,鼓励储备常用农机的常用维修零部件,从硬件网络上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

加快社会化服务信息网络推广应用。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效应,引导更多农机搭载北斗智能终端,持续扩大北斗农机终端应用范围与规模。用好北斗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平台,强化平台现有功能板块的服务稳定性和便利性,争取设计上线补齐农业机械化短板的功能,如零部件储备查询及调配功能、农机维修远程诊断功能等,提高平台运转效率。

构建多元化农机维修服务队伍。充分利用各方力量,结合维修人员文化水平、技能水平、服务对象等,依托农机制造企业、销售商、职业技能院校以及部分综合能力强的专业维修点,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培养,推动农机零部件形成合理库存机制,构建“专业+兼业+补充”农机维修服务网络体系。

四、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一)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

加快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在设施农业传统优势产区开展老旧劣质设施改造提升,重点推进日光温室、塑料棚改造,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加快老旧设施宜机化改造。示范推广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标准化温室,推广高效移栽与采收、环境自动调控、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和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等技术装备,提高设施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

(二)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推进湖北农业产业大数据建设。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整合资源建设湖北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湖北农业大数据展示体验中心和农业大数据服务子系统,推动大数据在农业科学生产、精深加工、质量安全、产销对接、规模经营等领域的全面应用。整合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和涉农行业的数据资源,开展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种质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智慧化改造。建设农业生产智能化服务平台,采取整县推进的模式,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淡水养殖、农机服务等产业和领域开展农业生产智能化应用示范。依托湖北省5G“万站工程”,加快5G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灌溉、农业机器人、自主作业系统及传感器动态监测等技术。开展农业生产智能化技术应用示范和推广,继续争取一批智慧农业试点项目,建设一批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支持阿里巴巴集团与武汉市共建华中智慧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一批数字农场、数字果园(菜园)、数字牧场、数字渔场、数字种业,争创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

第三节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

一、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

(一)坚决打好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

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执法合作,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初步构建“权责清晰、上下贯通、横向联动、指挥顺畅、保障有力、廉洁高效”的执法体系,实现全省1061公里的长江干流、858公里的汉江干流和83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监管全覆盖。全面清理整治非法网具,大力打击“泥鳅党”、无人机无人船等新型违法捕捞,加强休闲垂钓、科研捕捞等规范管理。通过就业培训、职业推荐、创业支持和公益岗位等,对退捕渔民持续开展就业帮扶,落实养老保险补贴,落实好安置保障服务。持续强化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全面实施水生生物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长江江豚、中华鲟、长江鲟等珍稀物种拯救行动落实落地。

(二)保护农业生物资源

推进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汇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制定和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名录。继续推进金丝猴、中华鲟、长江江豚、青头潜鸭、麋鹿、中华秋沙鸭、珙桐、水杉等珍稀濒危物种拯救保护工作,严厉打击乱捕滥猎滥采交易野生动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实施重点保护和动态监测。优化建设动植物园、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研究中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等抢救性迁地保护设施,支持建立野生动植物遗传资源基因库,完善生物资源迁地保存繁育体系。

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和引入管控。加强农田、渔业水域、森林、湿地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治理等,明确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空心莲子草、福寿螺、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重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措施。开展野生动物外来疫病监测预警,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

(三)降低农业资源利用强度

集成推广节水技术,推进农艺节水,推广水肥一体及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推进工程节水,加强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明确区域农业用水总量指标。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同步建设用水计量设施。加强农户用水管理,完善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指导科学灌溉,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在粮食主产区集成推广施用土壤调理剂、绿肥还田等技术模式,逐步实现酸化耕地降酸改良。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一)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推进化肥减量。在粮食主产区、园艺作物优势产区和设施蔬菜集中产区,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等措施,示范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改进施肥方式。大力推进有机肥替代,以果菜茶优势区为重点推动粪肥还田利用,减少化肥用量,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引导地方加大投入,在更大范围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依托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带动群防群治,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构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一批智能化、自动化田间监测网点,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水平。

(二)促进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

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支持建设区域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建立健全第三方参与畜禽粪污治理利用体制机制。推进绿色种养循环,探索建立粪肥运输、使用激励机制,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畜禽粪肥低成本、机械化、就地就近还田。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培育秸秆收储运服务主体,建设秸秆收储场(站、中心),构建秸秆收储和供应网络。系统性推进秸秆粉碎还田,促进秸秆肥料化。鼓励养殖场和饲料企业利用秸秆发展优质饲料。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秸秆固化、生物炭等燃料化产业,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鼓励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生产等秸秆基料,引导开发人造板材、包装材料等秸秆原料产品,提升秸秆附加值。

(三)加强农膜及包装废弃物等污染治理

加强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管理,培育专业化农膜回收主体,促进废旧地膜加工再利用。开展区域农膜回收补贴制度试点,探索建立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健全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监测评估。以农资经销店为依托合理布局回收站点,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三、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

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有序推进和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推动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集成推广绿色生产、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稻-油”“稻--油”“稻-菇”“粮-蔬”等轮作模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实现耕地高产高效利用。严格落实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补贴。建设农田生态廊道,营造复合型、生态型农田林网,重构田园生态系统。推进长江流域综合治理,全力争取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示范项目,实施农田生态基础设施工程、农田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与模式、农田质量监控监测工程等,开展农业绿色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

四、构建农业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推进农业全链条绿色化转型。组织开展“生态农场”建设与认证,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探索生态农产品价格实现机制。推动农业固碳减排,强化森林、草原、农田、土壤固碳功能,支持研发种养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发工厂化农业、农渔机械、屠宰加工及储存运输节能设备,创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开展减排固碳能源替代示范,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四节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

一、培育服务主体

(一)培育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六有”标准,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开展“村社共建”和联合社培育。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鼓励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从“六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每年遴选一批开展示范创建。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体验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提高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三)培育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积极培育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服务企业、农业服务专业户、供销社基层组织和下属企业、服务协会等多元化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鼓励各类服务主体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组建服务联合社、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组织体系。鼓励建设县级有服务中心、乡镇有服务站、村级有服务联络员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推广随州经验,鼓励服务主体组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机作业、收储加工、线上线下对接等全产业链综合农事服务。注重合理布局、规范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农业服务公司等牵头建设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探索平台持续运营机制。

二、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一)大力拓展服务领域

在重点做好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和关键薄弱环节服务的基础上,推动服务领域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养殖业拓展,服务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

(二)探索多种服务模式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总结推广“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组织形式,推广“供销社+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模式,通过订单联结、股份联结、劳务联结和租赁联结等方式,服务带动小农户,促进“农民增收、市场保供。支持基层供销社、农业服务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点单式”单环节、“菜单式”多环节、“保姆式”全过程托管等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

三、增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性

(一)稳固利益创造和价值链接基础

树立企业主导地位,发挥政府“有形手”作用,保障“有利益可联结”。培育农民主体地位,引导企业与农户共谋发展、共同决策,推动“农”与“企”从帮扶、带动的单向关系,转向共建、共享、鼓励供应的互动关系。以企业为主导,以品牌为纽带,企业与农户共建品牌、共同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共同维护品牌声誉,共享品牌溢价。

(二)平衡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

尊重市场规律,合理估算产业链各环节增值效益、预期收益,建立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建立起“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补救”的规范合作机制,规范利益主体签约履约行为,降低交易成本。鼓励发展“质量订单农业”,将农产品质量作为产品收购价格制定、利润返还、二次结算的重要参考指标,对提供不同等级农产品的农户发放金额不等的奖金,切实提高农户发展优质订单农业的积极性。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引导涉农主体使用规范合同文本,科学合理确定双方的合作期限、权利义务、违约赔偿额度、赔偿方式等事项。

第五节 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

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一)打造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

抓好重点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责任落实,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城乡要素联动、科技进步促动、能人回乡推动,着力发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魔芋)、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柑橘、中药材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着力强链延链补链,按照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的思路,一链一策,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高价值产品开发和副产物再利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对农产品的“吃干榨尽”。

(二)创响乡土特色精品品牌

优化品牌运营体系。整合湖北现有农产品品牌形象,推进重点产业品牌整合,构建规范、清晰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实施“荆楚农优品”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塑造工程,统一策划、统一口径、统一宣传,扩大湖北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优化“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母子品牌模式,做好区域公用品牌精准定位,为企业产品品牌赋能,实现母子品牌价值一致。

创建农业品牌目录。建立系统科学的农产品品牌评价体系和“可进可退的”省级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将最具影响力、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品牌纳入湖北农业品牌目录。严格实行目录品牌准入退出机制,编制发布《湖北省农产品品牌研究报告》,维护品牌目录的权威性,将不符合准入要求的农业品牌及时剔除出目录清单。

完善品牌组织体系。严格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品牌培育规律,借鉴广东、浙江等省份利用互联网金融及大数据实现政府搭台,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联合农户唱戏的经验,搭建集产销对接、质量安全监管、金融服务、人才智库等于一体的农产品品牌培育生态平台,专注于品牌建设“一头(品牌整合的前端引导和生产服务)一尾(农产品品牌市场开拓)”的引导和服务。引导规范协会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制定品牌标准、行业标准和监管品牌标准。

创新营销推广方式。办好湖北(武汉)农博会、汉江流域农博会、恩施硒博会、潜江龙虾节、随州香菇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展会,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展会,针对目标市场开展专场品牌推介活动,在境内外重点销区城市开设品牌农产品专营店、设立品牌销售专区。利用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以及拼多多、淘宝、盒马、京东等平台推动农产品上天、上车、上屏、上直播,以“云对接、云营销、云展会”等新手段营销推介湖北农产品品牌。

二、壮大产品加工流通业

(一)优化农产品加工产能布局

推进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围绕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在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标准化、优质化、专用化原料基地。与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三大都市圈建设深度对接,布局建设加工园区。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配套设施完善、加工技术领先、产业链条完整的农产品加工强县。

推进农产品加工与主销区对接。在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主食、休闲食品、方便食品、鲜切食品、预制调理食品、快餐食品等加工与配送。在休闲农业和产业基础好的黄石、宜昌、恩施、黄冈等地区,开发旅游伴手礼和地方土特产。在武汉等中心城市培育加工新业态,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

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支持各地依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等融合载体,谋划布局建设一批预制菜加工产业园,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培育周黑鸭、湖北神丹等一批预制菜加工、物流、营销示范企业。加强预制菜小微企业培育,推动预制菜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发展。推动打造“楚菜”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

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机械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布局,新建扩建一批粮食产地烘干中心(点)。大力推进粮食油料产地烘干设施装备建设,加快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缺口。围绕果蔬产地集散、鲜食消费、精深加工需求,重点推广蔬菜选拣、切分、清洗、分级、包装、预冷保鲜等技术装备,以及果品无损检测、分级分选、杀菌包装、智能预冷冷藏等成套技术装备,加快推进果蔬清选分级保质机械化发展。针对茶叶、食用菌、畜禽水产养殖等特色优势农产品,重点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成套初加工技术装备。

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粮变粉”“肉变肠”“菜变肴”“果变汁”,聚焦提质增效,运用国内国际领先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拓展加工空间、增值空间。大力推进“麦麸变多糖”“米糠变油脂”“果渣变纤维”“骨血变多肽”,聚焦营养健康、节能减排等,促进品质调控、营养均衡、功能强化、变废为宝。依托现有加工园区、物流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建设一批产业发展规模大、科技创新能力强、精深加工程度深、示范带动机制好、政策保障环境优的国家级、省级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

(三)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

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交易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国家、区域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潜江小龙虾、鄂西茶叶、仙桃黄鳝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稳步做实国家级淡水产品、小龙虾农产品产地市场,推动随县(香菇)、夷陵(蜜桔)、蕲春(蕲艾)等县市创建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在武汉建设中国(武汉)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综合性农产品交易流通枢纽。

完善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着力打造武汉、宜昌、鄂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依托湖北供销系统推进全省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建设。结合不同类型县的主导农产品,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围绕沿湖、沿库、江汉平原等优质水产品产业带、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优质三元猪产业带,鄂西高山蔬菜、三峡库区及丹江口库区优质甜橙、罗田板栗、随州香菇、武汉及周边蔬菜,以及沪蓉高速公路沿线特色蔬菜、水果基地等高价值的果蔬,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鼓励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对接,推动特色和品牌农产品产地建仓、区域上行、全网销售,加快建立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整合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等部门资源,推动以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配送网络建设,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三、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

(一)打造六大乡村旅游片区

发挥湖北“江湖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一带六片区”乡村旅游空间格局,中远期建成“长江乡村旅游带”。武汉都市农业乡村旅游片区:重点发展以乡村观光体验为主导的休闲度假,打造全国都市农业典范。宜昌桔都茶乡乡村旅游片区:按景区标准打造整个宜昌地区,建成国内全域景区乡村旅游样板。恩施民族风情乡村旅游片区:突出生态风景、民族风情特色,建成全国著名的民族风情乡村旅游目的地。鄂东四季花木乡村旅游片区: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等为重点,创新花木循环经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鄂西北山地生态乡村旅游片区:以山林生态环境优越、绿色原生态农副产品丰富为依托,打造国内山地生态与乡村旅游完美融合的典范。江汉平原水乡田园乡村旅游片区:将楚汉文化同江汉渔米水乡风光结合,建成湖北水乡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样板,鼓励发展康养农业。

(二)培育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品牌

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推进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争创“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运用网络直播、图文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多角度、多形式发布和宣传有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持续举办荆楚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打造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培育农业嘉年华、农事节庆、星级农(林、牧、渔)家乐等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品牌。

四、推进产业融合载体建设

按照大基地、大科技、大品牌、大市场的思路,加强农产品加工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建设,引导市场主体向乡村聚集,带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和产业带。积极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打造一批以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村、强镇、强县,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第六节 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

一、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对接

抢抓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利用国家援外项目、南南合作及多双边合作平台,推动湖北农业市场主体、农业技术、农业科技人员“走出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方位农业交流合作,引导湖北特色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与沿线国家实现市场对接、规则对接、标准对接、品牌对接、产品对接、文化对接,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境外农业示范园区、境外农产品营销平台、农业产能合作、南南合作等“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会、协会和会展机构等交流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沿线国家举办的展览会、博览会等经贸交流活动。全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支持东南亚、日韩、中亚、北非、俄罗斯等重点湖北农产品境外营销平台建设。

二、推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组织引导湖北农业企业优势互补、抱团出海,实现全球化布局。引导省内有意愿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东南亚、南亚及东南部非洲等重点区域开展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及境内配套等合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重点市场建设公共海外仓、产品分拨中心。持续完善“湖北农业走出去重点项目储备库”,筛选并支持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建设。鼓励省内大型流通企业积极进口资源型农产品,以及热带水果等短缺型农产品。

三、促进高质量农产品“走出去”

对鲜活农产品通关建立“绿色通道”,实行“7×24”小时通关制度,对出口鲜鸡蛋等实行“抽样后放行”。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以食用菌、果茶菜、小龙虾、天然蜂蜜、鲜鸡蛋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为重点,扶持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巩固湖北特色优势农产品在港澳市场占有率。积极组织食用菌、茶叶、柑橘等重点出口产品参加华创会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展、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展、中美农业圆桌论坛、中国-智利比奥大区农业合作交流会等线上线下交易会展活动。


1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3五基:发展基本产业、解决基本就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4 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5 4个区域技术公共研发中心:农业农村部华中分子育种公共研发中心、农业农村部华中微生物农药公共研发中心、农业农村部华中动物生物制品区域共性技术公共研发中心、农业生物DNA指纹鉴定华中地区公共研发中心

6三个基地:“供港澳生猪、活牛、活羊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和“深圳市‘菜篮子’省外直供基地”。

7 3家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等重大生猪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智慧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

8 “3374”行动: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难题”,提升公共服务“三大短板”,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七大工程”,完善乡村建设支撑“四大体系”。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