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索引号 | 011043305/2022-21342 | 发文日期 | 2022-01-06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 文号 | 无 |
分 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效力状态 | 有效 |
202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团结带领全厅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主动担当、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坚决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力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竞进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开局漂亮、全年精彩。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2021年,农业农村部门提高政治站位,紧扣全省中心工作,展现担当作为,服务发展大局,面貌焕然一新,成绩亮点纷呈。一是党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安排在农业农村系统落地见效。二是农业农村工作成效进一步提高。立足新发展阶段,科学回答应勇书记“三农四问”,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确保开好局起好步。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生猪产能全面恢复,淡水产品产量有望连续26年居全国第一,“菜篮子”供给充裕,农业基本盘更加牢固。国务院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我省获评优秀等级。三是农业产业化势头进一步强劲。服务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成势见效。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0 家、省级龙头企业125家,创历史纪录。成功举办首届湖北农业博览会,超过10万人打卡参观,集中签约金额1449亿元。全省农业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金额2064.3亿元,同比增长62.8%,取得新的飞跃。预计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1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四是农村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聚焦37个脱贫县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稳步推进乡村建设,累计建设3000个美丽乡村,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农村面貌进一步改观,农民生活日益改善;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推进各类资源要素聚集赋能,集体经济总收入有望突破300亿元,农村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一)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坚决扛起粮食安全重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季季接续、环环紧扣,打赢病害防治、虫口夺粮、机收减损等数场硬仗。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29万亩、同比增长0.9%,总产552.9亿斤、增幅1.4%,连续两年实现“双增”。夏收油菜籽产量251.8万吨,创历史新高。生猪出栏4115.08万头,同比增长56.4%,产能全面恢复;水产品总量483.2万吨,同比增长3.27%;蔬菜产量4299.80万吨,同比增长4.4%。农产品出口值176.2亿元,同比增长15.84%,实现新的突破。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2020年298个项目、340万亩任务全部完工,2021年上图入库的298个新项目全部开工。
(二)刻不容缓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建设“大基地”。创建三峡蜜橘、潜江小龙虾、鄂西南武陵山茶和鄂西北香菇等4个国家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1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推介350个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创建15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龙头企业带领合作社、家庭农场抱团发展。二是全域“大招商”。全域开展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招财引智系列活动。武汉率先举行专场推介会,签约金额达332亿元。荆州大力建设投资10亿元的禽蛋、20.5亿元的畜牧全产业链。潜江开工建设投资26.28亿元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正大集团等龙头企业在襄阳等地大幅度追加投资150亿元。三是打造“大品牌”。利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援鄂抗疫公益行动,开展两场直播带货活动,产生强烈反响,当场实现销售额4949万元,有力拉动后期农产品网络零售突破168亿元。“潜江龙虾”“赤壁青砖茶”“蕲春蕲艾”等25个区域公用品牌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5710频次。组织36家茶叶龙头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推介7大知名公用茶品牌,现场签约额1.21亿元。制作22个湖北优质农产品品牌广告片,在中央1台、中央13台等频道滚动播出,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实施“大创新”。聘请张启发等7名院士,113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十大产业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争取农业农村部与我省共建洪山实验室,支持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投入8400余万元支持良种繁育基地提档升级,推进种质资源普查和中期库建设,种业振兴行动全面铺开。深入实施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示范推广24项主推技术,增强农业科技由“纸”变“钱”的能力。五是构建“大保障”。省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10亿元产业发展资金。加强政银企战略合作,未来5年省农发行等12家金融机构将累计投放不低于2万亿元的乡村振兴贷款,在嘉鱼、红安、麻城等县市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全省金融机构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近200亿元,同比增长96%。建立农业上市企业后备库,支持赤壁神山兴农新加坡上市,推动京山桥米、赤壁青砖茶、潜江小龙虾等组建企业集团。加快培训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举办农村创新创业大赛。
(三)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大力推进资源环境保护,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长江“十年禁渔”开局良好,“天网工程”实现禁捕水域视频监控全覆盖。经向农业农村部积极争取,我省成为全国唯一开展禁捕水域增殖渔业资源利用试点省份。全省绿色防控覆盖面积超过480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左右。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累计推广水稻侧深施肥面积突破100万亩。全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76%,秸秆综合利用率93.28%,农膜使用回收率85%。新认证“二品一标”农产品335个,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97.5%以上。积极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全力做好涉农问题整改工作。
(四)着力改善农村民生福祉。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毫不松懈地推进产业帮扶工作。37个脱贫县建立特色主导产业106个,覆盖1.7万余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200多万人次,实现人均增收3400多元。二是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制定“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锁定问题厕所28.7万户,整改完成10万户。在全省范围内设立村庄清洁日,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改善村容村貌。三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组织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蔡甸“清单制”成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4个镇、40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牵头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给予支持。
(五)全面深化“三农”重点改革。稳步开展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287.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7.1%,土地流转合同规范率75.4%。如期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清查核实集体资产总额1868.5亿元、集体土地资源24030万亩,确认集体成员4100余万人,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4025个。全面推开村级债务化解,锁定村级非经营债务202.3亿元,化解68.79亿元、占比34%,非经营性负债10万元以下的3815个村实现债务清零。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初步建立“省市指导、县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组主体”的宅基地管理体制,982个乡镇开展宅基地审批工作,审批3.1万宗,居全国前列。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安排年度项目资金2.5亿元,64个项目县完成任务面积304.8万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17.3万家,同比增长2.37%;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10.7万家,同比增长2.77%。
(六)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一是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坚持和完善“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学通弄懂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三农”、抓“三农”,将政治能力建设有机融入农业农村工作。制定党建工作管理办法和年度工作要点、责任清单等,推动5类99项措施落地落实。制定实施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10项措施、加强中心组学习和思想文化类论坛等管理6项措施,定期开展思想动态分析。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二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组中心组学习16次,专题学习6次,举办专题读书班2期,外请专家宣讲7次,班子成员讲党课11次。兴办“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助农增收二十亿”等38件实事,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筑牢廉政建设防线。召开30次党组会议,认真研究“三重一大”事项。开展清廉机关建设。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抓好巡视问题整改,开展2轮全覆盖督导,修订完善规章制度40项,追责问责处理98人次。四是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开展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等专项整治10余项。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优化“三农”领域营商环境。
二、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
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快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守住农业农村战略后院,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全力夯实稳产保供基础。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实粮食生产目标责任,落实支持保护政策,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积极扩种油菜,秋播油菜面积稳定在1770万亩以上。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多措并举稳定蔬菜、生猪、水产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优化产能调控手段,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新建420万亩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抓好防灾减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切实筑牢脱贫地区发展根基。抓好扶贫产业和农产品价格运行监测,分类实施精准帮扶,及时化解返贫风险。持续推动茶叶、中药材、香菇等脱贫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脱贫农民稳定增收。加强涉农项目资金争取和整合,强化政策保障力度,助力宣恩等重点帮扶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着力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金额不低于2000亿元。加强产业园区、产业强镇、加工强县、专业村建设,重点围绕京山桥米、孝感糯稻、洪山菜薹、潜江虾稻、武昌鱼等特色产品,打造农业产业化示范样板。建设三峡柑橘、潜江龙虾、武陵山茶、随州香菇等产业集群,创建1-2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10条休闲农业精品路线,促进农业产业“壮一接二连三”。加大品牌整合和宣传力度,用好央视等媒体资源,促进“农业+互联网”融合,办好农民丰收节、湖北农博会。开展特色农产品边疆行、沿海行活动,推进湖北农业走出去。
(四)扎实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回收等试点示范项目,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有效供给,开展“治违禁、促提升”行动,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网格化管理,落实岸线长制,狠抓常态化监管,确保禁得住、稳得住、不反弹。
(五)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健全管护长效机制,提升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强化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金融机构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引导两万亿元意向投入有序落地,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等治理方式,大力建设清廉村居,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六)不断激发“三农”发展动能。加快建设洪山实验室、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深入实施“515科技服务行动”,促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衔接。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一村一名大学生”等乡村人才队伍。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非经营性负债10-50万元的村半数以上债务清零。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七)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开展大学习大轮训活动。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和组织动员能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维护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