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关切】李顺清出席湖北省“十大楚药”道地药材评选结果新闻发布会
索引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2-07-15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 文号 | 无 |
分 类 | 无 | 效力状态 | 无 |
时间:2022年7月15日
嘉宾: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顺清;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梅之南
内容:7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大楚药”道地药材评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文如下: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胡从东: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动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的统一部署,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了“十大楚药”道地药材评选工作,这是我省推动农业产业化成势见效、建设农业产业强省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大楚药”道地药材评选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顺清先生;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梅之南先生。
首先,有请李顺清先生介绍"十大楚药”道地药材评选的总体情况。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顺清: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动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湖北省“十大楚药”道地药材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湖北“三农”工作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5月份,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公布湖北省“十大楚药”道地药材遴选结果的通知》(鄂农函[2022]108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强省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必将助推我省中药材产业乃至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我非常荣幸与大家分享此次评选的有关情况,并与大家互动交流。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十大楚药”的评选背景。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时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今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省中药材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素有华中药库之称,中药植物资源达4457种,全国知名道地药材16种,优势特色药材3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3个,形成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江汉平原等五大中药材优势产区。由于历史原因,我省中药材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我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作出了推进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农业产量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转变的决策部署。将道地药材纳入十大农业产业链,进行重点打造。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文兵担任产业链链长,中药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投融资等各方主体被充分激活,我省中药材产业呈现出“一稳两增一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面积稳。全省中药材总面积稳定在505万亩左右,产量71.7万吨,农业产值135亿元,产业链品牌价值138亿元。
二是效益增。规模以上中药企业162家,营业收入 375.2亿元,同比增长7%。2021年我省中药材出口5.1亿元,同比增长8.4%。
三是主体增。全省新增市场主体480家。其中,新增中药材企业85个,新增中药材种植合作社303个、家庭农场92个。新增6家省级中药材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四是就业增。新增社会投资100亿元,新增就业3.1万人,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今年上半年,全省中药材产业招商引资签达17项,计划投资57亿元。
五是开局好。2021年全省用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奖补资金共计5000万元,19个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其中11个项目已基本完工,其余项目将在7月底前全部完工。
为进一步挖掘我省道地药材优势,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重振我省中医药产业辉煌。 我厅联合省卫健委开展了湖北省“十大楚药”道地药材评选工作。在广泛发动县、市推荐基础上,组织科研单位、行业协会、药检、中医临床等多方面专家进行了论证评审,评选出“十大楚药”。同时,考虑到我省还有部分药材产业基础好,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还评选出“五大特色药材”。整个评选过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动了各地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热潮。
下面,我宣布“十大楚药”评选结果:
评选出的“十大楚药”是:蕲艾、半夏、天麻、黄连、茯苓、福白菊、苍术、龟鳖甲、银杏、紫油厚朴和黄精(并列第十位),共11种。
评选出的“五大特色药材”是:资丘木瓜、野菊花、虎杖、金刚藤(菝葜)、马蹄大黄,共5种。
以上“十大楚药”和“五大特色药材”均被公认为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疗效确切、种植规模大和产业效应好的湖北道地药材大品种,也被称为“鄂优十六味”。
其中,蕲艾、利川黄连、竹溪黄连、九资河茯苓、麻城福白菊、安陆银杏、随州银杏、恩施紫油厚朴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种。潜半夏、天门半夏、罗田天麻、英山天麻、神农架天麻、郧阳天麻、英山苍术、京山乌龟、建始厚朴、利川大黄、房县虎杖均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昌天麻和资丘木瓜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地理标志注册商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品牌化、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集群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思路,以“十大楚药”发布为契机,乘势而上,深入推进品牌建设,唱响“十大楚药”道地药材区域公用品牌。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推介。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编著“十大楚药”、“鄂优十六味”、中药材龙头企业50强名录。组织中医药企业参加省农博会、健博会等重大展会,举办“鄂优十六味”道地药材品牌系列推介活动,大力普及中医药文化,营造中药材产业服务大健康产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做强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力度,整合项目资金和政策资源支持中药材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中药材产业化“金种子”企业。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主体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中药材产业强镇建设,大力支持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打造产业“航母”。
三是打造知名品牌。制订《湖北省道地药材品牌授权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使用规范和进出机制,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支持“十大楚药”和“五大特色药材”申请集体商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提升湖北中药材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整合中药材科技创新团队力量,推动“湖北省中药材研发中心”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溯源药材药理药效。持续开展“515”院士专家服务中药材产业链行动,促进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促进先进适用科技和创新模式落地生根。
五是强化服务保障。每年举办一期“中药材产业链“头雁”人才培训班”,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企业家和产业带头人。依托华创会、贸促会等平台,发挥港澳中医药“桥头堡”作用,支持中药材企业和产品走出国门,服务人类大健康事业。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胡从东:
谢谢李顺清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机构的名称。
新华网记者:湖北作为“药圣”李时珍的故乡,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十大楚药”与其他地区药材相比,有哪些功效、特色或优势?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梅之南:
荆楚大地,物华天宝,我省中药材资源居全国第五位,产量居全国第七。本次评选出的“十大楚药”优势和特点主要有:
一是历史久。湖北中医药历史悠久,是神农故里,李时珍的家乡。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为世人所熟知。蕲艾为李时珍推崇的“四大蕲药”之一。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我省茯苓栽培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九资河茯苓”品质优良,品牌享誉国内外。1915年还获得了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
二是质量优。中药有效成分是临床疗效的基础。质量研究表明,蕲艾挥发油高于一般艾叶。湖北英山产苍术总挥发油的含量为国外标准的5倍。麻城福白菊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及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利川黄连有效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表小檗碱、黄连碱均超过药典标准。恩施紫油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也均超过药典标准,远高于其他产区。
三是规模大。蕲艾种植规模约23万亩,年产艾叶万余吨,到2025年,蕲艾产业综合产值有望超过200亿元。 “九资河茯苓”以九资河镇为中心,辐盖英山、麻城等大别山区,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约占全国年供应量1/3以上。湖北为银杏道地产区之一,全省现有种植面积25万亩,规模全国前三。半夏,各炮制品临床用途广,药用价值高,我省已成为全国半夏良种供应基地和主要商品生产基地。
四是疗效好。入选“十大楚药”的多个品种为药食同源品种,在预防保健和康复养生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如福白菊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作为日常饮品;黄精、龟鳖甲是滋阴要药,天麻是治疗头风良药,这些都是老百姓熟知的药食两用佳品。蕲艾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支撑着庞大的艾灸及熏蒸消毒产业;半夏、黄连等药材则是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大宗药材品种,临床疗效确切。半夏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黄连具有抗菌、抗炎及降糖等作用。
五是创新强。近年来,我省有关专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药典委员会标准提升等项目的资助下,系统开展了黄连、蕲艾、菊花、茯苓等药材的标准化种植、核心功效评价、多组学分析、质量标准提升等研究工作,取得了茯苓、天麻袋料栽培、黄连、蕲艾的全基因组解析等系列标志性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讯)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
综上所述,我省以品牌的力量推进道地药材的种植、生产、加工及其产业化发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必将实现产业兴旺、企业强大和造福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取得更加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湖北之声记者:尊敬的梅教授,可否请您从专家角度分析一下,如何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梅之南: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湖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多个职能部门历时十年完成了全省中药资源普查,查明我省现有中药材品种4457个,并于2019年启动道地药材“一县一品”建设,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要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并举、一二三产业协同,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中医药服务,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精医良药”的良性循环,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建成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传承创新。加大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要进一步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开展以经典名方、经方验方以及医院制剂为基础的现代中药新药研发。鼓励以“十大楚药”为基础原料的保健食品、中医养生、诊疗与康复产品的研发,丰富中医药健康产品供给。
三是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的方针政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把中医药融入进百姓健康生活。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 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进养老机构)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自我养生、治未病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文化氛围。
湖北日报记者:我省在推进中药材产业链建设有哪些支持政策?省农业农村厅在生产种植环节,如何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顺清: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特别是经历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疫情的洗礼,中医药对于治疗疑难杂症、治未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呵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全世界对中药中医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
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医药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我们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链建设,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振兴中医药的决策部署,加快提升中药材质量,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夯实基础前提。以中药材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更好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因此,大力推进我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系列支持举措。一是奖补资金支持。每年安排中药材产业链项目奖补资金5000万元。二是贴息贷款支持。对包括中药材企业在内的生产经营主体,每年安排5亿元的财政贴息贷款。三是示范推广支持。对中药材良种繁育、道地药园建设,以及中药材产地加工、产业强镇建设、产业化联合体建设等实行综合性支持。四是营造环境支持。认真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撬动和吸纳社会资本投入中药材产业链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作为中药材生产的主管部门,我厅将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谋划,持续打造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和江汉平原等“五大优势产区”, 推动中药材生产绿色发展,促进我省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
二是加强良种繁育。实施良种工程,推进一批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打造国家良种繁育基地“后备队”。加大中药材品种选育、良繁推广和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提高优良种子种苗供应能力。
三是加强生产基地建设。认定并发布一批“十大楚药”“鄂优十六味”道地药园示范基地,对规模大、示范带动强的基地予以奖补,促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大力推广生态种植、林下种植、仿生栽培、间套轮作等新技术新模式,加强中药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生态种植面积260万亩。
四是加强产地加工能力建设。支持中医药企业配备现代化加工装备,集成中药材特色采收加工技术模式,实现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地加工能力,保障中药材品质。力争到2025年,全省建成中药材产地标准化加工车间100个以上。
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省中药材产业中医药事业一定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胡从东:
谢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