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关于推动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促进农产品上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索引号 | 011043305/2025-06727 | 发文日期 | 2024-02-25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 文号 | 无 |
分 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效力状态 | 有效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起草了《关于推动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促进农产品上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为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进一步提高文件制定质量,现将征求意见稿公布,欢迎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建议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反馈。
一、征集时间:
2024年2月25日至2024年3月25日
二、征集方式:
(一)书面信件。邮寄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武珞珞519号农业事业大楼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邮政编码:430075;
(二)电子邮件。发送至电子邮箱hbncsy@163.com;
(三)联系人:王书杰,联系电话:027-87660023;传真:027-87660023。
来函来件,请在信封表面或来件主题注明“规范性文件修改意见”字样。
2024年2月25日
关于推动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
提档升级促进农产品上行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市、州、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邮政管理局(邮政快递业主管部门)、交通运输局、商务局、供销社、邮政分公司: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和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将“聚焦服务和支撑农业供应链建设,提档升级1万个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优化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纳入2024年全省十大民生项目范围,要求依托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上行。为推动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落地见效,各地要按照“一巩固、两促进、一优化”的工作思路,着力推动“快递进村”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巩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成果
着力巩固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成果,确保全省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动态全覆盖,持续实现农村群众取件、寄件不出村。
(一)建强县级共配中心。坚持将推动县域寄递物流资源整合作为关键举措,建强用好县级共配中心。已建成县级共配中心的县(市、区),要进一步理顺整合运营模式,深化开展“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快商合作”“交邮合作”“邮供合作”“供快合作”等,力争做到至少5家邮政快递品牌的进村快件在县级实现“共仓共配、统分统投”;理清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各邮政快递品牌在快递进村共同配送中做到成本共摊、利润共享,逐步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广“县村直达”配送方式,按照“顺路组网、就近投递”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县域配送线路,实现降本增效。尚未建成县级共配中心的县(市、区),要加快整合县域邮政快递、供销电商、交通物流等资源,力争实现县级共配中心全覆盖。鼓励各地依托县级共配中心建设前置仓,扩展商品仓储、冷仓、直播间等功能,提升县域寄递物流综合承载能力。
(二)完善村级服务网点。持续将防反复作为工作重点,推动村级服务网点动态全覆盖并持续运行,确保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取件、寄件。对照《湖北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指引(试行)》要求,确保年内实现所有村级服务网点“一固五有”全达标。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对不适应市场运营的村级服务网点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在保证“一村一点”基础上,逐步降低在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兜底设置网点的比例,力争实现市场主体叠加型网点(包括商超便利店、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服务点、供销村级综合服务社等)占比达到80%以上,支持村级服务网点建设与烟草零售农网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增强村级服务网点稳定运营能力。
(三)强化行业监督管理。健全邮政快递行业监管机制,确保县级邮政快递行业主管部门设置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对县级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授权,全面消除县域邮政快递行业监管空白,加强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县级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据《快递暂行条例》《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邮政快递企业落实按址投递服务承诺制度,及时查处向群众“二次收费”、暴力分拣、恶意损坏、拆封调换物品、过度包装等违反服务标准的行为。建立健全违规行为投诉受理处置反馈机制,增强群众监督效用,保障农村群众合法权益。
二、促进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
紧盯“提档升级1万个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的目标任务,确保如期高质量兑现向人民群众作出的民生承诺。
(一)选优提档升级网点。围绕服务和支撑农业供应链建设,选择具备产业特色鲜明、人口规模较大、交通出行便利、上行需求旺盛等特点的行政村,将相应的村级服务网点作为提档升级对象,优先选择具备农村电商服务功能的村级服务网点,着力打造村级服务网点的标杆和样板。
(二)明确提档升级标准。推动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重点围绕硬件提升、服务规范、功能叠加、信息赋能等方面予以推进。提升标准化水平,以县为单位,着力实现村级服务网点“六个统一”,即统一外部形象标识、统一室内包裹货架、统一电子揽投设施、统一运营收费公示、统一消防应急设施、统一视频监控设施。规范服务行为,到村邮政快递品牌做到“应进尽进”,邮件快件到村后当天入库率达到100%,引导支持各快递品牌实现在村级服务网点现场寄件。增强便民功能,按照“多点合一”“一点多能”的原则,村级服务网点除寄递物流功能外,在电商服务、线上要货、农资批销、社区团购、政务便民、普惠金融(信贷需求反馈)、直播带货等便民功能上,提供3项及以上服务。注重数字化赋能,全面对接应用村级服务网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点建设、汰损、业务叠加、运营等可视化管理。推进农产品上行,依托村级服务网点,全年揽收农产品包裹同比增长20%以上或全年不低于180件。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依托相关供应链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商品采购、农产品销售,为农村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商品,推动消费品直配到村、农产品直通城镇。
(三)把握提档升级时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标提档升级标准,加快推动进度,把握提档质效,各项提档升级任务力争在2024年10月底前完成,并用一个月时间巩固运营后,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提档升级任务。
三、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
突出农业特色产业与寄递物流融合发展,依托云仓、冷链、直播中心和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解决农村“销售难”问题,推动农产品上行,促进农民增收。
(一)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聚焦全省十大产业链建设,增强农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乡土气息浓厚的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品加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电商经营主体培育打造适合线上销售的产品品牌、爆款商品、网红产品,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聚焦“原汁原味原产地”农产品,支持涉农企业等主体打造农产品基地,政企联合悬挂原产地认证标识,从源头加强品控,实现农产品可追溯。
(二)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积极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主动对接和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通过驻企设点、集中收寄、专线直配等方式,提供定制化寄递服务,推动“快递进村”由寄递端向销售端和生产端延伸。面向农村生鲜和集群市场,提供农产品“候鸟式”寄递物流服务,助力做优做强区域公用品牌、重点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关注“数量多、单量小”的零散农产品寄递,采取聚集成量、集中运输、共享配送等方式,降低农产品进城物流成本。
(三)推动农村电商赋能增效。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为促进农产品上行数字赋能。有效借鉴运用好的做法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商”: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农业产业链条开展电子商务,或与电商企业合作,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产品供应链企业+电商”:由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延伸发展电商业务,或与电商企业合作,促进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电商”: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产品生产或归集,通过相关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特色产业基地+电商”:聚焦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推动线上销售;“农文旅融合+电商”:围绕本地特色资源打造旅游景点、举办文旅活动,通过线下线上协同推进农产品销售;“网络直播+电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民开展原产地直播、线上接单,实现农产品生产端和消费端直连。开展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建设运营情况摸底排查,推动有条件有意愿的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整合运用各类人才培训资源,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村级服务网点代办人员、农特产品经营者、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开展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尤其是农业农村部门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中要举办专题培训,培养一批本土助农“主播”“网红达人”。
四、优化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体系
运用供应链的理念和思维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化,通过集采集配,引导大型厂商、经销商依托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网络,将消费品直配到村,把农产品直通城镇,减少代理层级,更好降低农民生产生活成本、满足农村消费需求,推动农业组织化生产。
(一)搭建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村级服务网点组成零售商采购联盟,打造直连上游品牌商和下游村级服务网点的供应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村级服务网点提供线上比价、线上进货、销售分析、进销存管理等服务,实现村级服务网点线上直接向生产厂家、品牌供应商采购商品,压缩中间环节,解决农村商业体系末梢进货渠道混乱、议价能力弱、产品质量无保障等难题。指导各地加强与湖北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湖北供销农特优品华中运营中心等荆楚特色农产品展示平台的线上线下对接。
(二)加大农村优质商品投放力度。对接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下沉农村商品供应链,采取集采集配、产业合作等方式,整合大型厂商、经销商资源,围绕农村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投放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实现村级服务网点线上全产品采购进货,为农村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商品。
(三)降低农村商贸流通物流成本。依托农村寄递物流网络,为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提供仓配一体服务,减少物流中转,实现村级服务网点进货随要随配、农产品销售随寄随出,增强配送时效。支持通村客运企业与邮政快递企业合作,推广应用“客车带货”模式,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压实市县两级主体责任,各地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邮政管理、交通运输、商务部门以及供销社、邮政分公司要高度重视,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配合,协同抓好“快递进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各地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邮政管理部门要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工作,根据《全省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任务分配表》,进一步细化确定各县(市、区)网点提档升级任务数,并明确到具体村级服务网点,于2024年4月12日前以市(州)为单位报送省农业农村厅、省邮政管理局备案,作为年度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评价依据。邮政管理部门要推动国家邮政管理局“绿盾”系统的承接运用,坚持台账管理制度,每月开展工作进展情况调度。各地邮政分公司、供销社要持续抓好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的稳定运营,优化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体系。交通部门要指导农村客运主体与邮政快递市场主体加强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广运用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农村寄递物流降本增效。农业农村、商务部门要协同做好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的摸排及动态管理,积极培育一批推动农产品上行的示范网点。
(二)强化政策支持。保持和强化政策供给,统筹交通物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等方面资金,对县级共配中心建设和持续稳定运营、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以及配置和升级相关设施设备给予适当奖补,对边远的、业务量小的村进出快件延续一定时期的补贴政策,支持各地将具有联农带农效益的项目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范围。用好全省十大农业产业链支持政策,大力支持推动农业产业化与寄递物流融合发展、促进农产品上行的市场主体。依托供应链服务平台,强化金融服务,为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相关参与主体、村级服务网点提供支付结算、对公、代发、信贷等综合金融服务。
(三)加大调度宣传。将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强县工程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考核评价重要指标,倒逼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省级层面将按照全省十大民生项目有关要求,采用定期调度、暗访调研等方式,加强工作调度和业务指导,各地也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推进和调度机制。加大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宣传力度,积极推介相关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关注、农民满意的良好氛围。
附件:1.全省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任务分配表
2.2024年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达标标准
3.全省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计划名单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湖北省邮政管理局
湖北省商务厅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分公司
2024年3月 日
附件1
全省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任务分配表
序号 | 有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任务的行政村数量(个) | 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 网点提档升级任务数(个) | |
1 | 武汉市 | 1648 | 794 |
2 | 襄阳市 | 2263 | 1091 |
3 | 宜昌市 | 1319 | 636 |
4 | 黄石市 | 788 | 380 |
5 | 十堰市 | 1746 | 842 |
6 | 荆州市 | 1441 | 695 |
7 | 荆门市 | 1342 | 647 |
8 | 鄂州市 | 303 | 146 |
9 | 孝感市 | 1639 | 790 |
10 | 黄冈市 | 3610 | 1740 |
11 | 咸宁市 | 883 | 426 |
12 | 随州市 | 843 | 406 |
13 | 恩施州 | 1356 | 654 |
14 | 仙桃市 | 639 | 308 |
15 | 天门市 | 528 | 255 |
16 | 潜江市 | 329 | 159 |
17 | 神农架林区 | 67 | 32 |
全省 | 20744 | 10000 |
附件2
2024年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达标标准
序号 | 工作内容 | 达标标准 |
1 | 提升网点标准化水平 | 以县为单位,着力实现村级网点“六个统一”,即统一外部形象标识、统一室内包裹货架、统一电子揽投设施、统一运营收费公示、统一消防应急设施、统一视频监控设施。 |
2 | 规范服务行为 | 到村邮政快递品牌做到“应进尽进”,邮件快件到村级服务网点后当天入库率达到100%,引导支持各快递品牌实现在村级服务网点现场寄件。 |
3 | 增强便民功能 | 按照“多点合一”“一点多能”的原则,村级服务网点除寄递物流功能外,在电商服务、线上要货、农资批销、社区团购、政务便民、普惠金融(信贷需求反馈)、直播带货等便民功能上,提供3项及以上服务。 |
4 | 注重数字化赋能 | 全面对接应用村级服务网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点建设、汰损、业务叠加、运营等可视化管理。 |
5 | 推进农产品上行 | 依托村级服务网点,全年揽收农产品包裹同比增长20%以上或全年不低于180件。 |
6 | 促进农村商贸流通 | 依托相关供应链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商品采购、农产品销售,为农村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商品,推动消费品直配到村、农产品直通城镇。 |
备注:1.评价范围为各地向省级备案的10000个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
2.“应进尽进”是指根据《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于前端已经揽收、投递地址为行政村的邮件快件,应该按照服务承诺投递到村,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对不能提供服务的建制村、社区等区域,应当以醒目的方式提前告知寄件人;
3.以上工作内容全部达标视为该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达标。
附件3
全省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提档升级计划名单
序号 | 县(市、区) | 乡镇(街道) | 行政村 | |
例 | 武汉市 | 江夏区 | ××镇(街道) | ××村 |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