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2023年化肥减量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3-05-31 12:19 省农业农村厅
索 引 号 011043305/2023-13164 发文日期 2023-05-30
发布机构 省农业农村厅 文    号 鄂农办发〔2023〕43号
农业、畜牧业、渔业 效力状态 有效

有关市、县农业农村局:

按照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做好2023年化肥减量化工作的通知》(农农(肥水)〔20238号)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湖北省2023年化肥减量化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要结合实际,编制好本地实施方案和技术要点,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联系人:耕肥总站 戴志刚;联系电话:027-87292797邮箱:daizhigang918@126.com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3530

湖北省2023年化肥减量化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科学施肥全方位服务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化肥减量化全方位服务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化肥减量化全方位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实施多元替代加强肥料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提高化肥利用率,稳定农用化肥施用总量,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完成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500个,农户施肥调查11920户,以县市、区)为单位发布肥料配方,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1890.60亩次以上。推进肥料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集成配套,加强机艺融合、技物结合、物配合,打造185.30万亩“三”集成配套示范区大豆主产区推广微生物肥料降本提质80万亩。各县任务见附件1

三、重点任务

(一)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打造测土配方施肥升级版。

1.分挖掘基础数据各地要建立基础数据挖掘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条件下,分析整理测土配方施肥以来海量数据信息摸清土壤养分变化和作物养分吸收规律修订完善县域主要作物养分丰缺和推荐施肥指标体系。

2.合理布设田间试验结合实际合理布设有机无机配合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中微量元素、新型肥料田间试验。认真做好田间试验选点和管理规范开展取样、分析、测产等工作,相关试验数据及时填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系统

3.制定发布肥料配方。根据数据挖掘结果,优化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比例,调整配方肥养分形态配合,强化基肥追肥合理运筹,制定县域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肥料配方发布固定渠道,推动施肥方案进店、入户、上墙、挂网,引导农民按“方”施肥。

4.积极引导企业生产配方肥。各地要引导企业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参照推广部门发布的配方信息生产作物专用配方肥、缓控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等,推动技术推广部门为企业服务、企业为产业服务。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遴选23实力强、信誉好、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肥料生产企业,作为配方肥定点供应企业,定区域、定作物、定模式、定数量生产供应配方肥,确保配方肥有效供给。要探索发布作物配方肥用量需求工作机制,引导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对接,按需求生产配方肥,促进产、供、施对接。

5.构建配方肥经销服务网络。各地要以乡镇为单位,筛选23个诚信经营、服务规范的肥料经销网点,培育基层配方肥经销服务网络。要在配方肥经销网点醒目位置张贴施肥指导意见,发放施肥建议卡,方便农户按方选购肥。同时,鼓励大中型肥料企业建立乡(村)直销网点,开展配方肥连锁配送服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作“**·配方肥标识,通过农企合作、产需对接等方式,提供给配方肥生产企业、配方肥经销网点使用

6.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按照省耕肥总站规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按时完成2022年度县域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提交评价成果数据库;做好全省41个部级、36个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维护和年度监测工作,按时提交调查监测数据;做好全省10个部级省级土壤墒情监测点维护和年度监测工作,按时提交监测数据。

(二)打造示范样板推进集成配套落地。

1.创建示范样板选择基础条件、产业代表性强、技术支撑地区围绕主栽作物、针对关键问题重点打造核心样板区,树立标牌(附件2)、明确模式,做到有规模、可观摩、可推广

2.集成模式。集成测土配方、营养诊断以及增施有机肥、绿肥替代等新技术,配套缓控释肥料、微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采取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撒)等新方式,强化机艺融合、技物结合、物配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3.强化落地。筛选集成配套完备示范应用效果良好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加强技术论证和熟化验证,科学划分适用区域,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等多种方式加大推广力度,促进化肥减量和增产增收。

(三)推进大豆接种根瘤菌等微生物菌剂

聚焦大豆种植通过拌种、包衣或喷施等方式,在主产区推广使用根瘤菌强化生物固氮,减少氮肥施用。实施区域重点向重迎茬大豆产区倾斜,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因地制宜开展大豆接种根瘤菌剂配套技术集成,增施有机肥、减施氮肥、巧施磷钾肥、配施微量元素肥料。大豆根瘤菌剂产品取得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查询网址:www.zzys.moa.gov.cn),质量符合《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要求,已按《根瘤菌生产菌株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735-2009)》完成质量评价,在保质期内、包装完好。

(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成效评价建立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化肥利用率为主的部省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反映化肥减量化效果。

1.肥效监测。按照“统筹规划、区域设点、综合试验”要求,统筹安排化肥利用率测算工作,秋季落实好小麦化肥利用率试验,为科学测算化肥利用率积累数据。强化试验点能力考核和过程管控,积极引导科研力量参与,提高技术水平。

2.深化施肥调查。优化农户施肥调查方式方法,综合考虑作物类型、种植制度、施肥主体等因素,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为主,科学合理安排农户施肥调查点位,通过“肥情监测通”小程序(附件3),开展农户施肥情况和肥料使用效果调查监测。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单位作用,参与调查工作,提高调查结果准确度。

3.科学分析评价。省农业农村厅将组织专家,及时审核汇总县级基础数据,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系统上报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各地要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建立审核会商机制,搭建科学施肥数据管理平台。

(五)做好宣传培训普及。强化肥料知识与施肥技术宣传、培训指导,提升肥料科学用水平。

1.丰富培训形式。结合农业农村部“百县千乡万户”科学施肥培训行动国家、省、市、县农技推广部门四级联动,科研教学、行业协会、肥料企业“三方互动采取田间讲堂、室内教学、微信公众号直播等形式,科学施肥技术培训开办到每一个乡镇,切实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2.加强施肥指导。持续深化“百名专家百县”科学施肥指导行动,组织各级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分片包干开展技术指导。推广应用智能化推荐施肥专家系统(附件4),为农民提供便利的科学施肥查询服务。省农业农村厅将按照农时季节因地制宜制定发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指导科学合理施肥。

3.深化宣传引导加强科学认识化肥、科学施肥宣传,结合示范区创建,总结化肥减量典型案例,公开征集一批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典型案例,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报道。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农村厅将成立十四五化肥减量化工作推进落实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指导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级农业农村部门完善推进落实机,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机制、集成技术模式、落实技术要点,扎实推进任务落实。

(二)压实工作责任。落实部门指导、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注重模式总结,每个市(州)要根据轮作制度集成配套模式2-5。层层落实属地责任,将化肥减量化的主要任务细化到重点区域和主要作物,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明确补贴内容。合理测算补贴标准,实施大豆根瘤菌剂补贴。在模式集成示范中,对机械施肥配套的缓控释肥料、专用配方肥料水肥一体化和叶面喷施配套的水溶肥料以及相关作业等予以适当补贴。有关肥料产品符合相标准农业农村部肥料登记备案要求。物化补贴要根据有关要求,进行公开招投标。

(四)规范资金使用。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加强绩效考核,保障资金用途规范,采用适当方式公示有关补贴发放情况。要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中填报进展情况,资金使用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督促检查。季度开展调度,及时掌握任务落实、资金使用、工作进度等情况,建立风险防控机制。适时分批开展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限期整改,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确保化肥减量化取得实效。

各地615日前报送实施方案,每季度末向省农业农村厅报送进展情况。1215日前报送集成配套模式年度总结和绩效自评报告。

附件:1.湖北省2023年化肥减量化任务安排表

2.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区标牌(样式)

3.施肥监测二维码

4.推荐施肥专家系统二维码

附件1

湖北省2023年化肥减量化任务安排表

县市区

化肥减量“三新”示范面积(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

大豆接种根瘤菌面积(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万亩次)

田间试验(个)

农户施肥情况调查(户)

全省合计

185.30

11890.60

500

11920

80

武汉市

10.90

553.05

28

720


东西湖

0.70

29.20

1

50


汉南区

0.70

21.50

1

50


江夏区

2.60

113.00

7

170


蔡甸区

1.60

78.35

5

110


新洲区

2.60

121.00

7

170


黄陂区

2.70

190.00

7

170


黄石市

5.30

254.90

14

340


市  直


14.40




大冶市

2.65

109.50

7

170


阳新县

2.65

131.00

7

170


十堰市

10.05

646.32

30

660


郧阳区

1.60

126.00

5

110


丹江口市

1.65

76.00

5

110


郧西县

1.70

102.62

5

110


竹山县

1.70

138.70

5

110


竹溪县

1.75

118.00

5

110


房  县

1.65

85.00

5

110


荆州市

19.40

1505.08

50

1240

26

市  直


23.40




沙市区

0.70

14.00

1

50


荆州区

2.70

103.30

7

170


江陵县

2.60

142.40

7

170


松滋市

2.80

202.20

7

170


公安县

2.60

296.00

7

170

9

石首市

2.60

129.10

7

170

7

监利市

2.70

392.50

7

170

6

洪湖市

2.70

202.18

7

170

4

宜昌市

18.15

1135.64

51

1170


市  直


22.70




夷陵区

2.60

170.94

7

170


宜都市

1.65

93.00

5

110


枝江市

2.60

182.00

7

170


当阳市

2.60

232.80

7

170


远安县

1.70

46.60

5

110


兴山县

1.60

59.00

5

110


秭归县

1.90

104.00

5

110


长阳县

1.75

129.90

5

110


五峰县

1.75

94.70

5

110


襄阳市

21.00

1402.83

57

1350


襄城区

1.60

51.30

5

110


樊城区

1.60

48.66

5

110


襄州区

2.80

346.37

7

170


老河口市

2.80

103.32

7

170


枣阳市

2.65

329.85

7

170


宜城市

2.60

206.86

7

170


南漳县

2.75

135.36

7

170


谷城县

2.60

92.02

7

170


保康县

1.60

89.09

5

110


鄂州市

2.70

126.40

7

170


荆门市

11.85

998.12

32

780

23

市  直


20.11




掇刀区

1.65

51.92

5

110


屈家岭区

0.60

21.00

1

50


东宝区

1.60

62.00

5

110


钟祥市

2.75

346.00

7

170

15

京山市

2.60

213.60

7

170

4

沙洋县

2.65

283.49

7

170

4

孝感市

17.85

927.40

47

1130


孝南区

2.75

101.80

7

170


孝昌县

2.65

113.00

7

170


大悟县

1.60

168.00

5

110


安陆市

2.70

131.50

7

170


云梦县

2.85

99.00

7

170


应城市

2.70

126.50

7

170


汉川市

2.60

187.60

7

170


黄冈市

23.50

1195.75

63

1510


龙感湖农场

0.65

7.50

1

50


黄州区

1.60

37.10

5

110


团风县

2.60

52.60

7

170


红安县

1.65

110.00

5

110


麻城市

2.80

166.40

7

170


罗田县

1.60

108.50

5

110


英山县

1.60

86.25

5

110


浠水县

2.95

165.50

7

170


蕲春县

2.70

195.00

7

170


武穴市

2.75

118.40

7

170


黄梅县

2.60

148.50

7

170


咸宁市

13.90

708.97

38

900


市  直


11.60




咸安区

2.60

116.00

7

170


嘉鱼县

2.70

106.50

7

170


赤壁市

2.65

158.77

7

170


通城县

1.75

103.70

5

110


崇阳县

2.60

120.40

7

170


通山县

1.60

92.00

5

110


恩施州

13.40

1155.50

40

880


恩施市

1.70

195.00

5

110


建始县

1.80

93.00

5

110


巴东县

1.60

175.00

5

110


利川市

1.60

230.20

5

110


宣恩县

1.60

120.00

5

110


咸丰县

1.70

173.00

5

110


来凤县

1.60

65.30

5

110


鹤峰县

1.80

104.00

5

110


随州市

8.05

454.14

21

510


曾都区

2.60

76.14

7

170


广水市

2.65

138.00

7

170


随  县

2.80

240.00

7

170


仙桃市

2.75

307.70

7

170

6

天门市

2.90

301.40

7

170

17

潜江市

2.80

202.40

7

170

8

神农架林区

0.80

15.00

1

50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