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 011043305/2025-04307 | 发文日期 | 2025-01-27 |
---|---|---|---|
发布机构 | 厅乡村产业发展处 | 文 号 | 鄂农发〔2025〕8号 |
分 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农业农村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的通知》,进一步激发回乡返乡和创业创造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制定了《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1月27日
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
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的通知》,进一步激发回乡返乡和创业创造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回乡返乡创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支持和鼓励更多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形成回乡投资兴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生态,实现人才、资源、产业向乡村汇聚,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通过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力争2025年农业招商引资金额突破2700亿元,其中,楚商占30%以上;吸引10万科技人才、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新增各类农业类创业主体5万家以上,以更加完备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的创业平台功能,更加优良的创业服务环境,打造创业人才集聚发展高地。
二、工作任务
(一)强化乡情感召招引楚商回乡。立足于主导产业,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延链补链强链,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策划,梳理编制招商引资指南和项目库,制作招商引资宣传片和项目推介资料,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重大节假日,广泛开展“叩门”行动,定期组织宣传推介,介绍家乡发展变化,促进楚商产业回归。省级至少举办一次农业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开工和集中签约仪式,组织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开展一次招商推介活动;各地举办不少于4场专题推介和产业对接活动,拜访不少于100家楚商重点企业,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签约,力争全年农业招商引资增长10%以上。
(二)搭建平台载体吸引人才回流。围绕解决农业产业“卡脖子”和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开展人才引进,科技联合攻关,科技成果承接和应用转化。省级重点引进一批院士专家入驻洪山实验室和武汉农创中心,吸引一批智慧农业、基因编译、生物技术育种、农业微生物、智慧农机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落地省内农业龙头企业。在现有各类园区基础上,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利用废弃厂房、空闲校舍、集体资产改造建设一批特色突出、设施齐全、产业集中的返乡入乡创业园区(基地),支持园区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协作打造创业实训基地,培育一批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力争建设200个农村创业园区(基地),实现县市全覆盖,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乡创客。继续办好农业创业项目大赛,吸引更多人讲述创业故事,展示创业风采。
(三)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带动创业兴业。一是发展现代种养业。锚定“建设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万亩,支持55个产粮大县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谋划并推动江汉平原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引导返乡人员回归农村、扎根农业,发展现代种养业和设施农业,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二是发展社会化服务。因地制宜培育根植性主导产业,围绕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支持返乡留乡人员积极发展农资供应、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农机维修等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业。三是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园区、优势产区和乡村延伸,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分等分级、清洗包装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体系。四是发展农村新业态。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挖掘农村多元价值、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共享农庄、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引领返乡人员在企业内外和生产两端创业兴业。力争全省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各1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生产托管面积达到9000万亩次。
(四)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创业技能。实施返乡留乡人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统筹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和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项目,运用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按照就业意向、区域特点和产业需求,开发一批特色专业和示范培训课程资源,开展返乡留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或转岗转业培训。鼓励培训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创业技能培训。组织行业专家、企业家、科技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组成创业导师队伍和专家顾问团,建立省市县创业导师库,开展“一对一、师带徒”辅导,建立专业化、规模化、制度化培养机制。力争培训各类创业人才2.6万人,培育农村创业带头人900人,培育省级创业导师100名,宣传推介省级优秀带头人典型10人。
(五)加大要素保障做实创业支撑。加强政策统筹、力量统筹和要素统筹,落实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对创业项目生产设施用地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用地用电、创业担保及贷款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各类应收款、预付款、仓单质押、动物活体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大产权抵押融资范围,提升授信转化率,推进创业担保贷款、金融保险产业增量扩面、增品提标。力争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超过2.6万亿元,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超过7500亿元;全省农业保险深度达到1%以上,保险密度达到300元/人。
(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创业服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吸引返乡人员留乡创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多元化创业指导,加强与返乡人员定期联系和分级分类服务,在县乡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为返乡留乡人员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及时向社会公布政策清单、申办流程、补贴标准,确保政策和服务落实到位。
三、其他要求
(一)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主动与本地商务、人社等部门做好对接,明确专班专人负责,制订方案,加强工作协调,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强力推进落实。要利用好春节前后楚商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集中时段,广泛开展宣传对接活动,主动上门送政策、送项目、送服务、送祝福,力争工作起好步、开好头。
(二)要强化监测调度,对返乡留乡人员就业创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加强就业和创业动态监测,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开展大数据对比分析,做好就业形势研判。建立月会商、季调度、年总结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就业创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与配套政策,确保方案有效实施。
(三)要积极总结提炼返乡创业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出一批返乡创业的典型模式,组织系列宣传报道,讲好励志故事,营造激情回乡、万众创业、共同奔富的良好氛围。各地工作开展情况于2月20日报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联系人:周学军;联系电话:027-87667236。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