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 《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 011043305/2025-10548 | 发文日期 | 2025-03-26 |
---|---|---|---|
发布机构 | 省植物保护总站 | 文 号 | 鄂农办发〔2025〕20号 |
分 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效力状态 | 有效 |
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
《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县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在大面积单产提升、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和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我厅将继续组织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现将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强化措施落实。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5年3月26日
湖北省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
科学有效防控病虫害是减损失、提单产、保品质、促丰收的关键措施。预计2025年我省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等病虫呈重发态势,对粮油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最大限度挽回病虫危害损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扎实推进农药科学施用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生形势
根据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5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其中粮油作物一、二类病虫害,柑橘、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重于上年。
(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预计小麦“三病一虫”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其中,赤霉病总体偏重发生,在江汉平原、鄂东局部大流行风险极高;条锈病整体发生程度轻于常年,但在长江、汉江沿岸局部存在中等流行风险;纹枯病在全省大部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蚜虫在鄂北大部麦区偏重发生。
(二)油菜重大病虫害。预计油菜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2100万亩次。其中,油菜菌核病在主产区偏重发生,沿江滨湖区感病品种、重茬旱田大发生;油菜蚜虫中等发生、局部大发生;油菜根肿病在江汉平原局部地区发生为害呈上升趋势。
(三)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计水稻“三虫三病”发生面积9400万亩次,同比减少4.6%。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偏重发生,鄂东南局部有大流行风险;一代二化螟在鄂东、江汉平原南部早稻区大发生,二、三代在全省大部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瘟病在丘陵山区等常发区中等发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纹枯病整体偏重发生,早稻、晚稻局部大发生;稻曲病在迟熟中稻和晚稻局部偏重发生。
(四)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发生面积1500万亩次,同比增加5.6%。其中,玉米螟大部中等发生,三代玉米螟局部偏重发生;草地贪夜蛾在春夏玉米上偏轻至中等发生,秋玉米上偏重至大发生;玉米病害大部中等发生,在部分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
(五)其他病虫疫情。预计马铃薯晚疫病在鄂西主产区偏重发生,茶树上茶小绿叶蝉偏重发生,柑橘上柑橘大实蝇和螨害中等至偏重发生。
二、防控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以粮油主产区、主要病虫害、重点为害代为重点,加密监测预警,坚持分类指导、联防联控,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扎实推进农药科学施用增效,适时组织应急防治,严防重大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成灾,确保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将绿色防控措施纳入统防统治服务内容,统一组织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不少于6000万亩次,示范生物防治面积50万亩,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8%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8%以上。
三、技术路线
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抓早治小、关口前移,落实小麦药剂拌种、“一喷三防”、油菜“一促四防”、水稻药剂拌种、送嫁药和秋粮作物“一喷多促”等措施,实现防病治虫与单产提升有机统一。
(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重点抓好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蚜虫“三病一虫”防控。赤霉病突出抽穗扬花期预防,全面落实抽穗扬花期“见花打药”措施,常年重发区域7天后预防第二次。注重轮换用药、科学用药,提高预防控制效果,降低呕吐毒素污染风险。条锈病早春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3月下旬至4月下旬流行盛期一旦发现发病中心,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为害。纹枯病重点抓好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达标防治。蚜虫前期保护利用蚜茧蜂、食蚜蝇等天敌,穗期结合“一喷三防”实行达标防治。
(二)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重点抓好水稻“三虫三病”防控。水稻“两迁害虫”实施综合治理。稻飞虱突出“压前控后”、严防穗期突发成灾,稻纵卷叶螟严格实行达标防治、重点保护“上三叶”(功能叶)。二化螟推行绿色防控和适时用药,大力推广灌水灭蛹、交配干扰、天敌寄生、理化诱杀等技术压低发生基数,抓住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选用高效低风险农药防治,减少蛀茎为害。稻瘟病和稻曲病重在预防、严控流行,综合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严控苗瘟、叶瘟流行,丘陵山区、沿江常发区狠抓破口抽穗期预防,严防穗瘟和稻曲病流行为害。纹枯病常发重发区突出抓好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防控,遏制病害流行。
(三)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草地贪夜蛾提早夏玉米播期,减少秋玉米播种面积,加强高空监测阻击,做好苗期、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坚持压前控后、治早治小,防好一代,压低田间虫量,减轻后续防治压力。玉米南方锈病密切关注夏秋季台风登陆情况,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现流行势头,立即喷药预防,严控大面积流行为害。玉米大小斑病、穗腐病推行抗病品种种植,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结合“一喷多促”施药预防。
(四)油料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油菜菌核病落实花期预防,始盛期全面施药预防,必要时盛花期再次进行药剂预防。油菜蚜虫加强苗期和蕾薹期防控、压低发生基数、预防病毒病;角果期对有蚜枝率达到10%以上的田块,及时喷施药剂防治。油菜根肿病重发区推行水旱轮作、土壤消毒和推迟播期技术。大豆根腐病、大豆食心虫、花生叶斑病、地下害虫等重大病虫防控,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处理,及时喷施对路药剂。
(五)其他病虫疫情防控。
马铃薯晚疫病推广抗病品种,做好种薯消毒,加强监测,在病菌侵染初期选择对路药剂施药预防。柑橘大实蝇防控把好“三道关”,即成虫羽化出土时做好封杀、成虫产卵期做好诱杀、幼虫越冬期及时捡拾落果并装袋闷杀。茶小绿叶蝉推广色板诱杀和生物防治技术,严防农残超标。红火蚁重点抓好检疫监管,落实春秋季统防统治。
四、重点任务
(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按照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思路,聚点成网建成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在建站点项目管理和建成站点设备维护管理,提升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能力。加大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等一、二类病虫田间调查频次和数据调度力度,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严格执行重大病虫周报、突发病虫当日即报制度,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加强病虫害抗药性监测,指导对症用药、轮换用药和适期适量用药,推进病虫害可持续治理。
(二)推进病虫疫情防控。按照“一虫一策、一病一方”,分区域分作物制定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方案。做好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发挥应急防治队伍作用,适时组织开展应急防控演练。抢抓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两迁”害虫、玉米南方锈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防控关键期,结合落实小麦“一喷三防”、油菜“一促四防”、秋粮“一喷多促”行动,大规模开展群防群治、统防统治;强化专业化防治服务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喷防作业行为,提升防治效果。
(三)推进科学用药增效。聚焦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业优势区,粮食作物以统防统治为主,经济作物以绿色防控为主,将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措施纳入统防统治服务范围。组织开展新药剂、新药械、新产品、新模式试验示范,筛选推广防效好、用量少的高效低风险农药。开展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试点,并依托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集成推广一批区域性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强化农药使用监测,加强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提升豇豆、韭菜、芹菜等病虫害科学防控水平。
(四)严格植物检疫监管。以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经营门店为重点,加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规范检疫流程和检查内容,适时组织开展植物检疫技术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市场抽查、交叉检查活动,有效阻截新疫情传入。加强重点产区柑橘黄龙病监测,适时组织开展全省柑橘木虱系统排查;做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水象甲、红火蚁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掌握发生动态,推行联防联控,有效遏制重大植物疫情扩散蔓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贯彻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将重大病虫防控行动纳入地方政府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中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不断提升植保体系建设水平,提高植保服务能力。
(二)强化技术支撑。及时印发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方案,防控关键时期选派精干力量深入田间地头、防控一线开展指导,探索创新现场观摩与技术培训方式,示范引领指导农民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严防因农药使用不当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三)强化资金使用。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财政重大病虫防控资金“药引子”作用,做到专款专用、及时使用、高效利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增加财政投入、整合利用涉农资金,加大对重大病虫监测防控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各地要按照特事特办、不误农时的原则,积极争取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支持,简化招投标程序,提前把防控物资和统防统治服务采购到位,确保监测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四)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加大政务信息报送力度,及时报告全省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控工作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印发植物保护简报,向全省介绍先进工作经验。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推介先进防控技术,宣传好经验、好做法。
六、行动安排
(一)强化组织发动。及时制定印发省级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各市州农业农村部门要因地制宜,细化实施方案。3月下旬、7月上中旬分别举办全省夏粮夏油和秋粮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全面动员部署防控工作。各地严格落实会议精神及时发起防控行动。
(二)准确会商趋势。3月初、6月中旬、年底分别组织开展春季作物主要病虫、秋粮作物病虫、翌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组织专家科学分析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形势,发布长期病虫情报,并在病虫发生关键期发布实时调度信息、及时准确发布中短期预报,必要时发布警报。
(三)严格信息报送。3-5月对小麦、油菜、马铃薯重大病虫,4-10月对草地贪夜蛾等玉米重大病虫,5-9月对水稻、大豆重大病虫发生防控信息实施周调度,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对条锈病、草地贪夜蛾及新发突发重大病虫疫情实行当天报告制度,提升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
(四)加强调研指导。3-10月,层层落实分区包片制度,组建工作组和科技服务组,采取日常联系和病虫防控关键期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及时掌握小麦、油菜、水稻、玉米等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摸清生产困难,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附件:202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生物防治计划
分解表
附件
202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生物防治计划分解表
单位:万亩次
序号 | 市 州 | 水稻重大病虫 统防统治 | 水稻重大病虫 生物防治 | 小麦重大病虫 统防统治 | 玉米重大病虫 统防统治 | 合 计 |
1 | 武汉市 | 148 | 2 | 14 | 12 | 176 |
2 | 黄石市 | 99 | 1.5 | 9 | 6 | 115.5 |
3 | 十堰市 | 37 | 0.5 | 62 | 64.5 | 164 |
4 | 荆州市 | 634 | 7 | 210 | 34.5 | 885.5 |
5 | 宜昌市 | 236 | 3 | 62 | 75 | 376 |
6 | 襄阳市 | 401 | 5.5 | 467 | 254 | 1127.5 |
7 | 鄂州市 | 48 | 1 | 6 | 0.5 | 55.5 |
8 | 荆门市 | 451 | 6 | 168 | 43 | 668 |
9 | 孝感市 | 340 | 6 | 115 | 16 | 477 |
10 | 黄冈市 | 677 | 7 | 57 | 12 | 753 |
11 | 咸宁市 | 232 | 3 | 9.5 | 25 | 269.5 |
12 | 恩施州 | 89 | 0.5 | 0.3 | 50 | 139.8 |
13 | 随州市 | 164 | 2.5 | 75 | 9 | 250.5 |
14 | 仙桃市 | 129 | 1.5 | 40 | 10 | 180.5 |
15 | 天门市 | 100 | 1.5 | 62 | 1.5 | 165 |
16 | 潜江市 | 215 | 1.5 | 43.5 | 0.05 | 260.05 |
17 | 神农架林区 | 0.01 | 0 | 0.01 | 0.05 | 0.07 |
全省合计 | 4000.01 | 50 | 1400.31 | 613.1 | 6063.42 |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