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新华社报道:荆楚新农人|李中东:花开四季满眼春

2025-09-12 09:30 新华社客户端

51岁的李中东蹲在种植基地里,手指拂过狐尾天门冬的叶片,身后的自动化喷灌系统正喷出细密的水雾,地下的滴灌管网悄无声息地输送着养分。从粮管所会计到物流公司老板,再到年销售额达四千万元的花卉企业新农人,他凭借三次跨界转型,在湖北省钟祥市的土地上稳稳扎根。

1993年,李中东从湖北省钟祥市第四技工学校会计专业毕业,顺理成章进入钟祥市一家粮管所工作。但他心中始终有个农业梦,1997年便拉上发小,在钟祥市柴湖镇尝试种植大棚蔬菜。“那时候技术跟不上,没成功。”但这次失败并未浇灭他的梦想。

之后,李中东前往武汉闯荡,先后创办了物流公司、家居公司。“在外做生意那几年,年产值稳定在九百万元左右,不算差。”可他总觉得,这些生意离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还有距离。

2014年,钟祥市大柴湖经济开发区成立,当地计划发展现代农业和花卉产业,打造“中国花城”。那位发小又找到李中东,邀请他一同回乡投资。李中东没有犹豫,随即返回钟祥,与发小合伙创办了园艺花卉公司。

这一次,李中东将以往做生意的经验运用到农业发展中。一开始他就格外注重市场拓展和产业链整合,还从荷兰引进了智能温室技术,实现了花卉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没过几年,他们的园艺公司就跻身全省知名盆栽花卉生产基地行列,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周边300多户农民也因此吃上了“花卉饭”。

2019年,市民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李中东又组建了湖北藤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专注发展高端花卉和生态农业。“传统农业必须向高附加值转型,要做精品,还要让土地创造更多收益。”他筛选了绣球、月季、狐尾天门冬等130多个品种,专门针对阳台和庭院种植需求,同时还推出“种植+采摘+休闲”的模式,将基地打造成集游玩、观赏于一体的综合体。

如今,湖北藤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种植规模已达1300多亩,员工136人,其中大部分是周边的农户。公司年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利润90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花园植物一站式采购”的目标。

在李中东看来,做花卉不能一直被“卡脖子”。以前狐尾天门冬的种子全靠进口,不仅成本高,还受供应限制。如今,他投资和广东一家公司联合攻关育种技术。“我们计划三年完成这个项目,从源头掌握主动权。”李中东说,成功后不仅能省成本,还能培育出更适应本土气候的品种,让国内花卉更有竞争力。

面对线上销售的热潮,李中东积极布局。他准备组建一支10多人的直播运营团队,打造专属品牌直播间。“这能帮我们打开线上销售渠道,预计年销售额可再涨40%。”

从会计到物流老板,再到花卉新农人,李中东的每一次转身都踩在了实地上。“现代农业离不开年轻人,有他们的加入,农业才有希望。”李中东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去,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