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湖北日报报道:防控农田“白色污染” 我省启动地膜残留监测采样

2025-11-14 09:15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熊林欢)11月4日至5日,湖北省农业科学植保土肥研究所在随州市曾都区及黄冈市浠水县开展6个监测点的地膜残留采样工作,旨在科学评估农田“白色污染”现状,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地膜作为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具有增温、保墒、防虫、防草等多重作用,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是,不合理使用地膜也容易造成农田“白色污染”。

本次采样全程严格执行《湖北省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技术方案》,确保数据科学、规范。在外业采样过程中,当地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带领采样小组深入田间地头,通过GPS精确定位,拍摄田块整体照片及无人机景观照片。随后,根据田块形状和面积,科学选用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或蛇形线法合理布设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1m×1m,沿四边开挖宽10厘米、深约40厘米的采样沟,将0-10厘米、10-20厘米、20-30厘米层次土壤分别装入棉布袋,做到分层取样、精准收集。

样品收集后,科研人员继续采用人工分拣法仔细捡出残膜,封装于自封袋并贴标保存,便于后续清洗与烘干。土壤容重测定同步进行,采用环刀法在代表性剖面按土层采集原状土,每监测点设5次重复。采样过程中严格避免扰动土壤结构,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样品带回实验室后,经105°C恒温烘干至恒重并称重,精确计算土壤容重。

除实地采样外,采样小组还对每个监测点的种植户及周边十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地膜使用量、覆盖方式及种植作物等信息。多位农户在受访时表示:“地膜的保温、保墒和除草效果非常好,为我们省下了不少人工和开支。”

科研人员表示,本次监测数据、调查情况将用于分析我省地膜使用与残留现状,对下一步地膜科学使用、处置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