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经管先行|宣恩:“巴掌田”变身“致富田”

2023-11-27 14:46 湖北农村广播

恩施州宣恩县是湖北省首批“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的唯一山区县。近年来,宣恩县积极推进“小田并大田”政策,量身定制方案,采取推广项目拉动型、托管服务型、主体引领型和土地互换型4种模式,探索出山区“小田并大田”的有效模式,一块块“巴掌田”变身“致富田”,为恩施山区破解土地细碎化、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了宣恩样本。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宣恩县高罗镇麻阳寨村时,村党支部书记黄良春正在二组田边指挥挖机和旋耕机对田块进行整理,经过挖机、旋耕机一番列队作业后,一块块不规则的小田焕然一新,整齐划一的方形大田呈现在村民眼前。

新平整的地块上,60岁的村民黄雨开忙着移栽油菜苗。一提起小田并大田,他一个劲儿地拍手叫好。黄雨开告诉记者,他家里的三亩地,原先都是“巴掌田”,分散在八九处,如今变成一块,他再也不用四处跑着种田了。

麻阳寨村是传统农业大村,虽有耕地面积5000亩,但由于田块不规则、地势高低不平、田埂占地较大、排灌设施不齐全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地效益。今年,麻阳寨村借助“小田并大田”春风,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将200多亩巴掌田化散为整,同时,村里引入优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撂荒田块的经营权,通过租赁的方式,流转给市场主体,带领村民发展农业促增收。

顺着黄良春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不少村民正在一片田里搭建大棚,这是村里新引入的羊肚菌大棚种植项目。黄良春介绍说,村里经过试点已有70户农户120块零星土地,经过集中连片改造后,实现了“稻油轮作、稻菌轮作”新模式,村民们也有了“地租+工资”双收入。

宣恩县地处鄂西山区,独特的山区地形,“巴掌田”“斗笠田”“皮带田”遍布,土地效益不高。当地借助“小田并大田”政策,巧用国土整治等项目,有效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探索适度规模经营模式。

在宣恩县椒园镇白泥坝村,小田并大田施工现场热闹非凡,村民们忙着配套建设排水沟、灌溉渠等项目。2022年,湖北省20个部级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落户椒园镇,其中白泥坝村片区整治规模321亩。宣恩县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主任谭德浩介绍说,白泥坝村依托高效农田和国土综合整治等项目实施“小田并大田”,由村级组织牵头引入市场主体,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宣恩县椒园镇白泥坝村)

吴富森是湖北硒米稞农有限公司负责人。他一直关注老家“小田并大田”的消息。今年,当他看到老家荒地变良田后,吴富森主动回村流转土地160多亩,带领村民种植油菜和菊花。

土地整好了,效益更高了,村民邓全明今年种植的红苕、大豆都获得了丰收。他告诉记者,村里实施土地整治后,烂石田变成精细田,一亩田种植收益从两三百元猛增到八九百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通过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将零散的农田建设成为集中连片的大块头,这一大片农田的渠、路、田边地坎整治全部建设完成了,到时候种上大片油菜,既可榨油又可观赏,真正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小田并大田的好处。”白泥坝村党支部书记周英才对村里的未来充满信心。

据了解,宣恩县有耕地面积68.05万亩,其中坡度大于25度区域9.53万亩,按照高标准农田选址要求,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面积43.26万亩,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63万亩,建成率62%。

恩施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继红表示,宣恩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路径,通过推广项目拉动型、托管服务型、主体引领型和土地互换型4种模式,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发展,实现山地生“金”,探索出了山区“小田并大田”的宣恩样板。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