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宜昌夷陵: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 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宜昌市夷陵区围绕柑橘全产业链,通过以点带面,构建柑橘社会化服务组织平台,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从而解决小农户生产上的难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是一年橙红橘绿时,在位于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官庄村的宜昌夷陵红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前来采购早熟柑橘的外地货车络绎不绝。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的水果商甄立专程赶到夷陵采购柑橘。“基本上要拉一百二三十趟车,拉到内蒙古,再出口俄罗斯。夷陵的柑橘品质、口感好,俄罗斯人喜欢吃。天气一凉,他们就离不开柑橘。”
因为特早熟柑橘销售火爆,宜昌市柑橘协会会长、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夷陵红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恩珍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她告诉记者,今年特早熟蜜橘从9月20号开园,至今已出口和内销两千吨。“今年没有雨季,柑橘品质非常好,收购价最高5块钱一斤。今年价格好,供不应求。我们现在国内国外、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国外主要是出口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国内市场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城市,再就是东北三省。”
王恩珍笑着说,特早熟蜜桔产销两旺,得益于夷陵区构建的柑橘社会化服务组织平台。现在,公司一有订单,只要打个电话给社会化服务队员,他们就随叫随到,马上进园采收。
夷陵区鸦鹊岭镇云台村的一片特早熟柑橘基地里,阳光透过柑橘树叶的缝隙,洒落在青黄相间的柑橘上,微风吹过,柑橘树轻轻摇曳,散发出清新的香气。云红柑桔合作社社会化服务队的队员们身着统一服装,穿梭在柑橘林中。他们手持剪刀,手法娴熟地剪下特早熟柑橘,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有力。不一会儿,果筐就被装得满满当当。
作为全国知名的“中国早熟蜜柑之乡”“中国柑橘之乡”,宜昌市夷陵区拥有33.5万亩柑橘的种植规模,共有10个乡镇(街道、试验区)114个村种植柑橘,涉及农户5万余户近16万人,柑橘综合产值达60.2亿元。然而,夷陵下辖的152个行政村却都面临着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现实问题,大量橘园缺乏有效管理,果子下不了树。
今年7月19 号,夷陵区召开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会,决定以鸦鹊岭镇、小溪塔街道为试点重点推进柑橘社会化服务,科学规划、建立健全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于是,云红柑橘合作社社会化服务队以合作社为平台,将各村具有丰富蜜桔脐橙种植经验的村民组织起来,组建了380人的修剪、除草、施肥、施药、采果、全托管等5支社会化服务分队,解决了周边乡镇橘园没人管的问题,让散户柑农从“耕作者”转为“经营者”进而成为“获益者”。
云红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队队长冯运河告诉记者,社会化服务队工作效率高,价格实惠,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享受到农业社会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云台村四组村民邹平家中有8亩橘园,在了解到柑橘社会化服务后,只要忙不过来,他就第一时间找社会化服务队帮忙。“一个电话就来了,真是又省心又省力。”
“我们不仅为社员、周边村民提供修剪、打药、施肥、采果等全流程管护服务,还进行技术培训。”宜昌云红柑桔专业合作社理事冯运河介绍,今年为讲解和普及柑橘种植社会化服务的代管代销模式,已举办了25场屋场会。同时,合作社还建立了“六有”社会化服务标准,即“约定有合同、服务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监管”, 共服务农户865户,服务面积达13800亩。“我们不仅服务本村,还有周边的五龙村、大黄村,以及紧邻的枝江徐家嘴村等,半径十公里以内,我们服务队都能提供服务。”
据宜昌市夷陵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超介绍,截至目前,夷陵区已经在试点乡镇培育完成13家柑橘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队员共计690人,累计服务农户4250户,服务面积36580亩。下一步,宜昌市夷陵区将把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大力培育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力争在全区实现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为柑橘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 | 傅月昊 通讯员 | 严世杰 卢梦玲 郑文艳 严显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