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黄石阳新:这样种菜,有戏!
试水棚膜经济是阳新县枫林镇长圳村今年产业发展的“重头戏”。70多亩土地,30多个大棚,正酝酿着一个强村富民新方案。振兴“蔬”卷刚刚提笔,好戏在后头!
“在这里干活不生病,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哈哈哈。”64岁的柯和平是阳新县枫林镇长圳村村民,今年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不算太累、收入稳定,柯和平干得不亦乐乎,“说是工作8小时,上午下午中途各休半个小时,其实也就7小时。我觉得挺好!”
柯和平上班的地方是长圳村今年的产业新坐标、占地70亩的蔬菜基地。在这干活,柯和平可以风雨无阻,因为有牢靠的白色大棚替他遮风挡雨。除此之外,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们也在工作中见识了大棚的生产实力。
“这个茄子,长得漂亮不?露天种的话,长不了这么水灵,而且大棚种植的果实普遍口感比露天的甜。外面受雨水、漫灌的影响,它甜度就会打折扣。”基地工人刘合群指了指地上的一根黑色管线说,这是浅埋的滴灌设施,水分和肥料通过它就能精准直达作物根部。
长圳村是个传统农业种植村,过去产业结构单一,种植技术落后。为了开辟产业振兴新路径,今年春天在镇政府支持鼓励之下村两委决定发展棚膜经济,吸引乡贤回归,在70亩土地上建起30多座大棚,选取了茄子、冬瓜、西红柿等产量高、口感好的优质品种栽植。半年过去,棚膜经济体验如何?村支书刘育良心满意足地说,效果超出预期,看来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果然靠谱。“茄子产量每亩至少7000斤,传统种法大概只有2000斤。这个大棚里水肥一体化、温控装置都配齐了,作物生长速度更快、品质更高,我们现在不用再靠天吃饭了。”
目前第二茬蔬菜正在地里旺盛生长,刘育良预计今年两季产量总共可达40万斤,产值超过60万元。借助乡贤的力量,这些绿色蔬菜销路不愁甚至供不应求。
“农业生产最怕的就是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滞销。现在通过乡贤牵线搭桥,我们已经和一个企业签了订单,蔬菜直供企业食堂,那里每天有近三万人用餐,以我们村目前的种植规模还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作为一村之长,刘育良将这条振兴宗旨铭记于心。探路棚膜经济,帮3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增收的心愿,这是今年令刘育良感到最欣慰的事。“我在这干了一个多月了,月薪2400块钱。基地还管中午饭,每个月三次加餐,肉蛋鱼一样不少。”村民柯红英过去在家里带孩子,没有工作。现在村里的产业有了可喜的发展势头,她们也在欣欣向荣的基地里尝到了甜头。
每天上午,两名枫林镇蔬菜办的技术员会来村里巡视基地并记录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一个残酷的“末位淘汰制”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推行。“现在看来,茄子、冬瓜是最好的品种,价格好、产量高,明年继续。青椒要换品种,产量还是低了,有一个亩产两万斤的品种,明年试一下。”经过半年的观察,村支书刘育良心里已经有了“淘汰名单”。小小菜苗们此刻并不知道,如果自己表现得不够理想,明年就会被其他更优越的品种取代。
严格筛选品种,刘育良有两点考虑。第一,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是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追求效益最大化才能确保多方受益。此外,明年刘育良还想围绕种菜做更大的文章,它关乎全村百姓的“钱袋子”,因此不能在品种选择的环节掉链子。“通过今年的收成,我们对大棚种菜有了信心,明年我有新的打算。要大规模的育苗,把种苗无偿地提供给老百姓去种,基地负责回收。这种模式能让老百姓增收的幅度更大。”
刘育良十分看好棚膜经济助力的蔬菜产业,他相信随着“菜篮子”工程的扎实推进,品种丰富、绿色生态的“菜园子”大有可为。
“今后上了年纪的村民在自己的田里就能赚到钱了,老百姓积极性都很高,旁边那个组已经有村民开始种菜了。在我们村种好以后,邻近还有5个村,我想把这个模式推广出去,形成一个集中连片的棚膜经济带。那时会有更广泛的连锁效应,真正的共同富裕就能实现了。”
听着刘育良明晰的振兴思路,记者也深有感触:有设施、有销路、有眼光,像长圳村这样科学种菜、长远规划,产业振兴确实有戏!
记者 | 郭蜜蜜 通讯员 | 明月新 编辑 | 王芳 董淋雪(实习生) 编 审 | 许蓓 监制 | 赵业勤 责任编辑 王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