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黄石]“菜书记”曹晓军的乡村振兴答卷

2025-03-13 09:56 垄上行

从劈波斩浪的远洋船员到运筹帷幄的企业高管,再到扎根泥土的乡村振兴“头雁”,大冶市大箕铺镇方至畈村党支部书记曹晓军完成了三次令人瞩目的人生跨越。四年来,他盘活全村94%的土地,引入7家蔬菜种植企业,带领村民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菜书记”。

“菜书记”回乡,勇挑振兴重担当

大多数农户还在为春耕备耕忙碌时,大冶市大箕铺镇方至畈村的村民们,已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羊肚菌丰收时刻。村民曹树金满脸笑容,他兴奋地对记者说:“我们村能把羊肚菌种成功,全靠我们的‘菜书记’!”曹树金话语中满是敬佩的“菜书记”就是方至畈村党支部书记曹晓军。记者走进大棚,一股温润的气息扑鼻而来。只见一朵朵棕色的羊肚菌错落有致地生长在菌床上,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长势喜人。正在查看羊肚菌长势的“菜书记”曹晓军告诉记者,春节前已采收过一批羊肚菌,一上市便供不应求,目前亩产可达600斤左右。

方至畈村位于大箕铺镇东部,土地面积1961亩,人口2483人,尽管守着大片土地却苦于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一度沦为“空壳村”。2021年,村民们多次联系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曹晓军,邀请他回村当“领头羊”。当过海员、管过企业的曹晓军回忆说:“当时,我想得很简单,就想为家乡人做点事。”于是,他毅然辞掉工作,回村接棒成为了新一任方至畈村党支部书记。

回村后,曹晓军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村集体负债50万,大量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他深知,土地是村集体的根本,要想改变村子的命运,必须发展产业。为此,曹晓军带着村两委到处走访,四处学习,一心想寻找到能够盘活方至畈村土地的良方,最终,大伙一致决定从土地上做文章。

首战竹荪,遭遇挫折不言弃

竹荪是曹晓军引进到村里的第一个产业项目。2022年,曹晓军自掏腰包20万元试种竹荪。当时,方至畈村村民从未见过这种“穿着白裙子的菌子”,大伙对曹晓军的探索给足了期待。然而,命运却给了他沉重一击。曹晓军告诉记者,当年种植竹荪期间遭遇了50天连续缺水的干旱天气,眼看着菌丝在烈日下慢慢枯黄,曹晓军只好忍痛采摘贱价售卖。

面对失败,倔强的曹晓军没有丝毫退缩。那段日子,他天天坐在竹荪大棚边,思索着方至畈村的产业出路。

羊肚菌试种,初尝成功的喜悦

2022年年底,经人介绍,曹晓军将目光瞄准羊肚菌种植。这一次,谨慎的曹晓军只种植了5亩田做试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羊肚菌的种植中。收获的那一刻,曹晓军激动不已,仔细一算账,他惊喜地发现一亩羊肚菌竟然能赚7000元。羊肚菌试种的成功,让曹晓军看到了村子发展的希望,也有了更大的底气去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

冻雨来袭,带头抢菇夺收入

2023年,曹晓军果断将羊肚菌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然而,正当他信心满满之际,命运似乎又一次和他开了个玩笑,2024年年初,一场前所未有的冻雨突然袭击荆楚大地,一夜之间,方至畈村的羊肚菌大棚全部倒塌。一夜未眠,曹晓军最担心的还是如何面对父老乡亲。

望着一片狼藉的大棚,曹晓军的眼眶红了,但他没时间伤心,只能咬咬牙,迅速组织村民开展自救。村民曹树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当时一斤湿菇能卖80-100元钱,所以曹书记就带头跪在地上,用手从棚子缝隙里抢采羊肚菌。

寒冬腊月,方至畈人上演了一场齐心抢菇的故事,夺回了20万元种菇钱。这场冰灾不仅凝聚了人心,更坚定了曹晓军带领村民发展羊肚菌产业的信心。这随后,曹晓军一口气将羊肚菌种植面积扩大至73亩,全年羊肚菌产值突破200多万元。

产业腾飞,乡村振兴展新颜

为鼓励羊肚菌产业发展,2024年大箕铺政府利用省财政厅专项资金,投资1000万元在东角山小学旧址建立了大冶市果蔬特色产业强链重点工程示范项目(一期),打造了羊肚菌生产加工车间。曹晓军说:“有了政府的助力,方至畈村的羊肚菌产业将慢慢形成三产融合趋势。”

如今,在“菜书记”曹晓军的不懈努力下,方至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入7家蔬菜种植企业,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了从0到年收入130万元的飞跃,曾经负债累累的村庄,已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乡村振兴不只是靠嘴上说说,更是行动。”走出大棚,曹晓军弯腰掸了掸裤腿上的泥土。他说:“只要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地里,用心去耕耘,土地就会给你答案。”

记   者 | 胡   玲  通讯员 | 卢丽君  程哲  王紫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