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协作解季节用工难
[宜昌]夷陵“斜杠农民”四季有活干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郑岚
通讯员 袁平 岳黎 程凡
3月27日,位于三峡库区的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茶园内早市茶如同一条条绿波横亘在碧水群山之间。
园林茶叶专业合作社500亩早市茶园内,采茶人巧手飞舞,摘下片片鲜叶。
“打理完家中的橘园后,就无缝衔接来到夷陵采摘早市茶。以前光守着几亩橘园,忙完一季就闲着,现在茶园打工1个月又可以挣五六千元。”秭归橙农余习桃熟练地采摘茶叶。
2月28日,夷陵区的早市茶一开园,余习桃和另外3个姐妹就来采摘鲜叶了。
柑橘上市,他们是橙农;茶叶上市,他们又变身茶农……眼下,在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邓村乡等茶叶主产地,出现大量“斜杠”农人,根据自家田间作物生长周期,跨区域切换身份。
“明前茶,贵如油,一天一个价,最怕采摘人手不够。相较本地茶农杂事多,跨区域采茶工住在园区,食宿全包,产量更有保障。”基地管理人员望远长介绍,跨区域务工人员多为毗邻的秭归、长阳、荆州等地橙农,一天可收入200元至500元不等。
夷陵区拥有茶叶面积23万余亩,柑橘面积31万余亩,两大产业是当地老百姓收入主要来源。秋冬是柑橘成熟季,春夏则是茶叶大量上市期。夷陵区抓住这种“时空差”,搭建起区域劳务协作平台,通过“人社专员上门+零工驿站网络”实现用工信息实时共享,让“闲时劳力”精准对接“忙时需求”。
为了解决合作社用工难问题,春节后,邓村乡人社服务专员韩勇每天都要打几十通电话。
“人社专员两次上门,帮我们对接好了80名采摘工,这下不用愁了。”海拔800多米的夷陵区邓村乡,得知开园前茶农缺口已补足,亿华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向文华激动地握起韩勇的手。
“按一天几千斤的采摘量,一斤5元算,一天不采得损失1万元。”向文华介绍,合作社茶园500亩,采茶高峰期,需要100名工人同时作业。
夷陵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彭超介绍,辖内茶园用工需求约为650人,目前已解决400余人,其余缺口正在对接中。
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推动下,传统“自耕农”逐步转型为“产业工人”。
“劳务协作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转移,而是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目的是让农民一年到头有活干、有钱赚。”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副局长黄玉声介绍,目前全市199个零工驿站年均组织4000多人跨区务工,未来将深化“产业+就业+技能”联动模式,推动劳务品牌向技术标准升级,让更多农民共享成果,为山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