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武汉]潘塘街:打造活力“口子镇”、农业示范区、生态宜居街

2025-07-10 08:58 新华社客户端

潘塘街是新洲的“口子镇”,蓝天白云下,肥沃的农田宛如明珠镶嵌在大地上,土河小流域治理不断“刷新”乡村品质。作为农业大街,潘塘街如何在三大战略任务中展现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呢?请看新洲融媒对潘塘街党工委书记陈国峰的专访。

“口子镇”联通鄂豫皖 “农文旅”赋能新潘塘

问:潘塘街有哪些特点,如何在三大战略任务中来定位发展目标?

答:潘塘街作为新洲的东部大门,有独特的优势:一是交通贯“武黄”,区位要素优。紧邻麻城,境内京广铁路与大广高速通衢纵横,省道柳明线、宋四线畅达八方,距大广高速出入口2公里,距武汉火车站、天河机场车程1小时,是“武鄂黄黄”都市圈中武汉、黄冈的“连接点”,武汉辐射鄂豫皖的“口子镇”。

二是农业脉络通,发展根基强。土河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疏挖衬砌3条支渠22.668公里,清淤护岸土河8.18公里,新建水系连通2处,有效改善农业灌溉条件。经过“撂荒地整治”“小田变大田”攻坚战,全街无荒地,累计整理出耕地1.3万亩,土地规模化流转面积达3.18万余亩。

三是宜居宜游地,生态环境美。辖内“花朝河湾”融花神文化、情缘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获评“省级森林城镇”,空气质量连年名列全市前十,荣获“湖北省生态示范乡镇”“国家卫生城镇”。

所以,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紧扣“活力口子镇、农业示范区、生态宜居街”的发展定位,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不断以独特的发展优势,力争在全区发展大局中发挥“农业大街”支点作用。

擦亮“三治融合”治理名片强产业优链延链补链描绘山乡田园新画卷

问:街道准备从哪些方面着力在新洲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农业大街的支点作用呢?

答:主动对标三大战略任务,在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样板上当先锋打头阵,今年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做精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擦亮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的“三治融合”治理名片,发动群众参与基层自治共治。发扬辖内陈玉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治理经验,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典范。

二是做强农业产业链。招引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建强产业链条,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的格局。加快推动潘塘街日烘干300吨,加工150吨粮食中心项目建设。

三是做大强村公司。以项目为联结,以参股分红为路径,整合资源,打包经营,试点组建3家强村公司,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四是做深村集体土地流转。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将土地流转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激活土地流转效能。引入12家龙头企业经营成片土地,形成规模化、现代化农业潘塘示范样板。

五是做实全域国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土河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推动小流域治理成效扩面提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优化农用地布局,实施2处点状供地试点,释放土地承载潜力。

六是做优文旅产业。深挖“花朝文化”底蕴,加强花朝河湾特色旅游项目开发,打造武汉市“微度假”旅游目的地。串联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红色资源,保留浓厚乡村风貌,打造河湾大道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

七是做细干部队伍建设。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加大年轻干部基层历练,用一线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强化工作能力。突出专业精选、能力精配,结合发展实际选用干部,切实把干部学历、经历、资历变成潘塘发展成效。(王建玲 汪珊英 柯岱宏 钱金科)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