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十堰]竹山县“芝麻+”套种激活闲置地 油茶园里长出“双份金”

2025-08-20 15:28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元进、熊飞)清晨薄雾中,竹山县溢水镇何家湾村的油茶林有一个背已有些砣的身影在林中穿梭。他就是何家湾村支部书记、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喻亚军。“往年油茶林下全是杂草,现在套种芝麻,四个月就能见收益。”他抹了把汗,指着身后连片的油茶林说道。

面对耕地资源紧张与粮油安全双重压力,该县探索出“油茶/茶园+芝麻、撂荒地复耕+芝麻、边角地(田边、路边、院边、临时用地)+芝麻”多种途径路径,让不起眼的芝麻成为破解耕地难题的“金钥匙”。

以短养长,破解长周期产业困局。油茶产业素有“绿色银行”美誉,但其生长周期长达5至8年才能进入丰产期。”油茶前期投入大,管护成本高,村民等不起啊!”喻亚军道出实情。县推广中技术人员反复研判,最终选定耐干旱、耐瘠薄芝麻是最佳套种作物。芝麻根系浅,不与油茶争夺深层养分。更关键的是,芝麻生长周期仅4个月,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有效填补油茶漫长生长周期的收益空白。

在竹山县茶产业核心区溢水镇及周边乡镇新建油茶基地3万亩,套种模式突破4000亩。

竹山县山多地少,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如何唤醒这些“沉睡资源”?芝麻以其耐瘠薄、抗旱的特性成为开荒先锋。在宝丰镇曹家沟村荒了几年的耕地,采用“芝麻+油菜”。通过油菜扩种项目支持,荒地焕发新的生机。

竹山县发动农民充分利用田边、路边、河边、院边等临时闲置耕地。“见缝插麻”模式,让这些零星土地产生聚合效益。

据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竹山县今年芝麻面积突破4万亩,新增1.1万亩。农业技术员张进说,“我们破解了耕地紧张与产业发展的矛盾,让每一寸土地都释放出最大效益。”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