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微信| 微博| 繁体 |登录|注册

[襄阳]林上长核桃、林下种药材、林中养山羊 保康立体种养获多赢

2025-08-21 09:24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万雷萌、通讯员杨彦华)处暑将至,保康县35万亩核桃林硕果满枝,田间地头采收正忙。近年来,该县立足山区资源,利用“林上长核桃、林下种药材、林中养山羊”立体种养模式,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蹚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路。

在保康县寺坪镇樟木沟村,昔日零散的核桃林已变身标准化基地。村集体流转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引入“核桃+药材”林下经济。“每亩地300元租金,树下种药材,村民拿租金还能务工增收。”村党支部书记褚宗新说。

樟木沟村的淫羊藿基地通过招商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以“订单+保单”保销路,邀请省农科院、林科院专家培训种苗繁育、病虫害管理技术。目前,“村集体+党支部+农户”模式带动60余户发展道地药材,年收入超230万元,180名农民务工增收130万元。

店垭镇将军坡核桃基地的实践同样亮眼。这里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在核桃林下规模化套种黄精,同时散养山羊。“去年亩产130斤,今年预计总产5万斤,产值约50万元。”基地负责人陈永锋介绍。这种创新模式形成生态循环:核桃树冠为喜阴的黄精遮阴,山羊啃草省去除草成本,羊粪发酵成有机肥滋养作物,每亩林地可额外增收数千元。

立体种养不仅盘活土地,更拓宽增收路。樟木沟村基地常年需劳力,60多岁的村民龚国荣笑言:“每天赚90元,一个月能干20多天。”该村每年支付务工费超20万元,加上药材收益,全年发放村民工资近120万元。新星养殖专业合作社还以产业收益帮群众减免合作医疗费,人均100元,让红利看得见。

据林业部门数据,今年保康县核桃干果总产预计1400万公斤,综合产值6亿元。从单一种植到多元融合,保康核桃产业已形成“合作社牵头、农户参与、产业链延伸”格局。

“这种模式通过空间分层和废弃物资源化,诠释了‘一地多收、生态增效’。”保康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模式,推动核桃、药材、养殖协同发展,让更多农户共享“绿水青山”带来的“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